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堂山下恩仇记 第20章 摆弄枪支吸引人

《天堂山下恩仇记》第20章 摆弄枪支吸引人

作者: 字数:2729 书籍:天堂山下恩仇记

  第二天,特派员大个子开始给第一批队员上课,当然,古城里弄武器弹药的队员是接受训练的主要人选。在授枪法之前,他首先向这些人讲述了华夏时局的变化,华夏革命党怎样率领华夏人民同东洋鬼子斗争的情况,同时也详尽介绍了东北抗倭救国军在各地的活动近况,然后讲解示范使用枪支的方法,并且不时手把手进行纠正指导,就像一位有耐心的先生一样,对自己弟子所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最终使弟子弄懂为止。

  经过十几天的培训,大家对枪支的使用方法基本上掌握了,特派员大个子觉得队员们的接受能力不差。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枪支的使用方法这些天我都详尽地给大家讲解示范了,下一步只有靠自个儿多去练习、多去领悟,最后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比如说瞄准,必须靠自个儿勤学苦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全凭自己去练习,别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在这里我强调一点,大家在练习过程中,暂时不能用实弹练习,因为我们现在的子弹少,所以只能用在战场上。等以后我们拿下敌人几个据点之后,子弹多了,就可以用实弹训练了,训练好了,我们可以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里进行实弹射击比赛,选拔出几个神枪手标兵来,开展人人向神枪手标兵学习活动,最终使每个队员都练出一手绝活,到那时候,我们就不逊色正规军了。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不信打不垮小鼻子。”

  队员们自从弄懂枪支的性能之后,在训练场上进入了循序渐进的军事化训练阶段,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各个队员的体能有了明显提高。

  就这样,在整个天堂山救国大队中,跟正规军一样,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训练热潮,人人苦练,不甘落后。

  在训练这个阶段里,有的队员起早贪晚,手脚冻坏了也不愿意离开训练场;有的队员生病了,领导批准休息也不离开训练场,唯恐落在别人后边……

  那时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心愿,练出硬功夫,为华夏人民抗击倭寇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自己在心里莫大的欣慰。

  天堂山救国大队弄到这批枪支弹药的消息,如同生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口子里的各家各户,有很多适龄青年想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但有的被家人阻挠,不让其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可心里总惦记着是回事;后来又听说天堂山救国大队里大练基本功,心里就更痒痒了,总感觉自己比人家缺少点什么似的。

  这些适龄青年曾想自己偷偷投奔天堂山救国大队,但又怕天堂山救国大队不接纳他们,因为以前天堂山救国大队的领导动员过他们,他们就是不参加。

  ——这样的做法用当地一句俗语就叫“牵着不走打倒退。”一旦去了,天堂山救国大队不收留不说,再让人给赶回来那就在乡亲们面前没面子啦!

  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想到李春海的父亲李长荣老汉了,便纷纷来到李长荣家,让李长荣去天堂山救国大队跟儿子李春海说情,问天堂山救国大队里还需不需要人手。

  李长荣看见这么多青年人要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心里自然是高兴了,并且一一回答道:“有时间我到天堂山救国大队大本营里给你们问问去。”

  一天早晨,李长荣杀了两只鸡,做好了以后,将鸡肉放到篮子里,然后拎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向天堂山救国大队大本营走去。他多少天没跟儿子见面了,心里还真有些想得慌。这么多年来,他跟儿子相依为命,虽说日子过得苦一些,但是总算把儿子养大成人了,现在儿子又参加了天堂山救国大队,并且还当上了大队长,能为穷苦人干大事了,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他觉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了几年私塾,识了一些文字,见识也多了不少,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里一定有所作为。尽管去天堂山救国大队的路都是上坡,有的地段还极难行走,但是走得很来劲儿,没有因为劳累而休息。

  李长荣在走到天堂山救国大队出入山必经的出入口时,碰上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于是忙不迭地上前打招呼问道:“德强、文亮,你俩手里拿着家伙在这里干什么呢?”。

  “李大爷,是你老人家呀。”姜德强笑着走上前回答道:“我俩在这里是给天堂山救国大队站岗放哨的。”

  “李叔叔,上山去看儿子吧?”葛文亮也走过来打招呼地问道。“李叔叔,是不是儿子这么长时间没回去看望你老人家,你老家想儿子啦?”

