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媛春 第200章 惩狂人

《名媛春》第200章 惩狂人

作者:浣水月 字数:2878 书籍:名媛春

  陈湘如厉声道:“红狼,传侍卫,把这两个混账东西给本宫送回孟京,别再让他们出来丢人显眼。”

  王迁、王迟皆是读书不好,又仗着一朝成了皇亲国戚,镇日里四下耀武扬威。

  王迁傻眼了,离开孟京时,他还与父亲说,要借着江南一行建功立业,就这样被送回去,他的颜面何在。忙道:“公主殿下,小的知错了,砸染料缸的不是我,是王迟带人砸的。”

  陈湘如翻了个白眼,就算王迁没干,怕是在背后也挑唆了王迟。

  王迟忍着痛,指着王迁骂道:“说那藏青颜料不正的人是你,你说这样的东西织出的绸缎如何孝敬皇上,就该砸了,是你叫我砸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陈湘如伸手,轻叩在桌面上,眸露杀意。

  就在早前,她下令侍卫杖责二人,便是这个样子。

  王迟再不敢说了。

  “本宫最后再说一次,织造府自有王连打理,你们俩谁也没想做什么织造府郎中,今儿我还就明确地告诉你们,江宁织造府郎中一职是王连的,现下就等着我父皇下旨封赏。至于你们,想要高官厚禄,就到别处想法儿去。但现在你们必须给我滚回孟京去,再敢在江南生事,就给本宫滚外些。”

  陈湘如一抬手,立有侍卫过来,扶了二人就走。

  她厉声道:“先拖下去抹药。明儿一早就将他们护送回京,我会写信给大舅、三舅。”

  除了给王家两个舅舅的信,陈湘如又给王贵妃、程元瑞写信说明此事。另又给孟帝写了一封信,请他尽早决定织造府郎中一职的人选,但她建议让王连担任此职,原因很简单,王连行事谨慎、得体。

  吕连城见人拖走了王迁、王迟,方步入议事厅,“生这么大的气?”

  “母妃一心想扶持王家。瞧瞧这两人成什么样子,外公也该出面管管王家的子孙。再这样下去怎么了得。”

  “你也别太生气,气大伤身。”

  吕连城在她身侧坐下,“一会儿,我陪你上街走走如何?”

  陈湘如微微点头。“你陪我去织造府瞧瞧。”

  二人正要出门,有侍卫来禀:“公主,萧朔回来了。”

  萧朔与崔维外出收购军粮,各地官府积极配合,看到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百姓们也愿意将粮食卖给崔维,没几日就收了五万石粮食。

  晚饭后,吕连城不舍地看着陈湘如,见周围无旁人。低声道:“月亮,十月十六我要出战闽国。”

  “这么快……”

  粮草足了,能吃两月的。但在这两月内必须攻下城池。

  他不能坐吃山空,只要打了胜战,全军就会在新的城池里凑备粮草。

  吕连城笑道:“所以明日一早我要回洛阳。只是江南这边,还得劳你帮忙筹措粮草。”

  “我会遣萧朔帮忙。”

  次晨,吕连城离开江宁。

  与此同时,苏州、扬州织造府早前的匠人们有陆续回到江南的。听说江宁织造府重建,需要人手。也有人陆续前来,一来江宁就能安顿他们家人的住处,有的或由官府给十亩良田耕种,再有安家银可领,织造府那边的人手很快就充盈有余。

  *

  孟京,王家老太爷接到陈湘如写来的信,她在信中言辞犀厉,毫不客气,直指王迁、王迟所犯之过。王迟仗着自己是孟国皇亲国戚,霸占民女为妾。王迁虽没干此事,却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收授贿赂,但因着是亲戚,她暂且没有捅出去。

  王老太爷气得大发雷霆,他更没想到,那个流落民间的公主竟是这等的厉害,到底是个公主,一封信里写得有礼有情,不由想:这公主若是个男子,怕是个厉害的皇子。

  王家看罢信,召了三个儿子来议事。

  将陈湘如的信递给了三个看。

  王老太爷道:“无论是贵妃还是容乐公主、三皇子,颇有提携我们王家之意,可看看你们教养的儿子,在江南都干了些什么?二房的王连是个得体的,公主颇是赞赏,可那两个混账竟给他惹事。既然是如此,这次要再挑几个人去江南。”

  王三舅一脸愕然,“怎么还去?”容乐够厉害,把王迁、王迟给揍了一顿,派了几名侍卫把人给送回来,还带着伤呢,也不让人在江南休养,直接就送回来了。

  王二舅瞧明白了,勾唇笑道:“三弟怎没瞧明白,这是容乐顾念舅家情分,想要扶持舅家。容乐去江南才多久,江宁织造府就重新建好了,里面所需的匠人也配备齐全,连绸缎都织出来了。

  她是督促江南百业重建,听说江宁府现下就恢复得最好,街上的店铺几乎都全开门营业了,一些商人也愿意去哪儿行商。这是容乐要送我们王家一个功劳。”

  王老太爷掳着胡须,“昨儿你娘去宫里见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说皇上已着礼部拟旨,提携王连为江宁织造府郎中。”

