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庶女传 1 忙贺寿闲话种深愁

《庶女传》1 忙贺寿闲话种深愁

作者:姜汁蛋糕 字数:2908 书籍:庶女传

  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上的姜公馆,自月初以来,送寿礼者便是络绎不绝。姜老太太整六十岁的寿宴,正是众人巴结交往的好时机。

  这姜家也是一方士绅,大老爷原本也是逊清衙门里的官员,革命闹得正厉害的时候,也上下打点,跟着起义,所以虽然改朝换代,还是稳坐官位。他家又有在北京做官的亲戚,所以众人都肯巴结他家。

  姜老太太是最爱享福的人,每日里由媳妇陪着,清点寿礼。这日离她的正经生日还有五天,早早的就有听差送了拜帖来。姜老太太一看,喜出望外,连忙叫着家里大小人口,齐聚大堂。

  姜老太太最小的三儿媳妇问道:“老祖宗,今儿把人叫的这么齐整,是不是周家来人了?”

  姜老太太笑道:“这丫头倒精明,正是你那表姐夫今天过来。”

  她们嘴里说的,是北京周家。姜家是北边移民过来的人家,在北京着实有几门显贵的亲戚。周家前些年势微,这些年却是兴盛起来,周家当家的老太太又和姜老太太是堂姊妹,因此两家的交情自然非比寻常。

  及至到了八点多钟,姜老太太的两个儿子在外迎来了周家三爷,周勋平。

  周三一进大堂,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正中的沙发椅子上,东西两排椅子上,几个老爷公子站起身来相迎,后面是一众媳妇小姐,两溜雁翅,侍立左右。

  周三知道这姜家只怕也跟自己家里一样,有些文明新风的浸染,见没有下人递过蒲团,知道是不兴下跪磕头的风俗了,但是未免失仪,还是作势要跪下。

  姜老太太连忙说道:“快扶起来,万不要磕头。如今不兴这个了,我可受不起。”说着,直叫人看座。

  周三虽是站了起来,还是鞠了一躬方才坐下。姜老太太又拉着他来见自己的儿子媳妇,周三少不得又站起来。很是客气了一阵子,才坐下。

  姜老太太看他不过三十岁样子,长得很是精神,称得上面如冠玉这四个字,于是笑说道:“我与你母亲,虽是堂姊妹,到底那个时候未曾分家,一同吃,一同住,感情跟亲姊妹是一样的。自从我们家搬来上海,相隔万里,我们又都上了年纪,怕是不能再见她一面了。如今我见了你,和见了她是一样的。”

  周三忙说道:“家母也很惦记老太太,这次小侄到广州办货,家母再三叮嘱,要亲自过门贺寿。”

  姜老太太笑着点点头,说道:“你既然来了,我就该留你多住几日。再过五天,才是全家上下为我庆祝,你等上几天,和我们热闹热闹,如何啊?”

  周三想了想,说道:“小侄原是南下办货的,不能久留。但是老太太花甲的大寿,自然要听从老太太的安排。等老太太大寿过完,小侄再北上也是可以的。”

  姜老太太一听,很是高兴:“早就知道你们要来,我已经腾出了几间下房,给伙计们住,另有几间上房,给管事的住,还有一间上房,给贤侄住,你看这安排如何?”

  周三连忙站起来,朝姜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老太太的安排,自然是再妥帖也没有的了。”

  说着,老太太便叫二儿子安顿周三一行人。过了一会儿,二儿子遣人来回话,说周三爷此行还带了一个姨奶奶,是不是还按原来的安排。

  此时屋里只有姜老太太和她的媳妇儿,姜老太太诧异道:“这个勋儿,倒也奇怪,出来办货,哪有带着姨奶奶的?”她想了想,对听差说道:“那也没什么不方便,还是那个安排罢了。一会儿我叫人送些女人用的东西去。”听差答应着退下。老太太又叫住:“既然是姨奶奶,也把她请来,亲戚们认一认。”

  把听差遣走了,老太太才笑道:“这勋儿,小时候是最疼女孩儿的,长大了也是个风流种子,离不开女人的。还好他有些本事,不是那等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要不然我那老姊妹可容不得他!”

  过了一会儿,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扶着个年轻轻,娇滴滴的少妇进来。众人只仔细打量,老太太忙拉着坐在身边,一个劲儿地夸赞:“哟,这个小媳妇果然生得俊俏。难怪你们三爷这么疼你,南下办货也不忘带着你。你姓什么?今年几岁了?”

  这个少妇生得娇俏,说话却不胆怯,从从容容回了姜老太太说:“妾身姓平,今年刚满二十岁。”

  她这一说话,倒叫姜老太太听出端倪来——满口的广东腔调,一听就不是北方人,甚至怕也是也没在北京待过的。老太太问道:“你过门几年啦?”

  平氏犹豫了一下,刚要开口,就听见三少奶奶笑道:“老太太真是疼你疼得紧,见了你,什么都要过问。一会儿怕还要问你有没有姐妹,好聘下一个呢!”

