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飞人大战 第十四章 金牌不那么重要

《飞人大战》第十四章 金牌不那么重要

作者:摩洛哥王子 字数:2562 书籍:飞人大战

  不仅是伯克获得了百米飞人大战的冠军,美国代表队的其他队员在第一届奥运会上也表现出色,包括从哈佛大学退学的康诺利,他在三级跳远比赛中获得了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的首金。同样作为波士顿田径协会(BAA)的成员,约翰-佩恩和萨姆纳-佩恩也在个人的射击项目上获胜。因此,他们在雅典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他们雅典之行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

  在之前举行的11项田径比赛中,美国人夺得了其中9金,可谓是绝对性的优势。作为东道主的希腊,这时却异常尴尬,从奥运会开幕以来,他们还没有在自己曾经很引以为豪的田径比赛中获得哪怕一项冠军。这时,他们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项目上:马拉松。

  马拉松这个项目很特别,它不是以竞赛长度或具体的动作形式命名,而是以希腊的一个地名来命名。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河谷打了一场很惨烈的战争,史称“希波战争。”最终,雅典人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那时没有手机、电报等通讯设施,为了让家乡人民迅速知道胜利的喜讯,部队长官就派了一个名叫菲里皮斯的士兵跑回去报信。

  为了让老百姓尽早知道胜利的喜讯,菲里皮斯就不停地跑啊,跑啊,等他跑到雅典城里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但他还是用最后的力气喊道,“Happy吧,光荣的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立马倒在地上OVER了。

  后来法国历史学家布莱尔来到了当年菲迪皮斯曾经跑过的路线,被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奥运会举办之前,他向顾拜旦建议设立一个赛跑项目,名字就定为“马拉松。”

  所以,希腊人对于马拉松这个项目是很有情结的。这场比赛,他们也是非常重视,17名参赛选手中竟有13名都是希腊本土运动员。在大伙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这种铺地毯式的策略确实有效。

  这是奥运会的最后一项比赛,美国队中只有布莱克一人参加,其他的队员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比赛,他们也来到现场为自己的队友加油呐喊。然而,他们一出门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希腊的观众对于这次比赛也是空前热情,据说当时雅典城的人口只有13万5千人,而观看这场比赛的总人数却达到了10万人,真是万人空巷,全民参与。

  场面如此之宏大,令在场的伯克很是感概,他从未想到一场比赛竟然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教练格拉汉姆亦有同感,这真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城市名片。

  比赛中,身穿浅蓝色背心的本土选手路易斯,第一个跑进了体育场,这意味着他马上就要获得这个项目的冠军。这时现场的观众激动无比,顿时像炸了锅似的。担任比赛总裁判长的康斯坦丁****也情不自禁地陪他一起跑完了剩下的一小段路程,就连国王乔治一世也走下观礼台迎接路易斯的凯旋。在那一刻,能和路易斯握个手,将是国王一生最大的荣耀。

  精彩节目还在后面。当路易斯首个冲过终点之后,上千只系着希腊国旗、彩带的鸽子被放飞天空,到处都是欢乐的节日氛围,希腊的国庆日庆祝也没有这么热闹。

  旁边的伯克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一丝丝的失落,“同样是奥运会冠军,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获得百米比赛的冠军后,伯克自然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还奖励了一块牌子,一个橄榄花环,还有一张奖状,但走在大街上,从未遇到过粉丝向自己索要过签名啥的。

  在雅典,百米比赛的关注程度远不如马拉松,世界飞人还不是个多大的碗,真正的大牌是马拉松冠军。这个项目的获胜者确实不一样,路易斯不仅获得了奖牌、花冠、奖状,还给颁发了一个额外的“布莱尔奖杯”,作为永久收藏。试想一下,如果大力神杯(世界杯冠军的奖杯)被一个国家永久收藏,该是怎么的荣耀。

  赛后,路易斯简直就被希腊人民当作了神,受到了古代英雄般的礼遇。曾有雅典的贵族对路易斯说,“尽管说吧,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包括我亲生女儿。”路易斯小时候是个放羊娃,就因为这一场比赛,他就完全可以咸鱼翻身,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更为夸张的是,有人竟向国王建议说,“放羊这职业多不体面,干脆给路易斯一个铁道部部长当当。”

  总之,看了这场马拉松比赛之后,代表团的成员很受刺激,不仅没有什么物质奖励,“来回的路费还得七拼八凑,这也太寒碜了,别看咱拿这么多牌子,远不抵人家这么一块。”就在这时,这群远道而来的波士顿人萌生一个大胆的主意:回老家咱也办一场马拉松!

  回国之后,伯克与格拉汉姆成了首届波士顿马拉松的两个力推者。举办这样的比赛,并不是他们的一时冲动,他们一致认为,波士顿远比雅典更有优势。

  伯克所在的波士顿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如今已经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由于美国的开放政策,19世纪下半叶,大规模的欧洲移民开始涌向美国,在这里开垦农田、修路筑桥,同时也把源于欧洲的现代田径运动带到这里。

  波士顿人口虽然仅有60万,与中国的一个普通小县城相仿,但到了19世纪末,田径运动已经在大波士顿地区的各级学校里广泛开展,好不热闹。波士顿大都会区拥有超过100所大学,超过25万名大学生在此接受教育。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等世界级名校也坐落于此。因此,波士顿也拥有“美国雅典”的美称。那会的娱乐活动没有如今这么丰富,跑跑步、打打球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他们的积极进取给波士顿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活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887年,美国的一些进步人士在波士顿创立了波士顿田径协会(BAA),许多社会名流也都加入到了这个协会。那会,波士顿地区的许多大学也开始组建了自己的田径队或俱乐部,校际之间的比赛也日益频繁。

  另外,BAA还得到美国一些基金会的支持,因此成立不到十年就已经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对比下国际田联是在1912年成立,比BAA整整晚了25年。

  从雅典奥运会回来之后,伯克认为在波士顿举办一场城市马拉松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如之前所料,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支持。

  终于,一年之后的1897年4月19日,也就是美国的爱国日,首届波马一触即发。在Ashland的一条乡村公路上,18名业余运动员最终站在了起跑线前,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第一届波马的参赛人数并不算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老百姓对于这项赛事的巨大热情。比赛当天,波士顿大街小巷可谓人山人海,其壮观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年前的雅典。

  伯克被选为这场比赛的官方发令员,对他来说,这是家乡人民赋予他的崇高荣誉,甚至高于奥运冠军。可他并没有现代化发令枪,只是简单地大喊一声,“Ready,Go”,便开启了波马的漫漫征程。

  说到此处,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创新与执行力。经过伯克等人的努力,曾源于古希腊的马拉松运动却在大平洋的另一侧开展得热闹非凡。希腊人对于奥运会与马拉松的热情自不言说,但除了奥运会,似乎也没有剩下什么遗产,反而多了一屁股债。看着如今的奥运会足球比赛踢得火热,结束之后,踢球的孩子一个也不见增多。

  伯克在雅典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世界飞人,就这一点就可以让他永载史册。但奥运会毕竟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伯克很明白这个道理,只有举办自己的马拉松比赛,才能让观众对于这个项目的热情持续保持下来。如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波马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重大赛事,这才是伯克的最大历史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