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妃策 第一章 张家长女

《权妃策》第一章 张家长女

作者:蔷硝月 字数:3148 书籍:权妃策

  自打张藻八年前中状元,谕封翰林院修撰后,张府热闹了好一阵子,就渐渐的门可罗雀,毕竟在从六品的官位上待了八年之久,迁也没迁升过,现在长女选做宝林,好容易又有盼头了。

  翰林院的同僚刘大人跟张家老爷坐在大厅里喝茶“大小姐端秀貌美,我便曾讲过必定是个能旺宗族的贵人身,令贤弟不能轻视对女子的培养,此言果真不假。”

  张藻受用过后,才露忧虑之处“新帝登基,是重新立丞相家的孙女为后,原先的王妃不过以贵妃位,可见皇上思量,我等门第,只怕长女难以站得住脚啊。”

  刘大人将手一拍“话也不能这么说,除了皇后乃钟鼎之家,朝廷里的真正权贵也不愿意将嫡系送进内庭,那些权贵各个都是人精,只愿做王妃皇后,偏室贵妾都不要,报选秀女的门第不都是高不成低不就想往权贵里走的。”

  意识刚刚那番话好像把人家讲成多贪慕虚荣似的,刘大人又转而赔笑“可惜犬女没那个貌,去个过场又被打发回来。”

  张藻刚刚眼神奇怪的看了刘大人一眼,听他后面那句神色才稍缓道“苦生养女十六载,她若能在皇上面前争得脸,那才是祖上庇佑,若不能,就白费了,石子投进海里还有个响儿,没宠的宫嫔沉在内庭连个响儿都没有。”

  这也是权贵盛家不愿选秀的愿意之一,他们养女儿必定千捧万捧,悉心栽培,耗费许多心血,以后与地位显赫的贵族互相联姻,更甚者成为皇室妻子,而选秀入宫,是一个沉没成本,也有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者,只是少之又少。

  但这些话听在刘大人的耳朵里就有些得陇望蜀的意思了,在这个阶级的眼里,家中女儿充选嫔御,是件庆贺还来不及的事情,有甚可故作深沉的。

  “哪里哪里,令爱福泽深厚,贤弟前途不可限量啊,以后这状元府没准还能改成国丈府。”刘大人心里不爽,脸上却一派为喜,圆滑世故大抵如此。

  诚如他们所言,大昭朝代对于选秀的规矩与历朝历代不同,不强制参选,而是由官宦人家报选,无论官职大小都可参与,跃跃欲试的往往都是中小户官员,或不在京城的地方官员。

  而且大昭社会阶级森严,每个门户都想通过各种途径争上,最好的方法便是仕途,还有婚姻,但权贵人家也不傻,一般只会找门当户对的家族。

  除了阶级,当朝还特别看重嫡庶血统,按法律,继承以嫡以长,无嫡子只能继承给兄弟,然后是嫡系侄亲,最后顺位才到庶出子,轮算下来庶子继承权微乎其然。

  后院的张拂莘浓眉如水墨,朱唇摄珍珠,最好看的还是一双光芒奇异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发上别了一支端正的珠花,藕荷束腰罗裙袅袅娜娜。

  年仅十岁的小妹拂苏跟在她的后面,知道姐姐就要准备进宫了,很是不舍“我听人家说伴君如伴虎,大姐为何还要到猛虎身边去呢?”

  张拂莘看着这个一向与自己最亲的小妹,不知从何解释,不由失笑“因为大姐有与虎为谋的本事,所以爹娘才把我送去,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好看的。”

  拂苏仿佛非常期待“那大姐会带回来给拂苏吗?”

  张拂莘听而叹息“入了宫就再不能出来,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了,今后在家里,记得要让弟弟,不然爹娘会不高兴,贞静沉稳些,像个淑女的样子,不然会被责罚,要学会保护自己。”

  拂苏天真的眸子先是染上一层疑惑,马上又冲她笑道“如果大姐不能回来,我想进宫陪伴你,好不好?”

  张拂莘想也不想就透着冰冷道“不好,大姐永远不要你入宫,你的人生应该平安而喜乐,由我一个人去换爹的前程就够了。”

  管家这时手里还拿着账本终于看到她“大小姐在这里啊,夫人刚刚有事情叫您到房间里一趟。”

  张拂莘花了很久的时间才习惯这个称呼,小时候她家里是没有下人的,甚至任何家务都由她自己操持,后来父亲封了官,赐了大宅子,由傅伯与傅田氏一家操持府邸活计。

  拂苏有些失落的样子“哎,大姐都快要进宫了,娘也一定有很多话想和你说,先去找娘好了。”张拂莘拉一拉小妹的手,就到母亲那边去了。

  张府夫人安朝娴一身绫罗素锦的坐在房里,眉目平稳如常,如今审视长女才发现,自己对她照料太少,安朝娴流露出亲切道“莘儿来了,你可还记得,自己幼时的志向?”

