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如此多娇 第五章 ‘四为’惊公堂

《大宋如此多娇》第五章 ‘四为’惊公堂

作者:梧桐者奇才也 字数:2119 书籍:大宋如此多娇

  想要瞒天过海的话。

  首先,他说的话,要是他和他夫人知道而外人不知道的,其次,着重某个关键词,应该能让他夫人联想到什么……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传达的话语,要稀松平常,绝对不能让外人感觉出不对劲儿来。

  “你说还是不说?”韩秉中问道。

  “说!”

  刘开迅速开口道:“就劳烦官人告诉在下内人,就说在下被学生诬告作奸犯科,如今在太守府府衙,一时半会儿回不去,让她去私塾通知学生们散学,而后,记得关好私塾所有的房门,还有,邸报一定要给我带回家去,放邸报的屋子的几道门,也都要好好关好,最好是彻底锁死,切不可有半点遗漏,免得再遭奸人陷害。”

  “就这样?”韩秉中疑惑的问道。

  “对,就这样!”刘开淡然开口。

  韩秉中对着周聪行礼后,转身离去。

  看着韩秉中和周聪都没有怀疑,刘开心底慢慢的镇定了下来。

  时间慢慢的过去,第二个一刻钟快结束的时候,辛羸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十一郎,事情办好了吗?”辛栩慌忙问道。

  刘开却是立马就冷冷的朝着辛羸看了过来:“辛十一,莫要自误,现在收手,老夫可以念着往昔师生之情,不反告你诬告!”

  辛羸先是恭敬行礼拜见太守公后,这才回头横眉冷对刘开,字字铿锵的开口道。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罪者,当诛!小子绝不苟且,就算是大义灭亲,小子也必要为天地正心,为生灵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落下的瞬间,满堂鸦雀无声。

  不管是堂上太守公,还是堂下兄长辛栩和刘开,还是那几个昏昏欲睡的官军,全都是一脸惊讶。

  辛羸微微一愣,心思急转,自觉没有说错话的地方……那么,难道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这句“四为”?

  卧槽,我这是不经意间剽窃了哪位大佬的名言吗?

  话说,这句话到底是哪位大佬说的?

  历史学得不太好的辛羸有些傻眼儿了。

  周聪眼中依然满是惊讶。

  他嘴中默默念叨着‘四为’语句,回味之间,他的眼中闪过激动,恨不得拍案而起。

  这四句话,竟然囊括了儒家千百年来的核心宗旨!!

  而且比《大学》之中所谓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还要震耳欲聋,还要激荡人心!

  周聪眼中的激动更甚。

  光凭这一句话,他就可以断定,此子他年必能成一代文宗!

  而在他的辖下出现如此天才,只要结以交情,待他年此子金榜题名时,他周聪也可以往上挪一挪,说不定有机会进政事堂宰执天下!

  想到这些,周聪的心思活络起来,他开始打算跟这小郎君好好结交一番。

  辛六郎辛栩呆愣愣的,他虽然没读过书,但这句话里面的堂皇正气,他却是感觉到了。

  那种激荡人心的感觉……

  十一郎这书没白念!

  “十一郎,说得好!”辛栩忍不住为兄弟喝彩。

  刘开也愣住了,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辛十一么?

  如果,早知道这小子有这份文才……他或许可以以这辛十一蒙师的名义青史留名……

  紧接着,刘开眼中闪过杀意,既然师徒已然反目,那么这小子越是优秀,便越是必须得死!

  只要过了太守这一关,他必让这辛十一永世不得翻身!

  周聪捋着胡子,他看向辛羸,极为温和的问道:“辛十一郎,老夫且问你,你要状告刘开何事?”

  他开始自称老夫,而不是自称本官了。

  “回禀太守公,小子要状况刘子明贩卖私盐,而且是大量私盐!”

  辛羸一边说着,一边伸手从衣袖里抓出了一把白花花的细沙一般的盐粒。

  精盐!

  大宋精盐产量不高,且因为精盐难以制作,价格高昂,几乎所有精盐都进入了东京开封府。

  除了东京外,便是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也少有精盐。

  如今,在这益州出现精盐,定是走私无疑了。

  周聪眼神凌厉起来:“有多少?”

  “至少三十石!”

  “胡说八道!”刘开怒吼:“这定是你这竖子在这半个时辰跑去买来栽赃老夫的!”

  “栽赃?”

  辛羸笑了。

  他回头静静的看着刘开:“这一把精盐,价值数十贯,这还可以说是小子卖田卖地然后买来栽赃你的。”

  “可,刘夫子,您私塾后院地窖中的三十石精盐,难道也是我买的不成?别说小子买不起,便是买得起,也没法在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将三十石私盐带到你后院中去吧?”

  “胡言乱语,老夫地窖空空如也,何来的精盐?”刘开依然狡辩,他将希望寄托给了接到传话的妻子。

  只要及时转移了私盐,那地窖里面就是空空如也!

  辛羸懒得搭理这老货,转身向着周聪行礼道:“太守公,是真是假,只需遣人随小子去刘开私塾的后院地窖一看便知,若是假,小子宁愿发配边疆三千里!”

  发配,这是大宋自开朝以来就有的刑罚。

  大宋似乎因为赵匡胤见多了人命如草的血腥,于是开始重人命,不只是刑不上大夫,便是贩夫走卒犯罪,甚至是起义造反,也很少出现死刑,大多是丢到军队里面养着,称之为发配,或者配军。

  这也是日后大宋冗兵局面的缘由之一,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大宋民间起义层出不穷的原因。

  因为,老百姓吃不起饭了,只要造造反,成了,能得天下,败了,立马就去当配军,每天就都能吃饱了。

  而且,大宋的民间起义很搞笑,例如庆历三年王伦造反,轰轰烈烈,连破数州,但总共不过二百来人。

  就连庆历四年陕西张海造反,也不过几千人。

  最终,张海发配边疆,王伦问斩。

  而王伦之所以被杀,也怪他选择了称帝,否则,多半还是丢到边疆去当兵。

  所以,想当官,杀人放火等招安,想吃饭,起义造反等发配。

  在大宋,造反就成了一种另类的谋生手段。

  只不过,造反虽然是谋生的一条奇葩路。

  但想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遭受发配边疆的刑罚之后,都会在脸上黜字,成为大宋人人鄙弃的贼配军。

  脸上有了这一行黜字,从此,这个人的人生基本上就彻底毁了。

  仕途无望,人生无望,就连人家寡妇改嫁都看不上你这贼配军。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昆仑鬼面狄青,以贼配军的身份,成为了大宋枢密使,但大宋万万人只出了一个狄青,且狄青最后终究被皇帝猜疑而死。

  听到辛羸这话,周聪豁然起身:“既如此,本官信你,十一郎,且带路!”

  同时,周聪迅速拿起纸币写下一张文件,回头看向堂下的一个小兵道:“将此令交予周巡尉,令其率西尉司警察围住兆学私塾!”(别疑惑,宋朝真有警察,职能跟现在差不多,而且,真的就叫警察,但大多时候不称为警察,而是称作弓兵或者土兵,只有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才称呼其为警察。)

  “是!”小兵应下,接过文件,飞快朝着府衙外跑去。

  而后周聪走下高堂,三五个小兵拘押着刘开和辛羸辛栩,一行人快速朝着西城兆学私塾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