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醉卧美人膝 144 真的是他

《醉卧美人膝》144 真的是他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4160 书籍:醉卧美人膝

  再讨厌齐王的人也不能否认他在军事上的天份, 就如同无论朝廷如何鄙夷教匪也无法无视释空一样。本文由。首发

  齐王是主动请缨奔赴前线的, 吴太后不舍得小儿子再赴险, 国家大事上却没人听她的意见了。

  “越早赶过去越好,”这是齐王的判断,“今时不同往日, 再迟一迟, 情势会比当年还要糟。”

  政事堂里几位丞相执政多年,哪怕以前是连只鸡都没杀过的书生,现在也懂了一些军事的常识, 听齐王说了原因就知道他是对的。一则是地势,没有地势的阻挡,弥勒教以有心算无心,扩张的速度会非常快!二则是灾情, 经验告诉他们,每逢这个时候, 正是士庶迷信得最厉害的时候。盛世的宗教, 多了几分优雅,是打发时间用的,此时的宗教却足以致命。百姓六神无主,谁先站出来, 他们就最先信谁。至于可靠不可靠, 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只要此时信了,就是朝廷的大-麻烦。

  李丞相阴着脸:“诸位不要忘了还有玩忽职守的那几个,谢麟屡次上书报急, 他们却在攻讦谢麟。这样的东西,谁敢信他们爱民如子呢?教匪但凡长个脑子,说一句‘杀贪官’,饿昏了头的蠢材就会云集响应的。”

  此时凑到御前的都不是傻瓜,枢密使接口道:“前番匪首释空不知所踪,今次若还是他主持,恐怕教匪行进会比齐王殿下预料的还要快些。”

  “不止,”燕丞相也想了起来,“谢麟的上疏,蝗灾不是源自邬州!则来处灾情必然更重!聚了这些人,粮草从哪里来?必要劫掠!他们还会走得更快,且会向富庶之地去!”

  这样的话,邬州只要守住几天,反而是个安全的地方了——它也受灾了,只要看到秃山秃水,教匪必得转向。

  情势情急,皇帝也没了在这个时候还要再锻炼新人的心情,沉吟片刻,问齐王:“你要多少人,多久能赶到?”

  齐王躬身:“至多三千,再多就来不及了。”从调兵到辎重再到行军,人数越多拖的时间越长。等准备好大军,黄花菜都凉了。

  太子问道:“这……恐怕不够吧?”

  齐王点点头,走到舆地图前,抬手一指:“我去这里!周边这几处都是屯兵处,带上令符,调他们。比从京师或南方抽调来得快些。只是辎重……”

  皇帝果断地说:“这个不须你担心,许你调地方府库、常平仓应急!”说着望向丞相们。

  几位丞相一齐答道:“臣等必竭尽所能。”前面先应急,他们在后面紧跟着就调着物资跟上。史垣跟在丞相们后面,更是已经算起了账,不算受灾的几地,其他地方的库存若干,能顶多久,在八月前调齐了粮草补足即可,等等等等。

  燕丞相问:“不知此次派何人为安抚大使?”

  皇帝稍加思索,问齐王:“你看呢?”

  齐王道:“但凭圣裁。”

  皇帝道:“诸亲民官各司其职,俟匪乱平定,再议!”年轻的压不住阵,上回夹了那么多的人去,最后的结果……年长的呢,遇到齐王这脾气,顶起来也够呛了。皇帝心里倒是觉得谢麟可圈可点,但是资历太浅,只凭眼前这些,做安抚大使是远远不够的。若是在平乱之中表现亮眼,不加“安抚大使”的称呼只做“安抚使”主持事务,还是可以的。正好三年任期也满了,安抚使的任务完成之后,可以转而升职了。

  余下便是出征事宜,由齐王领衔,与政事堂、枢府、户部、兵部协商。太子问道:“空出来的缺,要怎么补呢?”闹了蝗灾就算了,隐瞒灾情闹出教匪来,官儿还想做吗?一下子空出这许多职位,需要人填补的。

  皇帝摆摆手:“叫吏部拟了单子来看。”

  太子躬身一礼,没有别的要问的了。他看好谢麟,但此时却不是夸奖的时候。

  正在齐王点将的时候,邬州的急报又来了——谢麟又给他们送消息来了,对手是释空,释空的一个帮手圆信,谢麟也将他的一些讯息传了过来。当然,侧重点在于谢知府已经发现了不对,派人去调查了,圆信见势不妙被吓得跑掉了。

  确定是释空之后,朝廷再没有一丝耽搁,以极快的速度准备好了齐王出征的一切事宜。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释空没有第一时间去攻打邬州,邬州甚至不用先抵抗几天,等到释空因为后续乏力而撤军。

  ————————————————————————————————

  邬州城,提心吊胆等了半个月的夏偏将来找谢麟了。

  谢麟也提心吊胆了半个月,“灾民动乱”的主意是他想的,他头上还顶着雷呢。等了这么久,雷还不下来,人都要等萎了。远远看到夏偏将,他就起身迎了上去:“老夏。”

  夏偏将摘下缨盔往旁边座上一放:“老弟,这教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再这么抻下去,没等他来,我先要发疯了。”

  谢麟道:“再等等,齐王就要到了,要疯也是他先去疯。”甩锅的本事,谢麟也是一流的。

  夏偏将苦笑道:“齐王殿下的教令,是命我等原地待命,等他过来。我看他们是要将我放生啦。”

  “哦?怎么讲?”

