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二十三章 曹操访乔玄,许邵月旦评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二十三章 曹操访乔玄,许邵月旦评

作者:银河看客 字数:2424 书籍:三国群英风云录

  乔玄七十有三,正月天冷,卧床看书,曹操拜见,乔玄心中欢喜,命家丁引入卧房。

  曹操见乔玄卧床,脸上红光,倒无担忧,拜道:“孟德有礼,乔老安好?”

  “每日食得饭一碗,甚好。”乔玄回道。

  “孟德,座下说话。”乔玄又道。

  曹操坐定,开口便问:“灵帝,今日又不上朝,如之奈何?”

  乔玄道:“宦官之祸也。”

  曹操也知,但心有余,力不足,心中空荡,便来乔玄府上,寻些安慰。

  乔玄问道:“你观朝廷之势如何?”

  曹操答道:“不好言之。”

  乔玄道:“但说无妨。”

  曹操思索片刻,讲道:“灵帝卖官,宦官弄权,三公混吃等死之辈,九卿暮气沉沉,正直能吏势轻力薄,国家危矣。”

  乔玄点了点头,问道:“若你做得三公,当能如何?”

  曹操一脸尴尬,言道:“我也无法。”

  瞬息,曹操又答:“若灵帝节欲临政,协调政争,启用能吏,力行改革,或有希望。”

  乔玄点头,感叹:“祸在阉党!”

  曹操讲道:“灵帝若想不通透,除了十常待,又生几待,又有何用?”

  乔玄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十常待一除,灵帝必能醒目。”

  曹操心想,“灵帝若想不通透,如何除得了十常待?”

  曹操无法答之,只好沉默。

  乔玄问道:“近日,你所忙何事?”

  曹操答:“每日一折,为窦武,陈蕃平反。”

  乔玄道:“若无大事,此事难反!”

  曹操点头算是默认。

  乔玄道:“有一人,姓许名邵字子将,每月一评,世人皆以他评为荣,孟德若是无事,可去一评,自有一番造化。”

  曹操道:“反正无聊,但去无妨。”

  曹操和乔玄聊了一柱香时间,乔玄眼困,曹操起身告别,回到府中,袁绍来找,饮酒聊天,曹操问许邵其人,袁绍答,“不过如此。”

  曹操便问,“何出此言?”

  袁绍答,“你可知他如何评人?”

  曹操摇头,“不知。”

  袁绍道:“三问三答。”

  曹操道:“倒是有趣,他如何问之,你又如何答之?”

  曹操知月旦评乃一张小纸,上有时政之议,识人之语,如有好评者,必声望大涨。

  这其实和后世的报刊无异,时态评论而已,至于三问三答和后世情商测试,性格测试倒有也几分相似。

  袁绍讲道:“许邵第一问,君主,臣子,百姓,军队,粮食,民信之关系,如何排之。”

  曹操好奇,“你是如何作答?”曹操心中早有计较。

  袁绍答:“君主,臣子,军队,粮食,百姓,民信依次排之。”

  曹操眉头一皱:“你为何不言,百姓为重,社稷为轻?”

  袁绍答:“许邵问话之前,要我如实作答,我若虚言,他眼观我面,当能识破,便不评语。”

  曹操言:“你答,倒也符合你性,第二问又是如何?”

  许邵第一问测的袁绍的治国之能,袁绍答的和很多士丈夫差不多,许邵得出一个结论,袁绍是不会治国的,君主排第一,那是儒家思想君为天的思想,臣为二,那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利我主义,至于后几项排序,那是表明袁绍心里根本没有百姓,治国也是个庸才。

  袁绍答:“许邵第二问,若有两人,一富一穷,他二人皆为好友,一年大旱,穷人颗粒无收,富人找来送米一升,穷人感激流涕,待穷人食完米粮,再去找富人要米过活,富人又给一斗,若你是穷人,作何想法?”

  曹操言:“甚是有趣,你如何答之?”

  袁绍答:“我言,我为何要向富人讨米,我有双手,自己会挣,许邵又问我,如何去挣?我便答,我也不知。”

  曹操问:“后来如何?”

  袁绍道:“许邵问我,若你是富人当如何?我便答,我送米穷人做甚,许邵又问,他是你好友,如何不接济?我反问,我怎么会有如此穷友?”

  许邵第二问测的是袁绍的处世之法,袁绍答,有手会挣,许邵得出的结论,袁绍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许邵问如何去挣,袁绍答不知,许邵得出的结论,这个家伙好断无谋。

  至于后面许邵又讲,你若是富人当如何,袁绍道,我是富人怎么会有这等穷朋友呢?