  姜老太太也察觉自己问得宽了些,便笑道:“你又浑说,我几个儿子都已经娶亲了,自是没这个福分了。”

  三少奶奶也叹口气,说道:“可不是,这样的摸样,这样的性格,就连我也喜欢得紧。可惜不能日日相处,我也觉得遗憾呢!”

  姜老太太笑道:“难得有你看得入眼的人,既这样有缘,那这几日就由你来照应姨奶奶,你带着她去歇息吧!”

  三少奶奶连忙站出来,说道:“能照应这样的人物,自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差了,谢谢老太太成全!”说着,还学着行了一个旧清的礼,拉着平氏一阵风似的去了自己屋子,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笑罢,姜老太太说道:“把周家的礼单拿来我看看。”

  另有底下伺候的听差忙跑去,将周家登录的礼单拿来,交给姜老太太。老太太拿来一看,上写着:白玉寿星一尊,八扇苏绣屏风一架,纯金瑞兽四件,彩锻六匹。

  姜老太太笑道:“这可怎么得了,回头我这老姊妹过寿,我们倒送什么好呢?”

  大奶奶说道:“老大出生那一年,不是还说周家穷得要卖祖屋吗?如今真是气派起来了。”

  姜老太太说道:“这大家族,没有百年兴盛不衰的,就是没落下去,也是自然;若是有幸中兴,也要有个理家的能手,不是轻易能遇见的。周老太太最是个精明能干的,我痴长了这六十岁,还没见过比她更强的呢。”

  一时说的众人都自叹不如。

  且说三少奶奶和平氏一见如故,拉着她去了自己的屋子,说道:“我这里倒还清净宽敞,你那里只怕正乱哄哄的,到我这里歇歇脚,说说话,最好不过了。”

  平氏连忙言谢:“难得三少奶奶不弃,看得起我,肯与我说话,是我的福气。”

  三少奶奶明里暗里只打量着她,见她说话很是谦逊,便笑道:“妹妹何必这么说,我是最不愿意听人说什么尊卑贵贱的话的,一样父母养育的儿女,凭什么分出三六九等来呢?我看你模样俊俏,是第一流的人物,倒是给人家做姨奶奶,可惜了呢!”

  平氏连忙说道:“给三爷做小,那也是我的福分,没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

  三少奶奶说道:“唉,是我多嘴了,我原是为你担心,你在周府的日子怎么样?我看你一口广东腔,只怕是路上给周三爷收了去的,我说的对是不对?”

  平氏一惊,低头思忖了一番,说道:“确实是这样。”

  三少奶奶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很关切地说道:“回过周老太太没有?”

  平氏说道:“我出身寒门,是被三爷买了来的,说是做小,却没有开脸的。三爷说,等到了北京,回了老太太,就正式娶过门呢。”

  三少奶奶叹一口气道:“唉,真是糊涂,我虽没见过你们老太太,也听我们老太太说起过,真是个精明强干的人物,还有一样,最是看重规矩。没有知会上人,就娶了一门姨奶奶,这可怎么了得?三爷要是打定了主意先斩后奏,万一得罪了老太太,你以后如何自处呢?那显然是没把你放在心上了。如今我听说,袁大总统正闹着尊孔复古,姨太太也不像前两年那样尊重了,越发不是个人了。你去了,还不是要受尽委屈?”

  这里面的越礼之处,平氏自然晓得。想到将来入京,又有一番是非,她也心悸,说道:“我是小家子出身,不懂得大家的规矩,三奶奶千万要指点我。”

  三少奶奶见她真是怕了,便笑着安慰道:“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只要你身家清白,周老太太若是爱怜你,许了这事儿,也是可能的。再者说,你好好伺候老太太,万不可说她是你的婆婆,只当她是你的君母。三奶奶那里,你也得小心伺候。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既进了这样的世家大户做小,就要懂得忍气吞声。”

  这一席话,说的平氏愁眉不展。三少奶奶见状,说道:“我知道,这事儿是为难你了,不知道你心里有什么打算?”

  平氏见姜家三少奶奶在老太太面前似乎很吃得开,定是个雷厉风行,八面玲珑的人物,只把她当闺中良师,说道:“我自知家贫,配不上三爷,只求在三爷身边伺候就满足了。以后自然不敢有个行差踏错,若是上天垂怜,赐我一男半女,以后说话也能有些底气。”

  三奶奶心里又是一阵冷笑,还是笑说道:“你既有这个打算,自然很好,只万事小心。”

  这边正说着,就听见一个使女进来说道:“三少奶奶,给周家三爷预备的屋子已经收拾停当了,周三爷请姨奶奶过去呢。”

  三少奶奶一听,连忙说道:“即是收拾好了,你去看看,我也不虚留你了,日后自有说话玩笑的时候。”

  平氏连连点头,往自己屋里去了。三少奶奶看见茶几上平氏用过的茶杯,不由得冷笑两声,她这冷笑声恰被一脚已经迈进屋里的姜三爷听见,笑问道:“这么大喜的日子,你冷笑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