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寡妇村 第40章

《寡妇村》第40章

作者:支海民 字数:3040 书籍:寡妇村

  那天李明秋起了个大早,迎着晨曦,来到王家疙崂,看见王先生正在晨练,王先生为李明秋介绍了一个坐堂先生,那人叫做祁守江,绰号“王不留”。李明秋觉得有趣,说:“‘王’不留我留,这个人现在哪山修炼?我即刻请他下山”。王先生正色道:王想留,留不住。王不留是一味中药,麦田里多得是。中医行当里让我佩服的人不多,祁守江算一个。

  李明秋再向王先生鞠了一躬:“谢菩萨指路。能否告诉我这祁守江住哪里”?王先生手指西边,说:“西行三十里,淌过葫芦河,河岸边有一村,叫做崾涧,进村不要问祁守江在哪里,村里人知道祁守江真名的不多,就问‘王不留’,妇孺皆知”。

  李明秋索性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王不留还有什么忌讳”?

  王先生拍拍脑袋:“你不说我倒忘了,千万不要带礼物,王不留无功不受禄,就说我让你请他来的,他肯定会跟上你走。我在你的药铺等他,安顿好了,我就离去”。

  李明秋说:“干脆我将你们两个都雇上,收入分成,我占三,你俩分七,怎样”?

  王先生满脸不悦:“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道德。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请王不留出山?因为凤栖无良医,再不能让那些江湖骗子糊弄凤栖城内两千生灵。济世堂的名字起得好,真正做到可真不易”。

  李明秋再三向王先生道谢:“先生的教诲明秋终生铭记,明秋不才,从今后改弦更张,绝不做鱼肉百姓的事情”。

  王先生朝李明秋摆摆手:“你走吧,我也不留你了,早去早回”。

  李明秋回到县城,看到封条仍然贴在济世堂的门上,闹不清楚该不该将那封条剥下,他先不急着去请那王不留,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了再说。他没有先回自己的家,有点放心不下叔叔,于是来到叔叔的住屋。看见叔叔还没有起来,睡在被子窝里抽烟,尿盆摆在地上,里边吐了一摊浊物,屋里熏臭难闻。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把窗子打开,透透空气,对铁算盘说:“起来吧叔叔,没有事啦,咱该干啥干啥”。

  铁算盘说:“我灵醒着哩。夜黑地里我想了一个晚上,咱还是把那药铺给人家郭子仪退回去。咱不是那上边的料,咱吃不了那一碗饭”。

  李明秋说:“目前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走。我在那边院子里等你,你起来后过来一下”。

  铁算盘穿衣下炕,突然头晕眼花,才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水米没有粘牙,看那炕墙上放着一碗米粥一碟子萝卜丝,那还是夜黑地里儿媳妇给他端来的。他开始思念老婆,想起他每次头疼脑热老婆都要守在身边侍候,端起饭碗一口一口地喂他吃喝。儿子媳妇到底不行,舀一碗稀粥放在炕墙上,管你吃了没有。唉!缺德事做多了,就断了自己的后路。幸亏有个侄子,要不明日死到这炕上都无人问候。他挣扎着来到院子里,看天上无数个太阳在燃烧,再也支撑不住,昏倒在院子里头。

  那软馍好像突然间灵醒了,爬在铁算盘身上大哭:“爹爹呀,你死了我可咋办哩吗——”

  李明秋刚进屋,立马就听见那边院子软馍的哭声。又即刻折回这边院子,看见叔叔平躺在院子中间,闹不清这是怎么了,单膝跪地,把叔叔的头扶起,看叔叔睁开眼,说了一句:“没事,我主要是饿昏了”。眼睛里滚下了两行浑浊的泪珠。李明秋把叔叔抱回屋子,满香和竹叶跟进来,端一碗稀粥,满香喂叔叔吃饭,竹叶打扫屋子里的浊物,叔叔刚喝了两口米粥,又恶心得想吐。李明秋嘱咐满香跟竹叶好好照顾叔叔,自己回到这边院子内牵出枣红马,翻身上马,到王家疙崂去请王大夫,想不到刚走到半路,只见王先生骑一头毛驴摇摇晃晃迎面而来,李明秋下了马,站在路边恭迎,问道:“王先生您去哪里”?

  王先生也不下驴,一边走一边回答:“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我想趁王不留还没有来之前,先把药铺帮他整理一下”。

  李明秋肃然起敬,这人跟人的活法不同。他牵着马,跟在王先生的毛驴后头。王先生回头问:“你不去请王不留,跟着我干什么”?李明秋神色黯然地说:“叔叔病了,想请您去给看看”。

  王先生仰头大笑:“心窄,想不开了不是?老家伙的病不用看,你把王不留请来后,你叔叔自然就好”。

  李明秋有点犹豫:“叔叔昏倒了”。

  王先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去请王不留,我来看你叔叔的病”。

  李明秋仍然不放心:“我想等叔叔稍好点再去”。

  王先生不耐烦了:“你怎么连我都不相信”?

