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宦医妃:厂公太撩人 第二百三四回 贼心不死

《权宦医妃:厂公太撩人》第二百三四回 贼心不死

作者:瑾瑜 字数:8961 书籍:权宦医妃:厂公太撩人

  从小汤山的庄子回京后,又过了两日,就在施清如以为自己是在杞人忧天,隆庆帝肯定不会传她去给太后问诊,纵然隆庆帝想传,太后与福宁长公主也定然死活不会同意。

  所以暗自松了一口气之时,御前的太监就到了司药局,“皇上传县主即刻去仁寿殿给太后娘娘问诊,皇上也正等着,还请县主动作麻溜儿一些。”

  施清如只得看了一眼常太医,待常太医会意的点头后,提着药箱,随来人急匆匆赶去了仁寿殿。

  常太医则在他们前脚离开后,后脚便打发人去了司礼监。

  施清如随来人很快到了仁寿殿,果然还在外面,就看见了龙辇和一堆的御前太监、御前侍卫,提着药箱的手不由一紧。

  自那次在凤仪殿差点儿……她便再没见过隆庆帝,当然,除夕宫宴之类的大宴不算,她离隆庆帝不知道多远,也就只能隐约看到御座上一团明黄的影子;她自己则是泯然于众人之间,想也知道隆庆帝定然看不见她。

  所以才能勉强让自己的心情不受任何影响,也才能勉强自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

  可马上她就要就近见到隆庆帝了,哪怕那次隆庆帝是被邓庶人算计了才会……她依然忍不住害怕,也很担心自己待会儿见了隆庆帝,会忍不住啐他一脸!

  然而她又不能不进去……施清如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心情平静下来,随太监进了太后的寝殿。

  就见一身明黄龙袍的隆庆帝果然正坐在靠窗的榻上,一脸阴沉的福宁长公主则陪坐一旁,姐弟两人身边还各站了两名服侍的宫人。

  引施清如进来的太监上前呵腰恭声道:“启禀皇上,恭定县主到了。”

  施清如随即上前行礼:“臣参见皇上,皇上金安。参见长公主,长公主金安。”

  隆庆帝与福宁长公主这会儿心情都不甚好。

  今儿隆庆帝难得来瞧太后,却见都这么久了,太后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倒越发重了,问江院判几个,也是都苦着一张脸,说:“臣等真的已经竭尽所能了,想是太后娘娘上了年纪,又忧思过重,实在……求皇上降罪。”

  隆庆帝沉默片刻后,便又起了让施清如来给太后治病的心,上次他起这个心时,皇姐百般阻挠,段嬷嬷也是不肯,之后丹阳又来了,一打岔他就把这事儿给混忘了。

  今儿却是不传恭定县主不行了,再让母后这般被病痛折磨下去,谁知道还能撑几日?

  他做儿子的明明还有旁的人选指不定能救母亲,却因为皇姐不情愿,问她为什么,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也不传恭定县主了,岂非太过不孝!

  隆庆帝遂直接吩咐左右:“即刻去传恭定县主来为母后问诊!”

  不出所料又遭到了福宁长公主的激烈反对,“恭定县主才多大的年纪,就算之前治好了母后的腿,也不过就是机缘巧合,也是占了与母后无须避讳而已,她总不能什么科都精通,什么病都能治吗?便是五六十岁的老大夫,尚且不敢说这话儿。何况母后此番抱恙以来,都是江院判等人在治,忽然半道换人,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就算皇上把他们都杀了,母后的命也回不来了啊,叫人怎么敢轻易冒这个险?还请皇上务必三思!”

  段嬷嬷也跟着帮腔,“太后娘娘都是因为公主和大公子乍然离开,太过不舍太过思念,才会病势加重的,等过些日子适应了,心胸一开阔,自然也就好了,皇上就听长公主的,暂时先别换江院判等人了吧?不然指不定反倒加重了太后娘娘的病情,岂非枉费皇上的一片孝心了?”

  隆庆帝想传施清如,除了真的担心太后的病情以外,却是另有原因的,只不过这个原因不好宣之于口而已。

  再想到上次他便妥协了,他可是皇帝,从来只有别人向他妥协的,几时轮到他向别人妥协了?