  王大舅一脸羡慕地看着王二舅,这可世袭官职,就这样被二房的人得了。

  王二舅含着浅笑,很是得体,虽欢喜却一点也不失礼张扬。

  王老太爷道:“老二说得没错,这便是容乐公主的意思。虽说她在旁处长大,但对我们舅家还是颇为看顾。你们三房各房再挑一个儿子送去,这次无论嫡庶,必须要行事沉稳、得体,不许再给公主添堵,更不能误了连儿的前程。”

  王三舅道:“爹,我听人说,前两天,瑞王妃娘家周家也有人去江南。还有蔡侧妃的娘家兄弟也有去江南的。”

  王大舅道:“不光是瑞王府插手江南的事,早前众人还不当一回事,容乐去江南不过月余。却在那边干得像模像样,就连皇上也颇是夸赞,说可怜容乐是个女儿身。”

  容乐就算是男子,那也是王贵妃生的,是他们王家的外孙。这让王家颇是得意。

  陈湘如的身世秘密,除了罗太妃、太上皇与王贵妃、孟帝,再无旁人知晓。而几个人也是说好的,不会外传。

  因着这事。罗太妃也觉得江南是块肥肉,再加上王连谋到了好差事,也插手江南事务,想替娘家父兄谋差。

  王连陪同容乐公主到江南。一个月后重建江宁织造府,如今便捞到一个世袭官职。就连大皇子程元吉也有些坐不住,又在孟帝跟前说情,说是江南那边而战后重建,有许多无主房屋田地,怕是地方官员中饱私囊,必须有人督促,不能让他们肥了腰包。

  孟帝也觉颇有道理,当即同意程元吉所请。又派了官员至江南巡视。

  看似百家争鸣,可各家都想插手江南事务,好为日后的荣华富贵打下基础。不仅是宫里的王贵妃、李贤妃插手,便是无娘家的德妃也在插手。

  王老太爷道:“这次你们各房先挑两个书念不好,但行事还算得体可靠的公子,再由我最后挑选,随容乐的侍卫回江南。与他们说好,谁要是再敢胡作非为。我饶不了他。现在的江南,可是龙潭虎穴。风云突变,连德妃、贤妃各亲王府都有人去江南,有的是说是去行商,有的去谋前程,不能行差踏错,否则就是万丈深渊。”

  这话虽有些危言耸听,可王老太爷觉得陈湘如这信写得太好了,不愧是孟国第一美女、才女,只这一封信,就令人感佩颇深。

  “从明儿开始,我会亲自督促孙儿们的功课,尤其是王迁、王迟不可再纵容了。”

  下次王家女眷入宫探望王贵妃时,少不得夸赞容乐给王家面子。

  江宁织造府的重建运营,虽有王连的功劳,但这大功还是容乐的。

  这让王贵妃觉得在娘家人面前颇有颜面,认为容乐是把她当成亲生母亲了,这一路过来,她何尝不是视容乐为亲生女儿。

  正在心下暗乐,便听三舅夫人道:“娘娘,我娘家弟弟林模也是个能干得体的,只是没考上举人,他……”

  王太夫人一听这话,冷声斥道:“没个规矩,我们入宫是来叙旧,陪娘娘解闷,你说那些做甚?”

  这分明就是替林家人求前程。

  三舅夫人咬了咬唇,不敢再说。

  王贵妃面含浅笑。现下,她虽不是皇后,可亦是后宫之尊,虽说年纪大了,容颜没了,但孟帝隔三岔五都会过来坐坐。

  孟京有权势、门道的人,各怀心思,而陈湘如在江宁府陈家大院早已是焦头烂额,不是事上,而是近来总有人持着信函前来找她帮忙说合。

  但凡见过的、认识的,都想走她的门道谋个前程,先是瑞王妃周氏娘家的兄弟,再是蔡侧妃的兄长,然后又有其他相识的人寻来。

  孟帝的圣旨已达,王连做了江宁织造府郎中一职,早前杜家的府邸便赐予他了。

  二舅夫人听闻之后,带着嫡长媳刘氏、女儿赶来江宁,要替王连打理府邸。

  想着王连往后就要在江宁府落脚了,便想在江南寻门好亲,一来也可以帮衬王连一把。

  二舅夫人一行近二十人进入江宁府,走在街上,一点也瞧不出这是一座经历过战争重创之城,街道两侧店铺林离,酒旗招展,街上的行人三三两两,虽已进入冬季,那酒楼、茶肆的生意还不错,远远就能听到说书人那热情洋溢的声音。

  待到了城东,便见一族偌大的府邸,上头挂着一块匾额:王府。

  王小姐讶异地张着嘴:“皇上赐了这么大一座府邸?”

  刘氏道:“听闻这府邸,原是早前江宁府世族杜家的府邸,杜家与燕国陈太后有亲,江南战始,杜家举家迁到燕京投奔陈太后了。他们这是背弃了母国,算不得孟国人,这府邸便被朝廷收回。”

  人都不是孟国的人,这房屋、家业都被朝廷收没处理。

  这江宁府的两大世族留下的家业就不少,现在都归朝廷所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