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传万里 第四十章 算账

《明传万里》第四十章 算账

作者:往日如风 字数:2647 书籍:明传万里

  王家正厅中,身着淡紫色锦袍,面相英俊的李应秋起身对王业说道:“长绪兄,既然如此,那小弟便告辞了。那些账簿便放在长绪兄这里,若是有什么消息,还请尽快差人告知小弟。”

  王业起身笑道:“这是自然,你我两家乃是世交,有些人竟想靠着小聪明糊弄你我,真是可笑。”

  两人说笑着向厅外走去,冷不防不远处的月亮门外闪出一道白影,一瘸一拐的向着两人走来。

  见到自己的掌上明珠满身尘土、一瘸一拐的样子,李应秋顿时便变了脸色:“筠儿,你这是怎么了?”

  李筠哭丧着脸看着父亲说道:“人家好好走着路,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条恶狗,一直追着人家跑,幸好我跑得快,总算甩开了那条恶狗,不过还是不小心摔了一跤。”

  王业闻言满脸尴尬之色,自家确实养着几条看家护院的大狗,莫不是一个没看住,有条狗挣脱了锁链跑了出来?

  “小筠儿,你告诉伯父那条狗长什么样子?伯父稍候便让人给你出气。”

  李筠嘴角微微翘起,对王业说道:“伯父,还是算了,那条狗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还是留着他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亲自收拾他。”

  王业将李应秋父女送到前院,目送其走出大门后,一转身就见赵彦脚步轻快的走了过来。

  “贤侄可是来寻李夫子的?听说你县试首场得中第一名,真是可喜可贺。今日应该是长案发案之日,贤侄可曾去看过榜单了?”

  赵彦颔首道:“小子侥天之幸,被众位考官评为县试案首,方才将这个好消息告与李夫子知晓。对了员外,二公子呢?我有好些日子未见过他了。”

  听赵彦提起王麟,王业顿时哼道:“这个逆子不学无术,老夫本想让李夫子对其严加管教,奈何他舅舅前几天来信说对他甚为思念,老夫刚一点头,这个逆子就跑得不见影子了。”

  原来是去舅舅家了,怪不得这几天没去骚扰我。

  赵彦正要告辞,王业却道:“贤侄既然得了案首之名,一个生员是跑不了了。既然县试已过,接下来便是府试,老夫在府城倒是有个至交好友,贤侄且随我来,老夫修书一封,你到时候在府城若是有事,不妨凭书信前去求助。”

  王业一片好心,纯是为了赵彦着想,赵彦心中感激,也没有推托,便跟着王业来到了他的书房之中。

  到了书房之后,王业还未坐定,管家王九便走了进来,满脸苦色道:“老爷,方才小的督促着几名帐房将那些账簿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却是一点痕迹也未发现。”

  王业闻言一愣,片刻后也未顾忌赵彦在场,径自问道:“马六那厮不过读过几年社学,他做的帐你们难道一点痕迹都未发现?”

  管家王九答道:“老爷,马六应该是找人专门重做了一遍帐,小的和几个帐房确实一点蛛丝马迹都未发现,就连李员外送来的那些账簿也是一样。”

  王业眉头逐渐皱起,沉思半晌后问道:“州城左近谁做的帐最好?”

  王九不假思索的答道:“那定然是城里的蔫酸秀才吴不为,他屡试不第,偏偏于账务算术一道颇有心得,只要是他做的帐,少有人能找出疏漏。对了……”

  王九猛然想起一件事,急声道:“老爷,小的想起来了。这吴不为是马六的亲戚,虽然他们两个的亲戚关系并不紧密,平时两个人却极为亲近,若是马六找人做帐,肯定会找吴不为来做。”

  啪,王业狠狠的一拍桌子,怒声道:“州城左近几十里,能看透吴不为做帐手段的人不可能连一个都没有。小九,你去给我请人,把附近有名的帐房先生都给我请来,不过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与马六相熟的有关人等一个都不要通知。”

  “老爷,我这就去。”王九蹙着眉头匆匆而去。

  赵彦在旁听了片刻,也渐渐从中听出些什么,等王九走后,他见王业坐在桌后独自生闷气,便走到近前问道:“员外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

  王业这才惊觉,脸色也缓了下来:“唉,老夫终日打雁反被雁啄,不说也罢,贤侄稍待片刻,老夫这就与你修书一封。”

  王业话语间的意思似乎并不想与赵彦多说,赵彦本不是多事的人,不过王业为人不错,听方才主仆间的对话,似是账务上出了问题,赵彦曾经自学过会计,便想出手试试能不能帮上王业的忙。

  “员外,可是府上账目有问题?或许我可以试试。”

  王业抬头诧然道:“贤侄精研过算学?”