  便冷了脸,问福宁长公主到底为什么这般反对传施清如给太后问诊,“上次皇姐也是这般死命的反对,别说那恭定县主之前就曾为母后治过病,熟知母后的体质避讳,就算没有,为人子女的听见还有个大夫有可能治好自己的母亲,哪怕只是万中之一的机会,定也要试一试,无论如何都不放弃吧?皇姐到底怎么想的,又到底安的什么心,是巴不得母后继续被病痛折磨,巴不得母后一直好不起来么!”

  说得福宁长公主不得不起身请罪,可还是说不出个不让施清如来问诊的正当理由来。

  总不能让她直说,她们母女与韩征施清如早就结了梁子,如今这梁子又加深了,已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她实在担心施清如趁给太后治病期间,使什么阴招吧?

  她如今女儿也舍弃了,儿子也远离了,若再连太后也不在了,就真是彻底的没有希望,彻底只能等死了!

  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御前的人领命后却行退出,去了司药局。

  也终于等到了施清如那张讨厌的脸,又真的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她心情能好起来就真是奇了怪了。

  隆庆帝心情不好则是因为福宁长公主的不恭不敬,这个皇姐是真的心太大,也真的太不识时务,当他不知道她一力促成丹阳和亲到底是为了什么吗?

  若不是看在琅儿珑儿两个实在是好孩子的份儿上,若不是看在母后的份儿上,他真的……

  不过眼下瞧得施清如俏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哪怕只一身最普通的青色官服,依然衬得她皮肤雪白,风姿出众,越发比上次添了几分韵味,隆庆帝的心情却是一下子好了起来。

  和颜悦色的抬手道:“平身吧,赐座。”

  施清如能感觉到隆庆帝一直都在看自己,心里很不舒服,韩征肯定已非正面,也侧面告诉过他,他们已经是夫妻了,那就算韩征是太监,隆庆帝也不该这样盯着臣妻看才是,不觉得有失一国之君的风范吗?

  嘴上已恭敬道:“臣还是先给太后娘娘问诊吧,也好早些让皇上和长公主安心。对了皇上,臣还希望能请了江院判等人过来,臣应当会有问题想要请教几位大人,还请皇上允准。”

  这个理由十分之正当,便是隆庆帝也不好说什么,她是大夫,大夫的本职不就是治病吗?

  只得道:“那你先进去给太后诊脉吧。”

  又吩咐左右,“即刻传江院判等人。”

  施清如便又行了个礼后,提着药箱进了太后的卧室,等让幔帐隔绝了外面,背上那如芒在刺的感觉也终于消失了,心里终于暗自松了一口气。

  外面隆庆帝待彻底看不到她的背影后,方不得不收回了视线,心里怅然若失,怎么这样一个美人儿,偏让韩征捷足先登了,已是臣妻呢,他可是一国之君,夺人臣妻到底不光彩。

  可韩征是个太监,难道还真能跟正常男人一样与施氏鱼水合欢不成?那便也算不得他真正的妻子,说到底只是有名无实了;再者,君要臣死,臣尚且不得不死,韩征若真是忠心的,就该回头他一露出点儿意思,便把人给他双手奉上才是……说来他幸过那么多女人了,还真没幸过臣妻,那施氏又生了一身好皮肉,肯定更有一番滋味儿……

  隆庆帝想到这里,心里越发痒痒得厉害了。

  再想到据他方才瞧来,施清如已与上次相比明显不一样了,好似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妩媚,以隆庆帝阅女无数的眼光,当然能看出这细微的变化,不由暗暗纳罕,女人一旦经了男人,都会不一样这他知道,可经的是太监,难道也能不一样呢?

  没注意到福宁长公主在一旁一直余光注意着他,将他的所有反应都瞧在了眼里。

  就忍不住勾唇无声笑了起来。

  她之前还说明明隆庆帝就差点儿幸了施清如,怎么就没下文了,就算他当时是被邓氏那贱人算计了,可男人不都是没吃到嘴里的,都是最好最香的,无论如何也要吃进嘴里才肯罢休吗?

  尤其施氏那贱人还生就一副狐媚子相,男人见了十个有八个都走不动道儿,甚至连太监都能为她所迷,隆庆帝就更该忘不掉才是。

  却不想,隆庆帝还真就把那贱人给忘到了脑后,韩征也仍敢让施清如继续在宫里行走,看来定是有把握隆庆帝不会再动施清如,他本来也是最会揣测圣心,皇帝也的确在朝政上大半都得倚重他,——这君臣之间猜忌的种子不想竟是这般的难种!

