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匠 第一一八章:声音

《明匠》第一一八章:声音

作者:秦腔楚狂人 字数:1818 书籍:明匠

  来此几天,火器营一直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顶多就是晚上棚子里有嬉闹之声,碍于身份,高慧娘没有去过,此时听到声音不禁有些惊奇,于是信步出了门。

  但刚一出门,她就觉得好像有些异常,阳光好像暗了些,她抬头一看,只见西边白气正像云柱一般翻卷这往上升起,渐渐遮天蔽日,高慧娘可以发誓这种场面她从来没见过,从来没有。

  而这种带有大工业生产性质的场面,别说是高慧娘,就是火器营里面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过,此时的焦窑旁边,虽然沈清平已经告诫了大家,一会有气体冒出,出了往水龙里倒水的,其余人一概远离,而且还要像倒水的匠户一样,把嘴巴用棉袍捂上,但看到这幅景象,几乎是所用人,包括孙元化在内都完了这一条,刺鼻的味道里他们的眼里露出了浓浓的惊讶之色,他们从没想到席卷的水汽居然能把人的脸刮的发疼,当然这幅样子落在他们眼里,也让他们有一种预感——这事成了!

  水流依然不断的从水龙里流下,但白烟渐少,当水流从焦窑脚下滋出的黑乎乎的焦油处流出来时,沈清平让匠户们停止了倒水,然后命令他们去扒开窑门。

  而看到匠户们上前,以后心里突然有一种将要见到宝贝的感觉,他一把抢过身边匠户的铁锹,一边说道:“我来。”

  封住窑口的泥土已经被烧得很硬,铁锹根本不管什么用,还是干过石匠活的拿过了铁镐,照着烧红的封土上狠狠一刨,几下之后,封土‘哗啦’一声倒了下来,浓白的热气扑面而来……白气过后,民生银行赫然看到了黑的发亮的焦柱。

  这是一种与煤炭完全不同的成色!见此,孙元化波不急待的喊道:“快快,快扒出来看看!”

  随后焦柱被挖出,像假山似的,黑中发白,甚至是发亮,从外面可以看到细微的小孔,只是有呛鼻的刺激性气味,孙元化倒是顾不了那么多,急匆匆的向沈清平问道:“元德,这成了吗?”

  其实只看这成色,他心里就有预感,这一定是成了,只是炮管炸裂的问题一直压在他心头,担心之下,才想着从沈清平那里得到肯定,只不过沈清平虽然知道是成了却不不能说出来,只好含糊的说道:“应该是成了。”

  而他话音刚落,孙元化就吆喝道:“李牛,李牛,快装车试试。”

  大块的焦柱被扒了出来,还冒着热气……装满了一车之后,孙元化便喊着李牛、钱模子等人往外面的草棚而去,沈清平当然跟上……

  来到炼铁炉的旁边,众人装柴的装柴、点火的点火、拉风箱的拉风箱、装铁石的装铁石……很快熊熊的火焰燃起……木柴的火焰过后,便是没有烟的焦炭火了。没想到这焦炭火居然能和木炭一样没有烟,孙元化心里就可以肯定这事成了,随后他就想到了煤炭的易取……

  而后随着呼呼的风箱声他就看到了呼呼上窜的带着蓝色的火苗……

  震惊于窜天的烟柱,高慧娘和秀儿在院子里观看了半天才回到屋子里,然后心里疑惑着,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这秀儿那是怎么回事,只是秀儿也不知道,于是高慧娘拿起了书……

  谁知没过一会儿,就听棚子处传来熙攘的嘈嘈声,高慧娘侧耳静听,隐约听到‘这玩意还真好、这火真旺,融化的真快,以后好了,不要在烧木炭了’之类的话。

  不知怎的,外面的议论声让高慧娘一下子想起了沈清平书中所提到的熔点,“这是什么火,听他们的意思好像火很旺?”高慧娘心里疑惑着,她家里倒是开了一间酒楼,懂得火越旺,菜越好吃的道理,有心去看看,却抹不开脸儿。

  而于此同时,孙元化望着红亮的铁水,脸上的笑容禁不住放开了——只看铁水的颜色不像以前那么暗红,他就敢肯定这铁水一定像沈清平所说的那样,含杂质极少。

  那么炮管炸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现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这焦炭是否耐烧。“元德,你故意这东西能烧多长时间,比木炭如何?”心里担心,孙元化向沈清平问道。

  孙元化这种患得患失的样子到让沈清平感觉好笑,不过他还是开解道:“我刚才掂量了一下,这东西单位体积比木炭重,应该比木炭耐烧。”

  听此,孙元化喘了一口气,稍微放心,随后他就站起来,环视一周,郑重的说道:“这制作之法千万不能让鞑子知道,你们要守口如瓶,明白吗?”

  众人纷纷点头,李牛更是拍着胸脯说道:“大人放心,丁点儿我都不往外拿。”

  而沈清平却笑道:“这倒不必。”

  孙元化本意是严加保密,但听沈清平却不是这个意思,他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元德,怎么?”

  “这东西的关键在于那窑上,却不在这东西上,另外这火旺,估计也耐烧,用途极广,我觉得可以大量生产,以补充军饷。”沈清平解释道。

  从后世而来他是清楚的,现在大明朝正全力以赴对付奢安之乱,暂时没有银子支持孙承宗,银子要在一年后才有,而且还很是不足,导致孙承宗虽然扩了军,却没了置办军械,发放军饷的银子,最后进击后军兵只是不了了之,而后大明财政日渐紧张,在第二次启用孙承宗时,竟让他裁军。

  虽然现在有了纪用的帮助,但能不能弄来银子,沈清平感觉希望不大,所以他才想着最好是辽东地方上经济能自立,不受朝堂影响,这才是打败后金兵的根本!

  而听了沈清平的话,孙元化愕然一愣,随即笑道:“对对,元德真是深谋远虑,我不及也,不过此事要从长考虑,回头我和孙大人说说。”

  孙元化并不精于经济,只是觉得可行,才这么说。而沈清平也清楚现在宁前军暂时不缺军饷,也依赖朝廷惯了,火炭还没落到脚面上,还不知道火燎火燎的味,因此也笑道:“正是如此,要从长计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