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农家媳 第九十一长 情敌

《古代农家媳》第九十一长 情敌

作者:忌诗 字数:2812 书籍:古代农家媳

  何氏从杜家大门走出来,脸上的笑意已随着身后的关门声完全收敛,面无表情的走下台阶,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婆婆,你不知道三嫂跪在云客楼前说得那些话,我都不好意思重复。”

  “听三嫂话里的意思好像三哥必死无疑......”

  “她和几个孩子无所依靠,家里的人也靠不住,以后的日子必将艰难。”

  “我作为弟妹的貌似不该说这话,但三嫂可真是人穷胆大,一张口就要了一百两,也不担心人家事后报复。原本和婆婆已经谈好的,又被三嫂出尔反尔饭逼着给了钱,面子上哪过得去,再说了,有钱人又有哪一个是好相与的?我们和二哥都在镇上呢,也没开口让我们帮忙,得了银票她转身就去了钱庄,这是在为她自个儿想后路了吗?”

  “我们也不眼馋那一百两,前些日子二哥跟我们说了三哥家的大山想念书又苦于银钱不够,我们当即就拿出了银子支持,并不要求归还。可你看三嫂,一个妇道人家哪来的这么大胆子独身前去为三哥讨公道,是说李家无人吗?你都不知道那些来店里的客人明里暗里的讽刺的话有多难听,这不是剜我们的心吗?”

  “时候也不早了,要不婆婆就在我们家吃顿饭再走吧,我最近嘴巴很叼,吃得清淡,倒是难为婆婆陪我受罪了。”

  何氏深吸一口气,不再想杜氏那些话,右手紧紧的捏着挎在左手臂弯处的篮子的把上。进门坐了好大会儿冷板凳。泡的茶也是用的凉水,她话没说几句,反倒听到了一串不大好听的话,现在就是山珍海味摆在他面前由着她吃她也吃不下。虽然她本意是有探听老三媳妇又做了什么事。但杜氏这番揣测实在让她高兴不起来。

  原本打算给杜氏补身子的鸡蛋也一个不少的待在篮子里,当然这回是杜氏用了一个比较孝顺的理由——家里攒点鸡蛋也不容易,我们不能回家帮忙,就留给婆婆补充营养。何氏哪知道人家是根本不屑她的东西,上回李聪成亲时候让提回来的鸡蛋和面粉,等李家人看不见得时候就被杜氏连着篮子扔出了车外。她有钱又什么买不到?还稀罕那点东西?

  作为娶夫的一方,杜氏本来就有些傲气,加上当年李壮的爹拒绝让李壮入赘,这让她心里存着一份怨怼,原本的欣赏都化作了怒气,虽然最终李壮还是当了倒插门女婿,但能跟第一次说起入赘这事的心情一样吗?

  她将下巴一扬,吩咐小丫鬟道:“去,将那套茶杯给我扔了,把那张椅子给我仔仔细细的刷上三遍。再熏上香。”

  小丫鬟道了声是,端走了茶杯,接着从门外进来两个小丫鬟抬着的椅子上出去了。

  “扶我回房。”杜氏抬起右手。

  心腹丫鬟微微屈膝,扶着杜氏的右手,助其起身,身后却有人来禀报。

  “小姐。姑爷回来了。”

  杜氏脚步一顿,微微转头,有些不满的蹙眉。

  “是谁通知姑爷的?自个儿下去领二十大板。”一旁的心腹丫鬟赶忙喝道。她跟杜氏的年份最长,也最懂杜氏的心意。若是可以,小姐还巴不得跟李家断得干干净净,一点关系都无才好呢。每次看到李家的人小姐心里都不舒服,碍于孝道没出口赶人就不错了,至于穷亲戚打秋风,完全就是不可能的,小姐也决计不让。还好李家人没那么不知趣。

  李壮兴匆匆的迈进了外院,后面跟着通风报信的小厮福贵,拦着一个洒扫丫头就问道:“老夫人现在可是在跟夫人讲话?”

  杜母早亡,李壮口里的老夫人自然是指何氏了。小丫头进杜家还不到一年,但也知道眼前的这个姑爷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说是主子还不如大管家体面。还老夫人,不就是个乡下老太婆?翻了个白眼,轻哼一声,吐出两个字:“走了。”

  “你什么态度,怎么跟老爷说话呢,信不信赏你一顿板子。”福贵立即跳出来喝道。

  洒扫丫头一副你是白痴的神情看着福贵,傲慢的开口:“福贵,我知道你想在姑爷面前露脸,但我劝你还是睁大眼睛,别拍错了马屁。眼前这位可是姑爷,不是什么老爷。若是称呼不改过来,等你稀里糊涂的挨了板子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

  姑爷,本质上就是外人,老爷,就是一家的主人,在杜家,李壮是主人吗?