  福宁长公主之后还曾让大小陈婕妤有意无意在隆庆帝面前提起过施清如几次,可惜据说隆庆帝都一脸淡淡的样子,明显对施清如不感兴趣。

  也是,一个都还没彻底长开的小丫头片子,如何及得上大小陈婕妤娇媚可人,天生尤物?

  福宁长公主只得暂时死了心,加之之后事情是一桩接一桩,她也实在顾不上想这些了,便也渐渐忘到了脑后去。

  倒是不想,今儿竟有这么大个惊喜等着她。

  自然也明白隆庆帝前番和今日为何都坚持要传施清如来给太后问诊了,偏她上次竟没意识到隆庆帝的深意,实在有够迟钝的,原来他并不是忘记了,不过是差了个时机而已,——亏得她方才没拗得过皇上,不然岂非又白白错过送上门的机会了?

  等稍后施清如给太后诊完脉,又问过江院判等人一些问题,彼此商量了一番出来回话时:“太后娘娘是急怒攻心引起的痰迷心窍、中风偏瘫,之后又一直惊惧忧思过重,才会一直凤体不得好转的。臣方才瞧过江院判等几位大人开的方子了,都极是对症,要臣开也是一样的方子,所以治法儿据臣看来是没有问题的。要紧的是太后娘娘自个儿得放宽心胸,好生歇息,假以时日,方有望大愈。”

  福宁长公主虽仍一脸的不豫,话却明显比方才多了:“谁病了能放宽心胸的,浑身都不舒坦,还要担心害怕自己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好转,搁谁能跟好时一样的?所以别说这些虚话了,你得给本宫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法子来才是,皇上,您说是吧?”

  顿了顿,又道:“本来本宫想着你年轻,总不能什么科都精通,什么病都能治,所以皇上几次说要传你再来给母后诊治,都让本宫给拦住了。今儿也是皇上坚持,你才能站在这里,你可千万别辜负了皇上对你的这番信任栽培之心才是。”

  隆庆帝威严的“嗯”了一声,“长公主说的是,朕可是力排众议,才传了你来的,你可别叫朕失望才是。”

  施清如心里惴惴的,总觉得福宁长公主也好,隆庆帝也好,都不怀好意似的。

  尤其福宁长公主,她之前都恨不能生吞她了,哪怕太后就晕倒在了眼前,也不敢再让她为太后治病,今儿怎么忽然转了性?事出反常必有妖,实在不得不防啊!

  因恭声应道:“臣才疏学浅,就像方才长公主说的,不可能什么科都精通,什么病都能治,所以还请皇上继续让江院判等几位大人为太后娘娘诊治吧,臣实在力不从心。”

  福宁长公主立刻接道:“怎么力不从心了,之前母后多年的腿疾不就是你给治好的吗?可见你自有过人之处,那此番母后的病,你定然也能治,等你此番也治好了母后,不管是本宫,还是皇上,必定都会厚赏于你的,是吧,皇上?”

  隆庆帝点点头:“只要你能治好母后,朕自然不会亏待你,就赏你个、赏你个郡主吧,如此你总能安心了?”

  施清如怎么可能接这个郡主,连当初的县主她都是不得已才接下的。

  忙跪下道:“臣惶恐,怕是要辜负皇上这一番厚爱了,实在臣真的没有把握能治好太后娘娘,此番太后娘娘抱恙也与之前的腿疾不一样,臣真的害怕……求皇上另派高明。”

  隆庆帝脸色就不好看起来。

  郡主是那么好当的么,那是亲王嫡长女才有的殊荣,何况她还是外姓女,根本与宗室不沾边儿,他开恩赏了她,她竟然还敢拒绝,就跟上次他要幸她时,她不但不受宠若惊,反而拼命反抗一样,简直就是不识抬举!

  福宁长公主见状,忙道:“你有什么可怕的,母后洪福齐天,自然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以后日日都来仁寿殿给母后问诊,必要时候,还得留宿仁寿殿。当然,母后千金之躯,也的确经不得任何闪失,那便让江院判等人一样日日来仁寿殿,与你彼此商量监督也就是了。皇上意下如何?”

