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形意宗师 卷一百七十九 暗劲,不撕境

《形意宗师》卷一百七十九 暗劲,不撕境

作者:说自在 字数:2279 书籍:形意宗师

  韩珞练习完夜剑之后,返回家里。

  平静呼吸了一口气,此时他的气息早在多年武道修养的功夫岁月之中,成就了呼吸自然的功夫,一呼一吸绵长细柔,完全符合身为华夏智慧成就者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意。

  其实讲的是呼吸之间,就是天地之根,人命归处。婴儿结胎,在母腹之中,肚脐与母腹相连,母呼子呼,母吸子吸,直到出胎之后,脐带剪断,胎息停止,气息长冲,开窍于鼻,自此之后,先天之气转为后天之气。

  而绵绵若存,就是在不断返根,返回最接近胎息的时候。

  华夏古人一直在认为和研究,婴儿的身体状态,最是完美。古圣贤并不认为成年是好事,认为物壮则老,到了人体的巅峰,就要下滑,一步步渐渐走向衰,老,病。

  道家主旨与武道家不同,道家主旨自古就在‘返本还源,长生不老’之上。对身体的研究,避死沿生更是精确细化,是一部精妙的古代人体科学,只可惜在现代社会被封设为‘封建迷信’,把一些传统精华弄丢了,没人关注。道士自古九十多岁,一百多岁很正常,这一生命现象,并未在现代社会大众群中获得关注。

  草木秋时衰,事业到了巅峰就要下滑。所以道教一直在避免强大,物壮,和成熟。处处皆柔,弱,却长久之道。

  虽然道家在现代社会并不显眼,武术界却红红火火。

  但自古传承下来得东西中,武道很多内容都是一体的,武学中就蕴含了人体养生学。

  韩珞年纪已经二十三岁,却一副二十岁的稚嫩面孔,如果不是当年徒步长江,日晒雨淋,损坏了皮肤,他还可以保持在十七岁的面孔上。

  这就是真传武夫,道士往往比真实年纪,要小很多岁的模样。

  俗语说:“道士的脸,最不能看年纪。”是因为一些老道士,在八十多岁,还看着跟五十岁的模样一般。

  至于佛门,主旨为‘解脱’,解脱生死之说,虚无缥缈,但主旨之高,远超武道两门,故一般僧人对躯体的健康,并不是最看重,更重视精神的修为。

  韩珞绵绵若存,口水满口,慢慢咽下,闭目养神。形意拳中‘鸟台’形拳,是属于轻身腾空之法,良久之后,身体轻盈,一纵即高。龙形拳属游走搜身之法,专练搏击之中,贴身游走,转换角度,大走步搏击于众中。猴形拳属于伸缩腾挪之变,近身搏斗之间,伸缩腾挪威力极大。虎形拳扑腾寸劲之功,浑身整劲扑腾,全身一块钢,又炼势大力沉之劲。蛇形练伸缩擒拿纽走点穴之功,熊形炼不动如山之功,马形练奔跑速力结合之功,鸡形。是属于脚底轻如羽,身上势大,属于乘胜追击之功,专用于敌人败退而己方追击之功,脚底轻盈速度快,上身力大又可击败敌方。

  形意拳每一拳,都不是完美,而是练习搏击中出现的各类情况,抓,打,擒,拿,点,游,战于人群,寸劲,稳如山,等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被十二形概括,良久之后自然对各类情况应付自如。

