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喜剧大世界 第1103章 电影杀青及后期制作(六)

《喜剧大世界》第1103章 电影杀青及后期制作(六)

作者:老猫三千问 字数:1876 书籍:喜剧大世界

  这时候《警察故事》的样片总长度超过5个半小时,不经过耗时更长,更加繁复细致的剪辑制作,根本达不到彭毅诚想要的效果。

  最终成片肯定要比《A计划》的96分钟长,彭毅诚力求将影片控制在110分钟左右,特别是抖森的戏份,不像地球上那部《警察故事》,警署署长只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彭毅诚拍摄的《警察故事》当中,这个警署署长的气势更加彪悍,不是那种传统的又让人怎么看都虚假的官员,而是一个真正从基层一步步爬上署长位置的真正警察。

  除了大量动作镜头和飙车镜头之外,样片中其实还保留着一些旁枝末节的情节,彭毅诚也尽量作简化处理,这是一部以动作和惊险刺激为卖点的电影,只要维持最基本的剧情逻辑就可以了。

  在商业电影中,很多逻辑上的漏洞,并不是专业编剧或者导演们真的看不出来,只是因为出于剧情节奏,特效制作等等原因,被可以的忽略掉了而已,并非简单的BUG。

  比如《警察故事》中主角陈家驹和小美以及陈家驹和莎莲娜的关系,彭毅诚完全能够另起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来描述这种情感关系及心理变化,但在这部影片中,与主题无关的镜头必须能省则省,为的是凸显主题,只要基本逻辑能够顺畅连接即可。

  这也是商业电影与职业影评人最大的冲突点之一,影评人总是认为商业电影为了那些爆炸打斗故意忽略影片的剧情,而导演为了照顾观众的感受和商业方面的成绩,必须省略掉慢节奏的细节,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买单的人群奉上最大的享受。

  至于商业电影做成影评人理想中的状况,会不会赔钱,投资商会不会破产,那些高举艺术大旗却趴伏在这个行业上的吸血鬼们,是从来都不会考虑的。

  电影上映后,无论华国还是利坚国的网络评分,彭毅诚预计烂番茄指数最多也就是超过百分之六十,而代表观众的爆米花指数他有信心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专业评分什么的,彭毅诚真心不在乎,影评人确实把持着专业的话语权,但他拍出的电影又不是为了拿奖,影评人评分什么的,看看就好。

  就像《A计划》上映后,利坚国的顶尖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脑袋抽筋般给了影片十分,彭毅诚没有任何欣喜的感觉,而影片的专业媒体平均分只不过七分多一点,他也不会感到沮丧,这些都比不过影片能为他带来的利益。

  因为如今无论是华国还是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早就过了影评人一手遮天的年代,因为网络时代的冲击,观众们早就不再一味依靠影评人来选择电影了,北美被供职的媒体强行解约的顶尖影评人,这几年来可不在少数。

  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几乎被影评人踩到脚底下,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被影评人捧上天。

  但《蝙蝠侠》的票房再高,也追不上《复仇者联盟》。

  这里是好莱坞,专业口碑不能完全忽略,但商业成绩更加重要!

  诺兰确实是鬼才导演,但要是他的电影票房没有那么高,谁还认识他是谁?

  如今这个时代,电影已经变成了商品,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制作一部影片前,首先要找准电影的定位,瞄准潜在的消费人群,彭毅诚选择的这几部影片,既不是为了奖项,也不用顾忌专业口碑,首要考虑的就是商业。

  按照计划,彭毅诚的下一部影片,甚至是各种好莱坞暑期档娱乐元素的大集合。

  就像是他说过的一样,只要有商业成绩保障,他有足够的时间磨练自己,然后转型,即使转型失败,还可以回来继续他如今的喜剧动作片之路。

  后期制作是比拍摄更加需要耐心的过程,《警察故事》的精剪只能用龟速来形容,除去剪辑外,还有一些动作特效镜头需要剪辑合成,香江警务处为剧组提供了大量警察联合拘捕罪犯和飞虎队训练的画面,彭毅诚不但要从中选择合适的镜头,还要将电影中几个主角合成到警察队伍训练的画面中。

  当然,最消耗彭毅诚精力的,还是那些危险的动作镜头。这是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

  “每十五分钟,我就要一场动作戏。”

  坐在休息桌旁,彭毅诚对韦德·罗德福阐述剪辑动作镜头的几个要点,“所有的动作戏都要显示出宏大的格局,却又不能失控,用短镜头和高速慢镜头的方式,抵消时间长可能带来的拖沓,女性角色的戏份能省则省,整部影片的基调就是个人主义英雄的故事,搞笑的动作设计和对白,冒险刺激的特效镜头。”

  “我有一个问题,诚。”

  坐在对面的制片经理瑞德尔·康斯但丁说道:“我刚刚看了香江警务处提供的影像资料,全部都是飞虎队的,没有普通警察的。”

  “没关系,这只是小问题。”彭毅诚拉了拉头上的帽子,“虽然大部分抓捕行动一直是普通警察组织,但影片中不会交待每次抓捕行动中有没有飞虎队出动,所以我们把几个主要角色合成进去,也非常合理。”

  彭毅诚说完,瑞德尔突然发现彭毅诚戴着的那顶写着骇客字样的棒球帽,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指了指上面的图案,说道:“这是华国文字,讲的是骇客吧?”

  “算是吧。”

  彭毅诚笑着耸耸肩,这顶帽子是他大学时候买的,那时候他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关于电脑骇客的电影,所以买了这么一顶帽子,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你为什么认识这两个字?”彭毅诚疑惑道。

  “听说过世界机器人大赛吗?”瑞德尔·康斯但丁继续说道:“这几年一直在华国深市和利坚国纽约市举办,拿到冠军的队伍也在利坚国和华国之间产生。但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赛却在我们洛杉矶举办。你帽子上的这两个字,是我从我侄子那里看到的,他认识的一个华国参赛选手送给他一快固态硬盘,上面就有这两个字。所以我才认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