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彪悍农家大嫂 第73章 解释(3)

《彪悍农家大嫂》第73章 解释(3)

作者:王婆种瓜得豆 字数:1877 书籍:彪悍农家大嫂

  “废话!我们家柳柳都嫁人了,还没有变化?你也不看看,我们家柳柳从来就会跑,见识也多,会做这么多稀奇什么啊?以后我们家柳柳会的更多呢!我养的女儿还能差了?”

  柳柳的娘故意这样说。担心柳柳的爹也看出女儿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怕他受不了。就自己一个人知道行了,谁也不会知道了。就是死自己也不会说的。自己能接受现在这个女儿的魂魄附在原来女儿的身上,但是不能被别人知道,怕有心嫉恨自己家的人拿这个祸害柳柳,自己绝不能让人祸害柳柳,现在的这个女儿。就是自己亲生的,就是自己养大的。

  再说,柳柳今天没有回娘家,就先到了周木匠的家,给他画了拐杖的样子,照着赵本山卖的那个拐杖画的样子,忽然想起周大福也是需要的吧?就是他腿长一段时间,不能吃力用这个拐杖拄着也方便的吧,于是就跟木匠说一共做两副拐杖,一副照着公公的个子做的,一副照着周大福的个子做的。

  “这个就是拐杖?真是亏你想的到的,这样你公公拄着是要比那个木头方便多了,咦,你这副是给谁做的?”木匠好奇的问。

  “我一个远房的亲戚。腿骨折了,临时柱一阵子。一起要多少钱?”柳柳不想多说,就敷衍着岔开话题。

  “这个就算了,也用不了什么木料,都是村里人。明天就能给你。”周木匠爽快的说。

  “那我家打的家具估计什么时候好?”柳柳多问一句。

  “你看看,木料都现成的,你放心,打起了快的很,不过,梳妆台的镜子要迟几天才能装起来,那个镜子要到县城一趟,才能给您配好货,其实说实话,要不是你打梳妆台,光是别的,我们打的快,还便宜,光是五个梳妆台的镜子,就要20两,还要专门去县城一趟配才行。”周木匠随意的说着。

  “啊?镜子还要到县城配?”柳柳不解。别告诉我镜子也是从那个燕国进口的吧?

  “当然要去县城配,其实镜子都是从齐国运过来的。路途遥远,还容易磕坏了,所以就这么贵。”木匠解释着。

  柳柳叹气,乃妈的,镜子是没有从燕国进口了,那是从齐国进口了!那自己身处的天朝能出口什么啊?

  “我听说木炭和纸是从燕国运来的。那人家燕国齐国会不会到我们天朝来买东西啊?”不管了,问吧!做木匠手艺的人也是吃的百家饭,见识也是多的,自己也不耻下问了。

  “买啊!当然要买了,我们天朝中原一带盛产大米,燕国多是山地,齐国也是水患太多,经常断米,就要到我们天朝买米的。我听说我们天朝卖出去的大米也怪贵的呢,我们买一斤大米,三文钱,到了燕国齐国,就是三十文钱了,想想也真贵啊!”木匠感叹的说。

  柳柳倒是不觉得,这样的价钱不是正好,你们用技术挣我们的钱,我们就用粮食挣你们的钱,不过,柳柳想想也奇怪,好像天朝经常跟燕国打战,跟天竺也打过,天竺是依附齐国的,就是天朝也跟齐国打过,可是偏偏几个国家一边打战,一边还通商贸。

  再一想,这也是现实造成的一种奇特的景象。对方有的,自己没有,怎么办,不是打战抢过来,就是拿钱买过来。就是不知道一般商人能不能拿捏好这个度,万一被按个通敌的罪名,就死定了。

  想想这个跨国的生意不好做,简直就是穿越生死线啊!那进出口的东西是要死贵,不然还玩命挣这个钱干嘛?不就是图个暴利?得,自己也不要想这些了。安安生生改善生活就好。

  出了周木匠的家,柳柳看看时间早的很,自己想到镇上看看。顺便给家里添点什么:“爹,娘,我想到镇上看看,你们看,需要我买什么带回来?”

  “好像也不缺什么,上次孝天也买了不少回来,家里现在有蔬菜,还有你带回来的肉,就不要买了,不然,你就给孝国孝敏两个孩子买件棉衣?”

  婆婆试探的问问,其实孝国孝敏身上有棉衣,只是不新,两个孩子看着孝全孝文能穿新棉衣,有点眼馋,天生快过年了,给两个孩子买两件新棉衣,也给他们高兴高兴。

  “好啊,不如这样吧,今天我就带着孝文,孝国,孝敏到镇上看看,给他们买衣服也合身。”

  柳柳听婆婆讲是给孝国孝敏买棉衣,自己忽然想起来,上次自己是给婆家的人都买了棉衣,后来孝天也给他们买了棉衣,虽然卖狼孝天给了二叔家钱,估计他们不一定给两个孩子买新棉衣的,说不定他们还有别的开支,或者是别的打算。自己十分喜欢这两个跟自己亲的孩子,给他们买自己乐意的。

  “也好。只是不知道孝文肯不肯去?这孩子就要看书。”婆婆不太确定的口气。

  “没事,我带他去,不去也得去,你帮我叫孝国孝敏出来,我这就去叫孝文。”柳柳很自然的吩咐完婆婆就叫孝文了,婆婆听的也很自然,就去二婶家叫孝国孝敏了。

  孝国孝敏一听说大嫂要带他们到镇上,喜不自胜,再听说大嫂会给他们买新棉衣,更是喜上加喜。

  “爹,娘,我们跟大嫂到镇上了!”孝敏说着就急忙拉着孝国跑了,找大嫂到镇上去。

  “看他们两高兴的,跟多少年没有到镇上似的。”二婶笑着。

  “都是小孩子,能到镇上当然高兴了,再说他们也是半年前到的镇上,镇上那么热闹,有吃的有玩的,小孩子当然喜欢。不过,柳柳手里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钱,不然也给你们家盖上瓦房?”婆婆现在看柳柳跟自己家媳妇一样了。想着自己家盖的瓦房,就有些不过意。

  “就别提了,上次孝国孝敏非要盖,我们没有答应,他们两还不高兴的,再说,我们现在也住的好好的,家里也不是没有瓦房住,我们杨家一下子盖这么多的瓦房,村里人要眼红的,再说,柳柳一下子花这么多的钱,估计也是他们柳家卖香肠分给柳柳的,就别一下子吼吧吧的用柳柳这么多的钱,人家柳家看我们杨家还不多想?就这样蛮好的。柳柳现在这样也算是我们杨家的福气了,别说这个事了啊?”二婶叮嘱着大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