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郡主今天也想做咸鱼 第189章

  目光中,隐约含着警告。

  玉嬷嬷被她这样的目光望着,登时生出一种心惊肉跳的慌张来:“娘娘,您和皇后……”

  她摇了摇头,“不,区区一个庶女,能过继到您的名下,已然是她十辈子也修不来的福气了。您若是要请封,皇后一向最重规矩,定然不会答应。”

  岂止是皇后,连她这个小小老嬷,也觉不可思议。

  不过一个庶女,纵然乖巧了一些,说不得,也只是惯会做戏的人演出来的把戏罢了,王妃精明一世,怎会被这样一个区区庶女蒙蔽了眼睛——

  听王妃这意思,还要为这庶女请封?!

  她何德何能!

  可面前出言警告自己的,却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

  玉嬷嬷摇了摇头,不赞同地道:“您怕是忘了,皇后出身南地士族,又有无数南臣追随,虽她并不理事,可到底身份摆在那里,那又是个最重规矩的人,绝不会容忍一个庶女身在尊位。”

  见永安王妃不以为然,玉嬷嬷更加忧心了:“娘娘,莫不是那四姑娘给您下了什么迷魂汤不成?您怎的非要立她?而且——”

  她脸色一白,突地想起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来:“老奴是被您吓怕了。竟险些忘了,请封是大事,您当向陛下上折子才是。”

  只要她向陛下上折子,那这事,便没有希望了——帝后相处,多是陛下让着皇后,陛下想做的事,皇后却总是与陛下别苗头。

  这样才好呢。

  只要皇后故意与陛下对着来,陛下盛宠皇后,定然不会逆她的意思。

  玉嬷嬷越想,便越觉得可能,忙不迭地同永安王妃进言:“娘娘若要上折子,也只管上给陛下才是,历来请封都是朝堂事,您不该择了皇后而弃陛下于不顾……”

  老人殷殷切切,都是对永安王妃的规劝。

  然,她话音刚落,永安王妃已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嬷嬷,你当我不知你在想些什么?”

  她将有些手足无措的玉嬷嬷所有小动作都看在眼里:“你莫忘了,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却也是瞧着你变老的。嬷嬷,你我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季兰的生母,比我的父母加起来的时间都要多得多,你晓得我在想什么,我自也晓得你在想些什么。”

  她有些不屑。

  然,正是因为这样,玉嬷嬷才更加紧张:“娘娘既晓得老奴的用意,又为何非要一意孤行呢?”

  永安王妃便笑了。

  “你当我是一意孤行,我却不觉得。”

  她笑容有些淡,带着对现实的清楚认知:“皇后虽不与陛下齐心,可到底陛下是十分疼爱皇后的。远的不说,你便说皇后所出的那两个皇子,大的如今贵为太子,自不必说,你想想那个小的——

  皇后在育有皇四子时,心中每多忧思,连带着茶饭也总不悦意吃,生下来的皇四子便如小猫似的,蔫巴巴的,人人都说养不活。

  可谁知,寒山寺的主持,有一双回春妙手,能救得了皇四子这条小命呢。

  若只是救,倒也罢了。

  可偏偏,寒山寺的主持说,皇四子命中注定有一大劫,非舍了身份,在佛前供奉十数年不得解。

  陛下疼爱幼子,山中又多清苦,哪里舍得叫皇四子去吃那般的苦头呢?

  佛前供佛这事,原是不了了之的。

  但皇后不知从何处得来这消息。

  那时,她尚尤自不平着——她是南朝皇后,虽历经数度废立,但到底对南朝皇帝尚有几分真情在,而于陛下,于陛下却是……

  那是一段绝不可宣之于口的往事。

  然,天下皆知,如今的这个皇后,是陛下颇用了些手段,从南地强带回来的。

  对亡夫怀着情谊的人,又怎会心甘情愿地诞下这个几乎算得上是强抢了自己,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人的孩子?

  若能叫皇四子离得远远地,不瞧见这张小脸,对陛下那张脸的厌恶,或许也会跟着少一些。

  很快,皇后便作了决定——将皇四子送到寒山寺去,名为避祸,实则却只是不想看见那张与父亲极肖的脸罢了。

  自然,借口是十分坦荡且光明正大的。

  皇四子须得入山避祸,待长大后(实则是待到皇后坦然接受这个全新的身份后),再重新将他接回来,既避了祸,也扫干净了皇后的眼,陛下焉能不愿意?

  鲜卑旧臣都说,陛下对这南地出身的皇后,委实放纵了一些。

  可陛下却言,皇后乃他的妻子,是家事,纵是做大臣的,也很是不该轻易过问。

  语气中对皇后的维护,明眼人都听得出来。

  如今,她偏要攀附着皇后,只要皇后同意了,那件事,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

  玉嬷嬷有些忧心:“娘娘既然晓得,又何必多此一举?”

  “多此一举?不,我这可不是多此一举。”永安王妃摇了摇头,“我如今选择的,才是最正确的一条路。”

  “您怎么能确定皇后娘娘一定会同意?”

  永安王妃便又笑了。

  笑过之后,她收敛情绪,纵满脸憔悴的病容,也透出几分笃定和坚毅来:“她会同意的。”

  一定会。

  毕竟,季笙与她,实在是……

  门口,突然一暗。

  有人身姿轻盈地走了进来,手上提着篮子,里头装满了金灿灿的银杏落叶。

  她放轻了脚步,屏住呼吸,悄悄地走进,眼,却悄悄地朝着床榻上扫了过去。

  待见得永安王妃正目光炯炯地向她望来,季笙心中一颤,迟疑片刻,方才提着篮子走进。

  “母亲。”

  她乖乖地立到永安王妃床前,把篮子朝永安王妃举了举:“阿笙晓得母亲喜爱银杏落叶,近来母亲身子不好,不便出门,这是阿笙特在外头与母亲带的。”

  永安王妃的目光里便多了几分慈爱:“好,好,好孩子。”

  她爱怜地拉了季笙的手,落在那捧金灿灿的银杏落叶上,声音温柔的几能滴出水来:

  “你一贯是最孝顺的。我听玉嬷嬷说,今日,你特为求了太医来为我诊脉?”

  季笙面上便有了小小的羞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