  “幕府不设在邬州,”夏偏将苦恼地说,“邬州还得我看着,咱们俩都歇不了。不但是这样,你也快收到信儿了,军粮先要常平仓里支。”

  “什么?!”

  夏偏将摆着手:“别急别急,先顶上,朝廷再调米粮来填补,为的是快。对手是释空,哪敢放生他?得趁他还没有做大,就先来堵上,都得从权。”

  谢麟低头略想了一下:“也成。”

  夏偏将欲言又止,一旁江先生终于找到机会发问:“将军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夏偏将憨笑着搓手:“谢老弟与我都要被放生啦,这个跟在主帅面前露脸,才好报功。窝在一边儿,功劳再大苦劳再多,也……嘿嘿,不知道谢老弟有什么办法没有?”

  谢老弟不用有办法,人家直接在皇帝那里挂了号,还真不用特别在齐王那里露脸啊……

  谢麟默。江先生歪脑筋动得极快,对夏偏将道:“不如这样,将军看看合适不合适。”

  “哎哎,您说。”

  “多写些有用的军报……”江先生拉着夏偏将咬耳朵,“以东翁之智,为将军拣选有用的、必能入得了法眼的,您与我家东翁联署……”

  夏偏将一想,单要自己个儿,还真没办法办成这件事。当即点头答应了:“好,就这么办!我这就让我家那个秀才将文书理好拿过来!”

  “万万使不得!”江先生急忙拦住了,“您不归府衙管,如何能这般做?您先回去理文书,迟一刻,东翁去拜访您,如何?”

  “这么麻烦……成!你们有主意的人,怎么说就怎么办吧!”夏偏将雷厉风行,抱起缨盔走了。

  谢麟望着他的背影,冷冷地说:“齐王是当我已经死了啊。”

  江先生顿了一顿,问道:“东翁这是看出什么来了?”

  “邬州既受灾,离得又近,是顶在前面的。齐王不将幕府设在这里,是已准备好了他抵达的时候邬州有失了。他一应的准备,都是按照最坏的打算来了。江先生,咱们得靠自己啦。”

  江先生咬着后槽牙:“齐王要统观大局,这般想原也不算错。教匪势大,他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要是把邬州当重点,到的时候邬州已经被释空拿下了,整个计划都得玩完,做计划肯定要留有留地。不过轮到自己头上,滋味太不好受!江先生到底是经过事的人,捏捏拳头又放下,进言道:“情势未必坏到那个地步,只要齐王到来之时邬州仍在坚守,他就不能放弃邬州,不能不顾东翁的死活。”

  谢麟轻蔑地道:“谁还指望他了?”

  江先生完全不会看人脸色地说:“大家伙儿现在还真要指望他的。顶好他能有用,否则这事就难办法了。”

  谢麟被噎到了,跺一跺脚:“去夏府。”

  江先生道:“且慢,咱们不能光沾着偏将的消息,也得做些什么。”

  谢麟道:“不是叫他们甄别灾民地域,从何处来、听闻何种消息都报上来的么?军、政消息加以印证,总可以联署了吧?”

  江先生笑道:“不错,不错,在下也是这个意思。”

  谢麟也笑了:“我这养气的功夫还是不够啊。”

  江先生吹捧道:“东翁独力支撑大局至此,换做政事堂哪一位来,也不过如此了。只有一条,一定要正气凛然地说出来、做出来,做都做了,凭什么不能得赞赏呢?”

  ————————————————————————————————

  宾主二人去了夏府,与夏偏将凑在一起合计。江先生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释空的动作很是快捷,他以战养战,后面留给圆信收拾,自然是快得不行。一旦释空行动快了起来,消息自然就多了起来。

  邬州的压力也大了起来,释空以为邬州是个鸡肋,先不去理它,于是不特受灾的州县有灾民涌入,连被释空攻占的富庶州县亦有人逃往邬州。这些人出行,能驾个车带上金银细软已算是有准备的了,使小车推着铺盖和老小的,半道上车坏了也只能步行,不少人就是随身衣服揣些积蓄,再拄根棍子完事儿。

  谁也不能顶着个屋子背着个锅逃亡,到了邬州,除了衣裳,住的吃的都得邬州给想办法,还得制止他们不令四下乱蹿扰乱民心。亏得邬州是个鸡肋,不少人往更富裕的地方跑,否则光是这些难民,就足以将邬州拖垮了。

