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悦农门 第八十五、八十六章

《悦农门》第八十五、八十六章

作者:两个核桃 字数:5311 书籍:悦农门

  两章合一

  过了吊水桥,河滩地,再走上半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宋家。

  宋家的院落相较于老张家的要小很多,房子起的是坐北朝南,南面开门,正对着村道儿。院子里只有一处正房,正房的西边是灶房,秋冬季节做饭的时候就连带着把炕给烧热了。到了天热了,就用另一个小灶做饭。正房的东边是个谷仓。院子里的家禽也不过是三只母鸡,两只鸭子。

  屋顶铺的是茅草,待到了雨天,就会渗下雨水来。

  宋王氏将两人箱笼放在炕上,就出去做饭去了。

  宋氏的精神头恹恹的,不太说话,张四娘却不想她乱想,缠着她一路,将宋家的院落描述给她听。

  张四娘上了炕,拉过宋氏也在炕上坐了,“娘,你还在想那些事儿呢?值得你费心思想这些吗?娘,你要打起精神来,从此,这家里头就我们三个人了。咱们得多想着咋挣钱,过好日子。你瞧我姥娘过的是啥日子啊?如今,又添了我们两口人,饭就更吃不上了。你不愁啊?”

  宋氏的眼睛渐渐灵动起来,不再如死水般沉寂了。

  是了,她上有老母,下有孩子,怎么才能吃饱吃好,才是她该想的事儿。

  “嗯,四娘放心,娘一定会多干些活,不让你和姥娘饿肚子的。”宋氏下了保证。

  张四娘摇头,不动脑子出苦力,永远脱不了贫,“娘,你算过没有,姥娘家总共才两亩地,卖了粮食再买种子啥的,仅够糊口。你在地里干多少活也没有用。”

  “那,那咱也跟周掌柜的说说看,也去剥大蒜卖糖蒜去?”周掌柜要的糖蒜越来越多,张玉凤与赵氏都不想找人帮忙干活,怕人家把钱给分了。照此下去,供不应求,再不想解决办法,这买卖恐怕就做不成了。

  “娘,人家得月楼与二房签的合约上写得清楚明白,只从一家进货,咋能还从我们这里进呢。这失信誉的事情周掌柜是不会做的。”

  “对,四娘说得有理。就算周掌柜的同意了,咱也不能再去和老张家有啥牵扯。”宋王氏拿围裙擦了把手,说饭一会儿就好。

  锅里炖着窝瓜,上面烀了一大张面饼。等菜好了,饼也就好了。

  “姥娘,你手里还有多少钱?”

  自从上次四娘对她讲的一番话后,宋王氏就不再把她当成小孩子来看了。这丫头的心思可比宋玉重,心眼也多,“姥娘手里还有二两多的银子,咋,你想做点啥?”

  “我手里还有一两银子,加起来就三两多……”张四娘手里的一两银子还是上次大郎给的,她一直藏在身上,“姥娘,咱做辣白菜卖吧。”

  “辣白菜?”宋王氏与宋氏两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前有酸梅汤,再有糖蒜、她们对张四娘能提出这个赚钱的路子也不奇怪了。

  “行,你说咋干都行。姥娘我还有把子力气,还能干上十几年。”宋王氏一口答应。

  张四娘穿越前所居住的城市与韩国仁川是友好城市。每年的五月份都会举行中韩友好文化周,在那里可以吃到好多正宗的韩式料理。而她家的小区正对着韩国区,那里都是韩国人开的酒店、饭店……对于韩国的泡菜她还是比较有研究的。

  “嗯。”张四娘点头,“咱先不急着多做,先做个四五棵白菜,腌好了,就给周掌柜那里送去尝尝。也不知道咱这方圆百里的人能不能吃辣子?”

  “能,咱们这儿的人都能吃辣子。”宋氏很肯定的答道,“四娘,得月楼真能进咱们的辣白菜就好了。到时赚了银子,把你姥娘的房子翻盖一下,要不然到了夏天还得漏雨。”

  宋氏说的都是些小事了。只要有了银子,干啥不行啊。

  与宋氏的单纯相比,张四娘的想法更切合实际,打从与周掌柜的谈第一份合约的时候,她就想到了这个区域区的问题。那时,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报恩。因此也就没有去想得那么长远。

  可眼下不同了。她与宋氏娘俩个是一条心,她自然要拼了全力去帮扶着这个家。所以,如果能签合约的话,再得要与周掌柜的在这个问题上谈好。

  宋王氏就笑道:“好了,今天都闹腾的乏了。这白菜啥的,咱都留明天干,今晚好好歇歇睡一觉。有了四娘啊,咱的好日子都在后面的呢。走,咱先吃饭。”

