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辛夷传 第64章 殿堂乱群臣争执起 相思间祸心暗涌生

《辛夷传》第64章 殿堂乱群臣争执起 相思间祸心暗涌生

作者:殷家了了 字数:2028 书籍:辛夷传

  文德殿上,御榻阶下,宋庠在左,李迪张士逊在右,宋庠手指二人,高声问“若明知国难当头,你二人可还要阻拦”,两相皆不知如何作答。赵祯身后陡然冒汗,他原以为无论如何李迪张士逊都不会应允,可此番沉默却话给他知恐有变数。章献临朝十二年,已令他倍感局促,如今皇权归还,又怎能分羹他人?纵是从小待他如亲子的杨太后也不行!

  宋庠见无人回他,改问张尚阳:“张太史,此次蝗灾可与星象有关?”

  张尚阳亦缄口不语。

  “你方才如此坦荡,为何又不肯说了?”

  张尚阳道:“此事可议,未经太史局上下定夺,不可妄言。”

  宋庠听了,垂眼面向赵祯,俯首作揖不做多言。

  赵祯知他意思,眼中冒火,微微咬牙颔首,对张尚阳强做镇定道:“说来听听亦无妨。”

  张尚阳说需出殿一阵才能讲,赵祯允了。他得令出来,见殿外夜色几已褪尽,有赤阳升空,残月半消,伸出左手在右手掌心默默比划。

  赵祯趁空当对三人道:“此刻不见有军情告急,何不等御史孙祖德从西平回来再议,且庆州增兵已是箭在弦上,如今更有王德用暂时驻阵,未必便需要向契丹借兵。”

  李迪亦对宋庠说:“正是,自先帝与辽圣宗结盟,真定府那边便不需扩军,如今若西平起,我大宋良将自可遣去庆州一带。”

  宋庠回身面向李迪:“有无良将可遣,须枢密使王鬷大人才可议论,将领安排似不归中书门下管吧?”

  赵祯听了,正中下怀,马上召王鬷入内,且命知制诰富弼上前,言其曾出使契丹,实因赵祯深知富弼为人绝不对辽国相让,定会与宋庠抗辩。

  等二人作揖站好,宋庠便复述张尚阳之论,他才说完,张士逊立马接口道:“自结盟至今,我大宋近三十年,每岁岁贡十万银,二十万绢,无人不恨,无人不耻,以西平为由加派精兵,实乃大宋之机。”

  王鬷因赵祯派遣王德用一事尚有介怀,酸说:“论熟悉庆州用兵,当属王德用,不如命他护送孙祖德一同回朝商讨。”

  宋庠斥道:“王大人身为枢密使,怎么连边线情形都不了解,若需王德用回朝,便由他任枢密使也可。”

  王鬷脸红相驳:“宋大人既然口口声声认定有太白从西而犯我大宋,那敢问宋大人,我朝与契丹结盟,北面不需重兵,然从西平往西,仍有瓜,沙,肃三州被赵元昊紧盯,随时有战祸起而波及成都府。此地比西平更西,可是太白所在之地?吐蕃部族于青唐(西宁)建都,日日来宋讨要封爵厚禄,稍有不慎便难安抚,如何不算太白所在之地?更有西南蛮夷与大理段氏争执不断,若大理段氏求宋相助,在我朝门外动起干戈,会否为太白所在之地?”

  见宋庠一时无法回话,王鬷得意追问:“宋大人连何处是太白所在之地都不知,谈何借兵出兵遣兵用兵?”

  话及此处,张尚阳从殿外入内,赵祯问他出去许久有何所得,张尚阳报曰:“陛下,适才天色尚暗,臣不能看个仔细。至方才殿外全无残月,臣才确定。此刻南斗已然消失,可太白仍高挂天上,此兆称太白昼见。”

  “如何解?”

