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长嫡幼 32 第三十二章

《嫡长嫡幼》32 第三十二章

作者:冉珏儿 字数:3626 书籍:嫡长嫡幼

  不管怎么说, 顾启珪的国子监生活正式开始了。

  为了应对半年后的入监考, 他学的极其认真,就算有前世的记忆,他也没有丝毫松懈。他一直奉行的道理:既然上天给了你一个机会,就不能白白让它浪费掉。

  顾启珪一直觉得能进入国子监读书,是很幸运的事情。天下学子千千万, 可能进入国子监的有几个?

  在国子监正式学习后,顾启珪不禁感叹国子监不愧为国子监,经验丰富的监丞, 协理各种事情的监学,大家各司其职, 使得国子监保持较高的水平, 不管是在教学内容, 还是在教学方法,亦或是教学规矩上,一直为天下学子所敬仰。

  不得不感叹,国子监的的夫子真的很博学,再加上丰富的经验, 传道受业解惑样样令人惊叹,书中以前不求甚解的地方, 顾启珪也都得到了解答。

  顾启珪自是很开心, 这就证明他来国子监是对的选择。爹爹忙碌, 就算给他启蒙, 也片刻不离公务;师父更忙, 根本连给他启蒙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好了,他终于开始打开另一个思路,再不用只靠着前世的思维做看待一件事情了。这是他一直想改变的,毕竟今生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处的环境位置不同,对世间万事的看法也要跟着改变才行。

  眨眼间,顾启珪已经在国子监待了月余。

  这么长时间,足够他把把监里的同窗认个大概,不过他天生不是熟络的性子,也很少主动同别人搭话,所以虽然他记得别人,别人不一定能认得他。

  月余间,他渐渐融入国子监的生活,渐渐认识了一些性各异,但内有智慧的夫子,他们有的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也有刚进入国子监教学的举子。

  对张文钦他是越来越熟悉。张文钦是一个性爽朗,并且在顾启珪看来有些过分爽朗的男孩子,很是自来熟,几乎和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说上话,关键是他还是一个特别容易兴奋的小孩,和别人聊天常常让人找不到插话的地方。

  不过总的来说,相比于第一次见面,几个孩子的轮番上阵,只有张文钦自己,还是极好对付的。国子监有了他,倒是为严肃的读书生活有了一抹其他的色彩,令人心情愉悦。

  现在整个国子监新入学的监生中,不认识张文钦的人怕是不多。这本也是一种过人的能力。

  还有就是,顾启珪发现,上元节遇见的那位凤起二公主的孙子王承肆,并没有出现在出现在国子监。

  不过回想起那天凤起二公主的语气,应是想让自家孙子绕过入学考试直接进入内监的。想当时皇后娘娘是拒绝的,就是不知道那位凤起二公主还有没有后招。

  观她气质,可不像是个善罢甘休的。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半年,在国子监应是不会看见王承肆了。

  最令他想不到的是,季太傅竟是亲自给他们授课的,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激情澎湃的给学子们讲《大学》,令顾启珪很是佩服,他是做过老师的,自然知道,给学生授课是一件多么劳心劳力的事情。

  就是,不知怎么的,季太傅好似一直看他不顺眼。只要他一走神,准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有时候他记笔记,没有抬头,都得被戒尺敲肩膀,作提醒。总之,季太傅对他甚是关注,也得亏是他上课确实认真,不然都不知道被罚抄书多少次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看着自己回答问题甚是流畅,季太傅就一脸的不高兴,甚至有些痛心疾首。要是自己回答的坑坑拌拌,季太傅又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真真是一个奇怪的老头。

  月余间,他娘亲已经带着他去季府拜访了两次,打着季皇后的名号,请教季子期关于入监考的事情。

  顾启珪还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听到娘亲表明来意,季家大夫人那抽搐的嘴角。当时在殿上的人,谁不知道季皇后当时想找个人来解围,谁能想到娘亲真的会去。

