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醉卧美人膝 137 初见夏氏

《醉卧美人膝》137 初见夏氏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4588 书籍:醉卧美人膝

  养移体、居易气。大约是才阔不久, 更兼双方的亲友要帮衬的多,而夏家交游之人并不如何富贵。夏大娘子身上几乎看不到一般人意识里的官家娘子的气质,一到了地方,与管事娘子一道吆喝着卸货安置。

  她是贫苦出身,自家干活麻利, 贫苦人家的抓家媳妇儿比大户人家的仆人要勤快得多, 一旦看不惯仆妇做得不好, 还要夺过来搭一把手,弄得仆人们面红耳赤的。这也是她与不少官家娘子不大合得来的原因之一:就不是一路人。

  仆人们也有些不太开心,夏家仆人少, 做活就多,偷奸耍滑也很为难。夏大娘子干活太地道了,她可能不知道四季衣饰怎么搭配首饰, 却不可能不知道任何一样家务活该怎么做、多长时间能够做完。

  夏大娘子撵得一阵鸡飞狗跳之后, 单论安家的速度,比从京城谢府出来的训练有素的家仆们还要快些。干活的时候, 还不忘了数落夏偏将:“你驴桩子一样挺在这里做什么?人家给咱送了东西, 咱不得回礼啊?我这儿收拾着,你那儿找个书办写帖儿啊!”

  夏偏将也被她支使得团团转。随行的还有未成家的两儿两女,夏大娘子对女儿们和颜悦色地说:“你们大小也算是做官儿人家的小娘子,别外头站着啦, 往屋里去。”接着是吼儿子,“你们爹是驴桩子,你们就是小驴桩子!长得横高竖大的, 屁用没用!去看好马房、库房!”

  风风火火地安顿了下来,又催问夏偏将,帖子写好了没有。夏偏将从来没有书房,正在文书于秀才房里蹲着烤火,于秀才面前写坏了八张帖子,正文还没有写出来。

  夏偏将做偏将没几年,官职不大、油水不丰,自家和岳家穷亲戚还多,长子次子娶妻、长女出嫁,又是一笔花销。亏得老婆不爱摆谱,日子才能维持一个还算体面。家是没存下几个钱,自己从不读书,也从来没考虑过自己要养个专门代写文出的人。以他的身份,也几乎用不到写奏折。遇到要写帖子写信了,就花几个钱,找个不第秀才代笔。日子久了,夏大娘子索性就聘了这个秀才给自家儿子当西席。

  夏大娘子的算盘打得精:自家儿子这脑子呢,现读书也晚了,会认字,能代他爹写个信写个帖儿就行。以后自己做了官儿,也不用央别人了。且这秀才做儿子先生的同时,还能兼着给夏偏将写个信稿什么的,一举两得。并未想过什么参赞幕僚的事儿。

  夏偏将要赴任,也设法将这秀才夹进了名单里,做自己的文书。

  于秀才听说要自己写给谢麟的贴子,激动得手一直在颤:“状、状、状无谢、谢、谢公?”

  夏偏将道:“怎么?不能写么?”

  当然不是!是太能写了,于秀才将谢麟的帖子捧着看了又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喜欢,珍而重之的,读了又读,只觉得遣词造句妙到巅毫,竟不知道要怎么写回帖了。都知道夏偏将大字不识,那这帖子,不就是文书的水平吗?!要写得不好了,岂不是要在状元公面前丢脸了?

  于秀才搜肠刮肚,只恨自己平常写的奇葩家书太多,影响了自己的书写习惯,弄得用词都不文雅了!好容易字斟句酌,觉得满意了,又对自己的书法不太满意了。

  夏偏将围着他转了好一阵儿,越转他越写得不好,夏偏将只好离他远远的,蹲在门口。

  夏大娘子带着个伶俐丫头往于秀才这里来,见状也不由小心翼翼了起来:“这是……还忙着呐?”