  虽然要防着小贱人使坏,在给母后治病时使阴招,却也不能因噎废食,想想一旦此番成功了,回报是多么的巨大,那眼下要冒点儿险,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有江院判等人在,小贱人要使阴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她这也算是提前防微杜渐了,那这个险就更值得一冒了。

  隆庆帝这会儿总算觉着福宁长公主顺眼了不少,说的话也顺耳了不少,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以后恭定县主日日都来仁寿殿给母后问诊,该留宿时就留宿,等母后大愈了,君无戏言,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皇姐这些日子便多操些心,朕打明儿起得了闲也会时常来瞧母后,力争能让母后早日痊愈,长命百岁,那便是咱们做儿女的福气了。”

  福宁长公主听得隆庆帝亲口说自己打明儿会时常来瞧太后,如何知道他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里就越发称愿了,笑道:“皇上放心,我会照顾好母后的,倒是皇上若不得闲,也不必日日过来,不过若皇上能日日过来,当然就最好,母后见了您一定会很高兴,这人逢喜事精神爽,指不定不几日就大愈了呢?”

  隆庆帝“嗯”了一声,就有小太监忙忙跑了进来,跪下道:“禀皇上,才春禧殿的人来说方才两位陈婕妤荡秋千玩耍时,小陈婕妤不小心掉下了秋千,人当场昏迷不醒,大陈婕妤急得直哭,求皇上即刻去一趟呢……”

  话没说完,隆庆帝已站了起来,“这也太不小心了,跟前儿的人都是怎么服侍的?皇姐,母后这里就劳你多操心,朕就先走了。”

  虽说如今心里已有了新目标,到底新目标还敌不过大小陈婕妤在隆庆帝心目中的地位,姐妹两个仍是他心尖儿上的人,尤其小陈婕妤,更是妩媚多情,比她姐姐还要得隆庆帝喜欢,听得她坠了秋千还昏迷不醒,隆庆帝岂能不着急的?

  以致一刻都不能多等,话音落下的同时,人也已消失在了福宁长公主的视线范围以内。

  一时都不知是该高兴自己的人这般得隆庆帝宠爱,于自己的大计无疑是好事;还是该恨小陈婕妤掉秋千掉得忒不是时候,几乎坏了她的好事儿了!

  还是转念一想,隆庆帝既说了以后日日要来看太后,那遇上小贱人的机会不要太多,方转嗔为喜了。

  看向施清如,冷声道:“以后母后的病就交给你了,你最好竭尽所能的同时,别想着使什么坏,否则,纵然本宫肯饶你,皇上也不会饶你。还有丹阳和她大哥知道了,也定然会恨你一辈子,他们兄妹此番可都是因为你们……”

  后面的话到底顾忌着屋里还有旁人,没有说出口。

  却足够施清如明白她的意思了,淡淡道:“公主和萧大人此番远嫁的远嫁,远去的远去,不都是长公主一手促成的么,如今称心如意了,长公主该高兴才是啊!”

  “你!”福宁长公主气得一阵头晕眼花,却难得堪堪忍住了。

  施清如先还纳罕,随即见尹六小姐进来了,自然也就明白福宁长公主这是怕尹六小姐听出什么端倪,才会打住不说了,自己也打住了没有再说。

  尹六小姐手里托着黑漆托盘,上面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进来便屈膝道:“长公主,太后娘娘的药熬好了。”

  福宁长公主点点头,“辛苦你了,交给段嬷嬷去,让段嬷嬷服侍母后吃下吧。这是恭定县主,你把药交给段嬷嬷,便回来与县主打个招呼吧。”

  尹六小姐忙应了“是”,去了里间,稍后出来给施清如行礼,“县主,好久不见了,县主这一向可安好?”

  施清如笑着给她回了礼,“多谢六小姐关心,我很好。”

  本想也问她好不好的,到底没问出口,因为尹六小姐明显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不少,气色也不大好,她再问人家好不好,不是明知故问么?

  至于尹六小姐状态不好的原因,也是明摆着的,未婚夫一去戍边便是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已经够难熬了,还恰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她又进了宫来,人生地不熟,连个可以说话儿的人只怕都没有,心里岂能不多思多虑,人又岂能不瘦?

