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芫皇后 第四十五章 商议婚事

《阿芫皇后》第四十五章 商议婚事

作者:辛嘉 字数:1875 书籍:阿芫皇后

  窗边的黄杨木架子上,那只神情萎靡的杂毛鹦鹉翘着爪子在给自己梳毛,因为不满被人遗忘,它还时不时闹出点动静来,就为了让人注意到它。

  “你又闹腾起来了!”阿芫无可奈何地捻了一小撮食末,细细地撒在架子上的小碟子里。

  这只杂毛畜生还是从长乐宫里移出来的,在外祖母身边享了半辈子清福,平日里好吃好喝地供着,养了一身的刁钻毛病,除了每日里给它喂食的老人家,几乎不搭理外人。如今到了她手里,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的鸟架子年代太久远了,阿芫便让人给它换了一个,然而它似乎不太乐意这个新的“落脚点”,成天咋咋呼呼地抗议,隔三差五还闹绝食。

  不吃就不吃,反正饿的不是我!阿芫就是打的这个心思,并且还告诉照看它宫人,不能对它太好,不管要什么都拖着给,杀杀它身上的歪风邪气!

  “鸟仙人,你要绝食呢……也饿不到我头上,就饿吧!”撒完鸟食后,阿芫漫不经心地拍去了手上残留的碎末。

  “鸟仙人”抖了抖身上四种颜色不同的羽毛,颇为不屑地扭了扭脸,还在它的新家上踩来踩去,似乎是在发泄心中的愤懑。

  阿芫斜了它一眼,“说你是仙人,你还真通起灵来了!”

  一旁批了半天折子的元乾,终于看不过眼了,“你又跟一只鹦鹉置起气来了?!”

  “它可不是一般的杂毛鹦鹉……”阿芫不顾“鸟仙人”激烈的反抗,逗弄着它身上鲜艳的羽毛,“外祖母以前疼它可疼得紧呢,就差赶上我了。”

  “阿芫来了——阿芫来了——”那只鹦鹉忽然咋呼起来,“阿芫来了——阿芫来了——”

  她被吵得心烦,斥道:“你还不乐意了!”结果可想而知,她的警告没有产生一丝效果。

  “阿芫来了——”

  “别叫了,我在这呢!”她不咸不淡地瞪它一眼,后者无辜地甩了甩脖子。

  宗爱惯常的语调从旁传来,“陛下,骠骑将军来了……”

  元干勾起一抹笑容,“原来不是阿芫来了,是阿芫家来人了。”

  我家的人来了?她回过身,峨冠白袍的男子从外殿稳步进来,行动从容有礼,隐隐透着宁折不弯的傲气。

  “微臣参见陛下!”他拱手长拜,目光经过阿芫时轻轻颔首,“皇后……”

  褪下战甲的独孤阳显得格外温雅从容,他偏爱玉白色,不是纯粹的白,带着羊脂玉的柔和与玉兰花的清雅,一进殿就给人一种雨后清风拂过的清新之感。

  经过一百多年的汉化,从前的鲜卑贵族们大多崇尚汉人秀美柔婉的风气,贵族世家的公子们个个熏香,腰间佩戴美玉,从前不离身的刀剑也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在这样的风气下,独孤阳坦荡荡一身素白袍,腰间别一管九节箫,反而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竟有了些铮铮然傲骨的意味。因为没有穿戴铠甲,他便没有挂上随身的佩剑。

  “蒙顶黄芽,除了玉山银针便是它最为珍稀……”元干揭开紫砂壶盖,“噗噗”直响的滚水中上下翻动着纤细幼嫩的茶叶,煮茶最为要紧的就是把握好火候,他显然深谙这一点。

  “雅州今年统共就出产了五十斤,全都送进了皇后的椒房殿里。”他话里多了些调侃的意味,“你我想尝一尝,还得从她手里去讨!”

  雾气升起,独孤阳伸手接过元干递来的茶盏,“雅州产的蒙顶茶,向来都是送到皇后宫中的贡茶,你喝不着有什么好委屈的?”

  阿芫笑道:“大哥终于有一次是站在我这边的了,也不算白费了这一壶千金难求的好茶!”

  “原来我就值这一壶茶的价……”独孤阳的眼皮抽了抽。

  阿芫知道,这话还是得她来说,虽然元干一定已经给他透过口风了。但他毕竟是她的兄长,这是关乎到他终身的大事,若他真不愿意结这个婚事,谁也不可能去强迫他接受。

  她状似随意地看了他一眼,“内侍局的人上午送了个三书六礼的流程上来,问我是不是要定下……”

  独孤阳就坐在她对面,听到这句话后,端起茶杯的手停顿了片刻,垂下的眼睑动也没动。

  元干仿佛根本没听见这句话,只兀自把玩着手里绿得通透的茶盏。

  半晌后,独孤阳淡淡地开了口:“定下吧,我也不是拘于礼节的人,但也不想委屈了公主。”

  说完,他又看向元乾,“我与她都不甚熟悉,但她是你妹妹,我自然不会辜负了她。只是我是个军旅之人,以后少不了要耗费大把的时间在军营里,怕是不得不委屈她一些了!”

  元乾道:“这个无妨,荣安不是个不通情理的人,她的性情最温和宜家,姑母定会满意。”

  独孤阳点了点头,算作应允。

  阿芫心里却冒出一个不应该有的念头,她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大哥……就没有中意的哪家姑娘吗?”

  独孤阳迎向她的目光,眼神里似乎多了些她看不穿的东西,十分迫人,逼得她竟生出了退避之意。

  他摇头,浅笑一声,“没有。”

  真的没有吗?阿芫忍住想要追问他的念头。诸邑执着了那么多年,却连一个模糊的影子也没能在他心里留下。她是该觉得好笑还是悲哀?

  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手心里已经沁出了一层薄薄的细汗。

  阿芫不知道的是,在她问他有没有中意的姑娘时,其实是有一个残缺的影子从他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只不过,男儿生在这世上,除却要背负的家族责任和国家大义,剩下来留给儿女情长的,已经少的不能再少了!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两情相悦,大多都是因势利导罢了。只是,诸邑会不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当年南朝求亲,按理说荣安表姐才是最适龄的人选,但满朝文武却理所应当地把她排除在外,把当时只有十二岁的诸邑推上了风口浪尖。因这事,她本就与荣安表姐有了隔阂,如今再让她亲眼见姐姐嫁给自己念念不忘了十几年的男子,她怎么受得了?

  原本阿芫是打算就在这段时间内把诸邑从永宁寺里接出来的,但如今势必是不可能了。

  还是等大哥和荣安表姐大婚过后,再想这件事吧!她在心里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