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布衣崛起 第154章 铁骑重甲

《布衣崛起》第154章 铁骑重甲

作者:余生风起 字数:3023 书籍:布衣崛起

  明月堡的外墙还没有修好,但原先的明月寨区域变化甚大。

  小河以南几乎没有了空地,密密麻麻的两层甚至三层砖石小楼,正在取代之前的篱笆小院。

  熊成文和张展郡估计,再过一段时间,新拿到黄色户籍的庄民连独栋屋子都没地盖了,只能几家合建一栋小楼。

  小河以北早已不允许建造新屋,除了一百多户老资格的庄民住在那里,便只有十几个核心作坊。

  武器作坊和铠甲作坊分布在西北角,那里建造了两层小水坝,稳定地推动六个水车运转。李响耗费两年时间和上万贯钱粮,不断招揽信得过的庄民建了几个绝密作坊,位于明月庄东北角,李响称之为实验室。

  新的议事堂,地面到大顶的距离超过五米。

  李响坐在庄主大椅上,和下属、门生、老庄民客气了一阵,便赶到明月堡东北角的绝密作坊,查看一种极其重要的东西。

  李响屏退护卫来到山脚,躲得远远地,看雷达和四眼仔两人表演。

  带着水晶眼镜的四眼仔用一根铜棒,把三种粉末按比例混合,放入雷达手中的陶罐。

  雷达额头见汗,小心地压了压粉末,用一个软木块儿塞进罐口。

  软木塞中间有个小洞,雷达把一根半米长的麻绳缠绕在铜丝上,插入洞口,再把铜丝抽出来。再用鱼胶把麻绳固定在罐子上,雷达才完成所有准备。

  见李响点头,四眼仔咽口唾沫,把麻绳点燃,雷达赶忙把罐子扔到远处。陶罐很结实,顺着小坡滚了五十多米才停下。

  两分钟过去。

  李响奇怪,问身边尴尬不已的两个门生,“怎么还没响?是不是熄火了?”

  雷达摇头,“这种麻绳是俺求了甄爷爷,特意搓出来的,好烧得很。截下来的这一小段,不应该出问题。”

  四眼仔扶了扶奢华的眼镜,“弟子是拿硫磺粉、硝石粉和木炭粉,按照夫子给出的配比加以混合,之前都能……”

  “轰隆~~~”四眼仔话没说完,便有一声巨响传来。

  李响只觉得心脏猛地一跳,然后才恢复正常,耳朵被巨大声响震得嗡嗡的。“骤然遇到这样的东西,老子都被吓到了,何况马匹?”李响不无得意地想到。

  四眼仔和雷达对视一眼,松了一口气。两人平日里一直较劲,但都不想在庄主面前出丑。

  李响拿过一根麻绳,点着,问雷达:“仔细看一下,和下雪前有什么不一样?”

  雷达一拍手,“慢,现在烧得慢!难道说,天冷了,麻绳就烧得慢?”

  李响一脸黑线,心道:还不止呢,要是空气里水分大,麻绳烧得更慢,烧到半截,直接熄灭都有可能。不把这些搞清楚,贸然把火药拿出去,炸死的很可能不是敌人!

  在雷达的肩膀上拍两下,李响苦口婆心,“年轻人,发现什么地方不一样,就要多看多想多记。尤其是涉及到拼命的东西,更要小心再小心,若是一个不好,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本庄主发下的任务只是一方面……”

  见雷达认真受教,四眼仔又拿铅棒在那里写写画画,李响才满意地点头。

  李响上前,查看爆炸后的残留物,眉头紧皱,心道:

  “奇怪了,没听说黑色火药,爆炸之后会有这么多的残留物啊?还残留着好几种颜色的粉末,真是垃圾,配比和工艺还要不断改进才行。”

  黑色火药不是说把硫磺、木炭和硝石的粉末混合,就可以点火炸人了。粉末的颗粒大小、粉末的纯度很能影响威力,要不断摸索,李响没有记住黑色火药的最佳配比,只能让两个门生不断改进。

  大周有原型的东西还好,曽木匠等人改进起来很快,但想要搞出新东西,何其艰难。

  大定府,金国的汉人大员韩民国,正在厅堂里考校两个儿子。

  韩民国妻子早逝,至今尚未续弦。韩家只有一个嫡子,也是长子,韩道昌。

  韩民国还有一个二子,为妾室所生,取名韩道济。

  为让两个儿子增长见识,韩民国用上了扶立阿骨打登基时结下的交情,把两个儿子送到女真军中做事。

  韩民国先问大儿子,“在金国军中已经待过一月,道昌有什么收获?”

  韩道昌刚要说金国如何如何,就被自己老子打断,连忙改口,“我大金的铁骑,人马具皆重甲。一旦开动,便如千钧之力,以前见过的什么辽国铁骑,直如土鸡瓦狗。”

  中都之战,女真举全族之力,以五万余人大战四十五万辽国大军,一举击溃。

  之所以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一是因为参战的女真联军中,只有不到一半是真女真;二是因为辽国为夸国力强盛,喊出了百万兵屠灭女真的口号。

  尴尬的事情发生了,辽国一败涂地,战神阵亡,女真趁势传播“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你不是号称七十万大军吗?我以两万破你七十万,看谁还敢抵抗?

