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传万里 第136章 围剿宝塔寺

《明传万里》第136章 围剿宝塔寺

作者:往日如风 字数:2723 书籍:明传万里

  第二天傍晚时分,赵义单独回到县衙见到了赵彦。

  “公子,袁知州同意了。赵构和巡检司的人在后面,估摸着到了城外怎么也得三更左右,他让我先回来报信,看看公子打算什么时候抓人。”赵义满身的风尘,裤脚处破了个大洞,想必是在路上被山林中的石头或是树枝挂破的。

  赵彦心中振奋,想了想后说道:“白日里寺庙内外人太多,你先吃点东西喝点水,稍后便去城外等着赵构他们,未免打cao惊蛇,等他们到了之后让他们先寻个僻静的地方休整一番,而后五更时分便将宝塔寺围起来,到时我会带着三班衙役出城接应。”

  天色渐晚,赵九站在那里已打了好几个哈欠,赵彦知他年纪小,熬不了夜,让他赶紧去睡,可赵九自承奴仆,公子不睡他也不睡,没奈何,赵彦只得由他。

  街上远远传来梆子声和打更人的报更声,只是离得远听不甚清楚。

  赵印与王双从前堂转了过来,来到跟前后还可以看到王双眼角的眼屎。

  “大老爷,不知道这么晚了,您让赵印兄弟将小人唤来有何吩咐?”

  赵彦反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王双一愣,赵印已在一旁答道:“四更了。”

  赵彦起身伸了个懒腰,随后走到王双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王捕头与宝塔寺可有牵连?”

  王双睡的正香便被赵印的敲门声给惊醒了,随后听说知县有请便跟着赵印来了,此时云里雾里还不甚清醒,闻言答道:“小人能与宝塔寺有什么牵连,倒是顾典史与宝塔寺的主持云能和尚颇有交情,平日里有顾典史照顾,一些宵小也不敢上门找事闹事,自然也就用不住小人。”

  又是顾袏车。赵彦暗自嘀咕了一句,吩咐赵九去将自己的佩剑取来,而后转身对王双笑道:“王捕头且先去洗把脸,而后将手下人等召集起来,本官要带你们去为本县百姓铲除一个毒瘤。”

  “这……”王双抬头见赵彦一脸杀气,并非像是开玩笑的样子,脑子里顿时一清,问也不敢问转身就要去召集人手。

  赵彦在王双身后忽然说道:“也通知曹主簿一声,至于顾典史还是先不要让他知道了。”

  王双回身拱手道:“小人明白。”

  看着王双匆匆而去的身影,赵彦心道你明白个球,眼皮子底下就有宝塔寺这么个祸害,你却不知道,这让我以后怎么倚重你?

  想到这里,赵彦心中一动,又对赵印低声道:“你也去,路上盯着点王双,看他会不会暗地里让人去给顾典史报信。”

  五更时分,遥遥看到新宁城门处火光烁烁,城门也被徐徐开启,城步巡检司的巡检张亮看向旁边的赵构,见他点了点头,张亮便将腰刀出鞘,喝道:“兄弟们,动手,务必不要走脱了一个yin僧。”

  赵彦带着一众衙役们赶到宝塔寺前时,就见宝塔寺已被三四百名巡检司的兵丁围了个严严实实,火把熊熊,将寺前照的几为白天。

  张亮看到赵彦身着七品官服,当下便来见礼:“下官城步巡检司巡检张亮,奉袁知州之命前来协助赵知县缉捕人犯。”

  赵彦见张亮三十来岁,身高体健,手持钢刀一身煞气,不禁多看了两眼,随后才道:“张巡检从过军?”

  巡检司主要布置在乡村关津,专为盘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属于州县级衙门下面的基层机构,不算军队。

  城步巡检司设立于洪熙元年,为的是加强武冈州这边侗寨的管理,直接听命于武冈知州,倒是与新宁县这边没什么关联。

  张亮见赵彦腰间佩剑,只当那是个摆设,他自有背景,虽然官职低于赵彦,却并不惧他,闻言答道:“下官与袁知州是连襟,两年前在京城五军营从军,后来因伤被裁撤,袁知州听说之后便将下官叫来做了这巡检司巡检。”

  张亮说话的底气很足,想必是有知州在身后做靠山的缘故,赵彦倒是不以为意,他见宝塔寺被围得严严实实,便不再担心寺里的僧众会跑掉,眼下还得等一个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和张亮聊聊天。

  “张巡检可是在土木之战中受的伤?”

