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医妃她富可敌国 第154章 交待

《农门医妃她富可敌国》第154章 交待

作者:琯晚 字数:888 书籍:农门医妃她富可敌国

  青楼的布局都差不多,玲珑楼也是一楼一个大厅,中间一个舞台,二楼回廊上有包厢。从三楼垂下了许多明瓦灯,将楼里照的灯火通明。

  跟宜春院不同的是,玲珑楼大多了,大厅中围着舞台摆了三百张桌椅,依然显得宽敞。每个人都能坐在桌椅上,旁边还有侍女伺候,如果撤掉桌椅,这大厅容纳一两千人都轻轻松松。

  刘知易拿着请柬,不由疑惑:“还有人冒充吗?”

  刚才伙计查验他,他并不生气,觉得这是正常流程,不过他没法证明,所以太麻烦的话,他宁可不看这场热闹。

  伙计道:“公子有所不知,请柬与金花、金叶一并送出,每一个金榜题名的士子只能收到一份。金花、金叶都是能工巧匠打造,做不了伪。可有人高价收,京中有的是一掷千金的豪商大贾。花高价从士子手里收来,一是为了捧心仪的姑娘,二是彰显财富。”

  刘知易点点头:“这么说台上选花魁,台下是斗富了?”

  弄得跟直播平台似的。

  刘知易不由腹诽。

  伙计道:“倒也不单如此,里面门道多了。不过各家青楼并不管,您不一样,您是大才子。所以小人斗胆多嘴问了一句,您担待。”

  刘知易摆摆手:“小事。”

  说着走过了门道,刘知易就要踏入大厅,看到大厅中铺着摩尼国地毯,花色艳丽。

  “公子,您这边走!”

  伙计突然叫住他,把他往左手边引去。

  过道两旁有楼梯,这是要让我上二楼。

  果然一路带着刘知易到了二楼,引到了一个包间前面,包间上还有名字,“三元阁”。

  伙计解释:“只有中过三元的大才子,才有资格进这里面!”

  刘知易纳闷,难道他真的被外界认定有状元之才?

  伙计推开阁门,他才知道,里面已经有人了,会员谢玄就在里面,原来不是他有资格,而是谢玄有资格。

  “会元公交代过,您来了,把您带来这里。”

  伙计解释着。

  刘知易这才明白,为什么特意查验他,还有这个原因,谢玄交代刘知易来了带到三元阁来,所以伙计才特别查验,万一带一个买请柬进来的假货,惹怒了谢玄,他吃不了兜着走。

  “会元公。恭喜恭喜!”

  见到谢玄,刘知易马上拱手道贺。

  今科状元被嬴悝摘得,可谢玄排名也很高,他是第二名榜眼,而且还有会元名头,名声并不比状元差多少。

  谢玄迎上来:“刘兄取笑了,在下与刘兄相比,乃萤火比之皓月。刘兄快请!”

  说着让刘知易坐下。

  好大一个包间,正对大厅的舞台,面积足足有十几平米,放着一个圆桌,摆满了酒水。加上刘知易,桌旁一共坐了六个人,江南四大才子和谢玄的弟弟谢韫。旁边还站立着两个侍女,模样端正,身材窈窕,放在宜春院能当红姑娘。刘知易看到,桌上放着一个个玉碟,玉碟中放着金花、金叶,应该是他们每个人收到的,看来四大才子都高中了。谢玄旁边则放着玉盘,上面盛放着一根一尺长的金枝。

  看到刘知易不是假的,带刘知易上来的伙计彻底放心下来,在一旁问道:“诸位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别人还没开口,刘知易先不客气了:“多上酒。”

  桌上已经放了不少美酒,今天是来选花魁的,不是喝花酒的,没人的注意力会放在吃喝上,这刘公子一来就要酒喝,果然与众不同。

  伙计不敢多言,躬身出门。

  刘知易则跟几个熟人一一招呼完,然后开始拼酒。

  他不是馋酒,而是身体空虚。刚刚在林花房中练功,耗损不少,腹中饥饿,如果不是来赶场,他现在大概已经开始在王府大吃大喝了。

  先敬一圈,都是一口喝干,五碗酒入肠,浑身舒坦,吐出一个长长的酒嗝。

  叫一声:“痛快!”

  众人也被感染,纷纷称赞刘知易爽快。

  只有谢韫不合时宜:“如此痛快,值此盛宴,刘兄可有诗兴?”

  刘知易摇着头,做什么诗啊,要做也不会在青楼做。再做下去,他就成柳永了。

  刚好楼下舞台上乐曲声响起,刘知易转移话题:“快看,开始了!”

  两个力士敲响一面大铜锣,一面大鼓后,一个美丽女子走上来,怀抱琵琶,弹奏起来。花魁大会终于开始。

  青楼行业联选花魁,不止教坊八大名楼参与,大大小小的青楼、私馆都会参加。当然那些中小青楼和私馆,大多数是来凑个热闹,混个脸熟。日后参加花魁联选的姑娘拿出来,也算一点资历。花魁始终是大青楼垄断,不但因为大青楼的姑娘出色,也跟青楼自身的运作能力有关。大青楼是大平台,钱多,背景硬,客流量大,更容易捧红自家姑娘。决选之前的造势中,玲珑楼、宜春院这样的大青楼,每日贵客盈门,许多私馆则比平日更冷清,因为老顾客都被吸引走了。

  台下的姑娘唱着小曲,姿色、弹唱都很好,容貌端庄中带着点哀愁,歌喉清亮中带着点凄婉,一点都不输给青楼花魁,但却无人给她捧场。刘知易站在台上,看着楼下端着银盘的美婢在人群中穿梭,没有一个人叫住她将金花、金叶放在盘子上。

  “这是谁家姑娘?”