  许邵第二问得到的结论,袁绍这个人只可富交朋友,不可穷交,交不到真心朋友,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以后如何能成事,寒家士人,很多人有领军治世的本领,袁绍看不起这些人,注定聚不到优秀的人才,聚人才也只图其表,不图其实。

  曹操笑问:“第三问如何?”

  袁绍答:“许邵问我,若有一日,逃难一家农户,农户正在院中磨刀,你当如何?”

  曹操心有所思,如何应对之。

  袁绍自语道:“我当去问他,磨刀何事,若是答不如意,便杀之,若是杀鸡待我,我必赏之。”

  曹操问道:“许邵如何言之?”

  袁绍道:“若是他答,刀不快,磨好切菜,你当如何?我答,拿菜我看,我且试试,许邵不语,三问答完,便给我一句评语。”

  许邵第三问是测的袁绍性格,为人,许邵得出来的结论,袁绍没有处世智慧,不会协调矛盾,自以为是。

  曹操问:“评语是何?”

  袁绍答:“许邵言我不着华衣羽服,入不了郡县。”

  曹操大笑,心想许邵评人,倒也有几分能耐,几日之后,备上厚礼,当去一评。

  袁绍又言:“许邵不过尔尔,我袁本初就算着个平服,哪里也去得。”

  曹操心想,“许邵言你是好面之人,且将身份看得极重,专断而无谋,此乃类比之语,你却不知。”

  曹操讲道:“本初莫要放在心上。”

  袁绍讲道:“腐儒而以,当不得真。”

  曹操端起酒杯和袁绍对饮,又聊了半个时辰闲话,袁绍起身回府,曹操无事,拿起兵书看了片刻,只待眼倦便去休息。

  几日后,曹操备上厚礼,去见许邵,许邵见他同样三问三答。

  第一问,曹操答,“民信为先,百姓,粮食,君主,军队,臣子,依次排之。”

  曹操的第一答,许邵甚为满意,君无信不立,以民为本,精通治国之法。

  许邵点头,发起二问。

  曹操又答,“我若穷人,便留做种子,来年还之,我若富人,当助他摆脱困境。”

  曹操的第二答,许邵也深以为然,曹操有谋有断,不重英雄出身,能聚力,大事可成矣。

  许邵点头,发起三问。

  曹操答道:“杀之”

  许邵便问,“为何?”

  曹操的最后一个问题,许邵不满意,人家磨个刀,你都没有搞清楚为何磨刀,就去把磨刀之人杀了,许邵不解便问曹操。

  曹操便答,“我来逃难,为何磨刀,平时为何不磨,定是想拿我人头报官领赏。”

  许邵见曹操如此作答,心里就有了计较,曹操这个人多疑,自以为是,搞不好以后会滥杀,许邵又不甘心,又出一问,任何士人来评,许邵只三问,他认为曹操可能是多重人格,搞不好就会评误了,所以决定多问一题。

  许邵不语,发起第四问,曹操好奇,世人皆言许邵三问而止,今日来评,许邵四问倒有些出乎意料。

  许邵问道,“若是百姓揭杆,天下分裂,诸候并立,你当如何?”

  曹操言,“我必号召天下英雄剿之,讨之。”

  许邵又问,“若天下平定,你当如何?”

  曹操言,“若是汉家王朝,我必为臣,若是逆贼称帝,我必战之。”

  许邵不语,讲道:“我评不了你,你且请回。”

  许邵心想,改朝换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新帝善政,善待百姓,天下太平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你若不止戈,战火不断,百姓又如何太平?这不好评,说他是能臣不准,说他奸臣他又有能臣之姿,故不给评语。

  曹操道:“你若不评我,我便天天来吵你,让你不得安宁。”

  许邵思考片刻,给出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曹操笑道,“甚准。”

  曹操走后,许靖来问,许邵言曹操:“此人多疑,变化无常,以后怕是滥杀,但也算得一个英雄人物。”,许邵,许靖至曹操走后,便不在写月旦评。

  月旦评,评过许多士人,主要是一些政治新秀人物,一些士家便将这些评语记录下来,以供参考,像刘表便评为八厨之一,名声不错。

  诸葛亮,郭嘉,鲁肃就很喜欢研究这些小报,对天下英雄都有过研究,所以出谋之时便非常精准。

  这些人政治资源非常丰富,又有悟性,寒族士人,只是家道中落,但资源来源还是很多的,他们比士家大族更加用心,努力。

  总观曹操此人,后世来讲,是多重人格,艾斯伯格症候群,智力天才,晚年曹操经常头痛也是因为这种原因,曹操好色,房事过多,导致肾虚,神经紊乱,晚年就得了精神分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