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太子妃又凶又野 第276章 顺其自然

《我家太子妃又凶又野》第276章 顺其自然

作者:天下将将才 字数:1794 书籍:我家太子妃又凶又野

  龙殿之上,百官跪了一宿,以无声抗议太子的决定,然而,第二日,他们连太子的面都没有见到。

  关佩山衣着威严,重新踏入龙殿,引众官侧目。

  “太子手谕,命我暂为执掌朝政,诸位可以起来了。”关佩山道。

  “丞相,太子人呢?”连祁望道。

  “去了庭南。”

  听到关佩山如此说,殿中质疑声四起。

  “这不是临阵脱逃吗?不敢面对悠悠众口,就选择逃避,好一个太子啊。”

  “呵,如此这般没有担当,如何做的了大燕的君主?”

  “跑到庭南去,我们就一路跪到庭南,直到太子收回成命,将军队撤回。”

  殿中群情激奋,嘈杂无章。

  关佩山清了清嗓子道:“起来吧,还跪到庭南去?太子心意已定,你们这是在白白找死。都知道天下大旱,把性命用在救灾上不好吗?哪怕多担两担水呢?把力量用在劝一个根本不可能回心转意的人身上,不是白费吗?哪怕真的尽职而死,也是两头不落好。”

  “可是,我们就这样看着太子任意妄为吗?”

  “太子去庭南调粮,如何任意妄为了?等太子无功而返,诸位再斥责太子不迟,在这之前,都各归各位,忙自己的任职之事去吧。还有,太子命,五十岁以下官员,每日只食一顿,你们既然跪得了这么久,想必身体康健,都把此令落到实处,一旦有人违反,革职查办!”关佩山严肃道。

  丞相威严如此,殿中之人,停止了吵嚷。太子都不在,他们反驳给谁听呢?

  “起来吧?还真要把腿跪断了吗?”关佩山道。

  这时,百官才相扶着起身。

  跪了一夜,站起身也不免哆嗦。

  “今日歇值吧,都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起,整理上报各地受灾情况,以及各地存粮情况,哪里受灾严重,现有的粮往哪里调,哪里还能缓缓,就先暂放。明日一来,汇总一起,在殿中的每一个人,必须心如明镜一般,清清楚楚。”

  “哪里还有粮?民间粮铺都快卖空了。”有人道。

  “快卖空就是还有,哪怕只剩一粒米,也得给我清清楚楚上报出来,大灾当头,一粒米当一缸米用!与其抱怨,各位不如把精力用在救灾上面。还有,我关佩山,是大燕的丞相,也曾是通敌谋逆的滨王的岳父,从今日起,救灾的同时,各地开始张贴布告。布告上就写,我关佩山与滨王划清界限,并奉劝这个通敌的贼人若还有一丝良心,就早日招降,回京都领罪!”

  滨王怎么可能凭一纸布告就放弃墨东,投京都自首,关佩山如此做,无非是在给太子造势,滨王手握什么狗屁圣旨,连自家老丈人都不认,明理些的百姓心中自然有数,谁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散了!”

  关佩山最后落威严两字,殿中众官员就相搀扶着四散而去。

  为连祁望留了下来,他也老实,殿中无人看守,他还是结结实实的跪了一夜,现在走一步,也会不自觉的颤抖。他就这样颤抖着,来到关佩山身侧。

  “丞相,京华府库无粮了,太子殿下去哪里调粮?调的来吗?”连祁望关切道。

  “这我哪里知道?”关佩山摊手道。

  “连这些,太子都不讲清楚,丞相就任他走?”连祁望皱眉道。

  关佩山立住,为连祁望整了整衣领,道:“和这位太子爷,相互扶持了这么久,他什么秉性,你还没摸透?当初陛下让他去庭南剿匪,匪清了,人不吱一声,跑到凛西去了,让他去胥北领战,前方打着仗,他人跑到管腊去了。这么一个有主心骨的人,是你我能劝动的?”

  “丞相,可这次不同。”连祁望揪心道。

  “祁望啊,同不同的,眼下我们只有相信太子一条路走了。墨东的贼人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再内耗了。”说罢,关佩山扭身便走。

  连祁望立于他身后,一动不动道:“那丞相就不担心自己的女儿?”

  关佩山猛然停步,留给连祁望的背影仿佛都在叹息。

  “怎么会不担心呢?可担心有什么用呢?顺其自然吧,就像现在一样。”

  关佩山远比连祁望想象中更为担忧,因为连祁望不知道,不只他的女儿,他的二儿子也在墨东。

  -------------------------------------

  被滨王派去的四个人,没能找到战瑶,知道事态的严重,他们即刻联系城中官员,将虞城封了。就是掘地三尺,他们也要将战瑶抓到,带回京云城去,否则,滨王一怒之下,他们可能性命不保。

  战瑶身怀有孕,腹大如盆,按理说应该很好辨认和抓捕才对,可他们盘问遍了城中的孕妇,并未发现战瑶的身影。

  救走战瑶的男子,海铃隐约记得那人只有一臂,但关连秋矢口否认,说是海铃被人击晕记错了,独臂之人,身手怎会如此了得?所以那人的样子,没人道的清楚,也就不在通缉之列。

  通缉战瑶的布告,贴的城中到处都是,甚至连偏远山林都不肯放过。

  虞城偏郊,有一家猎户,住在山腰,偏僻又冷清,周围十里,仅此一户人家,通缉令还是派发了过来。

  户主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老者,家中子嗣出门狩猎去了,他的耳朵有些背了。派发布告的小吏,喊了三遍,他才明白小吏的来意。

  “见到这个人,立即上报。”小吏费力的指着战瑶的画像喊叫道。

  “知道了。”老者拖着长腔道。

  小吏将布告交给老者,长舒了一口气,心中念着可算完成了任务。

  老者将画像折了起来,缓缓的步入自己的木屋之中,再将门合上。

  “出来吧。”老者道。

  躲在柜中的战瑶和萧梓硕,这才出来。

  “谢谢舅舅。”战瑶开口道。

  原来这位老者,是战瑶母亲的大哥,施宇东。武王妃一早嫁入胥北,很少有人提及她是墨东虞城人。

  施家在虞城本也是大户,后逐渐没落,施宇东就携家眷,搬入山林中,打猎为生,也只有他,还与武王妃一直保持书信来往。

  战瑶一直听母亲念叨,当年她一意孤行嫁入胥北,外祖父狠了心要与女儿断绝来往,只有她的哥哥施宇东,偷偷将家传的玉镯给自己做了嫁妆。

  如今为难之刻,她的舅舅又帮了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