  不过,真正见到季氏子期,顾启珪才明白季皇后所说的贪玩是什么意思。

  季大夫人让季子期带着自己去书房挑两本他以前用的书,在短短百米的长廊上,季子期竟是向他推荐了十余种游戏,捉蛐蛐、甩陀螺、扔沙包等等,都是些他这个年纪常玩的游戏,不过顾启珪已经过了玩他它的年纪,所以反应平平。

  “哎,你这小孩真没意思,竟是这些都不玩吗?想我小时候……”又是一拨儿自夸。

  顾启珪有些无语。

  拿到季子期随手扔过来的两本书,顾启珪本也没有抱太大期待的,随手翻了翻,顾启珪就愣住了,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有些鲁莽的少年,才是十二三岁的年纪,竟能写出这一手好字。看着书边上写的注解,也甚是清楚,有独到见解。

  这季氏子期倒真是个名不虚传的。

  月余间,安珏然正式成为了大舅父的学生,这场五年前就已经定下的,自安家进京,就排上日程的拜师礼,终于也尘埃落定。

  安珏然拜他大舅舅为师,入朱氏祖学,因为有功名的表哥大都在京城,现在正好可以给他启蒙。

  安珏然拜师,顾国安和朱氏备了厚礼,顾启珪也捡了自己书房里最是名贵罕见的笔墨纸砚,凑齐了整套文房四宝亲手送给了安珏然。

  从小伙伴这儿接过礼物,安珏然是十分开心的。

  从拜师那天起,安珏然和朱府就再也分不开了,对安珏然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要知道今上已经令安府其他四位老爷携安老夫人进京,最多不出三月,整个安家将汇聚京城。

  作为今上的表兄弟,安家其他四位老爷必将得到重用。安老夫人作为袁太后的嫡亲妹妹,地位稳固的很,到那个时候,安家将会怎样谁也说不清。

  所以,他们需要更多地筹码,安意荣需要更多地筹码,而安珏然需要保证安全。

  每天来回国子监和家中,顾启珪沉浸在这种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充实。

  当然,顾启珪也是知道自家祖父祖母要进京的这件事的,他倒没有喜或不喜的感觉,因为本来就不亲近,再加上本身他就对祖父母的观感不好,所以只是单纯的没有感觉。

  两个姐姐,尤其是大姐,倒像是极其盼望哥哥来的。当时她们也已经隐约记得一些事儿了,对大哥倒是好像有些印象的,再加上女儿家都好像盼望自己能有一个兄长,包容自己,所以对顾启陵倒是充满好奇。

  爹爹娘亲虽然不说,对于长子的到来,肯定也是极喜悦的,爹爹寡言,却是个重情的;娘亲也不会对他们说这些,但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自是心疼的。看着娘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些,顾启珪也跟着开心。

  朱氏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的第一缕温暖,就算他有种种缺陷,性上也有可能不合群,就连思想也常常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可朱氏一一的接受包容了,给了他所有的爱与关心。他一直心存感激,只要娘亲开心,他都可以的。

  顾启珪只希望自家这个兄长,即使样样不行,种种纨绔,但起码别是个躁狂的性子,净是惹得爹爹娘亲不开心,净是忽视姐姐们,至于对他怎样他是不在乎的。他的兄长,即使不顶天立地,也得是家和人和的性子才好。

  因为不确定祖父祖母到底什么时候来,顾启珪便没把这事儿没放在心上的。再说了,他上有爹爹娘亲,这些事自是不需要他应付的,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个时候的顾启珪自是没想到祖父祖母来的这么不巧。

  进入国子监月余的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出痘了。因为前世他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这次他是没有感觉到任何前兆的。