  齐王尚在急驰赶路,就收到了谢麟与夏偏将联署的最新情况。夏偏将那里只接着简略的“教匪攻占某州县”,谢麟的消息来源更广些,写得像是话本一样,将释空的行动摸得挺熟。

  释空每到一地,他不先攻城,先去兵营——那里有武器。最初的营盘是出奇不意拿下了一个小的,然后取得了辎重器械,再占领城池。取得粮草等等,挟裹着旧有的官军,令其杀人做为“投名状”。手上染上了血就难以回头,只好做亡命徒了。

  如此,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每攻城,辄驱敢百姓做前驱,但凡城上迟疑不动手,便为教匪所乘。动手了,就是守城官不恤百姓,这仗打赢了、城守住了,官也就当到头了。

  除此而外,释空还擅用诈术,曾用降兵诈开过几个城门,又曾以教匪伪装逃难百姓。总之,花样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齐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研究地图的时间越来越长,骑在马上,脑子里也在不停地模拟着战局。人还在路上,就已经发出了数条命令。对付释空这样的人,除非一刀剁了,否则一应计划都要有余地。齐王依地势,划定了几条防线,将教匪困在其中,防线的前面,尚有数城不曾落入教匪手中,齐王也不敢托大,只看地势为凭,先扼住释空的攻势再说。释空所占的地方里,倒有一大半是灾区。

  还好,还好,补给限制了释空的发展。打仗,拼的不止是兵将,更多的是后方。

  邬州,谢麟再次从夏偏将那里知悉了齐王的安排,好险没有问候齐王的祖宗十八代。这一回,夏偏将都看出来了:“殿下这布置,是不是?要咱们顶在前头啦?”

  谢麟也不敢就说出动摇军心的话来,只说:“我也不甚懂兵事,想来齐王有他自己的安排。他奉命而来,总不至于割地求和。”确实,他于军事并不精通,不过是懂些人心罢了。凡上位者做事,你见过谁上来就图穷匕现的?放到齐王身上,这用兵之道,也差不多是这样。

  夏偏将略略安心,又愁了:“咱们的粮草,不大够了。讨饭的有一口稀粥吊着命不饿死就行,当兵的不能饿着啊!皇帝也不差饿兵,差不动!”原本计划着是够的,释空推得太快,灾民涌来的太多,这些是纯张口要吃的,再省着给,基数在那里,存粮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今年这一季的收成又都进了蝗虫的肚子,城里的粮价一天一涨,这还是因为有谢麟在压着。

  谢麟算了一下城里米商的库存,道:“我心里有数,齐王也快来了,他总不能来吃白饭吧?”

  夏偏将道:“但愿吧。”

  谢麟道:“这些灾民,闲着也是闲着,叫他们筑几个土城,一则暂时安顿了住人,二则万一来了教匪,也能抵挡片刻。吃完饭太闲着就会胡思乱想,有点事做省得惹事生非。”

  就在二人说粮草的时候,政事堂也在行动,他们调粮,并非从产地、库存地往前线调,那样的损耗朝廷也心疼。政事堂采取的是递进的方式,甲地的调到乙地,乙地的调到丙地,层层推进,既快又省。当先的一批已经到了,却不是到的邬州,而是齐王新设的幕府,那里齐王调动的兵马正在聚集。

  齐王设好幕府,第一道命令,却是聚齐诸州县官长——统一调配粮草辎重等资源。

  谢麟也在他征召之列,夏偏将却没有接到命令,弄得他以为命令送错了人。夏偏将虽是个粗人,也不是什么都没感觉,总觉得邬州被齐王给抛弃了。谢麟只得给他解释:“邬州不能没有,老夏你守城比我更在行。咱们俩不能都离开。”

  谢麟却将自己的印信留给了程素素:“我去幕府见齐王,府中有事,你只管与江先生商议,有用到老夏的地方,只管想办法用他。老邹在督建土城,有些事儿不想告诉他就不要告诉他……”

  样样都嘱咐得差不多了,才闷闷地说:“早说叫你走的。”

  程素素道:“大军来了,教匪也没来,走什么走?你快些动身吧,那一位不大好讲道理。”

  谢麟一步三回头,直奔幕府听命。

  ————————————————————————————————

  齐王幕府不另设,征用了当地的府衙,也不添置任何摆设,相当简朴。所召之地方官到了,他下的命令却一点也不简朴——都把存粮的实数报上来吧,甭想骗我,谁骗我,我军法办了他!

  一瞧这势头,再有私心的人也知道他这要征军粮了,都打了一个哆嗦。

  谢麟不怕他:“邬州受灾,今年颗粒无收,又收容灾民十万,坐吃山空,存粮一日少似一日。要说实数今天说了,明天又减,只会比报的更少。”

  齐王一点头:“你留半月粮,其余我有用处。”

  毛?!谢麟心里炸毛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