  福宁长公主听得尹六小姐说‘好久不见’,皱眉道:“月华,你与县主之前见过么?”

  尹六小姐月华笑道:“之前元宵灯会时,曾与县主有过一面之缘。”

  福宁长公主道:“原来如此。”

  再想到那次尹月华是跟她一双儿女一道去赏玩的元宵灯会,那岂不是意味着,当时她一双儿女也与小贱人见了面?不由暗暗咬牙,还真是阴魂不散,哪哪儿都少不得小贱人呢!

  福宁长公主实在不想再多看一眼施清如,便沉声道:“恭定,你给太后开方子去吧,开好了就交给江院判,他自会着人回太医院去抓好药,送回仁寿殿来熬的。至于你,就先回司药局去,明儿再这个时辰过来给母后诊脉便是了。”

  她只管开她的方子,用不用就不是她管得着的了。

  施清如也不想再在仁寿殿多待,遂应道:“臣方才说过了,江院判等人开的方子没有问题,要臣开也是一样的,所以实在没有必要再开了。那臣就先告退了。”

  福宁长公主“嗯”了一声,随便指了个宫人,令其:“好生送了县主回去。”,待施清如随那宫人出去后,才看向尹月华,道:“母后这里不必你服侍了,你也回去歇着吧。”

  尹月华忙笑道:“臣女不累,倒是长公主连日都累得不轻,还是您去歇着,臣女留下服侍太后娘娘吧?”

  可惜福宁长公主很坚持,“本宫让你回去,你就只管回去你的,本宫早说过了,又不是外人,实在犯不着这般拘束,去吧。”

  尹月华只得恭声应了“是”,行礼告退了。

  福宁长公主这才手撑着榻上的小几,揉起眉心来,本来因终于要守得云开见月明,而好转了不少的心情,这会儿又坏了起来。

  因为想到了奉国公府的所作所为。

  她本来以为自家一提完婚,哪怕萧琅如今不在京城,奉国公府也一定会欣然允准,毕竟她儿子这样的乘龙快婿,不是她自夸,而是真的可着满京城,也再找不出第二个了,不管是谁都过了这个村儿,可都再没这个店!

  却没想到,奉国公夫人进宫见了她后,倒先指责起她来,语气很不好的质问她:“大公子补凉州副总兵这么大的事,事先敝府竟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可见是压根儿没拿我们家当岳家看,压根儿没把我们家姑娘放在心上啊。可长公主当初求娶我们家姑娘时,却全然不是这么说的,也全然不是这样的态度,哪怕您再尊贵,也不能这般前后不一,视我们家和我们家姑娘为蔽履啊,您也是有女儿的人,于心何忍?”

  把福宁长公主问懵在了当场。

  这才知道原来萧琅临去前晚说的要打发人去奉国公府退亲,竟不是吓唬她,而是认真的。

  哪怕当时已因对儿女的思念后悔得不行了,依然恨不能立时策马追赶萧琅去,追上了打死算完,也省得自己先被他给气死了!

  可无论是去追回萧琅,还是打死他,都是不现实的,福宁长公主气得头晕眼花之余,还得先把眼前的困境应对过去。

  只得告诉奉国公夫人,她和儿子都没想过退亲,尤其她,都已经在打算即日迎娶尹月华进门,再送她去凉州去萧琅团聚了。

  至于她和太后跟前儿,都不需要尹月华当儿媳和孙媳的服侍,只要他们小两口儿能好,能早日为她们诞下孙子,她们便心满意足了,希望奉国公府能允准云云。

  又提出了聘礼加倍,她届时还会让隆庆帝和太后都赏下宝物,以作尹月华嫁妆的第一抬和第二抬,好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等补偿条件,自谓已是给足了奉国公府诚意与面子。

  想着奉国公夫人总会答应即日成亲了吧。

  却没想到,奉国公夫人的态度还是十分的不好,甚至一度连‘既然大公子一心退亲,那我们也不能死缠烂打到底,只能忍痛答应,大不了以后就让我们家姑娘去家庙里常伴青灯古佛也就是了’这样的话儿都说了出来。

  福宁长公主只能一直忍气吞声的哄着她、劝着她,又抬出了太后来,奉国公夫人才没再说退亲的话儿。

  却趁机提了条件,一是萧琅将来庶子绝不能生在嫡子之前,二是让尹月华进宫给太后侍疾。

  要搁以往,福宁长公主怎么可以受人胁迫?连隆庆帝和太后她都是想顶撞就顶撞的,一个小小的国公夫人竟也敢在她面前嚣张,简直吃熊心豹子胆了!

