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好土匪 第二百九十二章 亮相梁山

《大宋好土匪》第二百九十二章 亮相梁山

作者:火丹石 字数:1147 书籍:大宋好土匪

  忠义堂

  目录[隐藏]

  忠义堂前的东西厢房

  忠义堂院落

  忠义堂内部

  忠义堂后院

  [忠义堂(外观)]

  忠义堂(外观)

  忠义堂原名聚义厅,托塔天王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它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排定座次的地方。现存的忠义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的水泊梁山风景区虎头峰,是水浒寨的主体建筑。忠义堂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左右两侧是规模较小的厅堂,它重现了当年108条好汉聚义梁山的风貌和气概,其景观布局如下:

  [编辑本段]

  忠义堂前的东西厢房

  忠义堂前的东西厢房里,陈列着彩塑的三十六天罡,个个比真人还大,神态逼真,个性鲜明。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怒目圆睁,似有满腔仇恨尚未雪。

  [编辑本段]

  忠义堂院落

  忠义堂院落中央是一根朱红色的旗杆,上面悬挂着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黑色大字。忠义堂前的平台两侧,又有两杆粉色的大旗,东面的旗帜上是“山东呼保义”(指宋江),西边悬挂的是“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昭示着各路豪杰在此集会。忠义堂的抱楹上雕刻着一副红底金字的对联:“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这是后人对梁山好汉们的赞美之辞。

  [编辑本段]

  忠义堂内部

  [忠义堂(内景)]

  忠义堂(内景)

  忠义堂内,正厅屏风缣帛上绘有古朴典雅的工笔重彩山水画,描绘了水泊梁山的旧时风景。屏风前塑有宋江、卢俊义、吴用三首领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两旁陈列着英雄排座次的桌椅、酒坛、大黑碗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大型唐三彩陶瓷壁画《梁山泊英雄聚义图》,画面博大雄伟,气势非凡,色彩凝重。壁画中有景阳岗打虎英雄武松的雄姿,有执走天涯的鲁智深,也有蹲在墙角探头躬腰的鼓上蚤时迁,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会忠义堂,他们或精灵,或粗鲁,或淳朴,或风流,何堂相碍,果然识性同居;在这里,他们或笔,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专长,真是随才器使。虽然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饮酒这一点上,却是如此一致。壁画上,他们人手一个大酒碗,有的斯文慢品,有的豪放暴饮,有的难舍最后一滴,更有人借酒赋诗抒怀。

  [忠义堂的前身——聚义厅]

  忠义堂的前身——聚义厅

  忠义堂内的一幅《梁山泊英雄聚义图》以酒为线索,把一百零八位各具性格的梁山好汉微缩在一副画中,而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地点正是这忠义堂。《水浒传》可谓“无酒不成书”,从第一回开始,直到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每回都有饮酒或酒宴。不论是邂逅相遇、亲人相会、骨肉离别还是借宿还乡;不论是喜庆胜利,出行誓师、论功行赏,还是大计决策;不论是求人相助,答谢回访,宴请宾朋,还是新婚筵宴;不论是阴谋暗算,调情成奸,还是除霸破案、打虎、偷鸡、报仇杀人等,无一离开“酒”字。酒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大闹五台山、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打虎除霸、三打祝家庄等。作为义军首领的宋江,虽从不像武松、李逵、鲁智深那样开怀畅饮,但他人生的转折点,无不与酒有关:义释晁盖--杀惜--题反诗--招安--被御酒毒死。

  [编辑本段]

  忠义堂后院

  忠义堂后面有雁台和天书阁,传说雁台是梁山众首领拜读天书、观视天象、察看寨情的地方,后因小李广花荣在此射落飞雁,故名“雁台”。大型石雕小李广花荣拉射雁的雄姿,给雁台增添了新的景观。这“雁台”可说是水浒寨的后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