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十七章 浣纱记

《明朝当官那些年》第十七章 浣纱记

作者:惊年渡 字数:1829 书籍:明朝当官那些年

  梁伯龙的新作《浣纱记》,戏如其名,讲的是著名的浣纱女西施的故事。

  剧情为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时候,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员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计谋,厚礼卑词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赴吴服役。勾践在吴三年,敝衣劳作,曲意事关。吴王不听伍员劝谏赦勾践还乡。越王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

  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毋忘。吴王色迷心窍不顾伍员反对,恣意荒淫。越国又阴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勾践拜谢西施。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

  果然和《琵琶记》一样的套路,隐恶扬善,不仅把西施的结局美化了,还把勾践塑造成一个仁义的君王。徐渭本来兴致盎然地看了半晌,最后却失望地摇了摇头。

  徐渭多才多艺,在戏剧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比较喜欢南戏,认为南戏有自己宽松自由的格律,通俗、多采,充满了朝气,不像当今世人文艺创作上死气沉沉的样子,《浣纱记》原本让他耳目一新,不过后来他看到这戏曲和历史相同,几乎没有深加工,就很失望了,因为他想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西施”,希望看到西施不以家国为己任,他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空的人,他眼里看到的是主体的解放性。

  不过这《浣纱记》也不是不可取,至少这词作就十分清丽、真挚。

  “人生聚散皆如此,莫论兴和废,富贵如浮云,世事如儿戏,唯愿普天下做夫妻都是咱和你。”诸大绶更为赞叹这情出于心的词句:“写的真好啊。”

  诸大绶内心有所触动,但到底还没有如同旁人一般喜乐忧伤都被戏台所牵引。这时候的人们普遍都是感情丰富,看到一半偷偷啜泣的人还真不少,特别是沈府的小丫鬟们,都两眼通红,吴兑就听到身边给他端茶的丫鬟小声对另一个道:“范大夫真是情重,要是换了我是西施,我也愿意为他去仇国走一遭。”

  《浣纱记》包含好几出,演完一出,戏子需要回去休息一下方可继续出演。等《吴刎》结束后,就有人称赞道:“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梁辰鱼师承老魏大人,尽得其精髓啊。”

  话音未落,却忽然听到座中一人开口道:“词是好词,曲是好曲,只是我看这吴国宰相伯嚭,好似是另有所指啊。”

  这一下很是喧闹的席上慢慢消了声音,这不明所以的人瞧见气氛不对,也不敢吭声。因为这人说的不错,这奸相伯嚭,不就是隐射如今把持朝政的严嵩吗?

  嘿,听个戏罢了,竟然有这么多说头!

  还是沈炎老成持重稳如泰山道:“大人言重了吧。苏浙一带,官宦人家,都听过这《浣纱记》,我看不久之后,也会风靡京师。若是京师禁绝了,那这戏才算是犯了忌讳。可话又说回来,若是伯嚭意有所指,那勾践是否也意有所指?西施、范蠡是否意有所指?一场戏罢了,哪有这么多说头,既然说是听戏来了,就都松快松快,大家好好听戏罢!”

  他说着忽然“哦”了一声,指着刚才发声的人对身旁的曹知县道:“忘了给大人介绍,这是锦衣卫任事的……朱九爷。”

  一听说席上竟然有锦衣卫的人,顿时一阵大哗,不少人两股战战露出了恐惧之色。

  “朱九爷来绍兴府,不过是顺路罢了。”沈炎似乎不以为意:“会稽向来好客,我沈炎且尽地主之谊。”

  朱九并不是顺路,他其实是受锦衣卫指挥是陆炳的专门差遣,来到会稽等候沈炼的。都督对沈炼很看重,他想要请辞官归去的沈炼到锦衣卫任事。朱九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他对沈炎是客气的,即使他敏锐地发现了伯嚭的确实在影射某个人物,但既然沈炎一笔带过,他也就没必要非要揪住不放——毕竟严家那一对父子,虽然和大都督是盟友,两相都是表面亲爱,内里却互相防范罢了。

  这个事情打住,沈炎对曹知县道:“原本听闻大人身体不舒服,还以为大人不会来我的寿宴了呢。”

  “本来如此,”曹知县也客气道:“不过今日不是一般的日子,本官听闻这里有好戏看,自然要来一饱眼福的。”

  曹知县嘴唇抿地很紧,他一直死死盯着台上耍着花腔的戏子,像是能把舞台的幕布烧出一个洞来一样。

  他在一天之前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出现在公堂上的揭发信,而这信里揭露了一件极是耸人听闻的事情,信中末尾提到,沈炎宴会之上,会有变故发生,这变故即是锁拿这群贼人的信号。

  变故在哪儿呢?锦衣卫出现在沈府,是偶然还是人为?曹正脑子里的弦绷地紧紧地,他很想一声令下,让埋伏在沈府外的巡捕们冲进来,直接拿人,可他到底不是个莽撞人,知道就算他捏着证据拿人,也会造成慌乱,这慌乱之中,沈府的寿宴被搅合了,贼人也有可能趁乱逃走。

  而此时,一个奴仆走过来,附在沈炎耳朵边上,说了两句话。

  “是吗?”沈炎不以为意:“能对出来,那就是我的座上宾,让他进来吧,没有贺礼也无妨。”

  陈惇在门口,将那个“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的上联对上,然而还是没有被获许进入。

  “你没有贺礼,”阻拦他的是沈府的执事沈三,他睥睨了一下阶下的陈惇:“我家主人做寿,你总不能空着手来吧?还带个小孩来蹭饭吗?”

  陈惇牵着薇儿的手,道:“沈府不是说,欢迎天下有学之士吗?我带两袖清风来,正是对沈老爷的敬意,你说的铜臭之物,才算是玷污了沈老爷的名声呢。”

  他呵呵一笑,道:“既然你要贺礼,那我就给你一副贺礼,拿笔来!”

  沈三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让人给他取了笔墨:“你这书生是哪儿的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本地人,”陈惇刷刷写完:“拿去给沈老爷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