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福女 68 第068章

《农门福女》68 第068章

作者:寒小期 字数:4910 书籍:农门福女

  第068章

  就在整个生意圈子逐渐转凉之际, 魏家这头倒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年关里, 魏钰娘又诞下一子,母子平安。

  接到消息后,罗氏是一叠声的念佛, 直道谢天谢地。略缓了缓后, 她就命人准备洗三之礼,盘算着亲自去苏家贺喜。不过,他们本地的习俗是,未嫁女子不可探视月子里的女人,锦娘是去不成了, 倒是可以带上娇娇。

  很快, 继罗氏之后, 娇娇也得到了音讯, 她倒是没什么需要准备的,罗氏必会将一切都准备就绪的, 只需要到时间了跟上即可。

  话是这么说没错,实际上娇娇还是准备了几样精巧的小礼物,人家缺不缺是一回事,她送不送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好在洗三礼本就不需要太过于厚重,心意到了就成。

  等晚间, 魏大少回府后, 知晓此事后也很高兴。他同魏钰娘年岁差得不多, 打小就是一道儿长大的, 姐弟俩的感情比之最小的妹妹锦娘更为深厚一些,偏魏钰娘前些年还平白遭了大难,很是叫家里人心疼。

  不过,眼下看来,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尤其国孝当头,生意场上渐渐没了热乎劲儿,倒是苏家因着有海上生意的缘故,非但不受影响,反而得了不少好处。当然,这里头也有魏家这边的功劳,罗家放低身段又额外多让了几分利,只为求得跟苏家的合作,却是正好为其他商户做出了榜样。如今,但凡想跟苏家合作的,都会依着罗家那般,稍稍多让出一两分的利润来。

  苏家得了好处,哪怕拿大头的是长房那边,可五房也因此受到了重视,连带魏钰娘在夫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叫她舒心了不少。

  隔了两日,娇娇便在锦娘眼巴巴的注视下,同罗氏一道儿离了府上,前往了苏家。

  其实,真要是依了老祖宗的规矩,像魏家这样还在孝期的,是不可以走亲访友的。确切的说,也并不是不可以,而是旁人家要忌讳的,觉得接待了身上带着孝的人,自家也会跟着倒霉。

  可谁叫国孝、家孝碰到了一起?

  苏家那头没打算大办,哪怕是嫡孙的洗三礼,也仅仅是自家人聚在一起,甚至连亲家都不曾邀请。魏家这边,是罗氏和娇娇直接去了苏家的后宅,只能算是走亲,并不算赴宴。

  娇娇一早就知晓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她只是感概,大户人家果真不一样,哪像是乡下地头,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事儿。甚至于她上辈子的夫家,虽是县城里富户,实则规矩并不森严,难怪府城这边的人一直看不上他们……

  待到了苏家,娇娇才算是涨了见识。

  苏家是真正的豪富之家,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冯四老爷明知道苏家的家风,却仍然将苏家少爷列为东床快婿的候选人之一。真要论起财富来,一个苏家抵得上十来个魏家。当然,苏家的情况同魏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更多的资金压在了海船上,据说在海外诸岛上也有仓库、铺面,但若是仅仅计算在府城的财富,却是比不得魏家等一众富商的。

  说白了,苏家跟他们就不是一路的。

  再者,魏钰娘嫁的是苏家五房的嫡少爷,而五房说什么都不能同长房比较。单就这点而言,魏钰娘其实还是低嫁了的。

  正巧魏家年后要分家,娇娇还多了份心思,仔细瞧着苏家各房的不同。苏家宅院极大,风是学了江南那头的,整个儿宅子都是以园林为主,假山流水美轮美奂,哪怕如今是冬日里,也别有一番风味。又因着苏家人口极多,各房的主子、半主子、下人等等,怕是足有上千人,不过一路看去,所有人都是进退有度的,毫无半分乱相,看得出来苏家治家还是很严的。

  娇娇在看,罗氏则是在想。

  如今是冬日里了,她们婆媳二人都是坐着一袭小轿进的苏家后宅。罗氏并非头一次来苏家的,因此对外头的景致并无半分好奇,只凝神细想着。

  魏钰娘的亲事是个意外,可人生嘛,哪儿有一路平顺的道理?哪怕出现了些许意外,日子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