  李明秋心一狠,打马扬鞭,骑着马,面朝西,飞奔而去。

  果然如王先生所言,李明秋来到崾涧村,问一老妪:“王不留家在哪里”?那老妪手指不远处一幢茅屋,说:“就在那边”。

  李明秋进得屋内,屋内陈设极尽简单,一锅、一碗、一双筷子、一担水桶,炕上一床被子叠放整齐。那王不留盘腿端坐炕上,面前放一药枕,正给一病人诊脉,那王不留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李明秋坐下,便不再说话,专心致志为病人诊完脉,开好药,嘱咐病人怎样煎服,目送那病人出屋,这才问:“先生可否是来看病”?

  李明秋看那王不留一头白发,银髯飘胸,不敢造次,说明来意:“王先生命我来请师傅”。那王不留不再言语,开始收拾行囊,把所带物品全部装进褡裢,然后背起褡裢,出了屋,锁上门,对李明秋说:“咱走”。

  李明秋请王不留上马,王不留也不谦让,上马的动作飘逸而潇洒。李明秋暗自思量,这祁守江老先生鹤发仙骨,一看就非同寻常,让人不可小觑。王不留骑马前行,李明秋跟在后头迈开大步,一路无话,进了北城门,来到凤栖县城。

  只见济世堂的门面已开,王先生正跟铁算盘一起,打扫药铺里的积尘。王不留下了马,直奔药铺,见了王先生问的第一句话是:“老家伙你不是说你不干了,咋又回来了”?

  王先生停下手里的活,手执着王不留的手,把王不留拉进后堂,然后说:“你先坐下,容我慢慢对你讲”。

  停一会儿李明秋从对面叫驴子酒馆提来一壶开水,为两位老人泡茶。王先生讲明原委,王不留思忖半响,才讲:“我也不能佛了老友的面子,既然来了,先干几天再说”。

  李明秋要在叫驴子酒馆设宴,宴请两位老人,无奈两位老人一起摆手:“上了年级之人,喜欢粗茶淡饭,早晨有稀粥喝,中午有稀汤面吃,足矣”。

  第二天早晨济世堂开门接客,只见大堂内坐一位银髯鹤发的老人,门口贴一告示,上书四个大字:“见笑付款”。铁算盘也认识几升汉字,一看那见笑付款先自笑了,这算什么先生?竟然把“效”字写成“笑”字,连我铁算盘都不如。心里自然瞧不起那个坐堂先生。整整一上午未见一个病人前来就医。

  李明秋听闻此事也到药铺门前观望,果见门口写着“见笑付款”的告示,李明秋不好意思当面纠正,便来请教岳父十二能。

  十二能甚觉稀奇,拈须长考,想了半天突然明白,他笑道:“原来这里边暗藏玄机!病人初来时愁眉不展,病好后自然笑逐颜开,看来这个先生绝非一般,未曾开张先立军令状,肯定身怀绝技,不然的话不敢那样自负”。

  李明秋听岳父这么一解释,恍然大悟,感觉中既然王先生刻意推荐,绝非等闲之人,便对岳父说:“今中午我欲请那王不留吃一顿饭,想让岳丈作陪”。十二能凭感觉认为这女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行为做事变得通情达理,他也想跟那位先生坐坐,了解一下那位先生的根底,便非常爽快地答应。

  快到中午时李明秋来到药铺,对王不留老先生说:“实在抱歉,今天中午想请老先生到家吃一顿便饭,不知老先生可否赏光”?

  真想不到那王不留非常爽快地答应,并且说他压根就吃不惯饭馆的饭,家里的饭吃起来爽口,以后如果李掌柜有什么不便,他就在药铺后院自己开灶,自做自吃。

  铁算盘想,看起来这王不留虽然无甚本领,但是也好侍候,不像那个刘半仙,每天得换胃口。于是关了药铺的门,一行人来到李明秋家,想不到十二能已经在家里等候。

  铁算盘跟十二能虽然也算拐弯亲家,但是平时很少往来,相互间见面时最多打一声招呼。今日看见侄子竟然请来了岳父十二能,猜测可能是因为药铺门口那张告示,李明秋也不愿指出那张告示的错误,特意请来十二能加以更正,铁算盘暗中盘算,不知道十二能用什么办法,既要把那个错字改过来,还不能使王不留难堪。

  满香亲自下厨,为客人做了几个小菜,李明秋开启了一瓶西凤酒,给三位老人把酒斟满,王不留端起酒杯开言道:“今日大家相遇,我只饮此一杯,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场合,原谅老夫不再饮酒”。说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把酒杯倒扣在自己面前。铁算盘还要为客人劝酒,被十二能伸手拦住:“既然老先生不喝就不要勉强”。紧接着十二能跟王不留互报姓名、年庚。满香把饭端上来,吃的是菠菜烩面,调料是辣子、韭菜、盐和醋。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谝闲话。

  十二能首先开言:“早晨女婿明秋来说先生在药铺门前贴一告示,告示上面有一字可能有别,应当是‘见效付款’,而不是‘见笑付款’。屈某不才,倒认为这个‘笑’字用得恰到好处……”

  正说话时突然隔壁院子里传来女人的哭声,大家放下碗筷,一起来到铁算盘的院内,只见那软馍看见来了这么多的客人,手握着擀面杖嘿嘿傻笑。竹叶捂着脸,躲在一边呜呜地哭。看样子这软馍又在发疯。那王不留不动声色,暗自用功,隔老远面朝软馍猛推一掌,那软馍轰然倒下,人事不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