  中都之战毁灭性地摧毁了辽国部队的士气。女真攻破了辽国五京中的三京,攻下了整个塞北和辽东,占据了辽国一多半国土。

  韩道昌提到的重甲铁骑,便是中都之战时,女真联军赖以取胜的三板斧之一。所谓三板斧,分别是铁浮屠、弓箭和重甲硬军。

  女真如日初升,建立金国,更加重视击败辽国的三板斧。靠着从辽国权贵富商家抄来的财富,金国把铁浮屠扩充至一万,直接由皇帝指挥。

  韩道昌在军营中,看到铁浮屠训练时踏破冰原的场景,感触颇深。

  韩民国微微点头,抚须思考一阵,又看向韩道济,“道济,你呢?”

  “我大金步阵之精,冠绝天下。女真战士身披重甲,手持铁锤、大刀和狼牙棒,无坚不摧。”韩道济原本是唇红齿白的佳公子,在金国军营中待了一个多月,却显得有些憔悴,脸上也有了些棱角。

  回想起女真死兵在训练中,奔突如虎的场景,韩道济汗毛倒竖。

  在老林子里渔猎为生的女真战士,步战更胜于骑战。在老林子里穿行,女真战士随时要跟虎熊搏命,尴尬的是,深山老林里可不能骑马。

  说来很是凄惨。

  女真被辽国统治的时候,身披兽皮鱼皮、手执粗陋武器、只能使用骨箭的女真青壮,遇到熊瞎子的第一反应不是盘算战力,看能不能打过,而是直接上去拼命。

  运气好,捕猎的女真猎人拼着死伤几个,干掉熊瞎子。部族长老就可以拿熊掌、虎皮和老山参讨好辽国贵人,让部落免于重罚;

  运气不好,捕猎的女真人死伤惨重,也没留下猎物,回到部族就惨了。女真部族物资紧张,还要被辽国贵族盘剥,没听过哪家的残废青壮活过下一个冬天……

  好些女真部落拼了老命,一年到头积攒好东西,为的只是少受些罪,少上交几个女娃娃和青壮。如果能不饿肚子,在冬天里不冻死人,就是长白山神保佑了。

  女真起兵后,老林子里长大的战士凭借悍不畏死的精神、百年积累的怨气和充足的饭食,很快表现出自己的凶悍绝伦。

  女真战士攻陷第一座辽国城池后,突然发现,原来契丹人已是如此软弱!

  为快速击溃辽军阵型,减少伤亡,阿骨打集中铁甲,搞出一支重甲步军,女真战士称之为重甲死兵。重甲死兵拼命向前,要么敌人死,要么自己亡。

  重甲死兵屡次打开辽国大军的缺口,在中都之战中居功至伟。

  女真立国,各级的猛安谋克更加重视重甲死兵,完颜希尹还为重甲死兵取了一个称呼,“重甲硬军”。

  身着重甲、手持重武器、奋勇突前的重甲硬军,和人马具甲、如墙而进、交替前行的铁浮屠重骑兵一起,即将成为彻底攻灭辽国的杀手锏。

  韩民国取出视若珍宝的檀木盒,拿出羊脂玉小瓶,放在手心,小心地摩挲,“大郎,二郎。那你们觉得,金国战士为何屡屡以少胜多?铁浮屠、铁甲硬军和硬弓,你们觉得哪样最厉害?”

  韩道昌和韩道济面面相觑。

  两人都没有见过中都之战的场景,在女真军中做事的时候也不在一起。韩道昌不了解重甲硬军的厉害,韩道济也不了解铁浮屠的可怕,怎么回答?

  还有弓箭,北地的汉家儿郎也多有习练,韩道昌便是此道高手。女真军中,本族的老底子,平均拉力达到一百三十斤,韩道昌知道这很吓人,韩道济同样清楚。

  问女真的强弓、铁浮屠、重甲硬军哪个更厉害,便如同问一个战士,你的矛和盾哪个更厉害一样,怎么回答?女真人又不会相互攻杀,韩民国的两个儿子怎么知道,到底那样最厉害?

  韩民国借着日光,观赏羊脂玉瓶的温润色泽,道:“还是不开窍。陛下起兵以来,先以三千破两万,然后一万破十万,最后以五万兵马大败天祚帝。不算投附的室韦人和奚人,倒也当得起两万大破七十万。”

  “女真只十数万人,却屡屡大败子民过千万、拥兵百万的辽国,靠的不是强弓、铁浮屠和重甲硬军这些小道。”韩民国摇摇头,把玉瓶放入盒中,“再想想,女真立国之本,到底是什么?”

  韩道昌震惊了。父亲大人说铁浮屠是小道?

  韩道济听到他父亲的说法,却身体一震,在脑海里把女真战士和辽国士兵做了一个比较,脱口而出:“坚忍,挣命!”

  韩民国挑起眉毛,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不错,女真一族在老林子里爬冰卧雪,被辽国欺压百年,坚忍求生。如今大金立国,女真如日初升,战士人人拼命,这,才是金国的立国之本!”

  “中都之战时,老夫却和陛下相距不远。五万打四十五万,若是辽国人能有女真勇士的十分之一坚忍,也不至于大败。”

  “尽管辽军一盘散沙,彼此不信任,可辽国的底蕴确实可怕。耶律木重这样的战神,还有耶律明、萧振这样的后起之秀,都是人杰……辽军在战场上数次险些翻盘,最后陛下只好亲自下场,才把天祚帝吓跑,一举锁定胜局。”

  “心无旁骛,坚忍向前,这才是女真强大的根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