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卜先生 第二十二章 红光

《鬼卜先生》第二十二章 红光

作者:甲子先生 字数:2752 书籍:鬼卜先生

  “前面有光...”皮子第一个发现在墓道深处还有这些奇怪的景象。

  “很奇怪,会是什么...?”老先生在看了后也是觉得十分怪异。

  “老先生,你觉得这种红光到底是什么发出的,看上去真的很古怪。”

  在说话的时候,皮子将脚步刻意的放慢,并不停地用手电筒照着前方,瞪大眼睛变得谨慎起来。

  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得越来越阴冷,皮子与老先生都悬着心。每走一步都会停住一会观察下周围的动静变化,在确定平安无事后才会继续前行。

  这么做,他们也是生怕再遇到什么陷阱。

  ...

  “老先生,滴血天机盘真的在这里吗?”

  时至今日,在看到这些红光后,皮子不免的联想到了之前老先生曾说过的滴血天机盘来。

  对于这个滴血天机盘,虽然在昨天老先生说的很诚恳,看起来也不像是撒谎的样子,但是对于自己而言,皮子仍是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个传说,甚至更不可能这么巧在这里出现。

  而老先生在听了皮子的问题后,一开始他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沉默不语。

  对于老先生的沉默,皮子也愈加的感到好奇。

  稍后,他们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了眼前冒出阵阵红光的地方。

  近处看,皮子发现眼前前方的红光越来越明显,而且几乎已经是吞噬了整条墓道、甚至是整个墓葬遗址。

  那红光像血色,照应着他们的皮肤已然是变成了血红。

  ...

  看到这一幕,皮子虽然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这毫无意外的正好让皮子肯定了这座墓葬的不简单。

  就像昨天夜里的那股从天而降的光晕一样,这种种不寻常的迹象似乎在预示着这个墓葬中或许真的有什么宝物。

  尤其是老先生说的那个滴血天机盘。

  “现在我敢肯定,滴血天机盘一定在这里面!”老先生在看到这些从里面渐渐散发出来的红晕后,终于回答了刚才皮子所提出来的问题。

  皮子一听,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答案给震惊住。

  不过稍后,自己也是慢慢的把心平静下来,心想既然有这个东西,那么就要想办法去找到,说不定会揭开这座墓葬的谜底。

  “老先生,你究竟知道多少事情?为什么你能确定这里有滴血天机盘?而且你是怎么知道那个滴血天机盘的?”

  面对老先生胸有成竹的回答,皮子也毫不避讳,直接是将自己藏在心里的疑问全都通通的说出,希望能够从老先生那里找到答案。

  而一听到皮子这些问题,老先生此时似乎也不打算隐瞒,于是就回应道:“这里有滴血天机盘是百分之百的事情。既然你这么问了,那我就把这些事情告诉你。你知道滴血天机盘的历史吗?”

  在老先生答应告诉皮子的时候,他便是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恩,我知道关于这个东西的来历以及一些经历而已。”皮子嗯了一声,对于这个滴血天机盘的历史,自己当然知道。

  老先生说道:“这个滴血天机盘本来就是一个千古之谜,其实至今都无人知晓他真正的下落,但总是有无数人想要找到它,因此很多人都会不时的打探消息,寻找线索,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这个东西。”

  “而这其中,尤其是在清朝中期雍正朝开始一直到民国时候,这段时间内对于滴血天机盘的寻找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老先生继续说道,“当时但凡是懂的易学或者不懂易学的人都会想办法找到这个能卜尽天下所有事的宝贝。”

  “你怎么知道的?”皮子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开始于老先生交谈起来。

  老先生回应道:“这些都是我的师傅告诉过我的,说起来,我如今八字水平能有这么深的造诣,还得多亏我的恩师才是。”

  “对了,每次都听你提到恩师,老先生,敢问你的恩师是...”