  张拂莘的骨子里总透着一些疏离,但仪态又很落落大方“是成为史书上第一个女状元。”

  安朝娴早已习惯,淡淡笑道“还记得当时说甚,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朝为什么不能有拂莘更衣科举,你父亲还批判你离经叛道。”

  张拂莘端坐着,素手低头去理裙襟“不过童言无忌,不必记挂。”

  安朝娴摇摇头“其实,你并不知道你爹后来跟我说,为何你兄弟都不像你呢。”

  张拂莘微微一笑“人各有志,爹不喜我读书,又为自己儿子不愿读书而着急,又是何必。”

  安朝娴开始微微皱眉“今天正要与你说的,便是你刚烈的性子,遇事冲动,娘知道你是个聪慧孩子,但进宫不比家里,在这如何责罚你,你始终是我们的女儿,可若是进宫,一定要谨言慎行,反之则招惹灾祸。”

  要送她参与永无止境的争斗,又怕受到牵连,她笑了笑,并不搭话。

  安朝娴似乎有洞察人心的本事“若不入宫,你便只能委身于庸碌之徒,娘在年轻时吃了数不胜数的苦头,就是因为没听娘家人的劝告。”

  张拂莘慢慢道“可你从没主动提过外祖家。”

  安朝娴终于长叹一声“嫁给你爹,也快二十载了,娘再也没见过他们,你就要进宫了,有些事不得不告诉你。”

  张拂莘不明用意,态度漠然“我将进宫,且从未拜见过,如今再提外祖有何用处呢。”

  安朝娴并不回答,只是倒吸口气“我从前出生于荣国公府,你外祖父正是主君龙虎将军,我排行四女,也是小女儿。”

  张拂莘眸光一变,微微轻笑“娘可是同我说笑?荣国府乃开国十二臣,与咱们可是天壤之别。”

  安朝娴郑重其事道“这些话句句属实,荣国府姓安,也是我身上流淌的血,你不得不信。”

  张拂莘知道母亲并不是爱说笑之人,由感震惊,她早已学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心下按耐“世人议亲皆求门当户对,荣国府后人如何能嫁与我爹为妻呢?”

  安朝娴多有感慨,往事涌上“旧事说来话长,我生母只是个姨娘,府里丫鬟出身,身份低微,按规矩我只能叫嫡母为母亲。”

  张拂莘根据自己对于世家联想,猜测道“嫡母对庶女不好,因此将你下嫁?”

  安朝娴神情一下黯淡“并非如此,嫡母反而还阻挠过我,不仅仅是她,父亲生母兄弟姐妹无一看好,进行劝诫,是我一意孤行。”

  张拂莘感到奇怪“婚姻大事向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如果荣国府不愿你嫁给爹,不同意就是。”

  向来端庄自重的安朝娴很少流露怨悔之色“当年铁了心,非你父亲不嫁,满心是那些才子佳人的戏文,他不过是个打秋风的穷书生,仗着父母礼待,悄悄使婢女传书写诗给我,又赠鲜花钗环,不过都是集市上最普通的货物,我却着魔一般。”

  她顿了一下“我跟你是同样的倔强性子,嫡母越要阻挠,我越是逼迫,若换作嫡出姐妹们,父母是万万不会同意的,终于逼得父亲首肯。”

  张拂莘从没想过原来母亲是金枝玉叶出身,怪不得学识不亚张藻,毕竟荣国府对于小姐们的教养请的是最好的女先生。

  张拂莘思绪仿佛回到从前住过的破旧茅草屋,父亲在灯下孜孜不倦的钻研科举,母亲充满慈爱的教导两兄弟学习,而那个小女孩穿着破落的衣裳,耷拉着袖子,默默去洗衣做饭扫地缝补,像个可怜小丫鬟。

  这种状况维持到八岁,父亲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她身上终于有好衣服穿,渐渐少被使唤。

  可就算再如何艰苦,母亲身上的衣服永远是好的,像个永远不沾尘埃的仙子,自己站在明亮的地方,把肮脏破暗的角落留给了她。

  荣府家小姐为了维护自己往日曾有的高贵,于是理所当然的牺牲了女儿,贫贱夫妻百事哀,家里总会有个承担痛苦的人,于是她被放在了链底端。

  她突然感到一丝愤怒,面上只是冷然“家中贫苦时,娘为何不找外公寻求帮助。”

  安朝娴沉默一阵“我若因生活落魄去找荣国府,岂不是个笑柄,熬也熬得过来。”她不想面对丈夫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事实,也不想面对从云端跌入泥地,所以选择了逃避。

  她终于点明重点“现在娘最为担心,家中富裕后娘阻拦你爹纳妾,尚无嫡庶之争,你祖父母都在祖籍地,你不曾侍奉老人,从来不知后宅争斗,娘从荣国府出来,明白人心复杂,也算保护你无忧无虑长大,只怕你的心智不足应对后宫尔虞我诈。”

  张拂莘悠悠抬眼,话语里似乎很是讽刺“娘,你愿意做那荣国府小姐学琴棋书画诗词,去争人心,还是被人使唤粗役与兄弟抢吃掠食过所谓无忧无虑的生活?”

  安朝娴诧异得瞳孔微张,意料不到疏离却顺从的女儿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此刻内心十分复杂,她总嫌嫡出姐妹拥有府里最好的东西,又被命运捉弄嫁给张藻,却不曾想过把不公平的待遇又不知不觉施加到自己女儿的身上。

  她此刻维护着作为母亲的威严“原来那么久以来你心底一直都在怪我,如今你想说的,就趁早说了吧,入宫可再也没机会了。”

  张拂莘态度却是十分尊敬的“女儿不敢,圣贤书说弱小的人在框架下相互压制,而强大的人会去改变或摧毁框架,做为女子,都是世道下的卑弱者,我知道娘也在承受辛苦,我只努力去不负所望,在后宫力争一席之地,女儿仅言于此。”

  安朝娴感到自己心底最深处的一些东西被挖开,是她最不愿直面的愧疚,惊异于女儿的成长,惊异于血浓于水之间的隔阂距离,失神良久,最终化作轻和的一句:

  “愿你会是强大的那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