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群英风云录 袁绍传(一)

《三国群英风云录》袁绍传(一)

作者:银河看客 字数:1807 书籍:三国群英风云录

  袁家四世三公,什么叫四世三公,就是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在东汉显贵至及,位及人臣。

  袁绍是老大,但是继子,袁术是袁隗的亲子,袁术经常瞧不起袁绍。

  袁绍年青的时候不务正业,朝廷征召不愿干,待在家里养门客,袁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对袁绍说,你这是要干什么,是要造反吗?

  袁隗当着门客的面抽打袁绍,袁绍没有办法,只能出去工作。

  袁绍是典型的官二代,曹操地位跟袁绍比起来,差的很远,曹操的名声不好,宦官之后,袁绍祖上是四世三公,世家豪族。

  袁绍第一份工作是郎,没干几个月就被调去做县令,朝中有人,升的比别人快的多,年青人,家里万贯家财,做县令也不会去贪污,只要挣的好名声,升官也快。

  接着袁绍母亲过世,袁绍守孝三年,父亲接着又过世了,又守孝三年,共闲了六年时间。

  六年后守孝事毕,袁绍在大将军何进手下谋了份差事。

  袁绍深得何进的信任,言听必从,袁绍受过高等教育,又是司空袁隗的儿子,地位崇高,交友甚广,见识广博,对于没有读过书的何进来说,简直视为知已。

  中平五年(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袁绍任命典军校尉,曹操任命骑都尉,大权实际还是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袁绍,曹操,许攸,张邈,袁术是发小,从小玩到大,关系非常的好,彼此的性格也是相互的熟知。

  袁绍从小被曹操捉弄,所以对曹操是又爱又恨。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袁绍进言何进请董卓入京,理由很充分,人多力量大,何皇后万一阻拦你杀宦官,你可以叫董卓逼宫,借刀杀人,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首先把董卓推到并州牧的位置,施恩于董卓,接着又密旨一份给董卓入京诛杀宦官。

  几天后,曹操得知此事,劝进何进,董卓是地方军阀,把董卓调到京来是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宦官没权没兵,找个借口入宫杀了便是,董卓入京则会天下大乱。

  何进采纳了曹操的建议,写信给董卓叫他不要入京,董卓称病停在河东郡不走了,观望朝中局势。

  汉灵帝驾崩,没多久何进便被宦官诓到皇宫诛杀,又劫持皇帝,陈留王逃离京城。

  京城发生政变,袁绍带兵入宫,杀光太监,董卓追赶张让,救下皇帝和陈留王,这件事很巧合,我猜想可能是袁绍,董卓的合谋。

  董卓为了行废立之事,袁术,袁绍逃出京城,在袁隗的周旋下,袁术被封为汝南太守,后将军,袁绍被封为渤海太守。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成立,袁绍任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心想给你们封了太守,将军,不思为我效力,反而起兵反叛,忘恩负义,一怒之下诛杀袁隗,袁基满门。

  公元191年,关东联军打了几场胜仗,董卓畏死,迁都长安,关东联军粮尽便散,为什么不打了呢?

  各怀鬼胎,没有一个人想匡扶汉复,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各凭本事,为什么要匡扶汉复,有什么好处?

  联军散去,各回驻地,招兵买马,以图霸业。

  袁绍回渤海后,开始想着干掉韩馥,自己做冀州牧,韩馥是董卓封的,董卓是国贼,国贼封的官,一样还是国贼,袁绍策反了韩馥大将鞠义,又有公孙瓒入侵冀州,韩馥胆小怕事,又不习军事,只好让出冀州牧的位置让袁绍继冀州牧。

  袁绍得到韩馥的谋士与将领,实力大增,与公孙瓒开始抢地盘。

  首先袁绍接受沮授的建议,挑起刘虞与公孙瓒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残杀,刘虞被公孙瓒杀害,袁绍举起为刘虞报仇的大旗,发起了对公孙瓒的战争,这战争一打就是十年,袁绍在沮授,田丰的帮助下平定了河北。

  袁绍一跃成为华夏最强大的诸侯,拥有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州富饶之地,带甲百万,战将过千,谋士过百。

  为什么袁绍攻打公孙瓒这么顺利,能快速的平定北方,有几点。

  第一点:袁绍政治资源,人脉比公孙瓒强大。

  第二点:袁绍用田丰,沮授,都是佐世之才,善用奇计。

  第三点:袁绍是政治正确,公孙瓒是军阀,又杀害了刘虞,导致众叛亲离,将士离心。

  第四点:将领,谋士跟着袁绍有希望,跟着公孙瓒没奔头。

  综合以上几点,袁绍赢公孙瓒也是情理之中。

  同时袁绍这个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也导致了他官渡之战的失利,弃用田丰,不尽忠言,责罚沮授,猜疑属下,斥骂许攸,内部分裂,最终导致官渡之败。

  官渡之败,客观的存在一些因素。

  第一点:曹操了解袁绍性格,导致袁绍人格缺陷被曹操利用,曹操写信给袁绍,讥笑袁绍无能,平定北方都是田丰,沮授的功劳,激起了袁绍的怒火,袁绍找机会囚禁了田丰,并且凡是沮授进的言一律不用。

  第二点:袁绍收留刘备,至使颜良,文丑大意被关羽斩杀,军事行动上变得畏首畏脚。

  第三点:袁绍希望和曹操来场大决战,一决高下,反而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导致许攸叛逃,曹操借此机会火烧乌巢,袁绍军粮被烧,袁绍恼羞成怒,采纳了错误的决策逼反大将张郃,高览投了曹操。

  第四点:官渡大战之后,袁绍并未反醒自己的错误重新振作,反而抑郁成疾,一病不起,立小为储,内部相互攻伐,导致内部快速的分裂和瓦解。

  综合以上几点,袁绍败于曹操是情理之中,皆在人谋。

  袁绍曾经找许劭评论,许劭的评语是袁绍不着华衣,入不得郡县,这种人怎么能敌得过奸雄之姿的曹操,败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发小曹操给袁绍的评论: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