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今世前生 第95章 那个叫晓晓的姑娘

《我的今世前生》第95章 那个叫晓晓的姑娘

作者:梅庄的姑娘 字数:1135 书籍:我的今世前生

  晓晓一如既往地不满意自已的发型。

  她说要见我,那天她一个人拖着个硕大的行李箱,站在谭市韶山北路的街头。

  我很向往这种生活,背起行李,行走天涯。但人有两重性,看到别人流浪时,又生生地替他们担心着冷暖。

  寒风吹乱了她不满意的头发,斜斜横在嘴唇之上,晓晓伸出她的小手对我说,试试冷不冷?

  晓晓说一到冬天,她的手就会长冻疮。我小时候也长冻疮,知道它会让手很难看,我也不知在哪一年突然痊愈了,再没复发过,所以我以此安慰她,注意点,年纪大点就好了。

  晓晓原本生长在高家坳,那里盛产茶叶。

  她说起过采茶的故事,往后还寄给我不少茶叶,说是野生的,每一片都有着细细的绒毛,很好看;我为她煮过饭,她用毛线帮我织过柔软的花拖鞋,我穿了好多年。

  一些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她还和我说起她的家,充斥着争吵,不甘和怨恨,说不想回家;而谭市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倾轧欺瞒,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正常,甚至失去了适应这社会的信心。

  只是她走的太突然,毅然决然地了无音讯。我能想象出当时,她一个弱小的女子如何拖着个大行李箱落魄地走在谭市寒冷的街头,比起来找我那会,更漫无目的。

  偶尔还会想起,如芒在背,一些文字在脑中酝酿出框架来,几乎成形,我还为它们定了题目叫斑驳。

  斑驳的天空,斑驳的油菜地,斑驳的日光穿透斑驳的树影,落在斑驳的红砖墙上。晓晓穿件大花棉袄,蹲在斑驳的水泥地上,看一群蚂蚁忙碌。屋里传出他父亲大声的喝斥,“你在家干啥呢?水缸里没水了,赶紧打上!”

  晓晓很不情愿地应声,攒了口唾沫,“呸“地吐到那群蚂蚁中心,几只蚂蚁被睡沫沾住,狼狈地挣扎,她想笑,没笑出来。

  母亲也在抱怨着,闺女这么大了,也不懂为家里分担,晓晓知道,这个家只有弟弟才是他们的棉袄。

  好多个春秋过去,晓晓突然从网络那头冒出来,说忍不住到朋友圈翻看我的“日记”,写的越发生动可爱了。我隐约想起很久前,她把我的只言片语记录着,如同记录名人的格言,把它们贴在床头的墙上。她很可笑地把我写的字当成日记,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我自己心里明白着,把真的写得特别假、把假的写得特别真是我一贯的伎俩,生动有趣只是掩饰。

  照例,我呵呵笑了,不过我没说她傻。

  这么久了,晓晓也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大姑娘,她在说生动有趣,是因为她终于也有了颗平静的心。最后她还是回到了她厌恶的家,不停地理发,一些过往,随发梢跌落,终究促使人长大。

  我们注定要选择性地遗忘,选择性地遗忘斑驳。

  想起那年冬天,怎样慢慢冷却记录的愿望,不止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不是晓晓集体宿舍里的潮湿、霉味、蟑螂和老鼠,以及“社会人”的穷凶极恶,她对这世界的无法理解,更多的是她口述的阳光下阴暗的难以启齿的沆瀣,被恬不知耻地装饰成风光无限。

  所以当初的我在下笔前犹豫了,选择性地埋葬一些记忆,我知道,字不记录久了,自然会变成流沙。

  她的小手还冰凉吗?还会在冬天长疮吗?

  多半不会了,晓晓已是个大姑娘了,忘却是最好的开始,她头顶上的太阳,注定不再斑驳。

  而关于斑驳的文字呢?我说过了,我早已习惯把真的写得特别假、把假的写得特别真,比如,我从没去过昌山,更未曾见过晓晓眼里的烟火。

  只不过回忆起有她的一些情节,却会在记忆里重叠回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