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后我种田娇养骚包战王 第263章 征收新兵

  比旱情先来到的是朝廷征兵。

  “这是早晚的事,前方战线已经胶着了将近三个月,也是时候了。”

  蔡公公正在池塘边垂钓,听到消息后一副预料之中的样子。

  过来打算汇报工作的九命听到这话后难得插了句嘴,

  “这几年朝廷没有征过新兵,所以战场上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兵。”

  “老兵不是更有经验吗?”

  这是蓝粒粒的第一反应。

  九命答道:

  “可是行军打仗,老兵的体力不行。尤其是北疆人以悍勇著称,单论力气,就算是璟朝的壮年人也比不过他们。”

  蓝粒粒有些担忧,

  “怪不得这场仗打了这么久。”

  九命摇头,

  “这才四个月,哪里算久?一场仗打上十几年都是很正常的事。”

  蓝粒粒面色铁青。

  九命后知后觉,想起蓝粒粒还等着睿王爷打完仗回来娶她呢。

  总不能真等上十几年吧。

  于是他连忙补充,

  “王爷那么厉害,肯定用不了十几年,像上一次,就只用了八年时间,要不是后来身体支撑不住,一定能将北疆完全打下来!”

  这下不只蓝粒粒脸黑了,就连蔡公公脸色都不好看。

  八年时间很短吗?

  他才不会让自家徒弟无名无分的空守这么多年!

  九命决定闭上嘴,打死都不再说话。

  可打仗就是这样。

  他们身后是千千万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每走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睿王爷喜欢走稳妥路线。

  他不会轻易拿手下将士的性命试探,都是在有极大获胜把握的时候才会出兵。

  也是因此,他创下了战无不胜的神话。

  可惜,即使是神话,面对一群老弱病残的士兵,颜朔也是有心无力。

  有些人,甚至连手中上好的钢刀都握不稳,又谈何杀敌。

  古代人的寿命很短,壮年期更短。

  一直以来营养跟不上,有些人刚过三十,就已经现出老相。

  所以,征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幸好蔡公公带来的那些人虽然是独立户籍,但是年岁都超过了征兵范围,而且他们都是从宫中出来的,本就免了人家征兵的义务。

  倒是九命和小武,瞿瑾、五福以及沈流,都在征兵的年岁里。

  尽管九命之前跟着颜朔打过几年仗,可是那时候他根本没有身份户籍。

  如今自然也算在列。

  不过一个人三十两的税银,蓝粒粒还是掏得起的。

  这笔钱对她而言不过是毛毛雨。

  但是对于大多数穷苦百姓而言,却是砸锅卖铁都掏不出来的。

  无数场悲欢离合在此时一同上演。

  蓝粒粒偶尔能听到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声,也许是离开之人的妻子,也许是他的母亲。

  在这个世界生活的越久,她越发现这里有独属于它的残酷之处。

  原来和平只不过是表象,总有汹涌的暗流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奔腾不息。

  比如一直在四处搜寻的反贼,比如边疆的战火纷飞。

  可是,这些事又与许多人无关。

  温泉山庄每天照样有那么多的商人巨贾休闲度日,花店和茶楼的客人络绎不绝。

  有人拿不出三十两,盼望自己此去能够九死一生。

  有人还嫌弃三十两买来的花束太小。

  蓝粒粒不知道这种不公是如何造成的。

  她很庆幸,换了个世界,自己不再是底层挣扎的那群人。

  但是对于那种无论如何都逃不出泥泞旋涡的无助感,她记忆犹新。

  所以,当吴永达送来消息,许多长工想要预支半年的粮食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她没有想过散尽家财帮助所有人,只会在有人求助的时候顺手帮上一把,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利益。

  其实像蓝粒粒这样的品质已经难能可贵。

  更多的人在自己爬出泥沼后,会站在岸边把快爬出来的人踩回去。

  这不是人性的阴暗,而是生存本能的驱动罢了。

  征兵持续了一个月才结束。

  此时已经到了五月初。

  田里旱稻已经种了下去。

  蓝粒粒原本是想把吴永达誊抄的数据图表寄给颜朔的。

  只是九命表示,暗桩那里如今也无法联络上人。

  为了防止还有没抓到的奸细泄露军情,除了公文,包括颜朔在内都不往外寄消息。

  因此,那张表明旱情的纸最后给了陈知府,至于怎么处理,就看他了。

  颜博文写的教材去年就已经开始在全国刊印。

  沈流甚至给沈耀买了一套。

  阿拉伯数字和九九乘法表赫然在列。

  这对瞿瑾和蓝粒粒来说都是好事。

  终于不用写两本账了。

  有句话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纷纷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旱情。

  不过,作为鱼米之乡的江南,本就水量丰富。

  一时半刻,田地还没有太大影响。

  只是因为老天迟迟不下雨,所以每天往返河边挑水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夏天早早就来了。

  六月底的时候,就已经热的每天都要吃冰镇西瓜。

  温泉庄子也变得门可罗雀,只有少数人会为了过去吃新奇菜色而跑上一趟。

  只是这样毅力可嘉的吃货实在太少。

  毕竟从府城坐上一个时辰的马车,汗流浃背的吃上一口刨冰,接下来还得热的满头大汗的回去,还不如在自家放着冰块的屋里解暑。

  因此,今年府城最火爆的生意不是花茶,不是鲜花,更不是花露,而是冰块。

  江南冬天的河水极少结冰,需要的冰块全是从北方运来的。

  蓝粒粒在末世,严寒酷暑,什么恶劣条件没经历过,对此适应良好。

  但是虎兄和火火就受不了了。

  整天蔫嗒嗒的,恨不得一直住在澡盆里。

  最后,蓝粒粒无法,只好时不时把两个放进空间。

  除了动物之外,府里包括蔡公公在内的老人都不习惯这样的炎热。

  原以为江南气候好,适合养老。

  冬天确实如此,但是今年夏天,他们就受不了这样潮湿又闷热的气候了。

  就连厨房的两个厨子都中暑倒下过一次。

  现在大家每天已经不喝茶了,全都换成瞿瑾配置的清热去火的中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