  怒气上涌时,‘退亲就退亲’的话儿差点儿就脱口而出了。

  却到底还是忍住了,等三年后她儿子再回京,固然还是有希望找到与尹月华条件相当的妻子;可她还得防着万一,万一将来他们母子没能成功……那奉国公府总不能真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女婿去死,多少肯定还是会施以援手的,她自己情况真到了最糟时,死了也就死了,可儿子还那么年轻,还得好好儿活下去呢!

  于是尹月华就这样进了宫,住进了仁寿殿。

  只是福宁长公主原本是很喜欢她的,如今想到她在奉国公夫人跟前儿受的气,也再喜欢不起来了;

  再者,此番之事也足够她看明白奉国公府的态度了,虽然很疼女儿,其实也轻易舍不得退了自家这门亲事,但要让他们为了一个女儿,就全家乃至全族都摆明车马的站队,不再含含糊糊,而是明确支持她儿子,出人出力,也是不可能的。

  必要时候,他们指不定连尹月华都可以舍弃,毕竟在家族的传承繁盛面前,区区一个女儿,又算得了什么?

  自然待尹月华就更淡了。

  连自己的未婚夫都拢不住,她还有什么用?她但凡能让她儿子对她有三分上心,指不定二人这亲都早已成了,又何至于会让她儿子如今远走凉州,几年都会不回来,大家日子都难过!

  不过万幸今日有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相较之下,旁的都算不得什么了……福宁长公主想到这一茬儿,心里才好过了些,起身进屋瞧太后去了。

  彼时施清如已出了仁寿殿,上了长街,远远的就见小杜子迎了上来,行礼后低声道:“干娘,干爹让我来接您。”

  施清如点点头,“督主现在忙吗?若是不忙,你带我去司礼监吧。”

  小杜子忙笑道:“干爹也是这个意思,干娘请。”

  一路引着施清如去了司礼监。

  就见韩征并未如往常那般,坐在长案后批阅奏折,忙自己的事,而是早就等在了靠窗的榻前,一见她进来,便大步迎了上前。

  小杜子立时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还把门给轻轻阖上了。

  韩征这才握了施清如的手,低声道:“清如,你没事儿吧?你的手怎么这么凉?”

  施清如见他眉宇间都是焦急,忙道:“我没事儿,你别担心。我们坐着说话儿吧,我腿有些酸。”

  韩征想到她是刚到司药局就被传到了仁寿殿的,在仁寿殿肯定没她的座儿,来回又只能步行,便是平常,也肯定早就腿酸脚痛了,何况今儿还直面了隆庆帝,她心里势必更是什么滋味儿都有。

  忙打横抱起她,动作轻柔的放到了榻上,方道:“你稍等片刻,我让小杜子沏壶热茶来。”

  说完便疾步到门口,拉开门后如此这般吩咐了小杜子一通,待小杜子快速沏了热茶,端了点心来,他又亲手递给了施清如。

  施清如半杯热茶下肚,总算觉得心里舒坦了些,看向韩征道:“皇上让我以后日日都去仁寿殿给太后问诊,必要时候,还得留宿,还说他以后得了闲也会时常去瞧太后,一定要让太后尽快好起来,长命百岁……督主,都是我不好,要是上次……之后,我便待在府里,再不进宫了,也就不会有今日和往后的后患了。”

  隆庆帝看她的目光实在让她不舒服,福宁长公主还分明不怀好意,让她心里很是不安,这万一……

  话音未落,韩征已沉声道:“怎么是你不好呢,难道上次意外,是你造成的不成?分明是邓氏那贱人有心算计;今日也是一样,你只是个大夫,有人需要你去治病,你难道还能不去不成?至于别人居心叵测,有心算计,这是你能控制的吗,就跟一家富户被抢了,旁人不说抢劫之人穷凶极恶,反说谁让富户那般富,让人眼红,这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

  施清如叹道:“话虽如此,到底咱们情况不一样,多一事也终究不如少一事。只是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便是想辞了副司正的职位回家去,怕也是不可能了。”

  回头黄禄也更要觉得她是个惹祸精,更要不待见她了。

  可当初做错事的分明就不是她,她才是受害者,凭什么要让她退让?趋吉避凶也未必就真能把祸事给避了,不怕贼偷,却怕贼惦记啊!