  何氏从上房回来,灰头土脸的。她不明白,明明走的时候,公爹的脸上还是一副笑模样,怎么回来后,一个个地都把她当成出气筒了。

  方才,公爹把她好一通骂。都说长嫂如母,这么多年,你这个当嫂子的一点都没把小姑子照顾好。家不像家的,干活也不利索……接着张老爷子就把她打从嫁进门那里所犯的错误一一地说了一遍,亏他记忆好,十多年了,还记得这么清楚。

  何氏回了上房东屋。张义忠蹲在地上抽烟,见她进来,说了句“饿了,整饭吃吧。”就与她没话儿了。

  何氏就问元娘,她走后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个的都无精打采的。

  元娘就掉下了眼泪,说三叔和三婶合离了,三婶子带着妹妹回娘家去了。二娘旁边插嘴,小姑母下午还跳了河。

  何氏哎呀一声,她走了不过两个时辰,家里竟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追着张义忠问,他也说不清楚,还是大郎,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何氏。何氏听了,也气得够呛,“平日里打骂弟妹也够意思了。咱当他是爷们,也没多管教他。这回可好,不仅弄大了人家的肚子,还要接寡妇进门。真是,唉,造孽啊!”

  “你爷就不没拦着?”

  “爷拦着有啥用。四娘的姥娘都来了,说要合离。”大郎也觉得三叔做得太过份。三婶子多老实,厚道啊,他咋能做出这种事呢。

  何氏也没了精神头去做饭,一屁股坐在了炕上,“那,你小姑母跳河咋回事?不对啊,她不是会游水嘛,咋还……?”

  二娘道:“哎呀娘,你走了之后,爷就让我们去找小姑母。村子里我们都找遍了,也没看到人。大姐就提议去河边看看。”

  二娘说着就瞧了元娘一眼,脸上的神色十分复杂。

  元娘只得接口道:“我们到了河沿就看到河上游,小姑母正往河里走……小姑母会水,我们没想到那么多,只远远地喊了她两嗓子,她却不理人。眼瞅着到了河心了,人影一晃,人就不见了……我和二娘吓坏了,就往河里跑,那时就见到那个刘郎中从河对岸游过来救了小姑母……”

  “刘郎中拖小姑母上岸时,我瞧着她身上还捆着绳子……就问了一句,刘郎中说她下水时身上绑了河石了,他是先解了河石,才救得小姑母……”

  这可是要一门心思地寻死呐!

  怪不得公爹方才发了那么大通的火!

  何氏喊了元娘、二娘帮忙做饭,换了身衣裙叫上张义忠,两人就往上房西屋去。方才老爷子不是骂她担不起这个家吗,那时她还不知道是咋回事,这回知道了,她就得再去走一趟。

  何氏两口子进屋的时候,张义光正好送了刘寡妇回来,坐在炕边低着头。

  张玉凤却像傻了一般,半张着嘴,死死地盯着张义光看。

  “爹,我才听孩子们说了。”何氏凑过来,站在张老爷子面前开始唉声叹气。

  叹得他心更烦了。

  凭心说话,张老爷子并不喜欢何氏。在过了门的几个儿媳妇当中,他顶看不上她。因为她同赵氏比,缺少她的聪明、伶俐和乖巧,拙嘴笨腮的,不会说话儿;而是宋氏比呢,又缺少她的温良和娴静,活虽然不少干,汗虽然也不少出,可是大手大脚、毛毛躁躁地。

  最使张老爷子耿耿于怀的是,作为长房的儿媳妇,她只给他生了一个孙子!张家的香火单薄,他把这件事当成一桩很不好的事情!

  在张家这个小院里,张老爷子从来都是一手遮天。被他看不上的人,哪里还有好下场?所以,无论大事小情上,何氏总比别人低一头。

  对于宋氏,张老爷子是偏着,疼着;对赵氏,老爷子多少有点惧着;只有对何氏,他总是黑着脸儿,说话的声音就变调。

  大郎其实不是何氏的头一胎,头一胎她生的是丫头。可惜未足月就夭折了。等到赵氏进门的时候,她又怀上了,却不知是男是女。张老爷子那时开始就没给过她好脸儿。

  赵氏成亲那天,她是实心实意地跟着高兴,特意起了个大早,挺着个肚子忙里忙外的。她干完了外面的活,又跑到屋子里头,又给乡亲们抓糖,又给倒酒的,忙得不亦乐乎。她整整忙了一天,等把乡亲们都送走了,人家新郎倌和新娘子要入洞房睡觉了,她又一闪身跟了进去,笑呵呵地为他们铺炕。

  在高崖村这一代,有个风俗。小叔子成亲有嫂子铺炕的规矩。对此,何氏自是乐于承担的。她一边细心地把垫褥铺平,把枕头摆正,把被子铺好,一边小声地向张义勇和赵氏叮嘱床上的诸事。所谓:“长嫂如母”,啥话都可以说,尽管那小两口早已满脸通红,她却依然毫不介意。

  她正说在兴头上,张老爷子出现在门口了。张老太太那时刚生了张玉凤没多久,身子一直不好。连儿子娶亲也没能起得来炕。就嘱咐张老爷子过去看着。

  这一看,不要紧,他的脸色马上就黑了,“你在干什么?”