  罗氏早几年其实很怨恨的,一度想不开,觉得自家真的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怎么就平白替小姑太太吃了这般多的苦头。可如今,尤其是前段时间小姑太太和她夫家的遭遇,却仿佛拨云见日一般,叫她忽的想开了。

  兴许苏家的确并非良配,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坦然去面对,除非是不打算好好过日子了,不然即便碰上了问题,也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一味的逃避,甚至自哀自怨。

  回想起自己前些年的态度,罗氏总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影响到了长女魏钰娘。不然,以魏钰娘的才智,不该过了这好几年,才不曾理顺夫家的这些关系。

  魏家兴许是不如苏家,但绝对比得过苏家五房,魏钰娘也绝不会高攀了,而是实打实的低嫁,且她嫁过来不久就怀孕产子……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日子也不该是越过越糟心的,除非魏钰娘的心结一直不曾打开。

  待见着人后,罗氏仔细瞧了瞧女儿的气色,见她气色还算可以,但眉宇之间却是化不开的愁色,只愈发的笃定了自己的想法。

  “唉,是娘误了你啊!”

  罗氏说这话时,自是瞧过屋内外的,知晓留下来的都是自己人,且她也相信女儿的手腕,不至于连自己的房里都拿捏不住。

  魏钰娘也没担心这话外传,可她明显是误会了罗氏的意思,闻言只眼圈微微一红,半晌才道:“怨不得母亲。”

  “孩子……”罗氏也有心把话说清楚,她当然可以等魏钰娘出了月子养好身子,回娘家时再细细分说,可她却实在是等不住了,先是三两语的将小姑太太的事情讲了一遍,之后才劝道,“我算是看透了,日子本来就是人过出来的。有些人给她再好的日子都过不好,而你要是一心想把日子过好,哪里理不顺的道理?”

  最初,魏钰娘没反应过来罗氏这话的意思,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小姑太太的遭遇上。

  苏家的门第太高了,家规也是偏森严的,魏钰娘平日里除了跟妯娌们小聚外,也就只能偶尔回一趟娘家,极少跟外界联络。至于门第远远不及苏家、魏家的小姑太太夫家那头,更是多年未曾联系了,也因此她完全不知道那头发生了什么事儿。

  一开始没品过味儿来,不代表她之后也没想通。

  半晌后,魏钰娘抬眼看向罗氏,又瞧了眼弟媳娇娇,就在娇娇迟疑着要不要避开时,就听魏钰娘微微叹息道:“我何尝不想好好过日子?可他有时那做派实在是叫人难受。”

  罗氏摇头:“苏家的家风摆在这儿,你指望姑爷改是不可能的。好在,你看他庶子庶女虽然都有,但规矩还是严苛的,也不曾宠妻灭妾,更别提看重庶出了。”

  “我知道。”就是想不开。

  魏钰娘打小看到的都是父母恩爱的模样,习惯了夫妻二人有商有量的过日子,哪怕魏大老爷也曾有小妾通房,但却没真将她们当回事儿,诞下的庶女也是随意往后宅一丢,不到年节甚至想不起还有个庶女。

  然而,苏家不是这样的,各房男丁都有好几个小妾通房,且许多都是生意伙伴相赠的,有些还是下属拿亲生闺女赠予的,是有着正经纳妾文书的良妾。

  这些良妾多半都会诞下子嗣,男孩儿们都会去家塾上课,女孩儿们则是白日里聚在嫡妻跟前,晚间随生母歇觉。

  总得来说,各方面都还是有章程的,端看能不能习惯便是了。

  魏钰娘习惯不了,这才有了婚后两次流了孩子的经历。其实没人害她,只是她自己想不通,钻了牛角尖,总觉得眼下的生活不该由她来承受,尤其当她夫君夜里宿在小妾房中时,她总也忍不住胡思乱想,没得将夫君盼来,反而又害得自己平添一肚子气。

  “看开点儿吧,好也是一天,坏也是一天。再说了,你真以为姑爷没感觉?你带着满心的不甘怨愤过日子,他如何能对你掏心掏肺?”