  一天顾启珪从国子监回家,没用晚膳就躺在床上睡着了,朱氏怜他辛苦就没有叫他用晚膳。

  那天半夜他就发起高烧来,恰巧当时顾国安刚回府,来“明璋院”瞧他,发现他这样,忙叫了大夫来。

  “明璋院”动静不小,朱氏自是也知道了,急急忙忙来看他,一看他烧不轻,很是着急。他虽自小身体不好,但如此严重的发热是不常见的。

  幸亏大夫诊断说要出痘了,虽然受罪些,但到底不是什么大病。也幸亏两个大人小时候都出过痘,不怕被传染。

  不过“明璋院”到底封起来了,谁让家里还有两个没出过痘的姐姐,小孩子抵抗力又弱,自是要小心应对的。当然国子监是不能继续去了,顾国安亲自派人去告的假。

  因为顾国安实在是忙,所以朱氏就担起了照顾幼子的担子,看着孩子受罪,朱氏自是非常不忍心,但也只能默默陪着,内心恨不得替孩子遭罪才好。

  高烧退后,接着顾启珪身上就长出了红红的疹子,一片一片的,甚是吓人。稍微有些痒,顾启珪老想拿手挠,都被朱氏制止了,坚决不让他碰,不过顾启珪倒是还忍得。

  等到慢慢出痘的时候,就更是难受,胸前背上,哪哪都是水泡泡,一不小心怕就破了。非常痒,还不能用手抓,真的非常难受,顾启珪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朱氏就跟着耗着时辰。

  每每顾启珪想用手抓的时候,“不行,要留疤的,乖顺宝,再忍一忍,娘亲给呼呼啊。”朱氏就这样轻声制止,然后轻轻地非常温柔地给他吹吹。

  就算是顾启珪睡着了了想抓也会被朱氏制止,十几天的时间,顾启珪觉得他娘亲憔悴了非常多。

  不过总算是快熬过去了,半个月过后,顾启珪身上的水痘终于是好了,但朱氏小心,把幼子又拘在了房间里一天,当然她陪着。

  顾雍和安氏就是在这个时候到达的,因为顾启珪出痘,朱氏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出门了,顾国安又要上朝,处理公务,所以平常整个顾府算是主子的也就只有顾烟琪和顾烟茗了,但两姐妹因为弟弟出痘,在家很是无聊,今日去了朱府暂住。

  所以整个顾府,呃,没有一个主子可以出来正常待客。

  “你们夫人呢?”安氏下了马车,看到只有管家站在面前,问道,她的语气倒是平和,就是脸上是不带笑的。

  “七少爷最近出痘,夫人贴身照顾,现下将将十五天,现在还没从院子里出来。”管家回道。

  “他们倒是对幼子关心。”安氏哼道,竟然把幼子送进国子监,这么大的事都不和他们商量,可见长子心中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竟然一点儿没考虑到启陵。

  “七少爷乖巧,懂事,爷和夫人自是关心的。”管家似乎什么都没感觉到,接着说道:“夫人已经吩咐把南院收拾出来了,请老爷老夫人和二夫人以及几位少爷小姐暂且休息,老奴已经派人通知爷了,应是很快就回来了。”

  管家说着把他们让进了顾府。

  朱氏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给顾启珪泡温水澡,自是加了草药的,杀菌消毒,当然顾启珪是拒绝的,明确表示自己会洗,但都被镇压了。

  之前屋子里的东西都已经吩咐管家烧掉了,整个屋子里的东西也换了一遍。等今天再请大夫来看看,就准备出去的,没想到公爹婆母这时候过来了。

  不过她自不会现在去看他们,只是吩咐林嬷嬷去问候了一番。虽极想去看看长子,但还得等等。且不说幼子现在离不了她,要是现在出去不是明晃晃告诉公爹婆母他们,自己是故意没去迎接他们吗?

  只是朱氏还有些气愤。就算再不亲近,就算是没有养在身边,顺宝也是嫡孙,知道他出痘,作为祖父母竟是一句话都没有的。

  听到管家说二弟妹小安氏竟也跟着来了,朱氏还有些疑惑,她夫君在保定府,公婆先是去了保定府才来了京城,二弟妹不留在她丈夫身边,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