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媛春 第015章 靠山王世子

《名媛春》第015章 靠山王世子

作者:浣水月 字数:1779 书籍:名媛春

  第015章靠山王世子

  杨韫确实是这么想的,心头划过一道闪电,眸掠异色,众人不解,唯这女子竟说中他的心思,细细地打量着看起来年纪还不算大的姑娘,她居然看懂了他的画,太有意思了,真的太有意思了!

  众人见杨韫那失神的表情,看来被陈湘如猜中了。

  陈湘如在前世时,就曾见过一种古怪颜料。早前她明明瞧见他拿着笔在那纸上抹,再移两步,伸出纤纤玉指,用指头轻沾着纸页,沾过之后,勾唇道:“这确实是一幅难得一见的好画,给我取杯浓茶水的,温热的。”

  接过下人送来的温热茶水,陈湘如含了一口,俯身喷出,瞬间,果然她如言,一幅《春牧图》水墨画呈现在众人面前。

  杨韫初是意外,而此刻更是眸含惊喜。

  金老爷不由抱拳道:“陈姑娘,你如何得晓这画里另有乾坤?”

  “我曾在书中看到过,有西域商人善用一种特殊颜料制成的墨汁,用此墨汁书写,旁人看到的就是一张白纸,喷上茶水便可看清上面的字迹。”她顿了一下,含笑看着杨韫,在前世时,为了让陈记织造坊的斗锦会上获胜,为防走漏消息,她曾用过种特殊的墨汁传递消息,“杨公子有当朝小诸葛之称,不打诳语,他说绘好了定是绘好的,虽寥寥几笔,倒也清新、别致。”

  杨韫抱拳道:“佩服!佩服!”

  几人正说话,却听有人朗声道:“很少听见杨先生说佩服什么人。”却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女生了几分好感。

  来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锦袍男子,头戴束发银制王冠,齐眉勒着嵌翡翠的蓝色抹额,穿了一袭银蓝色蟠龙的长袍。手握白玉长笛,缀着蓝色长穗,穗上有支碧绿的翡翠挂佩,长得气宇不凡。

  在这江南之地,能如此打扮的,除了靠山王爷,便是靠山王府的世子爷。

  众人抱拳齐呼:“拜见靠山王世子。”

  一场诗词会,却意外地迎来了靠山王世子现身,而这靠山王王府原建在扬州城内。

  靠山王世子的扫过杨韫,目光停驻在陈湘如身上,她微微颔首,欠身道:“见过世子爷。”

  他微眯着眼睛,带着追问地道:“这位小姐是……”

  陈湘如的打扮,实在太不像风尘女子了,更像是养在深闺的某家闺秀。

  涂大公子抱拳道:“这是软香楼的陈湘如陈姑娘。”

  一听说是风尘女子,早前的喜色立时大打折扣,不由得睨出一丝不屑,靠山王世子抱拳道:“杨先生让我好找,听说前两日还在江宁,可一转眼你又到了临安府。”

  杨韫朗笑道:“今儿不谈私事,只谈风月,我可是来赴临安府涂家公子的诗画会。”

  涂三公子抱拳道:“劳烦世子爷留下墨宝如何?”

  靠山王世子欲推托,可经不住涂家兄弟与候青域的相邀,终是拿了笔,龙飞凤舞地写道: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缯缴,上安所施。

  这是汉代刘邦的《鸿鹄歌》,靠山王世子竟写了这一封诗,其用意明显,但也表达出他此刻的百般无奈。

  崇德帝失道,民不聊生,北方各地早已失控,甚至有人自封王候,割藩而治,这天下早已乱了。只江南、南边等富庶各地,仍握在大周皇族王爷手里,虽说平安无事,可藩王等同当地的土皇帝。

  这样一幅字,谁敢挂到家里去,还不得被人说成是心怀叵测,怕有夺帝取天下之意。

  月洞门处,只听到一阵说话声,却是李湘华与涂九与另三位面生的书生、公子姗姗而来,远远儿瞧见着蟠龙袍的人,不由微怔。

  彼此见了礼,又寒喧了几句。

  候青域道:“今儿此次诗画会,东主原是涂公子,这题目么自是涂公子说了算。”

  没说是哪位涂公子,涂三公子在江南一带的名声,原在他两个兄长之上,可涂家三位公子皆是东林诗社的成员。

  涂三公子审视着深秋的庭院,园中的秋菊开得正艳,笑道:“不如今儿就以菊花为题如何?”

  有人道连连附和。

  涂大公子道:“来者是客,就以世子爷当先,候公子次之,再是杨公子、金先生……”

  男人们写完了,最后才是女子,候青域的爱妾白如雪而今从良,与他朝夕相处,听说因候青域专宠白如雪,早已惹得他正室夫人颇为不满。

  来的文人越发多了,陆陆续续到了二十多人,每位写罢了诗词,涂家公子便令下人张贴在长廊柱子上,以供众人品评。

  到场的临安府名伎亦有不少,连扬州那边的也到了两位,瞧那模样,原是随同来的东林诗社才子。

  李湘华从一个扬州过来的名伎手里接过笔,沉吟片刻,写出“赞菊”二字,又继续写道:“灿灿黄金裙,皎皎白玉肤。虽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菊花虽美,却在深秋时节盛放,只能与寒气相依。

  白如雪含笑点头,周围都是朗声诵读的才子,她提笔写了“赏菊”二字,“菊花如名士,

  捧花有余香。彩蝶难相见,粲粲傲寒霜。”

  虽算不得上乘之作,却也不失风韵与傲骨。

  因远来是客,又分长幼,无疑陈湘如成了这最后一题诗之人,她接过了笔,微微沉吟片刻,写了“菊花诗”三字,“半卷珠帘半掩门,落叶化土玉为盆。静送春花三分香,借得冬梅一缕魂。月宫仙子舞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与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是一首隐有傲骨的诗作,上半首赞菊的风骨,有自己特有的馨香,却有梅花一样的傲骨,不畏秋霜严寒,依然盛放。后半首则是形象生动,月宫仙子寂寥得舞着素雅的衣袂起舞,闺阁里的怨女偷泣拭泪,生怕被人发现,千般的娇羞无人可诉,独坐在西北中直至夜色黄昏。

  有情!有景!有诗意!

  一笔成,只听周围一片叫好之声。

  而她的字,少了寻常女儿家的娟秀,多了几分洒脱与干练,更似男子,丝毫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