  四大才子中的王铄问道。

  一旁的侍女叹道:“她叫楚儿,小字润娘。不是哪家的,是汴媪养的租女。”

  王铄疑惑:“汴媪是谁?未曾听说。租女又怎么讲?”

  王铄是江南人,对京师风物还没有十分熟悉。

  侍女解释:“汴媪自称汴郡人,家中豪富,养了许多假女,培养出来后,租与各家青楼、私馆。她家不开馆,却做宴饮助兴之事,歌舞、女子、乐工只要与她说一声,就能齐备。汴媪贪财,寻常宴饮就得三锾(十八两),烛火燃尽则止,续烛则加倍。”

  王铄大开眼界,果然是京城,还有这种生意。养姑娘不陪客,租给别家私馆,还组织宴饮,一根蜡烛时间收费十八两银子。

  王铄叹道:“这么说,这位楚儿姑娘,即便中了花魁,也要租出去?”

  侍女点头:“无非租的多一些。汴媪得的钱多一些。”

  听完,已经捏起金花的王铄,手又放下了。他救不了这个姑娘。

  只能叹息一声:“可怜。”

  侍女也叹息一声:“何止可怜。”

  王铄道:“姑娘何意?”

  明显这姑娘后面还有故事。

  侍女道:“楚儿姑娘,年方十四。她是去年死掉的令宾姑娘的妹妹,姐姐刚死。假母就迫不及待把她拉出来。”

  谢韫皱眉:“令宾姑娘多大?”

  侍女道:“令宾姐姐是可怜人,寿数不足双十。离玲珑楼不远,同住南曲。去年暮春病重,让丫鬟扶到台阶前看花。见花瓣凋谢,自知时日无多,作诗一首,让童子送去给五年来及第的郎君和举子们看。接着摆开宴席,当晚来了聊聊数人赴宴。”

  谢韫皱眉:“尽是薄情郎。她写了什么诗?”

  侍女还能吟诵:“气余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樽酒,相邀无后期。”

  谢韫叹息一声,没几口气了,邀请友人来话别,却只来了三五个。男人如此薄情!

  侍女继续道:“席上,令宾告知众人,她命不久矣,求众人在她死时,以诗相送。假母不悦,恨令宾不曾讨要丧葬费。令宾死后,果然收到数封书信,皆是挽词。假母大怒,将诗词扔到街上。”

  谢韫怒道:“好一条有辱斯文的母大虫,就没人管管?”

  养的女儿不能赚钱了,收到的诗词便一钱不值,扔到街上,弃之如敝履。

  侍女叹道:“这种事多了,管不过来的。”

  楚儿一曲唱罢,没有得到一片花瓣,泫然欲泣。

  谢韫不说话,将自己手里的一片金叶子给侍女。

  侍女明白,匆匆出门下楼,很快有一个美婢端着的银盘上多了一片金叶,将银盘端到楚儿面前放下。

  谢韫看向众人,众人面色如常,又看向刘知易,只见他一边吃喝,一边听曲,怡然自得。更加不悦,男人真是无情种!

  楚儿开场之后,相继又有几个姑娘登台,都是貌美、歌甜,动人的年轻姑娘。每人都有伤心事,侍女能一一道来。听得多了,谢韫都不再动容,偶尔叹息两声。

  侍女见她的说辞让客人们不愉悦了,很快闭嘴,不在显摆。

  终于等到大青楼的姑娘们出场,载歌载舞,场面立马不一样。刚才那些姑娘,一个个长得很好,唱的也很好,水准之上,可惜在场面上就输了一筹。等到这些大家姑娘开唱,又感觉之前的那些姑娘,唱的虽好,可却有些僵硬,是一种练习生的好,是工业化模式造就的标准的好,而现在这些姑娘唱的,更像是专业歌手,富有美感。编曲、作词让人耳目一新,曲都是新曲,词都是新词。刚才那些姑娘唱的,大都是一些老词,刘知易甚至听到他写的几首词都被唱过。

  几家私营大青楼之后,表演又上了一个台阶。教坊司几个青楼登场,丽香院、浣纱院和洗翠院的姑娘先后出场,给众人献上了一场鼓舞盛宴。比之私营大青楼,编曲、奏乐水平相当,唱词功力不分伯仲,可词文却更胜一筹,是几首新词,显然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不像词工的作品,更有情怀一些。

  大青楼登场后,楼下的士子们手里的金花快速消耗,很快就有一百多士子投出了金花金叶,但分到每家头上,依然只有可怜几片到十几片不等,让人怀疑能不能拼出一朵完整的花来。

  终于到宜春院出场,刘知易暂时放下手里的筷子。

  谢玄看过来:“刘兄。如果猜得不错,怜月今天该唱你的词了吧。”

  刘知易也这么觉得,所以才专心来听。

  “见笑,见笑。”

  刘知易谦虚道。

  众人都道:“静候佳音!”

  佳音很快响起,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急雨一般的琵琶声,将所有人的情绪立刻带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