  至于五行拳,乃是形意拳的母拳,乃是拳劲之基础,功夫从此出。但不是应付各类搏击情况的方法,但养身,养劲,气池运转,沉劲,气势如虹,都是从这里练出来的。

  至于器械,不过是以器为臂,功夫上器而已。只不过每套器械针对各自的特点,各有一套应用的方法而已。

  长枪身长,就不适合左晃右打,而是前进后退,左栏右拿之功。故人要附在枪上,枪人合一。

  刀器一边厚一边窄,可以左刁右刺,腾空变化,但又与剑器不同,乃需要顺刀势而为,以身发力。这里又有因刀器不同,有细小改变。

  而剑器,自古誉为礼器,轻盈,乃是仿人手而设,犹如人之手,角度无死角,杀伤力因本身的特点并不沉重,威势不大,但顶级强者之中,持剑器,可将其实力发挥到极点。又与长枪横长竖出,前进后退不同,枪本身就有一种僵死劲。而剑器为顶级强者必选之物,但又有一些强者,不屑持剑,认为不够豪气大势痛快,另辟蹊径,琢磨长枪,刀器等兵器的巅峰之道。却是将器物发挥到极致,但仍是少数。

  明劲武夫持剑器,不如持刀,枪等器,原因就在于,剑器虽弱,却依赖于使用者本身功夫,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正是仁义之兵。

  故古代最上等的剑器一定是送给最上等的武夫。

  当然,一些爱好剑器的象征性意义者,喜欢装饰,就是平常士大夫,也可以带。

  但赵子龙带剑,‘青釭’宝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又岂是装饰。

  (作者语:诸葛亮吊祭周瑜时,赵子龙带的就是一柄剑,即符合礼仪,同时也要保护诸葛亮。当场高手,因赵云带剑无人敢动诸葛亮。在古代,化劲武夫一般都遵循‘马上枪,地上剑’的规则。)

  韩珞闭目养神之间,神思回溯形意拳,他认为这套提升人体系统劲力的‘实操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扑腾转换,寸劲之强,五米之内,至强至刚。因追求在五米之内把劲发挥到极致,也因此,在五米外开始逐渐消散。而太极拳,却不会这样,因为太极拳追求的是肢体放长放弹之效,从一开始,两拳追求的就不同。

  而形意拳追求寸打,腾挪,而这样子,在人群密集的战斗场所,恰好可以保持最足的持久力,又能速战速决。

  韩珞意识到,形意拳,真的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拳种,一切招式套路,都是为了应付那个场所。

  而太极拳的产生源泉,却是道家追求长生人的手中,自然是追求柔,长,久。太极拳在绵绵若存之上,独辟蹊径,令人乍舌。缠人败人又尽量不伤人,即使顶级高手全力发出,伤者也会有一口气在,能够养伤,活下来。而形意拳却不是这样,击中之人,必定当时丧命。

  韩珞呼吸了一口气,身为暗劲大宗师(大三时为暗劲中上之间,因留学国外学习英语延缓一年,躯体的功夫降落,但境界还在。)俯瞰武术界的拳种的资格和眼光,能力是有的。

  开馆授徒,就有开馆授徒的资格。

  但是暗劲仍感天地像一道半隐半现的屏障,似乎看到了一些东西,但又有很多看不清,却是能够看到。这让暗劲武夫,很是痒痒,也深感天地之深,境界之远。不足以自胜,争斗之心早已消失。

  故,暗劲武夫,很少和人动手,出手伤人。

  逼不得已时,也会给人留一份生机。(因为察觉到,伤人之重,那道天地屏幕,就会越来越模糊,感知越来越小。)

  除非,真的是撕境而出手,不固日后的跌境大损,或放弃了追求。

  那样的暗劲武夫,真的很恐怖!

  (注,所以中华武学,很少出手。搏击不是目的,窥视天地之妙才是真道。乃是修自己,修大道的法门。故武学之中,有个学字。)

  (注:暗劲在祖先的经典,易经之中有过描述,是这样描述的,易经第三十四卦,大壮,就是描写武夫强身之后的功效。

  :大壮,大者壮。刚以动,故壮。

  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翻译成现代话,即‘大者,壮。因为属于用金刚劲强身健体,所以壮。因为壮,而变得人格大。因为大而正(争强好胜之心消除),正大,所以可以见一些天地的情况。’)

  (暗者,隐也,因为窥视到了体内的暗藏之妙,所以也连着窥视到了天地之妙,天地有明面上的东西(花草树木山岳)也有暗面的东西(日月无人推而自转,星辰无人列而自序,万物无人造而自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