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师唐 第三十二章 李白的床单

《师唐》第三十二章 李白的床单

作者:牧唐 字数:1755 书籍:师唐

  不经意间就能碰到一个牛人,这让李牧欣喜不已,叫来张勋,赏了二十贯钱,没有解除奴籍,这让丁新有些不快。

  李牧到也想,但只怕解了他的奴籍,他拍屁股走人。

  “不可否认你这发明很巧妙,可以大大提高印制效率,但是。”

  但是是汉语里最伤感情的词语了,转折太大,大部分人的心肝都承受不住,丁新也一样,急的黑脸发红。

  “但是,这发明并不能提高制书的工作效率,你看,你发明的印刷机印出来的纸间隔不一,多的有三寸,少的都重叠了,给负责裁剪的工人造成很**烦,而且浪费颇大,你说呢?”

  句句在理,丁新哪有反驳的余地,见他低头不说话,李牧安慰道,“发明是伟大的,只是不能忽略了细节,这样吧,往后你不用再干印刷的活儿了,专门改进印机,当你把印机改进到间隔误差不超过半寸,我会有大赏!”

  “我不要钱,我只要你解除我的奴籍!”

  “哈哈,你也太小看我了,我说的大赏不但包括解除你的奴籍,也包括把你收为族人,你可以把你的家人接到府里。”

  好人才肯定要紧紧抓住啊!

  “有地种吗?”

  “这个必须有,良田不低于三十亩,今日刺史大人说要把庄园周围五百亩地交给我管理,你想种多少就种多少,只要你能种的过来。”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这汉子竟然痛哭起来,哭过之后才依依说道,“为何不让我早些遇到你,可怜我那父母竟活生生的饿死在家里。”

  一句话让周围的工匠都泣不成声,这些人里有多少都是为了活下去才自卖为奴。

  “你家里还有何人,明日我就派人去把她们接到庄子里。”

  “还有妻女二人,家住偃师西河镇,多谢少爷善待,丁新这辈子不忘。”

  这个时代虽然落后,但却给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心,在这里没有合同,没有录音,大家都是一诺千金,只要答应了就肯定会做到,这是如何也买不到的。

  “张管家,你且记下了,明日就派人过去,有女眷,驾一辆马车过去。”

  ……

  李府有三处密地,一处是印刷厂,一处是李牧的卧室,那里放着他穿越时带过来的稀奇玩意,还有一处就是山脚下的矿场了,这里不但有烧玻璃的火窑,还有一家造纸厂。

  这时的造纸厂大部分都控制在官府手里,体制所限,造纸效率非常低,纸质也差,李牧索性也自己建了一个,这东西又不难。

  洛阳周围的植被覆盖远超后世,尤其是芦苇,洛河,伊河,还有不远处的黄河,湿地里都是这玩意,造纸根本用不完。

  除了普通纸,在李牧的引导下,工匠用祖师麻树皮来造纸,这种纸非常有韧性,水泡不烂,就是成本太高,芦苇到处都是,但祖师麻却非常稀少,而且还是名贵药材。

  工匠们这时候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祖师麻又被叫做三亚皮,是小日本钞票用纸的主要原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纸币的出现是必然的,金属货币交易携带太不方便。想要发行纸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如果很轻易地被仿制出来,国家经济瞬间就会崩溃。

  大唐已经确立了金属货币,但尴尬地是执行非常困难,因为前几个朝代太短命,发行的货币也是短命鬼,今日到市集把辛辛苦苦养的鸡鸭换成了铜钱,睡了一觉,起来发现皇帝被杀了,这铜钱变成了废品,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百姓就精明了,老子不要铜钱。

  鸡啊鸭啊,送到哪里去,送到集上换大米。

  一下子回到原始的以物换物时代去了,但这也不是事啊,一袋米要换三只半鸡,冬天也就罢了,若是夏天,你把鸡杀开,还没回到家鸡肉就臭了,这可如何是好。

  后来百姓就发现绢帛要比铜币金银靠谱,丝绸作为一般等价物比金子还稳定。但要怎么花呢?很简单,李白走啊走,在一家店吃了一块肉一条鱼喝了一壶酒,把他的已经滚过的床单拿出来,剪下来二尺,付账,擦嘴,走人。

  现代人会很诧异,丝绸被剪成抹布一样有什么用,连双袜子都做不成,但作为货币,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有些喝醉不省人事的酒鬼经常会被人扒光,可不要想歪,人家要的是他那金帛衣裳,什么,你问有味没有?他们一个月都不见洗一回澡,你说有味没有!

  到了唐朝,终于稳定下来,老百姓逐渐接受了铜钱,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钱越花越少。

  这话听起来有些怪,钱当然是越花越少了!

  但这里的少指的是国家的钱,每个朝代都有钻空子的,唐朝也不例外。唐初经常用兵,加上生产没有恢复,铜铁的价格居高不下,有人发现这铜钱貌似比货币本身更值钱,好嘛,攒了一贯铜币铁炉里融了做成铜器,卖了三贯,没本的生意啊!

  人心趋利,钱能生钱,谁还舍得花钱,都把钱融了去铸造。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官府很发愁,遂下令禁止融钱,禁钱不过岭南,这时候岭南还不是后世的粮仓,到处都是野人猛兽,还有沼泽瘴气。

  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太低,李牧躺在火窑里,望着那熊熊大火,嘴角冒出一丝冷笑,自己来了这个朝代,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估计要哭死,这些蛀虫想要继续喝百姓的血是不可能的!

  快立夏了,在火窑里坐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哎,早知道要穿越过来就多扒点红薯了,就那十来块,下不了嘴,不然丢几块到炉渣里,不到一刻钟就熟透了,那香味想想都流口水。

  造纸厂跟火窑建在一块一方面是出于保密,可以统一守卫,另一方面是因为火窑里温度高,可以烤纸。

  感谢419026392美女的688打赏,美女到访,十一点半加更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