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反转修真时代 第一百七四章 枪对棍

《反转修真时代》第一百七四章 枪对棍

作者:零点Q 字数:1810 书籍:反转修真时代

  常乐确实没有料到,银盔武士竟然还是,一个棍术大家。

  棍术使得好,有一个非常有利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用棍子两头,倒换起来用。

  这样一来,使用棍子,就非常的灵活,可以快速倒手,令人难以防御。

  常乐面对着,银盔武士疾风暴雨般的棍法攻击,他的选择也很简单。

  还击!

  以攻对攻!

  常乐使用的是枪法。

  枪法在旧时代以前,被称为百兵之王,其主要动作为拦、拿、扎,由上古矛戈发展演变而成,品类繁多。

  这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等区别,其中大枪和花枪均只一个枪头,双头枪的枪杆两端各一个枪头。

  不过在旧时代以后,大多数枪法多已失传。

  主要枪术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

  常乐扎枪,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可以说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枪如猛虎入洞。

  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

  持枪稳活,前管后锁,两手持枪,稳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枪之势,贵为四平,所谓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

  常乐根不离腰,三尖相对,所谓三尖相对即鼻尖、枪尖、脚尖。

  他扎枪射时直出直入,平正灵活,迅速,腰腱劲直透枪尖,势如潜龙出入。

  常乐将扎、搕、挑、崩、滚、砸、抖、缠、架、挫、挡等动作,熟练使出。

  常乐身不离枪,枪不离中心,将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还有灵敏的步法相配合,以身步前送,上架时至头顶即回,下压时一磕敌械即回。

  正所谓持枪四平,三尖相照,这是由于枪长,所以必须两手持握使用,是持枪特有的基本姿势,指前持枪身中段,后手握把根靠腰,下蹲成马步,要求做到头顶平,肩平,足平,枪平的技法要领。

  三尖相照是指持枪时强调要求中照枪尖,上照鼻尖,下照前脚尖,三尖要保持在一个直线方向上,侧身直对前方,不但缩小了受敌面而且枪尖护住前方,可拒敌于枪尖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出枪攻出时子午不偏,目标准确。

  持枪四平,三尖相照,形成了一个立身中正,脚下稳固,人枪合一,灵活应变的整体姿势,有利于攻也有利于守,此姿势又称为中平枪。

  常乐持枪稳活,前管后锁,这持枪也必须稳活,不稳容易脱把,不或则出枪变化不快。

  前管后锁是指,在枪术运动过程中,两手控制枪身的基本手法,握于枪身中段的前手要像管一样握住枪杆,既能套住枪身又不使脱手,又能让枪杆在手中自由出入滑动,成为枪的运动支点,控制枪的运动方向,随时能自如地调节握把的松紧度,和控制枪的发力。

  后手要像锁一样牢握枪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枪法,如扎崩劈托抽拉云拔等等。

  枪扎一线,圈不过斗,枪扎一条线,此为判定扎枪技术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直扎远取是枪术的优势和特长,为枪术最主要的进攻技法。在扎枪时需沿枪身纵抽用力,使枪身直线扎出,力达枪尖,发出寸劲,达到平直而快准的要求,不但扎得疾而且要收得快。

  拦拿圈转乃是枪术最主要的防守技法,圈不过斗是指在做拦拿圈转枪时,要严格以直径不过一斗的宽度,即一个身体的宽度为限。这其实是为了保证防守的严密性,不致因拦拿圈转过宽,而使对方避开枪尖近身作战,失去长兵优势,转动不灵,以致受制于人。

  所以枪扎一线,圈不过斗,是扎枪和拦拿圈绞类枪法的重要技术标准。

  银盔武士用棍,而常乐用枪,这两人各施一技,却用得都是长兵。

  这枪术与棍术,却是有相通之处,有去掉枪头就是棍,装上枪头就是枪之说。

  棍法非常注重技巧,持棍搏击在技不在力,有“拳怕少壮,棍怕老狼”,之说。

  徒手搏斗,力大气雄者可占不少优势,但用棍搏击,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棍法在技击上不主张硬拼劲力,而是讲究技巧方法,刚柔并济,要考虑棍与敌方兵器距离之远近,计算时间,明确变化,生死门之趋避,老嫩棍之进退,控制发力,回击点之内外.座机得势,巧妙地战胜对方。

  使棍与使枪一样,都要求中平正直,中直实为棍路之主。

  以棍梢粘缠对方棍,手一动,向左划弧拦开对方棍梢,或向右划弧格开对方棍梢;或围绕对方棍梢旋转划圆,使棍梢不能逃离。运用此棍时,要求劲力缠绵不断,沾连粘随,一得机势即劈滑对方的手。

  其实以棍击人,最有力的地方,还是在棍尖,和离棍尖约一尺内的,那一段棍梢中。

  这段棍的击打力量,要比其它地方击打力量要大,所以,棍尖和离棍尖一尺以内的一段棍梢中的任何一点,都称力点。敌我双方搏击,彼此都想用这一段棍来打对方。

  向生门闪,就是避开敌人一世的力点;若向死门走,即是自己投身于敌棍的力点之内,自投罗网。

  当对方发棍攻来,就要立刻判断出哪边是生门,哪边是死门,应该向哪边闪避。

  在与常乐对战时,光头少女始把棍尖指向常乐,跟着常乐的闪避进退而变,始终使常乐落入棍尖圈击的范围内。

  这全是因为一个人的胸宽,不超过一尺半的缘故。

  反过来,常乐出枪发棍攻光头少女时,要迅速闪身,走出其尺半控制圈之外,才可避免受具体他说,出圈是使对方攻来之棍,快到来时突然失去目标,使其进棍落空。

  入圈就是在出圈之霎时,我趁移步换形之际,同时进棍攻入对方之内圈,使对方进攻之棍无法及时收回招架。在这里,当对方的棍攻来,如何使对方的棍落在圈外,这是更重要的一着,此时我纵然攻他不中,也无危险。

  棍术在技不在力,要防守的区域纵有七尺,那手只须在上下左右,数寸之间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