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后起居注 400 第四百章 开济慈堂

《皇后起居注》400 第四百章 开济慈堂

作者:华飞白 字数:3110 书籍:皇后起居注

  朱祐樘回坤宁宫后, 便听见张清皎吩咐宫人给仁和长公主、永康长公主发帖子, 邀她们明天入宫共商女医堂之事。他略作思索, 笑问:“开女医堂?莫非卿卿当初在设尚医局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今日?”

  “是啊,我曾见过家中亲眷被世情规矩所误, 拖着病痛不肯看大夫,最后被耽误了病情, 请来大夫也已是束手无策。那时候我便想着:医者眼里本不该有男女大防, 都是病人。可毕竟如今的世道无法接受这种想法,那便唯有女医方能解决妇女之疾。”张清皎道。那时候她刚适应这个世界, 森严的礼教足以让她震惊。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竟然连正常的医患关系都受到了影响。

  “世俗如此, 确实只能迎刃而解。”朱祐樘接道, “不过,这些年都不曾听你提起此事, 为何今日突然想了起来?尚医局的那些医女, 已经能够放出宫去给人看病了么?照我看,她们还差着两三成。”

  “她们确实能力不够,但谈娘子的医术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张清皎勾起唇角, “她们也只需跟在谈娘子身边几年,就能独立行医, 甚至开设女医堂。若是每个人都能承担起诊治一方病人的责任, 数年之间, 女医堂就能遍地开花了。到得那时候, 国朝每一个女子生病时都能得到医治,身体愈发康健。而女子身子康健了,孩子的身子骨自然便强健。一代胜过一代,指日可待。”

  朱祐樘怔了怔,沉思道:“卿卿所言,很有道理。说起身体强健,我忽然想起了军士。是否每个卫府也都该有专门的大夫,医治跌打损伤、剑伤、刀伤、箭伤之流?军户之家,尤其需要身强体健的儿女。”

  “军医?”张清皎脱口而出,察觉自己说了什么后不由得清咳两声,“边疆将士都是在刀光剑影中保家卫国,自然须得有足够的医者保证他们身强体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照我说,最好人人都能懂些粗浅的医治之法。如此,万一遇到事,也能及时处置伤口,撑到大夫来救治的时候。”

  朱祐樘陷入了思索中,并未注意到她的些微异样:“是啊,若能及时救治,何至于每回战后都伤亡那么多人……不过,太医中并没有擅长跌打损伤的,此事还须得邀民间的名医来帮忙。仿照谈老先生的‘仁安堂’与卿卿你们开设的‘女医堂’,专门设——‘军医堂’。唔,军医可能须得在战场上来去,可召军户之子学医。”

  “军医堂”之事,次日朱祐樘便召了几位阁老来乾清宫商讨。与此同时,张清皎也正与长公主们商议如何设女医堂:“今儿一早便接到谈娘子的折子,说她已经考虑清楚了。她先前所虑者,仅有自己,仅有医术。而我所虑者,是天下女子,是行医之道。因此,若她能帮着我实现此愿,此生便再无遗憾了。既然谈娘子已经下定决心,设女医堂的时机便在此时此刻,不必再等下去了。”

  “每回听嫂嫂说起这件事,我便不禁心潮澎湃。”仁和长公主道,“以前我以为‘讳疾忌医’这种事定然不常见,谁不知道得了病便应该看大夫呢?可这几年与那些官宦内眷接触了才知道,不少人家都囿于成见,并不愿说出自己的病情病状,亦无法接受年轻的大夫前来医治。一者她们认为年轻大夫没有经验,行医必定不如老大夫;二者依然是‘男女授受不亲’所致。礼教严格的人家,甚至连六十岁以上的老大夫也只能悬丝诊脉。”

  “竟是如此?”德清长公主与仙游长公主生长在宫中,从未听说过这些,都觉得很惊讶。

  永康长公主接道:“不说别人,就说驸马的姐姐罢。每日里都恹恹的,说身体不适,却也根本不提让大夫前来看看的事,只说用几付方子养着。这两天我才知道她患了女儿病,羞于看大夫,只能婉转托人开了些药压着病症。我正打算从宫中请一位宫医给她瞧瞧呢,若女医堂开了,倒可让她直接去女医堂寻医问诊。”

  “贵妇官眷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寻常人家的妻女了。”张清皎叹道,“由此亦可知,女医堂确实须得早些建起来。若想设女医堂,一则须得选地方,二则须得想清楚布局,三则须得按布局改建屋子,四则须得有足够多的女医,五则须得招纳更多的女医徒弟。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都须得商议。咱们便一样一样地说清楚罢。”

  “选地方不难,如今嫂嫂手头上应该有不少宅子,选一座离宫中近些的三进院子即可。”仁和长公主眼眸一转,便已经初有成算,“第一进便用来开药坐诊,仿效寻常医堂与仁安堂,接病症不重的病人。第二进用来招待病症较重需要照顾的病人,以及那些不欲旁人知晓的官宦人家内眷。第三进则用来给女医以及徒弟们日常授课以及作为暂时落脚的寮舍。”

  “你去过仁安堂了?”张清皎微微一笑,“你所说的布局,与仁安堂很相似。”

