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寡妇村 第241章

《寡妇村》第241章

作者:支海民 字数:2887 书籍:寡妇村

  赵先生诧异,一边掏信一边问刘副军长:“你怎么知道我早晨收到一封信”?

  刘副军长把信取出,展开来,在麻油灯下一边看信一边说:“咱们也有内线,这封信是一个老太婆今天早晨塞进药铺门缝的,为了不至于使得特务对你产生怀疑,我们只能使用调虎离山计,把祁先生先从药铺调开,唯一的办法就是请他半夜去看病。”

  赵先生由不得赞叹:“你们安排得真周密”。

  刘副军长把信看完以后交还给赵吉仓先生,然后说:“这封信你可以让祁先生知道内容,过几天我们会为你绘制一张图纸,你可以把图纸交给日本特务”。

  赵吉仓立正,对刘副军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

  刘副军长指示:“据我们掌握,祁连玉确实是日本鬼子派驻凤栖的一个特务,这个人以前是八路,在河北时被日军逮捕,由于承受不了日本鬼子的严刑拷打,叛变投敌,后来又被日本的特务机关派驻凤栖,据说凤栖有他的亲属”。

  赵吉仓回答:“刘副军长指示,赵某谨记,以后我会对祁连玉留意”。

  刘副军长又说:“不只是留意,要想办法争取,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丧失良心,他们偶然替日本鬼子办事都是出于无奈”。

  赵吉仓不由得肃然起敬:“刘副军长你的一席话使得我茅塞顿开”。

  刘副军长说完,率领着几个警卫,匆匆消失在夜色之中。刘副军长刚走不大一会儿,铁算盘和祁连玉先生就回来了,那祁先生回来后不谈樱花得了什么病,而是不住地赞叹那樱花的容貌简直倾国倾城!一边说一边竟然咽了一口涎水,赵先生忍俊不禁,吭哧一声笑了,问道:“你有没有摸那樱子的手”?

  祁先生有点故弄玄虚:“看你说的,不摸手怎么诊脉看病,不但摸了手,还摸了那女人的额头”。

  赵先生看那祁先生兴致极高,仿佛洞房花烛夜那样情不自禁,故意问道:“那樱子是不是得了花柳病”?

  祁先生长叹一声:“还当真让你给猜对了,那女人逑病没有,就是炕上的活路做不够,看那男人也长得五大三粗,就是整不下那樱子的锐气,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进屋时那女人浑身抽搐,嘴唇紫青,男人站在一边叹气,给那女人扎了几针,看那女人安静下来了,咱们农村有一种说法,这叫做‘花痴’病,中医称作‘花柳’,是无节制的房事所知,一般青楼女子常见”。

  铁算盘插嘴道:“两位先生来药铺也一年有余,正值中年,想来苦行僧的日子过得空虚,明日老汉为你们‘扯皮条’,找一两个青楼女子为你们消忧解闷”。

  赵吉仓连忙摆手:“咱们不过说说笑,逗逗乐子,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有病,千万不可”。

  祁连玉却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果当真能寻到眉清目秀的女子,也未尝不可”……

  两个男人来自不同的日本特务机关,却肩负着相同的使命。那祁先生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设法跟共产党组织接上头,打入八路军内部,为此祁先生曾经利用吃羊肉泡馍的机会,找过八路军联络员葛有信,可是葛有信没有上级组织的指令,不敢贸然跟祁先生接头。

  鬼子们对待汉奸特务,一般不会分配非常机密的侦探任务,总担心这些汉奸不可靠,反戈一击,给鬼子们造成重大损失。可是汉奸特务有汉奸特务的优势,容易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日本人在蒋管区容易暴露目标,鬼子们派驻凤栖的几个日本人都已经暴露。这次他们一连派两个“汉奸特务”来凤栖,其目的还有一个,就是互相掣肘。

  济世堂药铺照常开门,来找两个先生看病的老百姓并不去关心这两个先生的身份,他们看重的是这两个先生的能不能为他们药到病除,每天来看病的人熙熙攘攘,济世堂还是一如既往地繁荣。

  这天,一乘二人小轿在药铺门前停下,轿子后边跟着一个汉子牵着一匹走骡,当年凤栖还有一个习惯,一般殷实的财主出门爱骑骡子不骑马,骡子脖子上戴着铜串铃,隔老远就能听见串铃响,脚下踩的是铜镫,金光闪闪、光明铮亮,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轿夫将轿子停在药铺门前,牵着骡子的汉子把骡子缰绳交给一个轿夫,上前亲自扶起轿帘,搀扶下来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夫人。铁算盘见状赶忙迎出铺子,跟那个汉子一人搀扶老夫人一只胳膊,把老夫人搀扶到后院的客厅。