  “让让,我还在扫地。”洒扫丫头嘴里提醒着注意,手上的扫把已经将剪枝剪掉的碎树叶扫到了李壮的脚上。

  “大胆刁奴!”虽说好男不跟女斗,但洒扫丫头的举动实在是太过份了,简直就是欺主,福贵撩起袖子就要教训对方。

  “果真是大胆刁奴!”背后传来大管家冷冷的一声喝斥。

  福贵一听是大管家,立即扭头说道:“大管家,你来得正好,这个丫头......”

  洒扫丫头赶忙行礼,有两个小厮立即走上前反绞着福贵的手臂将其押了下去,大管事还说道:“大胆福贵,挑唆姑爷,小姐有令,杖责二十,以示惩戒。”

  “我没有,我没有挑唆姑爷。”还蒙头蒙脑的福贵立即叫屈,又朝李壮求助:“姑爷,救我呀,姑爷,姑爷......”

  一转弯,福贵的声音就听不见了,大管家冲李壮一抱拳也扭头去了后院,准备监刑。只余李壮一个人站在院子中,一只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

  “何英芝!”背后有人在喊。

  何氏毫无反应的继续向前,等到那人又喊了第二声,何氏才反应过来有人在叫她的闺名,被人李何氏,何氏的叫了这么多年,乍一听到还真感觉陌生。三十多年了,还真是久违了。她转身,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之人,脑子迅速动起来,突然瞪大了眼睛,失声道:“张秀芝!”

  何氏和张秀芝年轻的时候被称为何家村的“双芝”。不仅因为她们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芝字,更重要的是两人无论是家里田头,绣huā织布都是一等一的能手。何氏是前村长的孙女,好面子又爱打抱不平,颇有些侠女情怀,张秀芝是落难到何家村的失怙女,温柔婉约,乖巧姝静,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同样的惹人喜爱。虽然是一个村子的,但两人平时并无交集,只能算认识。但上天捉弄,两人还是偏偏纠缠到一起——张秀芝喜欢上李大海,李大海却请人跟何家提亲。仿佛不经意间,两人就成了情敌。等弄明白张秀芝为何两番三次的挑拨,何氏还跟李大海生了好一阵闷气。

  何氏嫁人后就很少回村子,关于张秀芝的消息也听得少了。只是后来探亲她听到自家大哥提了一句,说是张秀芝的母亲去了过后,她跟着一个过路商人走了,从此再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这一别就是三十余年,再一见面已是物是人非,不对付的两人居然又碰上了。

  何氏打量着眼前这个福贵逼人的妇人,肤白细腰,双掌交握在腹部,端的是高贵舒雅。若不是眼角浅浅的细纹,看上去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妇。两只手上各带着几个金戒指,身后一溜仆人,俨然大户人家的太太出行。但这一身富贵的行头落在何氏眼里没多大反应,反而看到了当年婉约江南女子的影子。

  张秀芝也没闲着打量何氏,绾着圆髻,头上插着一只银簪子,皮肤晒得有些黑,也已经松弛,比她身边的管事妈妈还要苍老。她提着篮子站在那里,眼神波澜不惊,脸上既无惊喜也无意外,张秀芝仿佛有看到了当年傲气的村长孙女的模样。于是,她咧了咧嘴角。

  表面风光但实际上她过得并不是很好,寡母走后,她生活为艰,跟着过路的晋商做了他家第五房小妾。起初,两人也是甜蜜恩爱了一阵,然而很快她就被其他几房小妾或大或小的阴谋整得苦不堪言。当着那商人的面其他几个小妾不敢使什么huā招,背地里让她吃尽了苦头,所以她一直隐忍,以为只要怀上了身子就能翻身。当她如愿的怀上了孩子,高兴没多久又迎进了第六房小妾。在一个个孤枕难免的日子后,她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商人的正妻也是富家之女,已有两子一女,地位牢牢稳固,小妾也是有经商往来的人户送来的,庶子庶女也有四五个,就她毫无背景。这样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多她肚子里的孩子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男人靠不住,她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后院是女人的天下,那么她唯一的出路就是抱紧正妻的大腿。她也是狠绝的人,拿定主意后当着正妻的面喝下了绝子汤,这才换来了今天看似荣华的生活。

  前不久,商人病逝了,家里为争家产顿时乱成一团,她无子无女也自然没什么好争的,求了夫人归乡。送了一千两的仪程,准许她将自己屋子的东西带走,还有伺候他的仆人也一并给了她,这才有如今的一副富太太返乡的样子。

  “没想到我回到家乡后第一个遇见的熟人居然是你。”张秀芝似是感叹又似怀念,盯着何氏的眼睛道:“大海的墓地在哪里,我想去祭拜一下。”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