  罗氏这话叫魏钰娘蓦的一惊,依稀想起刚成亲时,她夫君似乎没那么过分,尤其是新婚之初,哪怕房中也有小妾通房,却从来不往那头去,只夜夜陪伴着她。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魏钰娘面色隐隐有些发白,罗氏原本是想多劝劝的,眼见她这般,又忍不住心疼上了,忙转而安慰道:“你也别着急,慢慢来。横竖苏家还是重规矩的,那些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威胁不到你。”

  “是啊,威胁不到我……”魏钰娘喃喃自语着,忽的一把抓住了罗氏的手,焦急的问道,“母亲,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我太执着的想过我心目中的日子,越是做不到我就越想改变。”

  罗氏心疼坏了,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也怪我,当初忙着气愤,连累得你也跟着不甘心起来。”

  改变自己都不容易,更妄论改变别人了。

  魏钰娘最大的错并不是执拗着想改变她夫君,而是带着满腔的不甘心嫁了过来。你心有不甘,别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再说苏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既不喜欢,就别嫁,没的嫁过来了,还带着不情不愿。

  罗氏一点一点的规劝她:“当初,苏家其实是愿意接受退亲的,只是老太爷觉得面子过不去。再一个,若是退了亲,小姑太太想要再则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怕是不可能了。老太爷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女儿的幸福,这才舍了你。可说白了,苏家没错啊。”

  结亲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没有谁逼迫谁的说法。

  在魏家有意退亲时,苏家也表示可以接受,但魏家最终不曾退亲。

  之后同样是魏家提出来要换一个人选,苏家仍然没反对,高高兴兴的下定迎亲。当然,这其中也是因为苏家觉得魏家的嫡长孙女要远远好过于魏家嫡幼女,但他们让步却是真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结果魏钰娘还是不情不愿的。

  而一个人一旦带了抵触的心态去做事、过日子,那么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必是不会尽如人意的。

  ……

  离开苏家时,罗氏整颗心都是揪着的,她实在是放心不下,可事到如今,却也只能放手让女儿自己走了。

  等坐上回府的马车时,她只拉着娇娇的手,红着眼圈摇头叹息:“这儿女啊,真的是上辈子欠下的债,唉!”

  娇娇想起她娘家嫡母秦氏,生了七个嫡子,又多养了两个庶子,要是连带她算在内的话,就是十个儿女了。不过,秦氏活得挺潇洒的,除了三不五时的被娇娇气得脑壳疼,就没见她记挂过别的孩子。

  迟疑了一下,娇娇就说了秦氏的事儿,以此来宽慰罗氏。

  说真的,娇娇打小就不会安慰人,不过这回也是赶了巧了,秦氏那心态简直绝了,遇到娇娇也是棋逢对手,可其他人却是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没人敢冒犯她。当然,也没见她为了通房小妾、庶子们犯愁过。

  “……我娘家嫡母便是这样的,您看她连对我这个半路进府的庶女都这般好,我出阁时,她还自掏私房给我添了嫁奁。倘若她是为了颜面这么做的,我也不说什么了,可她真的不是,她是实实在在的盼着我在夫家过得好,越幸福越好。”

  秦氏:……

  不然呢?你要是过得不好,不得三不五时的回娘家哭一通?我还怎么好生过日子?

  罗氏自是不知晓这里头的真相,只是无比的敬佩秦氏。尤其是她房里也有个庶女,打从那通房意外怀孕后,她就满心满眼的不舒坦,直接将人搁到偏僻的院子里养胎,生下孩子后也没多瞧一眼,即便那庶女仅仅比锦娘小了两个月,也该是说亲的时候了,她却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过。

  想起亲家母,罗氏不由的有些羞愧,她方才还劝女儿看开点儿,毕竟姑爷是没错的。可再仔细想想,她不也一样苛待了庶女吗?