  这个老妇人铁算盘认识,是瓦沟镇张鱼儿的大老婆,后边骑着骡子护送老夫人来凤栖看病的是老夫人的二儿子张德贵。

  老夫人来到后堂坐下,铁算盘先不忙给老夫人看病,取出平日里掌柜都舍不得喝的龙井茶叶,为老夫人和她的儿子张德贵泡了一壶好茶,趁母子俩喝茶的功夫,铁算盘从前堂请来了中医祁连玉。

  祁连玉为老夫人诊脉,说出老夫人的症状,然后替老夫人开好药方,亲自到前台将药抓好,告诉老夫人的儿子怎样煎服,张德贵趁铁算盘到前堂收账的空档,看似无意间将一封信交给祁先生。

  抓好药后母子俩稍坐,便起身告辞,张德贵顺手摸出一枚银元交给铁算盘,说:“不用找零,记在账上,下一次看病时多退少补”。铁算盘和祁先生把二人送出门外,看老夫人坐进轿子里,轿夫抬起轿子,刚走了几步,又将轿子停在叫驴子酒馆门口,不用问四个人进去吃饭,济世堂内生意如旧。

  那祁先生心里好像揣进了一只兔子,咚咚跳个不停。看前台看病的病人逐渐退去,便来到后堂,迫不及待地展开那封信看了起来。

  这封信的内容跟赵先生的内容一样,只有短短两句话,鬼子指示祁连玉把凤栖驻军部署汇成图,过几日专门有人来取。

  鬼子们的这一手也确实狠毒,他们专门指示两个“汉奸”绘制军事部署,然后加以对比,去伪存真,以便于鬼子们对凤栖采取军事行动。

  那祁先生原来在崾涧村跟着叔叔“王不留”学医,本来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好青年,深得叔叔王不留的赏识。渐渐地医道日臻成熟,有时远道而来求医治病的客人老叔叔不方便行走,祁连玉便代替叔叔出诊行医。可是有一日祁先生出诊时正好遇见几个人聚众赌博,祁先生感觉好奇,便站在一边看个究竟,看着看着看上了心,偶然间就赌了一回,结果欠了一些赌债。

  假如祁先生能够就此金盆洗手,下决心不再去赌,相信叔叔也会原谅他,替他还清赌债,可是祁先生那一阵死要面子,欠下的外债总想靠赌博来还清,结果越输越赌,越赌越输,最后欠下了一大笔赌债,迫不得已偷了叔叔的钱还债。

  最早发现祁连玉偷钱的是同胞哥哥祁连山,兄弟俩一起从甘肃来凤栖投靠叔叔,祁连山由于年龄较长,又结了婚,便靠种几亩薄田度日。那天哥哥发现弟弟鬼鬼祟祟,跟一个人不知道说什么,接着弟弟拿出一个小袋子交给来人,那人把袋子放在耳朵边摇了摇,祁连山听见那袋子里边唰唰在响,他马上断定弟弟没有干好事,那人走后哥哥把弟弟叫到自己家里严厉审问。

  弟弟给哥哥跪下了,交代了自己染上赌博的恶习。祁连山要弟弟去给叔叔坦白交代,取得叔叔的原谅。叔叔一辈子无儿无女,到老来还靠他弟兄二人养老送终。哥哥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叔叔极有可能原谅这个陷进赌坑的侄子。

  可是祁连玉死要面子,他借着叔叔还不知情的时候偷偷从家里出走,原指望靠自己的手艺挣些钱弥补给叔叔造成的损失,没有想到这一去不复返,叔叔至死都没有见到祁连玉。

  祁连玉出走没有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便一路向东,渡过黄河来到山西,又从山西来到河北,一次偶然的机会,祁连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又糊里糊涂被日本鬼子抓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叛变投敌。鬼子认为祁连玉是一个中医,可以利用中医的身份潜伏到蒋管区替他们收集情报,于是,祁连玉接受了日本鬼子的特务训练,又被派回凤栖。

  其实,祁连玉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没有抱负,没有政治目的,他只是一个中医,他想靠自己的手艺挣钱,祁连玉回凤栖的目的还是想在叔叔面前尽孝,知道叔叔已经撒手西去时他便在凤栖为自己谋得一个看病行医的职业,他回来后日子过得还是比较顺利,虽然他心知肚明,那赵先生也是日本鬼子派驻凤栖的特务,可是两人始终心照不宣,互相猜忌、互相防备。

  坐得久了,祁先生顺手端起早先为张德贵母子泡的茶水,嘴对着壶嘴喝了一口,正思考怎样应对鬼子布置的任务时突然有人从身后大喊一声:“看啥呢”?

  祁连玉魂飞魄散,颤栗着回过头,一看是赵先生,兀自吃了一惊,想把信收回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站起来,摆出一副无赖的架势,来了个以攻为守:“赵先生,别装孙子了,咱俩都是日本鬼子派过来的特务”。

  岂料赵吉仓一点都不恐慌,反问道:“是又怎么样?我也收到一封信,咱俩交换地看看,行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