  “爹,我在给他们铺炕呢。”何氏回过头来,满面春风的说,“你看,行吗?”

  “不行,不行!”张老爷子的脸更难看了,但碍着新媳妇在场,不好发火。他闷头走过去,把被子、褥子、枕头全都掀起来了,冲着他身后的一位邻家嫂子一拱手,“有劳了。”

  邻家嫂子瞅了何氏一眼,犹豫着,没动地方。可这时,何氏却笑意盈盈地说:“哎哟,嫂子,你来得正好。我头一回铺这炕,不会,正好跟你学学。”

  她说完,就拉着邻家嫂子进了屋,让到了炕边。人家只冲她苦笑,无可奈何的动了手。这时候,她又要伸手去帮忙,不料,被公爹一把拦住,同时低声吼道:“你别动手!”

  她慌忙把手缩了回去,怔怔地看着公爹,心中好惶恐。

  邻家嫂子低了头,快手快脚地铺好了炕,然后,不无歉意地冲何氏一笑,就匆匆告辞了。张老爷子千恩万谢地将人送出去,回来时,见何氏还在屋子里,就把她叫了出去。一直叫到上房当着张老太太的面儿,骂道:“你又不是儿女双全的人,谁要你去铺炕的啊?”

  张老太太也没给何氏好脸儿,又担心张老爷子的吼声吓到小女儿,就让他压低声音。

  何氏这时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她吓坏了,忙不迭地跪下来嗑头认错。这时,张义忠闻信也来了,听了老爷子的告状也很生气,但他下不了手去打何氏,毕竟她还大着肚子。

  就提议罚她一天不吃饭,这事儿才算是完了。

  可是呢,从这以后,这件事变成了何氏人生历史上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污点。张老爷子一不顺心,就要把这件事重提,把何氏劈头盖脸地数落一顿。直到她生了大郎出来,她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一些。

  张老爷子虽然看不上何氏,但当年同何氏的爹却是极好的,关系好的连宋氏的亲爹都比不上。因为两人的关系好,所以才成全了子女的这桩婚事。

  何氏的爹是个猎户,只要打了野味总会分一半给老张家。在一个冬日里出去打猎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在东山岭的山坳里找到了他的尸身。

  这也是张老爷子不同意给张玉凤找个猎户当夫君的原故。

  “行了,你要是有话就说,没话说就别在我耳边唠叨个没完了。我烦着呐!”老爷子摆手,让她靠边站。

  其实何氏也没啥话说,就是关心家里头的事,过来瞧瞧。

  他让她站远点,她就真的站得远了一些,一双忧虑的小眼睛,瞄来瞄去。

  “老三,现在你把好好的家闹成这样,你想咋地?”张义忠端起大哥的威风喝斥道。

  他不喜欢刘寡妇的为人。自家男人死了,要么跟着一起死,要么就该关门闭户的过日子,哪能张张扬扬地开起了豆腐房,找的帮工都还是些老爷们。这可不好……好女人哪能干出这种事呐!

  如果这寡妇取代了宋氏的地位,他这个当大伯的到时都得把脸丢尽了。他可抬不起头。

  “大哥,我有儿子了,你知道吗?这是最重要的,我也是个当爹的人了。你们行,一个个的生男娃生女娃,有谁想过我的心情。”张义光激动起来,“爹,你不顾及刘氏,也得顾及你的亲孙子不是?你让他生下来就没有爹吗?爹啊,你倒是说句话啊?”

  “爹,那刘寡妇不能进门!”张玉凤傻了半晌,终于缓过神来,恶狠狠地来了这么一句。

  “为啥?!”张义光瞪过去,“那是你亲侄子,你也往外推?!”

  张玉凤不理他,走到张老爷子面前,“爹,三哥的合离书写了没?”

  张老爷子吼了一声,“他敢?!”

  张玉凤松了一口气,“对,爹,你可不能让三哥写合离书。刘寡妇身份不祥,即使进门也当不得正房娘子。更何况她还带着一个拖油瓶,吃我们张家,住我们张家的,凭什么我们替刘家养崽子。”

  这点倒不用张玉凤提示。张老爷子也不傻,她都能想到,他自然也想到了。

  他不让张义光写合离书,还有另一层意思。这刘寡妇今天当着他的面儿这一番哭闹,他冷眼瞧着,就知这寡妇是极厉害的角色。老三这个糊涂蛋啊……所以,他暂时不打算让刘寡妇进门,想等她生了孩子,若是男娃就让她进门做妾,否则……什么都别谈,给他们一笔钱,送他们走得远远的。

  张老爷子这样想着,就开始心疼自己的钱袋子了。还要掏出来搭外人,这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但没办法,那也是他张家的根呐!