  “只是略知一二。”赵彦谦虚道。

  虽然赵彦语气中显得很是谦虚,脸上却是自信的微笑,王业想了想,却是没有理会赵彦,而是伏案疾书,盏茶时间后一封书信便已写好。

  将书信封装后,王业将其递给赵彦,这才道:“老夫在城中有一座粮米铺,除了本家收上来的粮米之外,州城南庄李家的粮米也寄存在铺子上代卖。最近老夫让小九按惯例查账,暗中却发现库中钱粮与账目不符,老夫便以书信相邀,将南庄李家的家主请来商议,顺便将李家的账簿也带了来。只是……方才贤侄也听到了,那账簿做的是滴水不漏,老夫也是无能为力。既然贤侄有意,老夫这便带你去看看那些账簿。”

  在情理上,王业并不相信赵彦能从账簿上看出什么,只是从本心上来说,王业又颇为期待赵彦能从账簿上查找到蛛丝马迹。

  带着两种矛盾的心理,王业带着赵彦来到了府上的帐房之内。

  帐房之内坐着七八名账房先生,他们正在喝茶,见东主进了屋,连忙将茶盏放下站了起来。

  王业也懒得理会他们,只用手一指桌上的十几本账簿对赵彦说道:“王李两家的账簿都在那里,贤侄尽可以随意查阅。”

  “小子先试试看。”赵彦扫了一眼那七八名账房先生,便直接坐到桌前,一本账簿一本账簿的看了起来。

  王李两家的账簿总共有十二本,摞起来约有半尺多厚,上面的字迹还算清楚,用的是‘新式’记账方式——三脚账。这是明中期左右出现的一种记账方式,一般是半年结算一次,或是一年结算一次,看这账簿的厚度,赵彦估计一本便应该是一年左右的账簿,按当时的行话来讲,这都是‘誊清簿’,即总账簿。

  赵彦一目十行的翻了三本账簿,确认自己能看懂,便找一名账房先生讨来纸笔,随后开始对起帐来。赵彦用的是一个笨方法,也就是将那些誊清簿上的收支数据一一抄录下来,最后再进行汇总查证。

  三脚帐起始于明朝中期前后,后世还会衍生出龙门账、四脚账。三脚账的基本思想是,只要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不发生问题,其他方面可以不必计较,这种思想颇为片面,在账目登记时容易发生差错事故,之后不仅难以查找,要想清查明白,还颇为不易。

  赵彦为了节省时间,在纸上记得都是阿拉伯数字,并未誊抄每笔账目收来付去的文字,不过他此时的记忆力颇好,那些数字所对应的账目都已了然于胸,若要对证,他只需默想片刻便可在誊清簿上指出来。

  半个多时辰后,赵彦放下毛笔伸了个懒腰,随后又低头进行最后的汇总,等汇总结束后,赵彦看到结果却是不由一愣,暗道好大一个窟窿。

  王业见赵彦停止演算,便放下手中茶盏问道:“贤侄可是饿了?老夫先让人给你拿几盘糕点来。”

  “不用了,小子已经算出来了。”赵彦本想将手中的纸张递给王业,突然想起自己在纸上记的是阿拉伯数字,王业应该看不懂,便索性将纸拿在手中念道:“王家米铺自去岁元月起,到今年元月止,库中粮食原有八千一百三十石,去岁每月皆有入库,算上余粮,库中应有三万一千二百五十石粮食,全年卖粮计二万又五百七十石,另有多笔共计一千石粮食不知去向,库中余粮……”

  王业眼角微跳,此时是官本位的年代,想要做生意自然绕不开那些官僚,如今的知州李岩在位三年,其下又有州判、吏目众多官吏吃拿卡要,偏偏这些当官的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不肯明收银钱,故而那一千石粮食的去向可想而知。

  王业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赵彦便将这些查了出来,他扫了房中的账房先生们一眼,摆手道:“且住,贤侄自将银钱收支与盈余报出即可。”

  赵彦闻言点点头,继续说道:“只以去岁为例。去岁全年收铜银计一万又二百八十五两,支出铜银八千五百六十两,刨去诸多杂费五十三两六钱,全年盈余计八百三十二两四钱银子,只是却又有八百三十九两银子不知去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