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凰天下 113 第一百十三话

《帝凰天下》113 第一百十三话

作者:纳兰琴 字数:2304 书籍:帝凰天下

  从侍读的话中不难听出轻视之意, 可她并不以为然, 微笑道:“话虽如此, 可我进来时,你看到我给腰牌了吗?”

  侍读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

  她又道:“那她们拦我了吗?”

  侍读又摇了摇头:“的确没有。不过……可能她们知道我是太子侍读, 见你一路跟着我来这儿,以我们相熟, 就没有拦你。”

  听着侍读牵强的解释着, 她没有否认,而是点了点头:“好!这回就当是我沾了你的光。不如, 我们玩个游戏, 你走到前面的书架, 随手抽出一本书, 告诉我它的位置,看我能不能准确的说出书名。”

  侍读半信半疑道:“你当真有这种本事?”

  她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浅浅一笑:“试试不就知道了。”

  侍读经不住心底的好奇,真依言走到前面的书架,从其中随意抽出一本书,告知其所在位置, 她几乎不用多想就能准确地说出书名。

  侍读虽感到惊奇,可未免心有不甘, 便特意用藏在犄角旮旯的书考她, 可依旧被她言中。

  这回, 侍读总算相信她常客之说并非虚言,为此,不免对她生出几分敬佩之心。

  侍读走回她身边,看着一脸得意之色的她,侍读笑道:“真有你啊!别告诉我,这里的书你全都看过了?”

  她得意地卖弄完,又故作谦虚道:“怎么会!我不过是喜欢记书名罢了!”

  侍读笑而不语,看了看她手中的诗经,问道:“你最喜欢哪首?”

  “我都喜欢啊,你呢?”

  侍读见她总是颇有心思将问题抛回给自己,侍读心便琢磨着自己何不也耍一次心机。

  这样盘算,侍读摇了摇头道:“哪有都喜欢的道理。我想你们姑娘家应该都会喜欢那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吧!”

  她笑道:“这都是你的自以为是罢了!若真有要说,我倒喜欢‘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首没有故作风花雪月的轻佻,却有着情深意切的感伤。”

  侍读赞同的点点头,不由得叹了口气:“是啊!明明相见了,却是欢喜夹杂苦涩,这之前离别该有多伤人啊!”

  见侍读竟分毫不差地说出自己的心声,这让着实让她颇感意外,她看着侍读,用不太确定的声音道:“你真懂?”

  侍读也依瓢画葫芦,学着她故作谦虚的姿态,笑道:“一知半解而已。有时孤单久了,就会觉得若有个人在见不到你的时候,会为你担心,会为你牵挂,当见到你,又是那般欢呼雀跃。所谓的

  幸福大概如此吧!”

  侍读的这番话,让她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沉默之中。许久,她微微点点头,笑得有些苦涩:“或许吧!”

  正在她心中千头万绪之时,听到侍读问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在这深宫之中,恐怕难行万里,不过,这万卷书应该不在话下。纵览群书,你最喜欢哪一本,不妨传授一二?”

  她抬起头看向满脸笑意的侍读,这回没有绕弯子,而是直言道:“史记。”

  侍读眉梢一抬,似乎对这样的答案感到有些吃惊:“史记?像你这样的姑娘家,不应该喜欢像这种有关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传吗?”

  侍读说着,便顺手抽出了本以千古爱情佳话编撰的故事集,在她面前晃了晃。

  她瞥了眼,极不以为然道:“喜欢,当然喜欢!特别是司马相如的那封‘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独缺忆的两地书。”

  侍读一本正经道:“这真是巧了!你欢喜司马相如,我恰好喜欢卓文君的‘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当念读至此,侍读笑了笑道:“司马相如不过缺了亿,卓文君不但还了这么多字,还字字力透纸背。卓文君可老辣着,司马相如这糊涂蛋,怎么会是她的对手!”

