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反转修真时代 第五百七八章 骨肉一体

《反转修真时代》第五百七八章 骨肉一体

作者:零点Q 字数:1809 书籍:反转修真时代

  依照那段文字的内容,常乐习练一会儿后,渐渐认识到,对肉,骨,呼吸的协调一致,以及走劲的完整,对于武技地发挥非常重要。

  招式动作并不代表一切,招式熟练也不是就一定历害。

  练习修真武技,内在的东西非常重要,否则就是有形无神。

  常乐两足平行分开自然站立,头部似顶非顶,双手慢慢移至胸前,手心向内呈抱球状,手指分开而微曲,腋下虚空,胸背垂直而心窝微收。

  “呼!”

  他伸腰沉跨,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两手翻掌,下降到与腰带同高的位置,手掌似乎轻轻按在水中漂浮的木板上。

  常乐此时面前并无一物,他却偏偏做出了如此举动,仿佛身前真有一漂浮木板一样。

  然后他设想胸前怀抱一个极薄的纸球,若是用力去抱,纸球便会瘪掉,若是无心去抱,则纸球会飘出去。

  这便要求常乐似用力而非用力,这样纸球既不会瘪,也不会抱掉。

  而在设想双手扶按,漂浮在水中的木板时,常乐在稍觉用力按时,身体便略有向上伸拔之意,并意想木板下沉。

  而当双臂放松不用力时,则木板浮起,身体似略向下坐和回缩,随手下的木板起浮,体会周身的伸缩吞吐之势。

  常乐此时在满体松弛的状态下,全身一副骨架子完全符会力学支点的原理,安定得像搭积木一样稳置的摆放着。

  他依着那段文字中所述,并不过分依赖肉的着意紧张来支持,然后把全身的皮肉尽量放松,安放在全身的骨架上,使之犹如一件衣服搭在一个安定的衣架上那样,这便是所谓的玉树挂宝衣。

  “咦?”

  常乐发现,自己躯干的松弛,要在立身中正,安舒的状态下才能够办到。

  而立身中正安舒,首先则要求脊柱的姿势要端正。

  整个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三大部位,由二十四块零碎而不规则的骨头所组成,动摇性很大,是人体受压力最大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

  常乐此时的练习,就是要在此韧带处调节平衡,腰椎韧带调节好后,它和全身的坚实点,韧带,骨肉等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躯干的松弛,最重要的是建立腹部坚实点,以代替胸部坚实点,这也是这门武技的精髓之所在。

  常乐依要点站了一会儿之后,足心渐渐有发热发麻的感觉,他凝神静气,慢慢体会气血的运行,并将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

  常乐此时脊柱正直,正是气机发动的关键,他双手十指自然分开,内抱外撑,注意全身肌肉放松,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

  “嘶!”

  而他的丹田则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常乐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

  “轰!”

  气机收入丹田。

  这腹部松开后,人的身体自然也放松了,而血气流动的时候,也就没有人为肌肉紧张,所引起的阻力而不通畅了。

  常乐此刻自身阴阳平衡,有补养元气,培根固元的效用,他气布浑身,以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

  这门武技常乐越练,越觉得与其他武技差异极大,这门武技认为,真正能够主宰身体运动的,是胯,脊,内脏,所以根本的步法在身而不在脚。

  一般都认为步法是打法的核心,步法主宰身体的移动,而这门武技则认为,如果把重点放在脚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认为从身体结构来讲,带动脚步移动的是膝,是胯,再根本一些就是人的身体躯干,深究的话,跟内脏也有些关系。

  常乐依法施为,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虚领顶劲,即头要正直,顶要虚虚领起,如悬挂着一样地顶劲。

  他两肩微前卷,并放松下沉,胸部不内凹外凸地含住,脊背有上下对拉拔长之意,裆有圆虚之感,两膝立而不挺直,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意存丹田。

  “嗖!”

  常乐身微下蹲,两肘微屈,两掌心朝下有合劲之意,身体微左转,同时两手向左前斜角抬至高与肩平。

  他身体右转,并继续下蹲,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脚提起,在转体的同时,两手向右后方展开。

  “哧啦!”

  地面一片草皮被铲起。

  常乐左脚脚尖翘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左前方铲出,随着重心前移,渐至左脚踏实,同时两掌向右后方继续展开并微沉,在左脚踏实的同时,两手随体重前移。

  他重心向前移于左腿,身体随着左转,右脚前上一步,以脚尖点地,同时两手自后向前挤出,右手随着右脚上步时前撩。

  然后常乐右掌变拳由外向上顺缠,左掌由内向下逆缠,同时右脚提回,左掌落至前,右拳随即落于左掌心内,同时右脚向左脚旁蹬地震脚。

  “轰!”

  这一落脚,似有千斤之重。

  常乐这一招,是由两个对立的基本缠劲统一而来,这种缠劲贯串于他这招动作过程的始终。

  而这最后一捣旭上震脚,使得全身气往下沉。

  常乐把身先微左转,再转为微右转,随即转正,他两手在小腹前随转体自左向外而上向右而下绕一小圈,接着身体再由微左转,转为微右转,双手合劲交叉于胸前。

  他重心全部移于左腿,右脚提起,即以脚跟向右贴地铲出,同时两手继续划弧,由大开转为双顺缠大合,重心渐渐右移。

  常乐身随着重心右移,渐至右腿变实,同时两手由合再开,右手大顺缠向右臂展开,左手小逆缠后翻掌置于左腰前。

  他身微左转,重心左移,左腿变实,右手大顺缠转臂捋至腹前,左手小逆缠拥至胸前,两手形成合劲。

  然后常乐身体微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合住劲,向右上方弧形挤出。

  他身再微左转,重心再移回左腿,左腿变实时,右手顺缠上托,劲贯掌指,左手逆缠转臂手背一侧腕关节弧形向左上棚,劲贯手背,随即两掌合劲,向右下按始深深呼一口气,深呼气完止时,恰恰双按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