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女忙考学 第121章 质问(求订阅)

《重生农女忙考学》第121章 质问(求订阅)

作者:湖水蓝蓝东去 字数:1954 书籍:重生农女忙考学

  对于女儿的反应宁会芬是没想到的,这个一向听话懂事的大女儿,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她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这个事不管成不成,暂时都不能让两个人再见面了,赵连生嘴活能说,肯定把花花给哄转了。

  晚上大家都去休息后,宁会芬到了宁奶奶的屋子里,母女俩说起今天的事。

  “妈,你觉得赵家怎么样?”

  “其他的我不说,都是明摆着的,可是看他家这情况,如果花花过去生不出儿子,日子怕就更难过了。”一辈子没有生养的宁奶奶心里最在意的就是这件事,女人的职责就是生儿育女,如果不能生儿子,在婆家就抬不起头,自家人口又单薄,到时候不一定能撑的起腰。

  “只要能生,儿子女儿一样生,到谁家都一样,我就怕咱闺女年龄小,赵连生都二十二了,就是一时把花花骗了,以后嫁过去,日子过的苦要后悔可就难了。”宁会芬没把生孩子的事放在心上,世上不能生的女人有几个,哪就那么倒霉,都让自家给碰上。

  “你再跟花花好好说说,明问问媒人看还有没有合适的。”

  宁会芬应下后,回屋睡觉,准备明再找闺女好好说说,嫁人是一辈子的事,自己没嫁好,不希望闺重蹈覆辙。

  此时,宁溪也在跟姐姐说这事。

  经过宁溪委婉探听,假装与姐姐站在同一阵营,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去年秋天的时候,姐姐去赵连生所在的仡佬公社帮着收苹果,自己家这边没有苹果园,秋天正好闲着,队里就让一些女人娃娃们去那边帮忙,换点果子回来,也是一点添补。

  姐姐就在那时认识了赵连生的二姐,一来二去的,不知怎么就跟赵连生认识了,今年要开始说对象时,姐姐就跟家里说了这事,新时代了,也不讲究盲婚哑嫁,妈妈就同意让赵家来人看看,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在宁溪看来,这只是少女的春心萌动而已,谈结婚是在有些远,在现代,要结婚即使不看家境,也得相处上一两年,看看是否谈得来,三观是否契合,对方是否有上进心,家境不能太差了,如果结婚后,才发现你奋斗的终点只是身边好姐妹的起点,那感觉实在是有些酸涩。

  感情不能当饭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在是真理,若现在是八十年代,宁溪相信她总会有办法让姐姐发家致富,可是如今只能在地里刨食,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看姐姐今天态度坚决的样子,她决定先缓一缓再说。

  从这天起,宁溪每天上学的时候,就特意跟同学聊家里嫂嫂的事情,探听一下媳妇在婆家处境,然后回来改造后讲给姐姐听,什么家里好吃的都要留给男人孩子吃,自己吃不饱,男人一个不顺心还要挨打,生不出儿子被婆婆嫌弃这种。更有甚者,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饭,饿的都不来月事的。

  宁花听的脸上笑嘻嘻的,丝毫没有感同身受,自我代入的感觉,宁溪知道自己败了。

  客观的讲,宁花从小到大,并没有真正饿到不行过,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奶奶啥好吃的都留给她。

  直到弟弟出生后,大人的焦点变了,慢慢的她也就习惯了,越长大,渐渐淡忘了她曾经也是家里的中心,只剩下麻木的干活,直到遇上赵连生,那种说话被人重视,被人在意的感觉包裹着她,让她发自内心的痴迷,吃不饱算什么,这年月谁家都是干稀混着吃,自家也很少大白馍管饱呀。

  看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比登天还难,无奈之下,宁溪只有去找妈妈探听大人的意思,宁会芬却只回了一句,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好好念书就行了。

  接下来很多天都没有动静,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宁溪考了第一名,领了奖状和一斤面,宁会芬的眉头难得舒展开来。

  家里又一次吃了手擀长面条,没曾想,正吃饭呢,赵连生却自己来了,进门就朝着宁会芬道:“姨,你要一百块钱的彩礼,就是不同意我俩的事故意为难我爸呢,这十里八乡哪有这么高的彩礼,你看不上我就明说。”

  “我就是没看上你,年龄大,家里负担重,地形又不好,住在那沟边边上,我女子是被你骗了。”宁会芬直刚刚的回复,让赵连生哑口无言。

  他气急之下,只得转身就走,宁花却追了出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

  “妈,你这是卖女子里,谁家女子有这么高的彩礼,你哪里是为我好,都是准备给你儿子攒着娶媳妇盖房子呢。”宁花哭着喊道。

  家里的气氛瞬间低到极点,一顿好饭也没人有心情吃了。

  冷战在家里开始上演,母女俩谁也不肯妥协,宁溪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只有上学还算是唯一轻松的事,学业于她没甚难度,老师对好学生总是显得格外宽容些,英子和剡昭云成了她在学校最好的朋友,还有文静宜可以时不时的通信,暂时没有什么不顺利的。

  早起有些困的宁溪如往常一样去上学,却发现在教室里站着一个陌生的老师,看背影挺拔匀称,头发不是常见的大平头,是微微有些洋气的短发。

  喊过报告进去后,看正脸才发现是一个年轻秀气的大男生,十七八岁的样子,说话带着些南方口音。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她赶紧问英子,有没有听她爸说什么,英子说,这几天她爸都忙着安置新下乡的知青,说是又来了十几个知青呢,正愁没地方住呢,这回人多,队上准备建个知青点,让他们自己过日子,省的社员觉得住在家里干活不行,还老能吃,占自家便宜。

  宁溪真想骂自己一声猪头,怎么就把大事给忘了,既然战争都提前了,可不是还会发生别的变化吗。

  她一溜烟跑到林矾老师的房子去,想找找报纸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消息。

  这里比较偏僻,平时只有大队部和林矾老师订了报纸,可是等到了的时候,往往要迟上半个月,都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所以宁溪也是隔一段时间去看看,有没有战争的最想进展和政策的大变动。

  之前都是没什么大事,战争打打停停,都没使出全力,试探的多,真打的少。

  林矾看到宁溪过来,道:“出大事了。”

  宁溪一把抓起报纸,果然,只是提前了五年,这对自己或许是好事也说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