  从侍读话中不难听出,他为司马相如辩白薄情弃妻之意已然十分明显。

  一直以来,她都是十分厌恶司马相如寒微之时,偏要琴佻身在高门的卓文君,害她不但情误终身,还沦落得当垆卖酒的窘境。

  可之后司马相如获汉武帝赏识,稍有发迹之象就动了抛弃糟糠之妻的念头。

  若不是卓文君文采斐然的作出这足以后世留名的《怨郎诗》和《白头吟》,司马相如怕为此背负千古骂名,才不敢再动妄念。

  她实在不明白,如司马相如这样的薄情寡性,又处处留着算计之心的人渣。后世怎么能让那首

  《凤求凰》代表成为千古爱情佳话?

  难道是仅仅是为了歌颂卓文君有眼无珠,委曲求全得一傻到底?

  正因为她对司马相如厌恶颇深,对《凤求凰》的爱情佳话更是嗤之以鼻。

  所以,听到这番即便极为隐晦的辩白,她心中也极为恼怒,冷冷一笑:“司马相如要是糊涂蛋,怎么能把凤求凰弹得这么好?”

  她这副较真的模样,看在侍读眼睛十分可爱,竟忍不住故意逗她道:“既然你不喜欢凤求凰,那想必也不喜欢鸳鸯咯?因为,一只雄鸳鸟身后都跟着一群雌鸯鸟。可奇怪的是,不管是枕被上,还是绣帕上,女人都会把它们绣得成双成对。”

  说到这儿,他看了眼阴沉着脸的宫女撇嘴一笑:“由此可见,明明是同一件事物,男人和女人对爱情寓意的解读却各有千秋。不是吗?”

  她收起一脸的不悦,微微一笑:“也许吧!所以比起鸳鸯,我更喜欢鸯鸳。”

  “鸯鸳?”侍读皱着眉,一脸不解:“那是什么?”

  “一只鸯鸟后面,跟着一群鸳鸟,即为鸯鸳!”

  见她看似柔弱却这般逞强,让侍读无奈地笑着摇摇头:“文字游戏?以我所见,你不仅对爱情有些愤世嫉俗,还出奇地争强好胜。殊不知你不过是颠倒主次,可寓意就变得有些渗人。再说,这也不符合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观念。”

  她不为然,笑道:“橘生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因地制宜才能免遭恶果,这就好比话不投机,索性把话题给聊死,反倒更加妙趣横生。”

  见她话说到这份上,侍读也只好服软,急忙将话锋一转道:“姑娘所言极是。所以比起鸳鸯,我更喜欢白鹤。它们觅得良伴便会厮守终身,若伴侣亡故,它们宁愿孤独终老,也不会另寻伴侣。白鹤不仅高洁而且忠贞,其实比起鸳鸯,它更适合象征爱情。”

  不管侍读说的是实情,还是假意,既然已经做出让步,她也不懒得再纠结,而是点点头,端着架子道:“既然你喜欢白鹤,那我们还是有得聊。”

  侍读故意重重吐了口气,而后拱了拱手道:“承蒙姑娘赏脸,先行谢过。既然要聊,咱们不妨聊聊史记。纵览藏书阁,这恰好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看来我同姑娘真是志趣相投啊!”

  见侍读让了一个台阶,又让一个台阶,她自然懂得见好就收,顺着话题同侍读聊起史记和其它历史典籍。

  侍读欣赏秦汉时的李斯和张良,他们不但实现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想抱负,还施

  展贤臣之能辅佐成就了两代千古帝君,赢得青史留名。

  而最让她心悦诚服之人,便是北魏时的冯太后。以罚没宫廷的奴婢之身,一步步成为主掌六宫的皇后。之后,冯太后更是以过人胆识和智慧平息权臣篡位风波。

  为了辅佐幼主,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以超然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段,不仅稳定了原本动荡不堪朝廷局面,推行了强国的太和新制,还辅助出来一代明君孝文帝。

  冯太后柔情可陪王伴驾深得帝心,强势可临朝称制成就两代明君。绝对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