  “初解为主国变弱,弱国变强,旱,蝗,星因此而生。太白高挂,可主边兵之事,是以兵祸从边疆起。南斗星被犯,号称阴国忧,胡王死。”

  赵祯暗暗深吸一口气,道:“你的意思,胡王死乃指赵德明,确实是西平要造反的迹象了?”

  张尚阳赶忙道:“如臣之前所言,尚未与太史局商议,不能定论。”

  宋庠则打岔说:“纵不能定论,迹象已明,王大人,李大人,张大人,现在该作何说法?”

  “不用他们有说法!”赵祯起身,盯紧宋庠,宋庠有些惊到,不自觉垂首听话,“朕现在便可告诉你,庆州加兵已成定局,不必复议。”

  忽听一人喝道:“不可!”

  众人随声音望去,竟出自富弼之口,皆问如何不可。赵祯亦未曾想到,他传富弼上前,是因其曾多次言说不能因结盟之事而松懈练兵,熟料此时他竟敢带头反对。

  富弼道:“臣一向不以结盟为喜,可练兵非一朝一夕之事。若当真西平造反,不从契丹借兵,我大宋不敌则要如何?岁币虽多,但不及操兵所需百一,结盟并非如此不堪之事。此时既可借兵,为何不用?”

  赵祯瞠目结舌,气了半晌才道:“你可知借兵必须有太后娘娘参与军国大事后的手诏才行?”

  宋庠道:“陛下,今太白犯南斗,且昼日可见,乱象已生。此时是该纠结娘娘能否参政,还是国运兴衰?”

  赵祯哑口,看向李迪,李迪低头不语,再看向张士逊,张士逊默然长叹,王鬷富弼二人,更是摇头无奈。赵祯双腿发软,坐回御榻,心中急忙盘算如何应对。忽想到若吕夷简在,他定能以绝女谒为由而反驳,可惜此时他已被自己贬去武胜,思绪至此,他方寸已乱,真如丢魂缺魄。

  宋庠高喊:“陛下!”

  赵祯猛然抬头,知道势至此地,无人可依,只得颤声道:“同平章事李迪,你回中书门下后拟一份诏书,许宝庆皇太后共参军国大事,退朝!”

  说完,不等周成奉宣布,已步入后殿。

  夜里,慈寿殿外有暗鸦虫鸣之音。

  锦瑟听见,看向祖筠。祖筠对杨太后道:“娘娘,奴婢出去添炭火。”遂携锦瑟出去。

  杨太后又坐在窗前,此时风冷更甚九月,只是她心中毫不知觉。

  “我来恭贺你。”那曾经的沙哑声音又自窗外响起。

  杨太后想笑,却不知为何笑不出来,只缓缓道:“你放心,待中书门下诏令颁布,我第一要紧事,便是让章献那奴狗附葬永定陵,再替你平反。”

  那声音问:“你以章献遗诏掌权,又如何能反将她处置?”

  杨太后冷笑道:“这你便要祈求,赵祯这儿皇帝的臣子,与他能有多少离心离德之处了。”

  “我倒是更好奇,朝野之中究竟哪些是你的人?”

  杨太后沉声道:“若有利可图,各个皆是我的人,若无利可图,谁知哪天便会将我弃之如敝屣。”

  窗外无声应和。

  杨太后等了一阵,急道:“你走了?”

  “还在此处。”

  杨太后安心下来,淡淡问:“没走缘何不说话?”

  “不知如何作答,你如此明白人情凉薄,拼搏至此又是为何?”

  杨太后笑说:“朝臣死活于我无益,皇权颠覆于我无益,天下兴亡于我无益,我如此拼搏是为了什么,难道你心中不明?”

  外面轻叹一声,似有话要说又不知如何开口。杨太后不语等候,过了一阵,那声音终于说:“如果我说,我早已放下了,你能变回原本模样吗?”

  她一愣,琢磨一阵终开口:“难道你以为我全是为你?你放没放下我知道,我心中所恨你竟真是不明,你走吧,我不愿与你浪费口舌。”

  她再未得到任何答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