  “唉,我算是明白了,谁夸的都不一定当真,除了庶出子女。”

  身为嫡母,能叫庶子庶女发自内心的夸赞一句,那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好了。罗氏倒是不稀罕这些名声,可想着大女儿魏钰娘这些年吃的苦头,琢磨着就算是为了儿女积德,也该对庶女好一点儿。说白了,托生到了通房丫鬟的肚子里,也不是孩子的错啊。

  国孝头一年还是得避讳一些的,不过这个避讳指的是议亲,私底下打量着却是无妨的。

  等回到了府上,罗氏先是将合适锦娘的人选在脑海里罗列了一遍,又问了娇娇有无任何人选,之后才开始琢磨庶女的亲事。

  年后,二房就要分不出去了,因此甭管二房的儿女亲事是如何处理的,都妨碍不到他们大房这边。而算算日子,先帝驾崩的消息虽然是十月里传来的,但其实驾崩的时间要更早一些,按着九个月重孝而言,待来年六月,差不多就可以托人相看了。

  罗氏正美滋滋的盘算着,却没料到,二房还没离家,小姑太太再度上门。

  梁家是真的凉了,透心凉的那种。这覆巢之下无完卵,她一个后宅女眷,还是嫁妆尽数填进去的那种,当真是无回天之术。可她又是真的不甘心,打小锦衣玉食的她,根本就过不了苦日子,哪怕是那种殷实的小门小户,她也受不了。

  只是这一次,小姑太太直接没见到魏家的主子们,而是在前院喝了一肚子的茶。

  茶水点心管够,想见面说话没门儿。

  不得已,小姑太太只能托人传了口信过来,就是这个口信,差点儿吓死了长房的人。

  小姑太太是接连来了好几次都没见到正主后,这才不得不改了法子。不过,那会儿已经是正月里了,二房是还没搬走,因为正月十五之前都不能搬家,得出了元宵节才算是过完了年节。

  口信是通过管事嬷嬷送来的,哪怕只是帮着捎带个口信,也着实叫人家嬷嬷为难了许久。

  “太太,小姑太太她说她想自请下堂。”

  罗氏:……

  娇娇:……

  锦娘:……

  自请下堂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稍微直白一点就是和离。而女方提出和离,几乎等同于男子休妻,是对夫家的一种极大侮辱。假如是两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这事儿是绝没可能成的。可如今这情况倒是有些特殊,梁家原就不如魏家,又接连遭受重创,即便魏家故意欺负人,那头也不敢如何的。

  可凭什么呢??

  兴许是因为同小姑太太没打过几次交道,娇娇比婆母和小姑子更平静一些,短暂的惊讶之后,她开口道:“锦娘还没说人家呢,底下还有三姑娘的亲事未定,将来咱们家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姑娘……小姑太太完全没考虑过这些吗?”

  和离是那么好玩的?一个大家族,只要出现了一个特例,其他的未嫁姑娘皆会受到牵连。

  当然,假如确实是对方欺负人,让自家出嫁女平白受了委屈,身为娘家人为其出头也是应该的。但眼下明显不是这样的,梁家哪怕在生意场上爱走捷径,可对小姑太太确实是不差的,起码房里没人,更别提庶出子女了。

  “她会考虑这些?她只会在意自己!”罗氏第二个开口,只是不同于娇娇的惊讶,她是满腔的愤怒,“告诉她,一旦梁家不要她了,就立刻送到庵堂去,青灯古佛伴她一生!这辈子都别想踏入我魏家的大门!”

  管事嬷嬷麻溜儿的跑去传话了。

  据说,这天小姑太太是哭着跑出去的。

  等元宵节过后,二房离开魏府,搬到了后头小巷的三进院子里时,就听说梁家彻彻底底的凉透了。

  变卖一切家当,包括祖祖辈辈生活的祖宅,甚至连学田都卖了,仅留下了不多的祭田。之后,一家人就搬到了城北那头,买了个小小的一进院子,遣散了奴仆,只雇了个粗使婆子帮着干些琐碎的活儿。

  老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就是不知午夜梦回间,小姑太太会不会后悔当初的悔婚,毕竟苏家人做生意的能耐是毋庸置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