  夏偏将蹲地抱着个头:“你甭吵吵他,叫他写。”

  夏大娘子咽了口唾沫,退了出去,决定晚上再好好教育教育丈夫。

  好容易于秀才战战兢又志得意满地写完了,抬头一看,到了该掌灯的时候了。今天这帖子是送不出去了,于秀才便和夏偏将商议:“既然要明天送帖子,我再琢磨琢磨?”

  夏偏将是真不知道于秀才哪儿来的这份仔细,全家也就他能写了,只好同意了。于秀才又熬了半宿,添添改改,五更鸡啼,终于成稿。

  夏大娘子干净利落地派人给府衙送了去。

  ————————————————————————————————

  大门一开就看到外面立着个人等着开门送帖子的情况还是不太多的,番役抻着懒腰打着哈欠拖开了大门,就叫门外一个黑脸壮汉给吓了一跳:“做做做做,做甚?”

  夏家挑人的审美是这样的——高大、健壮,浓眉大眼,阔口直鼻。夏偏将自己个头偏矮,虽壮,身高终是件憾事,挑几个亲卒,都是这等长相,身高的要求就极高。照他的标准,一字摆开那是威风凛凛,拿去敲门,活似收阎王债的。夏大娘子偏偏也是这个爱好,觉得这样威武霸气。将最高健黝黑的一个派了去府衙。

  这亲卒一路吓跑了三个早起担水的路人,问到一个打完更回家的更夫,才找到了府衙。到了地方,又吓着了一个番役。亲卒官话讲得好,番役却是一口邬州方言,两个人都别别扭扭,比划了好一阵儿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番役心道,这群丘八,果然凶神恶煞的。怪道都说不要与丘八打交道!瞥了瞥这丘八钵大的拳头,还是客客气气请他到门房去坐着等,还给丘八上了壶热茶:“咱看门的只有这些粗茶,您凑合着焐焐手吧。”

  飞一般去报信了。

  府衙从上到下都起得略晚,离了京城,都有些放鹰。谢麟才穿好衣服,捏着下巴往后院里去蹭个早点吃,还没走到二门,就被拖了回来——夏偏将送帖子来了。

  谢麟打开了一看,嘴角一抽:“知道了,看雨,去打发些赏钱吧。你跟着他回去,见了偏将,就说,知道他新来必有一番忙乱,此时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等他们安顿下来,也好过年了,再一道吃酒。”

  看雨领命,与番役去门房打发来人,中途还拐了个弯儿,捞了一盘点子带给夏家来人。

  谢麟踱着方步,慢腾腾地独个儿往后走。

  他对驿站颇为重视,自驿丞至驿卒,都被他顺得乖巧服贴。夏偏将一家才进邬州,驿丞就将消息送到了府衙里。不像谢麟到任时上下官员连着士绅一同出迎,夏偏将的到来,并没有惊动到地方。谢麟也没有组织人去迎接一个偏将的意思。

  大约从幼崽期开始,谢麟就是个肚里明白的货。少年时惨遭变故,更是冷了心肠,总要别人先对他好,他才会对别人也渐渐温和起来。虽觉得程犀那样的君子很好,也清楚自己这辈子大约是与君子无缘的,是以热心肠的事情,他极少去做。

  他对夏偏将,既没有什么印象,更不知其为人,非亲非故的却体贴关照夏偏将,乃是因为要用到夏偏将。他待夏偏将,留了的何止一个心眼?正在用着心机呢。

  到了后面,程素素那儿正在摆早饭,看了他来,笑道:“可巧了,灶上才送来的。”

  谢麟将帖子往几上一放,洗了手,坐在桌边才说:“夏家送来帖子了,写得……很有童趣。”

  “噗,”程素素被这冷笑话给逗乐了,“怎么说话呢?”

  “吃完饭你看了就知道了。”

  程素素道:“你对偏将刻薄了啊。”

  谢麟两条好看的眉毛此时才往中间拢了拢,道:“已做到偏将了,就没有个书办幕僚?别再是个不中用的。”谢丞相不至于办这等事吧?不过考虑到谢丞相还打算过扶植谢源,这种看走眼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程素素道:“中用不中用的,一时半会儿也换不了了,往好处想,偏将的履历,不像是个斯文人,不重文采不是太正常了吗?早晚要见到真人的,到时候再评定也还来得及。”

  “也对。”谢麟不再说话,慢慢喝着鹿茸粥。带来的厨娘是相府的旧人,整治珍贵食材很有一套,做得鹿茸粥十分鲜香可口。谢麟默默地喝完了,默默地又看了程素素一眼。

  “不好喝?”

