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子卿相 第四十六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

《公子卿相》第四十六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

作者:卿无双 字数:2807 书籍:公子卿相

  陈墨阳挑了挑眉,和纨素牵着马将缰绳扔给门口等候的小厮后,才刚发现似的佯作讶色,看着马车旁的王氏父子问道:“少爷,这两位是?”

  王季同面带窘意,刚要自我介绍,却被孟惊羽抢道:“这两位是我新请来的文士,王弘业老先生和王钦公子,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别失礼了。”

  陈墨阳闻言立刻惶急的上前几步,一个大礼下去,若不是常年练武较于常人身子要灵活柔软些,估计腰都得弯成两半:“墨阳鲁莽了,还请二位先生万万不要怪罪墨阳失礼。忘记介绍了,小人陈墨阳,是府上的少管家,往后二位先生若有什么疑难来找我便是。”

  王氏父子本就是落魄寒士,此番更是寻孟惊羽避难,寄人篱下的算是求助。可孟惊羽这一句话介绍得别说面子,连里子都全了,二人不由得对孟惊羽好感愈胜。

  王季同未料陈墨阳竟会对自己行此大礼,赶忙上前扶起:“少管家实在是太客气了,季同不过一介书生,何以敢当如此大礼。”

  陈墨阳鬼扯的时候,一人能顶百人用估计都还有富余,看到王季同扶他起来,一个反手就热情的握住了王季同的手,一番言辞简直就是声泪俱下,活生生的让站在一边看着的王父把眼圈都看红了。

  “王公子你这是有所不知,我们家少爷也是读书人,最是钦佩二位先生这样有学问的人。唉!天下多少先生这样的寒门士子苦读终身只为天地生民,可朝廷里那些只看门第不看才学的公子哥们却是——”

  孟惊羽干咳两声打断了陈墨阳这慷慨激昂的陈词,隐隐提醒一下这戏唱的有点过——不过还真别说,陈墨阳从表情到语气还的确真像那么回事,如果不是熟知陈墨阳是个怎样的尿性法,他都要信了。

  “王老先生上了年纪了,咱们回屋说。”

  陈墨阳颤抖着手,拍了拍比他还要激动的“寒门士子”王季同的手,过去主动扶起了王父的胳膊,特别懂事的念叨着补充道:“唉,我们家少爷这也是无能为力啊,这些话平常也就是跟我说说,我这也是今天见到两位先生实在是一时激动,失言失言,老先生可千万别怪罪我们少爷!”

  那位王老先生哪像是要怪罪的样子,听到这些话就快要老泪纵横了,路过孟惊羽的时候还颇为感怀的打量一圈,重重点了点头:“后生可畏啊,我大楚有此等良才,便是老朽死了见不到,也绝然相信吾国必兴!”

  孟惊羽半弓了身子,从陈墨阳手中接过了老先生,忙道“后学惭愧”,然后跟着老先生一路高谈阔论针砭时弊的进了院子。

  而陈墨阳则转了头和王季同跟随在孟惊羽身后,一同长吁短叹感时伤事了起来。

  纨素站在一旁看到这俩人就这样一唱一和的,将不知不觉进了坑还感恩戴德的王氏父子糊弄得五迷三道,默默的挡住了自己的脸。

  毕竟他脸上现在写着的两个大字不太适合让别人看到。

  嫌弃。

  其实孟惊羽和陈墨阳的这些话虽确有博得王氏父子好感的做戏的成分在,但陈墨阳也的确所言非虚。

  二人一同读书时便不喜时下文人中最为流行的玄学道法,孟惊羽更是尤为讨厌黄老之流的言辞政见,向来认为所谓垂拱而治的一套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

  先帝虽非昏聩,可上了年纪以后却开始迷信这些无为的东西,不知是不是没力气折腾了,盛年时还曾经动过心思改革了一阵子的分科取士,前些年再没有任何动静——是不是寒了天下学子的心估计先帝至死都是不知道的,毕竟这些学子也没那个能耐把这些不中听的怨愤灌到先帝耳朵里。

  但是孟惊羽和他崩逝的老父年轻时的政见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只不过革除旧弊的决心要更坚定些,想推行的改革方案要更彻底些。

  四国之中梁国为异族国邦,暂且搁下不说。

  但周、楚、齐三国之中,周国有林世卿独挑大梁,改革虽慢更有诸多阻碍,但新政也在他的一力支持下缓缓而行。

  而齐国内乱已平,高远晨甫一登基便像是预料到周楚要拿齐国开刀了一样,诸般新政举措一条条的颁布下去,朝局不算太稳,效率没有多高,但至少法令已经有了模子,也算行在路上。