  “不知道小伙子你有没有听过我恩师的名号,民国时期的算命大家南袁北韦中的袁氏。”

  皮子一怔,在听了老先生的话后当即大吃一惊:“袁树珊!?”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他。”

  “真的吗?原来老先生你师父是江上老人!”皮子刚听到袁树珊这三个字,自己就着实的被吓了一跳。

  表面上看此人似乎有些名不见经传,但是实际上,南袁北韦的名号在民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这两个人对于易经命学的造诣在当时被恭为泰斗。

  南袁北韦中的韦,指的是民国时期你的一代命学大师韦千里。

  韦千里少时曾在复旦大学的文学系学习,后来子承父业,继承了他父亲韦石泉的算命事业,16岁便开始在上海开馆占卜。

  此人对八字、相学的造诣很深,到目前为止其所著的名学著作也都几乎成为了人们研习易学的标榜。譬如《千里命稿》、《八字提要》等等。

  在西安事变时期,当时的蒋氏夫人宋美龄就曾经去找过他算命,其所言皆验,宋美龄更是赠送了几十块大洋作为酬劳。

  而正是因此,韦千里的名号便与袁树珊大师同享“南袁北韦”的大名。

  ...

  而至于南袁北韦中的南袁,则指的就是老先生的恩师,袁树珊。

  袁树珊,早年是一名落地秀才,其父叫袁开昌,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经学大家,尤其是医术。

  而袁树珊自然是少年跟从父亲学习这些东西,知道三十年代的时候,袁树珊便开始不再行医,转而专供星象术数,尤其是八字、面相和六壬之学。

  根据史书上面的记载,袁树珊当时在江苏镇江已经是名气斐然,属于佼佼者的一类。

  而慕名前来占卜算命的人士更是大有来头。

  其中就包括民国大员何应钦。(何应钦其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岁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以及后来.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战区国陆军总司令。)

  何应钦求得批命后非常钦佩袁树珊的本事,于是就把袁树珊举荐给了蒋.介石。而蒋.介石对于命理之学也是相信的,于是也欣然前往。

  袁树珊不卑不亢的给他批命,直言不讳,蒋.介石也甚是高兴。

  至此消息公开后,当时的政界显要或者名流富商等等都纷纷的前去找袁树珊大师批卦算命。

  据史书上说,当时北洋军阀时期,直系首领吴佩孚也曾派专人找过袁树珊,袁树珊给吴佩孚的批命也是让他很敬佩。于是想以优待的条件让他作为自己的幕僚,不过袁树珊并没有答应。

  袁树珊的造诣非常深,曾经他在给一位国军团长批命的时候就曾预言过这位团长将来会调到西北边防打仗,之后化险为夷,以至最后升任少将。

  而至于袁树珊,皮子一开始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先生居然是师出此人。

  不过转眼想想,一叶大师的名号如今已经名扬各地,或许这正是以为内得到了袁树珊大师的真传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

  而老先生也丝毫不避讳,他直言自己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九层偶遇过袁树珊,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他的真传。

  至此,一叶大师的名号才是渐渐的声名鹊起。

  不过这些似乎与这个神秘的墓葬遗址关系不大,皮子也是白斑纳闷,有些想不通。

  “老先生,滴血天机盘莫非跟袁大师有关?”

  老先生似乎开始变得悠闲起来,现如今在墓室里更是点上了烟,在吸了一口后回应道:“没错,我知道这个滴血天机盘的事情,正是从我恩师那里听来的。”

  “袁大师也知道这个滴血天机盘吗...”皮子惊讶的问道。

  而老先生回应道:“当然,关于滴血天机盘的事情,恩师可以说研究了余下半生的时间。小伙子,你知道他是从哪里发现这个滴血天机盘的吗,我想你听了之后肯定会大吃一惊,甚至不敢相信。”

  “怎么?”皮子越听越好奇,在接过老先生的香烟后就问道。

  “这个天大的秘密是恩师他在临终前告诉我的,他发现在《滴天髓》一书中有个很大的纰漏。”

  “纰漏?什么纰漏?”

  当皮子听到老先生说到《滴天髓》这本书还有纰漏的时候,作为看过这本书的皮子来说,他倒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滴天髓》一书是宋代的京图所写,不过你不知道的是这本书的前身参考其实就是京图根据滴血天机盘的秘密而写成的。”

  “京图见过滴血天机盘?”

  老先生点头说道:“是的,恩师他发现京图在《滴天髓》一书中已经隐晦的提到了这个秘密,只不过后人根本没有发现而已。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易学大师任铁樵却是从中窥得了玄机,于是便巧言晦语的给《滴天髓》批注校对,这才是给我恩师留下了发现这个秘密的线索。”

  “等等,老先生!你说的这些难道是想表达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有这么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对于老先生这些话,皮子还是相当震惊的,所以等老先生话刚说完,他便立马追问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