  谢麟慢吞吞地道:“没有。”

  “长辈们又心疼你,给了你好些东西,你挑一挑,合用的留下来。”

  “哦。”谢麟坐着不动。

  程素素与他闲话了几句,他才慢吞吞地走了。程素素在他背后摇摇头:“怪怪的。”因夏大娘子来了,程素素也要为她引见一下本地的命妇们,大家虽不亲热,多少要打个照面的。据驿丞们的说法,这位娘子是个很有趣的人呢。

  程素素先约见了王经娘子、赵娘子等人,明是说着好容易下了场雪,赏雪吃酒。赏花的时候就与她们说了夏偏将一家已经来了,大家总要见个面,好说说话才行。王经娘子道:“京里来的?没听说过这个人,倒是没个谱了。”赵娘子心直口快的:“总不会比王偏将家还难办吧?好歹是个正房娘子。”

  王偏将是携妾赴任的,家里没个主事的娘子由这妾来主持家务,交际上头可让娘子们为难了,骂个小妖精都要担心别误伤了她。文官武官本来交道就不多,后来便越来越淡了。其实赵娘子心里,是有些想与这些武官相交的,不为别的,武官胆子大,路子野,做些什么经营买卖的也不改粗犷风格,很有利润。

  程素素道:“我与官人,会先去拜访一下的。大家伙儿,有什么要留意的,再与你们说。”

  王经娘子笑道:“那我就放心啦。要是个好相处的人,以后咱们可有牌搭子了。”赵娘子也跟着笑了起来:“是极是极,张教谕家的娘子就不爱玩牌,可惜了了。”

  眼下人不凑手,也打不起牌来,程素素就问起王麓如何,有信来没有。王经娘子笑道:“她呀不定在攒着写什么长信了,必有给您的。”程素素道:“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年节好走动,兴许亲事就定下来了呢。”王经娘子道:“但愿如此了,怪舍不得的。”

  一句话勾起了赵娘子的愁思来了,她很想高门嫁女,然则珍姐脾气犟,没与程素素玩到一起,王家搬来之后,又想女儿在王经娘子面前混个眼熟,可不知为何,珍姐依旧与王家也不甚投缘。赵娘子忍不住说:“令妹必有良配的,不像我家里那个冤家,还不知道将来落在哪里呢。”

  王经娘子宽慰道:“缘份的事,急不来的。兴许有好运气在后面等着呢。”

  程素素也说:“是呢,令郎还去京中读书吗?京中有好少年的。”

  赵娘子脸上愁容更盛:“他更不省心啦。”

  王经娘子与程素素只管拣好话说,却一字也不肯落在实处。赵娘子这一双儿女,都有些小毛病,赵娘子偏又盼着儿女成龙成凤的,她二人就不愿沾这个手了。譬如珍姐,有个做县令的父亲,一般乡绅家里多少得供着些,赵娘子想她高嫁,高门大户谁供个脾气不算好的县令的女儿呢?

  赵娘子也不好拿自己家烦心事让别人给个结果,讪讪地转了个话题,三人闲话一阵,王经娘子便与赵娘子辞去了。程素素府衙内的事,一应按着旧例略作添减,定下了章程,便与谢麟亲自去拜访一下夏偏将家。

  美其名曰,暖宅。

  ————————————————————————————————

  夏偏将住在原来王偏将的宅子里,这地方程素素只到过一次,还是王偏将做生日时与谢麟一道来的。

  进了宅子就大吃一惊——变化忒大了。

  王偏将在时那些花里胡哨的摆设等等都不见了,换上了很有层次感的家俱。程素素被夏大娘子亲自迎进门,一路从前堂到后堂,看到了混搭的装修风格,完全可以从式样、材质来推测出某样家俱是夏家在何等家境下添置的。老榆木的、松木的、杨树板子的……