  可周齐两国虽推行新政,但由于周国仍是老皇帝当政,同意林世卿改的地方不多。而齐国新帝刚刚登基,为保朝局稳定,推行新令的手段也多以怀柔为主,新旧并行得藕断丝连。

  唯有楚国,孟惊羽所想却和周齐不同——须知治乱世当用重典,若为盛世诸般举措尚可“烹小鲜”似的徐徐图之,可乱世之中却需如商君一般的官员,帮他大开大阖的动刀去除腐肉。

  最需要动刀的根源就在任人上面。

  可最不好动刀的地方也在任人上面。

  这也是孟惊羽迟迟没有下刀子的原因——他的父皇曾经用察举推荐与分科取士两制并行的软刀子磨,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不仅没有磨掉四方军侯的锋刃,反倒磨出了他们的脾气,尤其是昭武大将军李长厚和镇南候曾胥这二人,竟妄想操纵皇室血脉。

  所以孟惊羽一旦动手便绝不会给这些人留有任何反抗和喘息的机会——一刀下去,必须干净利落的断其心脉。

  孟惊羽和林世卿原本只打算用王氏父子来作为静太妃和齐国头上的那把刀,但孟惊羽接触了王氏父子以后,心思却是活络起来——也许他完全可以将这对父子和这对父子身后的李长厚,用作斩掉朝内那些贪心不足的世家公卿的一把利刃。

  而且斩的让朝臣世家没胆子反抗,斩的让王季同——这个李长厚唯一的孙子——青史留名。

  怀揣着这些不好宣之于口的大小心思,孟惊羽和陈墨阳更是倒出了许多功夫去有意无意的向王氏父子灌输四方军侯的错处,尤其是其中危害社稷把着一方军权不放的高门世家家主代表,李长厚和曾胥。

  封子恪身为府中西席,自然不能在这几位畅谈时局的时候被排除在外,不过孟惊羽也没有告诉他这对王氏父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轻飘飘的撂下一句“看着办”就没了。

  不过其实这个“看着办”倒也不难,毕竟有林世卿那边提前透露的部分打的底子,还有这两天孟惊羽和陈墨阳的表现作参考,很快的,几名意气相投忧国忧民的“寒士学子”就聊到了一块去。

  不过聊归聊,感慨归感慨,这几人心里还是忍不住嘀咕林世卿究竟哪里去了,尤其是封子恪心里没谱又怕人察觉不敢轻举妄动,更是担忧得厉害。

  孟惊羽回去的当晚,林世卿没有回去,第二日一整日也没有消息,直到第三日的白天,众人才又重新看到了眼圈发青的林世卿和同样憔悴的月汐。

  陈墨阳这两天主要忙着跟王氏父子侃天侃地,即使闲下来了也还要去忙孟惊羽暗暗交代他的事情,没什么时间问孟惊羽和林世卿同行一路的情况,如今趁着出来将林世卿迎进的这一会儿,偷瞟了几眼,做贼似的跑到他家“少爷”身边,谴责的小声问道:“惊羽,这一路上你是把人家相爷怎么了?怎么着也该节制点啊!瞅瞅,人家眼圈都青了!”

  孟惊羽右眼一跳,往林世卿那里一看,见到他脚步一顿,立时猜到他肯定是听到了,阴森的轻轻笑了一下,往后退了一步。

  陈墨阳看他这个表情,心说不好要出事,可还没等躲开就感受到一个大脚丫子踹到了自己屁股上。

  陈墨阳控制不住的往前踉跄了几步,好险没摔个狗吃屎,回头瞄了一眼全当没看见听见的林世卿主仆,怏怏挠了挠头,揉着屁股嘀咕道:“这年头面首有的是,怕什么?真是当了好人没好报……”

  孟惊羽简直想把陈墨阳斩草除根的一巴掌拍飞到九霄云外,却终究按捺住了这种冲动,只勉强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字:“……还敢说?”

  陈墨阳类似于这种“拽了老虎尾巴也要跑的轰轰烈烈”的事情,已经手熟的干了不知道多少次,一见不好,立马涎皮赖脸幸灾乐祸的留下了一句:“哦哟,少爷心虚咯!”就瞬间跑没影了。

  孟惊羽有种没关好自己家不会说话又没训练好的扁毛畜生的既视感,转头歉然道:“墨阳一直是这个样子,实在见笑了。”

  林世卿有些疲惫的揉了揉额角,压根就没想搭理这对活宝,不过还是近墨者黑的顺嘴插回去一刀:“无碍,见笑得也不是第一次了……季同兄呢?”

  孟惊羽口中一滞,默默忽略了前半句,有些担忧的看着林世卿道:“看你很是疲惫的样子,要不要先歇息一下再说?”

  “不必,总不能失礼。”

  孟惊羽道:“好,众人都在棋室,我这就带你去寻他们。”

  林世卿点点头,状似无意的走近几步与孟惊羽并排而行,低声道:“王季同的身份泄露,他们近日有危险。”

  孟惊羽微蹙了眉心,随即却又展开:“这倒不一定是个坏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