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品红娘 第八十二章 刺客

《一品红娘》第八十二章 刺客

作者:锦书常青 字数:2270 书籍:一品红娘

  不过几日的功夫,又是皇上亲自施压,顾南丰受贿嫖妓案终于真相大白。原来,顾南丰那个同乡李成竟是受榜眼张思元指使,张思元的舅舅恰是户部尚书刘镇。为了给外甥谋求更好的前程,刘镇便定下这样的歹毒计策。先买通了一个进士,让其按照吩咐上告,继而买通李成,让其诬陷顾南丰受贿。

  本来户部尚书只打算行此一招,却不想听得说顾南丰竟去青楼寻欢,便找至青楼,得知顾南丰素与柳诗雨相好,便加了这一条风化之罪。谁成想,柳诗雨竟然受刑不招,实在没了办法,刘镇只得再次花钱买通青楼老鸨,这才造成了“铁证如山”的冤案。

  事情查明后,皇上龙颜大怒,将刘镇革职查办,张思元也被撤了榜眼,那些作伪证的人也全都打入大牢。独有柳诗雨,皇上对其赞誉有加,在顾南丰官复原职后,将其赐予顾南丰做妾。此案一出,朝臣震惊,尽皆奉公守法,一时倒也清明许多。

  这日,皇上突然起了兴致,来到钟灵轩,祥婕妤忽见皇上趁夜前来,自己竟是没有丝毫准备,不禁羞赧道:“皇上怎么突然过来了,也不提前派人告知嫔妾,嫔妾竟是什么也没准备。”一面又叫侍女快快奉茶。

  皇上笑道:“不用那么麻烦,有你就够了,近日来,朕觉得劳乏的很,忽然很想听你弹首曲子,便过来了。今晚月色朦胧,颇有意境,不若移步烟翠亭,祥婕妤觉得如何?”

  祥婕妤笑道:“难得皇上有此雅兴,嫔妾也觉得在四面空阔的烟翠亭弹琴更自在些,比屋里也少了许多约束,嫔妾这就随皇上前往。”

  不过片刻功夫,两个内监便将琴案抬至烟翠亭,祥婕妤坐定径自弹了起来,却是一曲《鹿鸣》,琴声悠悠,曼妙动听。祥婕妤边弹边歌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鹿鸣》本分三段,祥婕妤弹完此段,见皇上有沉思状,便停止拨弦,只是笑看皇上,片刻后问道:“皇上想到了什么,竟是连嫔妾的琴声都听不见了。”

  皇上醒过神来,定定看向祥婕妤,淡淡笑道:“美人在侧,朕还能想到什么,自然是听美人的琴音听的痴迷了。”

  祥婕妤淡淡笑道:“嫔妾斗胆,烦请皇上评析一下嫔妾方才所弹之曲,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皇上淡淡道:“你刚才弹的是《鹿鸣》无疑,词乃是《诗经/小雅》首篇。原为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此谱乃赵彦肃所传,也算的是开元遗声。曲调欢快明丽,表达了作曲者对宾客的热情诚意。朕所说的,可有偏差?”

  祥婕妤温婉笑道:“皇上好耳力,评析无差,既然皇上说嫔妾的琴音很是动听,不若嫔妾再把余下的两段弹完,如何?”皇上笑道:“甚好。”

  祥婕妤继续拨弦弹唱道:“呦呦鹿鸣,食野之篙。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第二段刚刚弹毕,祥婕妤忽见一蒙面黑衣人凌空而来,手持一把利刃,直向皇上扑将过来。祥婕妤吓得花容失色,因着皇上背对刺客,刺客来势凶猛,祥婕妤来不及叫喊,竟是连忙站起身快走两步,挡在皇上身前,那利刃定定抵在了祥婕妤喉间,只差一寸,祥婕妤便要血溅烟翠亭了,幸亏刺客及时收手。

  皇上也转过身来,见此情景,也是吓了一跳,但强自镇定问道:“你是何人,谁派你来刺杀朕的。”刺客也不管皇上的问话,只是对祥婕妤厉声道:“让开,我不杀女人,你为这无道昏君挡刀,实在不值。”

  祥婕妤镇定回道:“当今天下,在皇上治理下,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并且皇上还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清明国家。不知义士受何人挑唆,竟要刺杀明君?”

  刺客仰天大笑几声,方道:“果然是张利嘴,不错,皇上确有许多德政之举,但是听信奸佞之言,妄杀忠臣,也算不得一个贤君了。今日,我就要为枉死的巡盐御史报仇雪恨。”

  皇上听了这话,正色道:“义士所言,可是浙广一带的巡盐御史吴英海?”

  刺客道:“正是。”皇上气愤道:“吴英海身为巡盐御史,却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更有卖官鬻爵的重罪,以致浙广一带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便是株连九族也不为过,朕心仁慈,只是将他本人斩首,其家人流放,已是仁至义尽。义士竟为了这等人来刺杀朕,可见义士空有一身好武艺,却是一个糊涂人。”

  刺客冷眼瞧了皇上一眼,恨声道:“亏了你还是皇上,你可曾亲眼见到吴御史贪污受贿了,至于卖官鬻爵,更是无中生有,不过是奸佞之臣的一面之词,再加上收买几个小官小吏,伪造出铁证来,又有何难。何况浙广一带离京甚远,那些官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联合起来整治吴御史,吴御史孤掌难鸣,只能白白受这些不白之冤。那起子小人容不下吴御史的清正廉明,连皇上也容不下么?”

  话及至此,却见一队侍卫闻声匆匆赶了来,侍卫总管大声道:“大胆刺客,还不快放下手中利器。刺杀皇上,乃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若是现在住手,皇上仁慈,或许会饶你族人不死,你快快收手吧,不要牵累了族人。”

  刺客大笑道:“既然今天我敢来行刺皇上,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我父母皆亡,早无族人,孑然一身,又有何惧?”说完这话,却又闪身一转,推开祥婕妤,利刃直抵皇上喉间。

  在场之人个个吓得脸色发黄,震惊之下,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刺客继续道:“我听得春秋时期,有一刺客,名叫豫让,因着智伯对其有知遇之恩,对其以国士之礼相待。当时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赵襄子竟以智伯之头作为饮器,豫让曾说‘士为知己者死’,不惜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吴御史对我有知遇之恩,今日,我便要效仿豫让,与你这不辨黑白的狗皇帝同归于尽。”

  祥婕妤惊呼出声:“义士不可,你报了一己私怨,却置天下万民于何地,若是今日你刺杀了皇上,势必引起朝堂大乱。再者,边境蛮夷一直对我朝虎视眈眈,难免不趁乱攻打我朝,以致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皇上是明君,不若请皇上重查此案,若吴御史真正冤枉,定会让吴御史沉冤昭雪,还请义士三思。”

  趁刺客思虑的功夫,侍卫总管快步上前,不及刺客反应,便夺下了刺客手中利刃,反手一擒,便将刺客牢牢控制,其他侍卫也赶紧过来,都上前压住刺客。

  侍卫总管正色道:“皇上,刺客如何处置,是现在一剑刺死,还是押入大牢,择日斩首?”

  皇上看向刺客,正色问道:“你还有何话说?”刺客冷笑几声,才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棰,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冽千古存。当其贯日月,死生安足论!当日文天祥兵败下狱,宁死不屈,我之心意,与文天祥别无二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皇上要杀尽管杀,只求皇上能重审吴御史案,还吴御史清白,这样,我也死而无憾了。”

  皇上叹了口气,道:“此乃义士也,赵襄子尚能感豫让之义,朕亦可以,放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