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寡妇村 第691章

《寡妇村》第691章

作者:支海民 字数:2162 书籍:寡妇村

  大年初一刚过,瓦沟镇就有人扛着镢头上山,名义上是挖柴,实际上是那两尊铜鼎的消息在瓦沟镇不胫而走,发财的欲望每人都有,既然能挖出来两尊铜鼎肯定还有其他宝贝!不需要动员,不需要组织,瓦沟镇周围的山峁上很快地布满了淘宝的人群,大家使尽手段,极尽所能,把瓦沟镇周围的山峁来了一次彻底的翻耕。

  早有消息汇报到刘子房军长那里,刘军长请示胡宗南司令,胡司令命令刘军长把瓦沟镇周围的所有出路和通道严密封锁,暂时不打扰老百姓淘宝,只要所淘到的文物不流失就行。

  那是一次掠夺性的挖掘。大约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末期、殷商王国建立初期,瓦沟镇这一带多民族杂居,挖出来的陶器既有鱼纹罐,还有鸭蛋壶,大量的石刀石斧证明当年这里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褐色的泥土混杂着大量的柴灰。农民们当然感受不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感觉到大量的陶制品无用,只捡其中最精美的保留,其他全部砸碎,至今你到瓦沟镇周围的山上去考察,仍然能捡到精美的鱼纹罐碎片。

  那是一次毁灭性的挖掘,谁也想象不来这里曾经经历过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农民竟然在田里捡到一把《燕王职剑》,当年燕国离凤栖甚远,燕王来凤栖作甚?考古学家只能猜测,当年秦灭六国时燕王被作为战俘掳到凤栖流放……可是那些大量的出土的汉唐乃至北魏石雕说明了什么?最著名的要数千佛碑。某些文物的出土似乎要颠覆历史,史学家们面对凤栖出土的鎏金佛像膛目结舌,在考古学界颇有建树的老学究也不敢妄言,而且这些文物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凤栖在历史上究竟担当了什么角色?

  扯远了,有些文物不全在瓦沟镇出土,但是瓦沟镇属于仰韶文化遗址确定无疑。当然。农民们最喜欢的还是那些玉镯玉坠,以及各种各样的玉器造型,偶然间也能挖掘出少量的金器和银器,先前挖掘出来的那两尊铜鼎属于孤品,据史学家考证,极有可能是殷商国王送给少数民族的赠品。

  那些日子张有贵忙于嫁女,无暇顾及四面山上淘宝的人们。从理论上讲周围的山都姓张,可是张家没落,现今还没有恢复元气,每年的地租都很难收上来,谁还有心思顾及周围的群山?等到一乘花轿把张芳琴抬走,张有贵才站在自家门前举目四望,四面山上人们挥锨抡镢干得正欢。

  张有贵知道那是人们在淘宝,瓦沟镇常常有人捡得一星半点的古董,谁也没有在意,那些小玩意成不了大气候。自从两尊铜鼎卖了天价的传闻在瓦沟镇传开以后,人们想发大财的欲望陡然增长,虽然没有挖出来什么天价文物,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空手而归,有些文物当年没有人理解它的真正价值,常常被农民当作其他用途,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考古学家去瓦沟镇考察,在一家农户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尊战国年代的铜釜(古代做饭的锅),这家农民竟然用来当作猪槽(猪食盆)。还有大量的古董被农民当场砸碎,砸碎最多的当属陶器。

  张有贵急匆匆来到侄女家里,发现侄女家周围已经被疙瘩派人控制,疙瘩结婚那几天也没有忘乎所以,他知道林丑牛家的地下很有可能藏匿着大量的宝贝,疙瘩要娶张芳琴为妾的消息张芳容夫妻很快就知晓,姐姐张芳容为妹妹张芳琴而感到惋惜,终究在一起长大,张芳琴性格孱弱,想不到狠心的爹爹贪图钱财竟然将亲生女儿塞进火坑。

  不过林丑牛为大哥疙瘩而庆幸,能跟疙瘩攀亲对于林丑牛来说求之不得。林丑牛对疙瘩忠心耿耿,疙瘩大哥的婚事绝对马虎不得。当然疙瘩不可能把新娘子明目张胆地抬回郭宇村,疙瘩在纳妾的最初阶段还是对娘和洋芋保密,疙瘩刚刚挨过娘的狠揍,疙瘩对娘还是心有余悸。

  疙瘩看林丑牛主动前来帮忙,最终还是把林丑牛打法回家,疙瘩说,瓦沟镇的老百姓全都上山淘宝,首先要保证林丑牛家地下的文物万无一失,疙瘩让林丑牛带领一部分人守在半山腰自家的茅屋周围,不让瓦沟镇的老百姓靠近。

  正月初八疙瘩刚刚渡过新婚之夜,正月初九疙瘩便带领着弟兄们赶往瓦沟镇,疙瘩动员林丑牛暂且把妻儿般到山寨去住,姐妹俩到一起还能做伴,疙瘩决定把林丑牛夫妻俩费尽千辛万苦修建的那幢茅屋拆倒,对那块地下进行大开挖。

  那是一次非常野蛮的,毁灭性的破坏活动。刘子房军长当然认识不到那些破坏活动的性质,没有及时阻止疙瘩开挖,实际上疙瘩开挖的是一组少数民族首领的陵墓群,出土的石羊、石马、石骆驼栩栩如生,那些高浮雕石棺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可惜疙瘩根本认识不到那些石雕的价值,竟然把那些石雕挖出来到处乱扔,至今,瓦沟镇的山上仍然能看见石羊石马,可惜大都残缺不全,失去了文物价值,至于那几副高浮雕的石棺,目前县文物馆只保留下来桌面大的一块,其它的早不知去向。当然,出土最多的是少数民族的器皿,那些器皿大都带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痕迹,其中牛皮做的带着雄鹰图案的酒囊历经千年不腐,上世纪七十年代凤栖还有人家里保存那种酒囊,以后就逐渐灭迹,县博物馆看不到样品。

  好像有点乱。战争,不光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不光使无数家庭遭遇不幸,战争同样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无以复加。过完正月十五胡宗南司令才带领当年的文物专家赶往瓦沟镇,瓦沟镇四周的山上早已经一片狼藉,文物专家看到一尊石头兽面人身像被打得粉碎,扼腕叹息:“你们破坏的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山西靳之林也经不住明善师傅的纵容,西渡黄河二返凤栖,他们路过瓦沟镇一看,瓦沟镇早已经面目皆非。胡司令带领一批文物专家亲临瓦沟镇收购文物,靳之林跟胡司令是旧交,可以说无话不说,靳之林嘱咐胡司令把有价值的文物卖给他。胡司令贪图赚钱,一口答应。靳之林又赶往凤栖,明善师傅最关心的还是那两尊铜鼎。

  刘子房军长当然不敢怠慢,给山西晋商设了一桌素宴,并且请来靳之琴和邢小蛮作陪。吃完饭两人说要看铜鼎,刘子房军长喊来保管,那两尊铜鼎在地下仓库保存,地下仓库周围砌着厚厚的城砖。

  保管用钥匙打开地下仓库的门,几个人手执蜡烛进入地下室,地下室的墙壁上被挖开一个仅能容一人进出的洞穴,那两尊铜鼎早已经不翼而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