  张亮脸色一变,明军几十万人被瓦剌五万人击溃,他身为其中一员自然脸上无光,眼前这名年轻知县哪壶不开提哪壶,张亮对其顿时恶感丛生。

  “正是。”张亮倒也没有否认,只是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赵彦呵呵一笑,道:“当时本官也在其间,差点便丢了性命,好在有贵人相助,这才勉强保住了性命。”

  张亮有些吃惊的问道:“赵知县莫不是诳我吧?”

  赵九的命便是赵彦救的,平时最是见不得人质疑自家公子,闻言大声道:“谁稀罕骗你,我家公子还砍死了一个鞑子呢。”

  赵彦当时还真的趁着王麟与瓦剌士兵厮杀的时候乱刀砍死了一名瓦剌士兵,回到老家后,与刘景、钱良才之类的好友叙话时赵九就在身边,是以对于赵彦在土木之战时的经历他也听到了不少,此时为了给自家公子张目,自然是捡赵九自认为最厉害的说。

  张亮迟疑片刻才道:“不知赵知县怎么称呼?”

  赵彦报了名号,张亮恍然大悟道:“原来赵知县就是当时随军囚车中的那名官员,下官当时就在囚车处不远,听旁人提起过赵知县的名号,方才只觉得赵知县面熟,没想到竟然真的曾经与赵知县有过一面之缘。”

  有了这层关系,张亮也不再矜持,他当时不过是一名小兵,对以后发生的事知之甚少,此时便忍不住向赵彦询问土木之战后续的发展,听到赵彦说起自己与太上皇一起被俘虏,而后回到大明的经过后,张亮对赵彦的经历顿时颇为惊叹。

  两人聊了一会儿,主簿曹方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匆匆而来,他一见到赵彦便问道:“县尊为何使人围住宝塔寺?幸好是在此时,若是白天叫百姓看到,恐怕会激起民愤啊。”

  整个新宁县内,由朝廷派驻的正经官员只有赵彦和曹方,所以赵彦想等曹方来做个见证。

  此时曹方既然已经来了,天边也露出了一抹鱼肚白,赵彦笑了笑,也不与曹方说话,而是转头对身旁的王双道:“王捕头,你去叫门。”

  王双与曹方对视一眼,他俩都想知道这位新任知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可是人家就是不说,他俩能怎么办。

  “大老爷,咱们围了宝塔寺总得有个说法吧,小人前去叫门该怎么说?”

  赵彦见王双有些为难的样子心下不喜,眼珠一转,说道:“就说从别县流窜过来一名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有人看到他进了宝塔寺。为保境安民,本官特奉袁知州之命,率城步巡检司诸军士前来缉捕此盗,若宝塔寺众不予配合,以同罪论处。”

  这明显就是谎话,但王双却不敢不照办,他方才看到赵彦暗地里瞅了他一眼,那眼神冰冷,很显然是他方才的应对已经引起了赵彦的不满。

  梆梆梆,王双上前拍了几下门,片刻后门后传来动静,一个声音问道:“何人敲门?有何事情?”

  王双照本宣科将‘来意’说了一遍,那个声音沉默了一小会儿,随后再次响起:“王捕头请回吧,本寺夜里有人值夜,并未看到有贼人进来,佛门清净之地,若有贼人潜入,本寺也不会容他。”

  张亮此时正持刀躲在寺门一侧,他听到寺里的回应后撇了撇嘴,然后对着王双握了握拳,脸上做了一个凶恶的表情。

  王双会意,随后他又用力敲了几下门,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快开门,本县的赵知县亲自率众前来缉捕盗贼,若是你们不开门便是与盗贼同罪,到时法外无情,休怪我等不顾颜面。”

  门后的那个声音带着哭音道:“要不捕头先等等,小僧前去请示一下主持。”

  王双扭头看了一下张亮,见他点了点头,便道:“快去快回,时间久了我们就要撞门了。”

  门后一个脚步声逐渐远去,随后再无动静。

  张亮走到赵彦身旁,低声说道:“赵知县,下官肯定门后还有人,只是不确定是两人还是三人,听他们的呼吸悠长,想必是会些功夫的。”

  赵彦扫了依旧等着门外的王双一眼,扭过头问道:“时间长了恐有变数,既然他们不开门,那我们就自己来开。”

  说完,赵彦拔剑出鞘,正要招呼手下的衙役撞门,那大门忽然开了。

  一名五六十岁,白眉灰须的老僧在几名僧人的陪伴下走出寺门,而后双手合十,说道:“老僧云能,忝为宝塔寺主持,见过知县大老爷。”

  云能和尚面相庄严,言谈举止间一派高僧风范,赵彦微微一笑,一手持剑,另一手做了个单掌礼,道:“早就听说宝塔寺的云能大师佛法精湛,慈悲为怀,本官一直想来请教,只是初来乍到诸事纷乱,一直不曾寻得空闲,不想今日却是在此等境况下与大师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