  “京中大名鼎鼎的仁安堂,怎能不去瞧瞧?”仁和长公主挑起眉,“设女医堂与仁安堂的目的几乎没有甚么差别,两者布局自然相似。不过,最近听说仁安堂似乎因病人与学徒越来越多,有意改建了。等到女医堂也需要改建的时候,咱们再想想如何扩一扩。”

  张清皎颔首道:“有仁安堂的营造法式图,咱们的女医堂便可照此改建。不过,女医堂毕竟不同于寻常医馆,可能还得官府甚至是锦衣卫格外看顾一些。绝不能让宵小之辈闯入,惊扰女医与病人。因此,围墙须得加高,围墙外须得视野不受遮蔽,围墙内则多植树木花草,务必布置得清幽宜人些。”

  “嫂嫂方才说的一二三都已经商议完了,四五呢?”仙游长公主问。

  “是啊,光有谈娘子一人可不够,照管不过来。”德清长公主道。

  “这么些年来,尚医局教出了数十位医女,总能匀出来些。”张清皎道。旁边正在给她斟茶的云安听了,默不作声地避到一旁,佯装自己不存在。张清皎似笑非笑地瞥了瞥她:“先问问她们,是否愿意出宫罢。今年放归的宫人里,定然需要有医女。不然,这女医堂怕是暂时只能靠着谈娘子支应了。”

  “其实,不少医女的医术也已经颇为不错了。”永康长公主道,“便是与民间的寻常大夫相比,也只是差着些看重症的经验而已。要知道,宫里这么多宫女的病症,如今都是由医女来瞧的,唯有重症才会交给宫医诊断开方。”

  “确实,她们不过是差些经验罢了。谈娘子若能带着她们行几年医,她们便足可出师了。另外,我希望李婆婆也能时不时地出宫去指点指点产术之道。妇人生产,如同越过鬼门关,女医堂必须有精通产术的女医。谈娘子虽样样都高明,于产术一道依然欠缺些经历。”张清皎道,“医女放归一事,便交给肖尚宫与沈尚仪罢。”

  “那召女医徒弟呢?”仁和长公主蹙起眉,“那些官宦勋贵内眷都觉得,略通歧黄之术已经算是不务正业。若真让她们的孩子去当女医,她们定然会觉得丢家人的颜面。便是殷实人家也是这样想的,哪有妇人抛头露面去行医的道理。”

  张清皎叹道:“这样的人家,唯有她们尝着了有女医的好处,她们才愿意渐渐转变念头。又或许,即使尝着了好处,她们也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这样的好处,依旧将行医视为贱业。女医徒弟,暂时只能从行医世家中寻一些。毕竟家中世代行医,知道行医的好处与苦处,也更愿意女儿与医药打交道。便如同谈娘子一般家学渊源,说不得有些学医的经验,也更好教。”

  “还可让那些平头百姓或者清贫之家的小姑娘来学。”永康长公主道,“甚至……听说有些人过不下去了就会买卖自家的孩子,咱们可将这些孩子买来,给她们一份差事养活自己。或是学绣活也罢,或是学医也罢,甚至是学工匠百艺也罢,总归咱们这些工坊里都需要人。”

  听了她的话,张清皎的目光不由得一动,隐约间想到了甚么,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闪过脑海的念头究竟是甚么了。“永康说得是,咱们的店铺与工坊都已经开了好几家了,每一家都有些缺人。不让这些小姑娘去做奴婢,而是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也是做善事。养济院里的孤儿亦是同理。”

  “对了,嫂嫂,这间女医堂该叫甚么名字?”仙游长公主又问,“不能直接叫女医堂罢?”

  张清皎沉吟片刻,勾起唇角:“待会儿我请万岁爷赐个名字。有万岁爷赐名,也不敢有甚么人敢欺上女医堂来罢。”

  ************

  四个月后,一座清幽雅静的宅邸前忽然响起了阵阵鞭炮声,引来不少行人驻足观看。这座宅子靠近里坊的街市,却又不临街,也算是闹中取静的所在了。本来好些年月都不曾住人了,不想最近宅子主人将它改造了一番。邻居们听到动静,纷纷出来看热闹:忙忙碌碌好一阵后,终是要迁居了么?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几位身体健硕的女仆抬着一块牌匾登上了梯子,将牌匾挂到了正门上。但那牌匾却并未写着哪家府邸,而是上书三个大字——“济慈堂”。有识字的人念出了这三个字,旁边的人听了,不免好奇问道:“这甚么济慈堂是做甚么的?”

  “听起来,倒像是医馆。”有位老秀才抚着花白稀疏的胡须道。

  “原来是医馆啊!”众人恍然大悟。却又有敏锐的人疑惑道:“为何出入的都是女仆?”

  “这是女医馆!”刚从梯子上下来的女仆道,“馆主乃是宫中尚医局的谈宫医,奉了皇后娘娘之命,专门为京城所有女子问诊看病!这济慈堂三个字,还是宫里的万岁爷亲笔御书的哩!!”

  “亲笔御书?”所有人充满敬畏地望着那三个字,即使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哪还敢说甚么风凉话?说来,他们还从未听说过哪儿设有女医馆呢,这可算是普天之下头一桩奇事了罢?

  ※※※※※※※※※※※※※※※※※※※※

  因为今天需要加班,所以……只能明天加一更了

  大家么么哒,明天补上,真的

  ——————————————————————

  已抓虫,蹭蹭~

  喜欢皇后起居注请大家收藏:()皇后起居注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