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增幅聊天群 第六章不要脸皮的王翦

《诸天增幅聊天群》第六章不要脸皮的王翦

作者:开挂一直爽 字数:1851 书籍:诸天增幅聊天群

  风声肃肃,竹林深处的气流凝滞,好似雪原。

  沈安世挽起袖口,抬手折了一根竹枝。一举一动之间,韩雪绍窥见他腕节上的胎记如同蛇一般蜿蜒爬行——竹叶划破长风,这位锦华尊者随意地掂了掂轻重,便置于掌心中。

  韩雪绍望见沈安世的动作,也知道他是打算以竹枝代剑,顿感疑惑,沉吟片刻,忍不住出言问道:“怎不见浮生与封烛?”浮生是他惯用的那柄软剑,封烛则是紫阶法宝。

  “浮生已不堪重负,封烛煞气太重,不宜用来切磋。”他说道,“折一竹枝也无妨。”

  不堪重负?韩雪绍将这四个字无声地念着,不明白那柄伴沈安世百年之久的剑如今究竟是何种模样,莫非是断了不成?可她如果没记错,那剑似乎是由白练清铁铸就而成的。

  不过,疑惑归疑惑,既然沈安世已经这么说了,韩雪绍也不深究,翻腕起了个势。

  下一刻,裂帛之声响起,狂风横扫过竹林,竹枝歪歪斜斜地低伏下去,却并没有被这股强势的真气拦腰折断,究其原因,大约是这清延宫中的一草一木都被沈安世的真气所庇护。然而,尽管有温和的真气作为庇护,竹枝却在瞬息之间凝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水雾在寒气中生长,结冰如珠,碧绿之色顷刻褪去,一时间,耳畔只听得生涩沉闷的霜冻声。

  云海之上,白曲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似的,眼中流淌的暗金色一凝,望向清延宫。

  此时的竹林,俨然已经成了冰天雪地。

  夜露石窝在一边看戏,趁这两个修士不注意,偷偷摸摸吞了几缕真气,意念微动,看了沈安世一眼:

  白衣朗袖的剑修立于薄雪之中,靴底落在雪上,未曾没入雪中一寸。

  他的身形也没有挪动,仿佛这肆虐的风雪不值得一提。

  他松开手指,细雪从他指缝中滑落,如此寒凉,好似极北之地永不消融的风雪。

  沈安世的眼中浮现赞许的神色,然而,也仅仅只是如此了。韩雪绍一直紧盯着他的动作,却不知他究竟是何时握住那些雪的,都说捕风难于登天,她想,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轻轻抖落竹枝间的薄雪,沈安世沉肩落腕,起剑势。韩雪绍瞥见他靴下的雪在顷刻间震碎,无声无息的,就此消散成水汽,她心里清楚,这是沈安世剑法的第一势,名为“踏风”,看似轻盈灵动,飘逸如烟,实则咄咄逼人,落这一剑,为的是将狂风都碾作尘埃。

  韩雪绍没有一丝迟疑,眼见沈安世起势,便侧身躲避,竹枝噼噼啪啪作响,像是燃烧的炭火,雾凇散落,将视线蒙上一层银白——果然,在她选择躲避的一息之后,沈安世的剑气追至,轻如鸿雁,落在她原先落脚之处,却将地面撕开一道深深的沟壑,绵延五丈。

  修士斗法哪里顾得上你来我往,窥见可乘之机,她身形虽未落地,却先在半空中掐了诀,强横的真气将竹林向内碾压,一根接着一根,铺天盖地,将沈安世的身形彻底掩埋。

  远远看去,宛如囚笼。

  韩雪绍知道,这无异于螳臂挡车,丹田内的真气再次飞速运转,将空气中浮动的寒气,连同夜露石周围的那点冷意也一并吸收了过来,冰霜凝聚成一张巨大的帷幕,将清延宫中仅剩不多的那点微光彻底遮蔽。而在帷幕之上,真气推动着风雪的弓.弩拉开了弦。

  夜露石如果有身体,真想抱头痛哭,不对,如果它有身体,恐怕已经拔腿跑了。

  它就偷了一点点真气而已,为什么如今反倒要吸走它的真气啊?它觉得自己很委屈。

  只听一声清鸣,沈安世已然挣脱了束缚。他到底是爱惜自己的竹林的,剑气巧妙地绕过了竹子,只将韩雪绍的真气卷碎,弯倒的翠竹应声而起,雾凇纷纷扬扬,氤氲了视线。

  这回,有了雾凇的遮掩,韩雪绍没能看清沈安世的动作,只能凭借那一点微乎其微的声息猜测他大约是使了第五式的“惊鸿”。电光火石之间,她即刻催动真气来挡,霎时,细雪混杂着泥土飞溅,真气与剑势碰撞在一起,周遭的那百来株翠竹,终于不堪重负,从中折断,极目远眺,切面整整齐齐,高低无异。寒流肆虐,甚至将门庭的双剑也冻结起来。