  韩征道:“自然不可能了,皇上都亲自开了口,君无戏言,又是打的孝顺的旗号,你自然不能辞职,况你纵辞了职,难道宫里有召,就能不进宫了不成?”

  顿了顿,蹙眉道:“清如,太后的病依你看,能治好吗?若能治好,又得多长时间?”

  施清如摇头道:“太后都那么大年纪了,之前瞧着还算硬朗,不过是靠着素日保养得宜而已,一旦开始生病,就跟缺了一块儿的堤坝一样,被大水冲得缺口越来越大,直至彻底决堤,便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所以是真不好治,不然江院判等人都是大家,何以治了这么久,都没什么起色呢?”

  “那让老头儿去给她治呢?”韩征道,“只要老头儿安了心给她治,我觉着还是有很大把握的。就是我这一想到如今竟要劳神费力的给自己的仇人治病,便满心都不是滋味儿!”

  可眼下要让清如脱身,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了,待太后大有好转后,她便有理由暂时辞职,不再进宫了。

  他回头再随便找个借口,说打发人送她回乡探亲寻亲去了,或是旁的什么,只要让隆庆帝暂时熄了那些龌龊的心思,他也有足够的时间腾挪周全了,便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施清如皱眉道:“师父若真安心要给太后治,肯定比江院判等人都强,可太后那么大年纪了,旁的病好治,这老病是真不好治啊,别回头再连累了师父……”

  韩征苦笑:“便老头儿不给太后治病,难道咱们出了什么事儿,就能不连累他了?大家早已是一条船上的人,就别再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话。我回头亲自与他说去,你不知道,他当年……你听说过常百草吗?”

  韩征便低声把当年他遇上常太医被人追杀,救下了他,随即将他带回了京城,一直庇护他之事大略说了一遍,“当年若我没凑巧经过救下他,他的确早已不在了,自那之后,他便决意隐姓埋名,以免又惹来杀身之祸了。”

  施清如的惊讶都变成了了然。

  这世上从来不少讳疾忌医的人,病人没能救治成功,把过错都推到大夫头上的人更是自来就有,却忘了大夫也只是人不是神,只救得了病,救不了命。

  如此次数一多后,大夫又岂能不灰心,不寒心的?

  倒不如隐姓埋名,仍治自己的病,救自己的人,却不会再被盛名所累,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了。

  不怪她一直觉着师父不拘小节,豁达通透,同时又有一身深不可测的医术,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如今竟证实了他老人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常百草,可真是她的大幸,也是所有病人的大幸!

  她忍不住低声道:“就算师父就是常百草,也未必就能治好太后啊,这万一要是师父也治不好,别说我休想脱身了,师父也脱不了身了。而且万一师父的真实身份被发现了,当初督主可奉旨出京寻找过师父好多次的,一直都说是没找到,没线索,结果忽然让人知道原来大名鼎鼎的常百草一直在师父身边,皇上势必龙颜震怒,届时可该如何是好?”

  韩征道:“那也得试一试才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回头与老头儿说去,皇上跟前儿,我也会说的。明儿你再去仁寿殿,便同了老头儿一道,我也会暗中安排人在仁寿殿,以防万一的。”

  “至于皇上,能绊住他的人和事实在不少,耳根子又软,要让他这阵子都少去,乃至不去仁寿殿,也不是不可能,你就只管安心吧。”

  若这样都还防不住隆庆帝那颗龌龊的心,他也只好让太后先去死一死了。

  就是那样也太便宜太后了,他本来还想着,等他以先太子长子的身份登上大位,让文武百官和天下万民都知道当年隆庆帝和太后的所作所为,也让隆庆帝和福宁长公主都身首异处后,再送太后上路的!

  ------题外话------

  一早就带儿子打预防针去了,更新迟了,请大家见谅,么么哒o(* ̄︶ ̄*)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