  “嗯。”张老爷子点头,“老三呐,你有空过去告诉她一声,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咱们再谈进门的事儿。现在,天头冷了,没事儿也别让她到处乱走了。风言风语的对谁都不大好听!你让她放心,咱家的孩子,咱家认!”

  张义光点头,只要能让刘氏进门,多等个把月也没关系。他等得起,而且他非常有信心,她肚了怀的就是男娃。

  老三的事情解决了,张老爷子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张玉凤身上,“我瞧着刘成不错,你大嫂既然都已经托了里长做媒,你就嫁过去吧!”

  张义忠斜了一眼张玉凤,“爹,她还能嫁过去吗?河边上,她都把人家骂成啥样了?!”

  张老爷子摆手,“这事儿我方才也想过了,到时刘成要是不同意,我就带着你妹子亲自上门找他去!”

  “爹?”

  “爹!”

  兄妹两人齐开口,一个不可思议,一个坚持反对。

  “叫啥都没有用!”张老爷子的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人家救了你,你就得报恩。再说他救你时,是不是背着你出来的?这搂也搂了,抱也抱了,背的时候连屁股都摸过了,你为啥不嫁?!”

  张玉凤的脸涨得通红,“爹,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你哪只眼睛看着他摸我屁股了?”

  “放屁!我还活这么大把岁数了,连这还不知道?若不摸着你屁股,他咋背的你呢?!”张老爷子说完,摆着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朝何氏喝道:“老大媳妇,你这饭不做了啊?!”

  “啊?啊!做着呢,元娘和二娘都在灶间呢,爹,那我也去瞧瞧?”何氏惶恐道。

  “嗯,这几天你多往西山村走几次,听到信儿,就马上告诉我!好了下去准备吧!”张老爷子吩咐完了,就往炕上一倒,阖上了眼。

  任张玉凤如何哭闹,也装作听不见。

  这一天,他真的是累坏了。

  吃晚饭的时候,二房除了二郎过来吃饭外,那两口子一个也没过来。张义忠有心去喊,被老爷子制止住了,只说把饭菜给他们留一份,吃完了让元娘给他们送过去。

  赵氏脑袋缠了头带歪倒在炕上,背对着张义勇,任他怎么劝,也不起来吃饭,也不理他。

  张义勇无力地靠在了椅子上,半晌没有说话,他闭着眼睛,脑海里都是张老爷子痛苦的、流着眼泪的神情……一边是媳妇,一边老爹,他夹在中间真的好难……

  这时,赵氏忍不住了,她翻过身,见他闭着眼睛,手抚着额头,一副窝囊相,气就不打一处来,她冲他淡淡一笑,不无讽刺意味地说:“张老二,你真行呐,当得起家,做得起主了,是不是?”

  说完了,她便把脸一沉,不转眼珠儿地盯着张义勇。

  张义勇睁开了眼睛,在她的逼视下,显得很不自在,长吁短叹道:“唉,金凤啊,咱们……就这么过吧,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过日子多好。”

  “就这么过?”赵氏嘴一撇,“你愿意让那寡妇进门,吃着占着公中的东西,你愿意?”

  “只要爹同意,我就愿意。”

  “呸!你这话可说得真轻巧啊!”赵氏又是淡淡一笑,蓦地沉下脸,“那好,那咱就学三房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从此后,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金凤!”张义勇扑腾一下就站了起来,仿佛生怕她这就走了似的,一把拽住她的胳膊,用近乎央求的语气说:“爹这辈子不易啊!你就不能体谅一下?”

  “不易?”赵氏猛地甩开了他的手,身子跟着一扭,眼睛斜睨着他,“那你就去跟他过呗,咱不拦你!”

  “你说这是人话吗?”张义勇有点生气了。

  “跟你这种不是人的人,还用得着说人话吗?!”赵氏的嘴巴厉害,一下子就把张义勇给气懵住了。

  张义勇很生气,巴掌一扬,想打,又不敢下手。

  “哼,今天你可是真出息了,下午的时候你摔我,现在又要打我。来,你打啊,你朝这儿打,使劲打啊!你怎么不打啦?!你来打我啊!”

  张义勇面对一点点凑近他的赵氏,实在是没有勇气打下去,他长叹一声,把高高扬起的巴掌使劲地砸向了自己的大腿,垂气丧气地蹲在了地上。

  ——本卷完——R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