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女的古代生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学徒

《末世女的古代生活》第一百八十四章 学徒

作者:六颗柠檬树 字数:1772 书籍:末世女的古代生活

  今天可把杜君累坏了,主要累的是......嘴。

  说了一整天,把她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布置下去了。

  早上出门后,绕一个大圈,把眼泪汪汪的小莲送到了新宅院。

  “少夫人,满仓,你们晚上一定要来接我,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杜君都无语了,这个小莲还真打算缩在壳里,一辈子都不出来了。

  和满仓折返去了城外的农场。

  几天不见,农场又有了新变化。

  在农场和官道相连的小路两侧,树起了两块板子。

  走近一看,原来是吴瑜的红黑榜。

  黑榜上除了月初闹事的黄彩妮以外,又多了两个陌生的名字,估计也是不太守规矩的。

  而红榜上则是制衣大赛的信息,写的非常详细。

  “东家!”

  杜君转过头去,“四叔,你这是从工地回来啊?”

  四叔浑身灰蒙蒙的,精神却十分的好,对着杜君呵呵笑道:“是的,房子快建完了,正准备找东家问问,什么时候搬过去呢?”

  杜君想了想,“新房子潮湿,还是等段时间吧,不过,家具之类可以提前搬进去,另外食堂的东西也可以准备一下。”

  “我也是那么想的,你马婶天天去食堂转悠,比我这管家还上心呢。”

  提起马婶,真的好久都没见过了,“四叔,走,进屋,找你还有几个小事商量。”

  转过头对满仓吩咐道,“去把吴瑜和刘婶、王先生、黄师傅、童彬给我喊来,堂屋开会。”

  “是,东家!”满仓调皮的改了称呼,撒腿就跑。

  待刘婶最后赶到,六人碰头会正式开始。

  首先咨询了草料供应和牧草的移植情况。

  四叔称三十亩地已经完全平整完毕,牧草已经移植到三块不同区域,但暂时还不能大面积收割。

  接下来刘婶也汇报道,“兔场的草料供应足够,甚至开始有富余,需要控制一下,免得浪费。”

  杜君想了想,对吴瑜问道:“草料的事,你怎么解决?”

  对此吴瑜早有准备,“东家,其实这个事刘婶子不提,我也要说的,现在农场的名声越来越广,送来的草料也越来越多,兔场肯定会用不完的,而且随着牧草面积的扩大,外购的草料会大大减少.....”

  “停!”

  杜君不耐烦的打断,这种车轱辘话在坐的都明白,不需要重复。

  文人的迂腐,有的时候还真的挺让人头疼的。

  “说重点,我要的是解决方法。”

  “是,东家”,吴瑜略有尴尬,整理一下措辞,尽量简洁。

  “在牧草供应不上的日子,由兔场给出每天的草料斤数,分给红榜上表现好的人家。”

  这不就结了?省的前面罗里吧嗦一大堆。

  “四叔,刘婶,你们认为呢?”

  “办法可行”

  见几人无其他意见,杜君最后拍板,“这件事交给你处理,和刘婶,童彬确定好斤数和人家,对于不合作的人家,做好安抚,别以损伤农场的名声为代价。”

  说完了草料的事,接下来的今天的重头戏,也是杜君思量许久才定下决心要做的。

  “我想借助这次制衣大赛,给农场招一批学徒。”

  学徒工四月底的时候,宋江就提及过,不过杜君一直下不了决心。

  因为学徒可以说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尤其是重体力的作坊之类,更是喜欢这种学徒。

  十岁冒头的小孩,从最底层打杂开始,到正式出徒,还要给东家做上不定期的很多年。

  这个年限,完全是东家的一念之差,在最初做学徒的时候,就签订好的,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

  年限到了,是不是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也不一定。

  因为可能攒不下钱,去再开一个作坊,只能在作坊里继续做事。

  学徒的待遇极低,没出师的日子,没有报酬,还从家里拿粮食过去,作坊只提供一个住的地方,并且逢年过节还得给师傅送礼。

  正式出徒后,待遇也是正常月钱的一半,直到你干满签订的期限。

  就是这样的苛刻的条件,还是有许多穷苦人家集全家之力把孩子送过去。

  不为别的,就是给孩子找一本手艺,有了手艺,才能成家立业,娶亲生子,整个家才有希望。

  冷不丁的抛出这句话,所有人都楞了。

  按照之前的计划,明远农场的人员基本上差不多了,现在又要招学徒,招多少,往哪里安置,后续一系列事情怎么安排?

  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杜君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把她的一揽子学徒计划,一一解释给几人。

  听罢,所有人包括站立一旁的满仓,都呆若木鸡。

  东家的这个计划,实在是有些过于大了,不是着眼于目前的农场规模,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整个大夏王朝,后续的二三十年。

  尽管内心疑虑重重,可是想到东家所描述的画面,依然会怦然心动,热血沸腾肿么办?

  就如东家所言,“人都有梦想,人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

  东家一介妇人,都敢把未来设想的那么远,没道理,我们这些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女人。

  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在思量自己“部门”的得失。

  没错,这次杜君把“部门”这个名词也带里进去。

  黄天霸、王杰生、吴瑜第一次参加农场的议事,还是参与这样核心的议事,自然想的就更加多了。

  “君子,我有个问题,女学徒为什么规定她们二十岁以后成亲,最多生三个孩子?”刘婶首先发问。

  她是女人,自然很容易想到女子面对的问题。

  杜君浅笑一下,“刘婶,我用六年的时间,精心培养,可不是为了她们嫁人生孩子的。”

  看着刘婶一脸的不赞成,杜君接着说道:“我们要记得,我们是商人,商人逐利,天经地义。”

  “而且你知道么,在我的设想里,管一个州的财物人员的月钱是多少?”杜君戏谑道。

  “多少?难道比童四哥的还高?”

  财帛动人心,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四叔目前的月钱是四两,财物人员最高的可以是四叔的十倍,四十两。”

  “你说,我给那么高的月钱,她们会舍得回去生孩子么?即便她们想,她们的夫家都不一定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