  “你还别说,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李长荣微笑着回答完了之后问道:“我这次来是往咱们天堂山救国大队里送些人,不知道现在还收不收啦?”

  “收,有多少收多少。特派员说了,我们天堂山救国大队里的人越多越好。”姜德强自豪地拍拍握在手中的“三八大盖”回答道。“这是从古城里小鼻子的枪库里弄来的,咱们华夏人的手里都有这玩意就好了,一定能给小鼻子打回老家去。”

  李长荣没见过“三八大盖”,于是将篮子放到地上,然后去摸摸枪说:“这玩意看着比烧火棍管用,上面的尖刀雪亮雪亮的……不过,打仗时不靠近前,能派上用场吗?”

  葛文亮一听笑了,赶忙解释道:“李叔叔,你说的是枪上的刺刀吧,那玩意是枪上的一个组成部分,打仗时一般不用它。你没看见枪筒嘛,打仗时子弹上了膛,对准小鼻子。”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往下说:“只要二拇指这么一钩,子弹就从枪膛里飞出去了,小鼻子即刻就会丢掉性命的,可管用了啦!”

  “要你这么说,这玩意比老洋炮还管用啊?”李长荣不相信地问道。

  “那当然了,大叔,我还能骗你吗?”葛文亮用反问的口吻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你说它那么管用吗?”

  “那当然喽。”葛文亮回答道。

  “要是那么管用的话,还要上边那个两边带槽的尖刀干什么呢?”李长荣不解的问道。

  “那不叫两边带槽的尖刀,那叫‘三八大盖刺刀’。”葛文亮笑着纠正道。

  “我的记性不好,以前我没看见过这玩意,你说它叫三八大盖刺刀就叫三八大盖刺刀罢了,反正那玩意两边带槽,怎么个叫法那是你们的事儿。”李长荣看着葛文亮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看这玩意到打仗时不大管用,骡子屁股——摆设。”

  姜德强怕自己一无所知,便抢话道:“李大爷,那哪能是摆设呢?打仗时子弹打光了,用他去刺杀小鼻子,比那些棍棒铁斧之类的东西管用多了。”

  “原来是这样啊。”李长荣说。“看起来你们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里确实学了不少东西。”

  “那是啊!”姜德强自豪地说。“这些都是特派员给我们讲的常识性东西。”

  “怪不得那帮小青年要来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呢!”李长荣感叹道。

  “在各个方面上,特派员教我们老鼻子东西了,这才是其中一小部分。”姜德强自豪地说。

  “哎呀,看来大叔这趟没白来,还给儿子带来这么多好吃的呢……真香啊!”葛文亮无意中打开了篮子盖故意惊讶地说。

  “对啦,看看我,光顾跟你俩唠嗑了,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李长荣掰下两只鸡腿,招呼他俩说:“来来来,你们俩先尝尝,看看我老头子的手艺如何?”

  葛文亮和姜德强摆摆手表示不吃,意思是拿给你儿子李春海享用吧。

  李长荣明白他俩的意思,于是假装生气地说:“篮子里有两只鸡,我儿子就是可劲儿造也吃不了这些东西呀。你们两个快拿着,要不然的话,惹我老头子不高兴啦,不怕到时候我让我儿子给你们两个‘小鞋’穿呐!”

  盛情难却,俩人只好接在手中,并表示谢意。

  李长荣拎起篮子准备接着往山上走,葛文亮抢过篮子说:“大叔,山上这段路坡陡弯急不好走,我送你老走过这段路,剩下那段路你老自个儿走好了。”

  “这段路也不用你送,咱们都是山里人,走这么一点远的山路算个什么呢。再说,你俩在这里执行任务,不能擅自离岗,要是擅自离岗的话,万一进来了坏人,去小鼻子那里告了密,给咱们天堂山救国大队端窝了,那我这个老头子岂不成罪人了吗?虽说我老头子平时犯糊涂,但是这个理儿我还是懂的。”

  葛文亮一听李长荣说得在理儿,并且在指挥部里开会时特派员大个子多次强调过这些,站岗放哨的队员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也不能擅自离岗,最后只好关心地说:“大叔,那你上山的时候加点小心,别让石头什么的给绊倒摔坏了身子骨。”

  “文亮,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啦,不会被绊倒的。”李长荣微微一笑摆摆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