  不过韩雪绍却顾不得那些,短短几息时间,她已经与沈安世过了几十招有余。

  此时离得近了,她心中的震撼就越发明显。这位锦华尊者手中的,分明是一根竹枝,却蕴含着剑一般的锋意,如果不是眼见着他折下竹枝,恐怕没有人会相信那并非长剑。

  韩雪绍对修剑一道不甚了解,看见这幅场面,这才察觉沈安世已经踏入无剑的境界。

  帷幕之上的弓.弩逐渐拉成了满月的形状,它分明是没有箭的,箭簇的位置却酝酿着一股暴烈的气息,如同冰面下缓缓流淌的河流,在一片寂静之中,将方向对准了沈安世。

  即使隐约能够感觉到沈安世并未用尽全力,实打实地接下他的每一招,对韩雪绍来说已是不易,更别说要分神去操纵那张巨大的弓.弩了,不消片刻,她已经觉得有些吃力了。

  为了表示尊重,韩雪绍与沈安世皆是一言不发,风雪之中,只听得两人的呼吸声。

  在韩雪绍感觉到吃力的几秒后,沈安世很快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手中的剑势陡转,以挑代劈,强横的剑气腾空,惊起万千飞雪,他手中的竹枝脱手,顺势落入右手,朝着韩雪绍刺出最后一剑,行云流水,以一套严密得寻不到半点破绽的剑招,为斗法画上了句号。

  脸颊泛起一阵刺痛感,鬓发斩断几缕,韩雪绍的瞳孔微微收缩,望向沈安世——

  他手中的竹枝到底也不是剑,在距离她一寸距离的时候,被双方的真气一激,彻底分崩离析。翠绿的竹叶四散奔逃,一丝一缕,好似绸缎,而在那绸缎的缝隙间,韩雪绍望见沈安世面上的神色依旧从容,眸光沉沉似暮霭,其中倒映着星星点点的白,是几抹雪色。

  “看来是平局。”他如此说道,眼中却不见失望的神色,有的只是意料之中的坦然。

  韩雪绍默不作声,始终背在身后的左手一放,真气收力,弓弦松开,箭簇直射而来。

  距离这样近,又这样突然,即使是沈安世,恐怕也只能硬生生接下这全力一击。

  可惜他手中仅剩的兵器,那根竹枝,已经烟消云散,即使回身来挡,也会被重创。

  眼见着那双处变不惊的眼中落入了一颗石子,终于兴起了波澜,在沈安世几乎就要做出反应的那一刻,韩雪绍突然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腕,五指收拢,竭力朝自己的方向拉去。

  无形的箭簇坠落,发出刺耳的响声,将这竹林中砸出一个坑,一眼望去,深不见底。

  细雪涌入衣襟,雪白的衣袍与鹅黄的薄纱混作一团,韩雪绍闷闷地呛了两下,抬眼便望见沈安世少有的走神,她心下觉得好笑,哑着声音说道:“叔父,看来确实是平局。”

  沈安世琢磨出她的那些心思,不由得失笑,说了个“好”,先递了手过去,待两人先后起身,便轻轻抽回手来,雪松的气息愈发浓郁,温和内敛的真气将她身上的湿意烘干。

  然后,沈安世环顾周遭,不由得叹息,纵使他再如何收敛,竹林还是毁得七七八八。

  此前情势紧急,韩雪绍顾不得观察其他东西,这时候顺着沈安世的目光望过去,才发觉夜露石早已瘫成了一汪水池,不声不响,闷头窝在那里,连个浪花也懒得兴了。

  虽然很抱歉,但是韩雪绍现在也没有真气了,没什么东西能够补偿它的。

  真气耗尽的感觉实在不好受,她不过走了两步,眉头就皱了起来,刺痛感直蹿天灵盖,连带着这附近的寒意也变得刺骨。不过,还没等她吐出半个字,沈安世就将她落在一旁的外袍取了过来,拂去细雪,搭在她的身上,指尖微动,将那衣襟上的环扣系上了。

  至始至终,沈安世都尽量不触碰她,韩雪绍却有种错觉,好似他的气息有些许温热。

  仿若春风吹拂,令这严寒之地也有了一丝温度,不再那么冰冷。

  沈安世系上那枚小小的环扣后,便退后一步,眉眼微垂,凝视着韩雪绍,低声说道:“经此一战,你体内的真气近乎枯竭,这对于气修来说应该是难以忍受的痛苦……我平日里不常服用丹药,只有寥寥几枚,不过聊胜于无,你且服下两枚,再静心运转小周天。”

  接过他手中的丹药后,韩雪绍依言服下。她确是有丹药的,可听着沈安世这近乎于长辈哄着小孩儿的语气,她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咽下丹药,便取出三色玉坠,填补真气。

  静候片刻,待韩雪绍的脸色好些后,沈安世就引她到夜露石前,伸手拨开浪潮。

  冷冽的寒池朝着两侧翻涌,凝滞在空中,宛如盛放的花瓣,而池底,静静地躺着一柄剑,剑身细长,剑柄处落着“浮生”二字。韩雪绍听闻过它的许多故事,譬如它轻盈似惊鸿,宛转似游龙,譬如它剑光凌冽,堪比寒夜中的月芒,有着不可泯灭的熠熠光辉。

  可如今,它的身上印着一道道难以形容的疤痕,扭曲狰狞,即使夜露石的光芒试图将那些斑驳的痕迹抹去,也无从下手,仿佛有无形的屏障,将那些痕迹隔绝于万界之外。

  “你之前问我,怎么不见浮生。”沈安世俯身,指尖轻触浮生,隐约能听见几声剑鸣,极其微弱,犹如奄奄一息的困兽,听闻主人的呼唤,于是低低地应和,“它就在此处。”

  福至心灵一般,韩雪绍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夜露石不断汲取着外界的真气。

  因为沈安世将这柄不堪重负的浮生剑归入石中,想要借夜露石来填补剑身的伤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