  雕花的样子也与材质一样的混搭。

  程素素眨眨眼,只当没看见。倒是对夏家宽阔的场地很有兴趣。王偏将在的时候,这里是搭棚宴客又或者搭台唱曲儿的地方,如今一片光秃秃的,东墙下一排草靶,西墙下一排草人,背面贴着后面抱厦台阶两溜兵器架子,兵器架子旁边是老大的石锁。

  夏大娘子略有些无措地堆着笑:“那什么,都是粗人弄的这些个。来了也不知道收拾家里,营里走了一趟,就搬了这些破烂儿回来。”她户籍上写的是京城不假,细细分来,京城里面的住户是不爱承认她这“京城人”的身份的。京城里的人,承认的是一圈城墙里的居民,才算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城外郊区,乃至郊县等等,都是乡下人。

  夏大娘子是在丈夫做了偏将之后,才得以在城内置了个小院子,勉强获得了这资格的。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却遇到了相府嫡孙一家子,顿时有些气弱。

  再者,这知府家的娘子,多么斯文的人呐!夏大娘子从未见过这么细致好看的小娘子,又白又俊,冬衣穿在身上都不显胖,瘦条条的,说话声儿也软软的,那么好听,笑起来也甜甜的。夏大娘子很担心自己家这样子吓着了这娇贵的小娘子,声音也不自觉地放低。

  程素素眼睛亮晶晶的:“这样很好的。”

  夏大娘子心道,这可真会说话呀!看着就讨人喜欢呐!再也不说这些人家的小娘子酸不拉叽的了。不是男人,我也爱这样的小娘子呐!

  一面将人让到后堂,后堂的家俱也是混搭风,茶也一般,柴炭也带点气味,程素素都不在意,抿一口茶,笑道:“听说还有两位小娘子?”

  “小东西羞见人呐!不懂礼数,别冲撞了。”

  “怎么会呢?请见一见吧,邬州也有好些小娘子,呃,不知道两位小娘子的年岁?我倒知道几家小娘子,从极小的,到十来岁的都有,您要愿意,就一起就个伴儿。”她连夏家几口人,昨天买了几升米都知道,此时只当不明白。

  夏大娘子见她通情达理,叫了两个女儿出来,这两个女儿年纪不大,一个十岁,一个七岁,看着倒比夏大娘子精致一些,虽不算小美人儿,也是生得端正。程素素笑道:“看着心里踏实。”要给见面礼。

  夏大娘子不好意思了:“您都给过啦,年礼给了几大车的,我们还没收拾好了回礼呐!”

  程素素道:“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抹黑的,当时有人帮我,现今我怎么就不能给您搭把手呢?以后您再帮帮别人,都是一样的。过年是过年,头回见面的礼,是不能少的。”赠了两个小姑娘新样的彩缎。

  也不与夏大娘子多攀交情,只约了过年一道听曲吃酒。两人都有意交好,一时说得投契,认了京城的老乡,夏大娘子渐渐放得开了,声音也高了一点,正要讲今年京城的一些新鲜事,却被外面的喝彩声打断了。

  夏大娘子嗖地站了起来,扬声道:“鬼哭狼嚎的什么?!不知道有客人吗?!脚筋打折了你们的!”

  骂完了才想起来,呀,好像自己这儿也有客人,脸儿也红了。程素素笑道:“不碍的,我也喜欢热闹的,从小我就淘气。前面必是有趣……”

  说到一半,外面滚进来一个小卒,半截黑塔一样地窝在门前:“禀,禀大娘子,是、是咱将军跟那知府大官人演武呢。”

  夏大娘子骂道:“这老东西又发颠了!好叫斯文人天寒地冻陪他疯吗?”

  程素素惊讶了:“我家官人居然好这个?不如去看看?”她也担心把谢麟给冻坏了。

  两人同去前面新辟的演武场。

  作者有话要说:素素:谢先生,原来你能打?

  谢先生:不要诬蔑好人!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