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世诺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丑闻

《一世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丑闻

作者:尘尽落 字数:2330 书籍:一世诺

  一只洁白的信鸽飞在建康城绵稠的细雨中,穿风掠雨,飞进了城南那条有名的墨水巷里。

  墨水巷之所以有名,不仅仅因为它有异于其它街巷,清一水地用墨石铺路。更因为这里居住这座皇城里最有权势的两大家族——相府容家,以及国公府方家。

  大约是飞了太长的路倦累了,信鸽在高墙上停足,扭头用坚硬的红喙梳理微湿的羽毛。

  高墙之内,厚瓦重檐,楼廊迂回,雕梁画栋历历展开去,纵目而望,不知其深几许。

  信鸽振振翅膀,向着繁华葳蕤的大院深处飞去。

  时至五月,池子里的新荷长成,翠色清圆,一张张浮在水面上,生机盎然的一池子绿。

  容翊穿了一件绛色的薄长衫,头发用一根式样简单的白玉簪子簪住,肤白色明,望之若芝兰玉树,又自有一股闲散的山林隐逸风,一手握着一只玫瑰红的雕花漆钵,闲闲地倚着花池边的栏杆喂鱼。

  容色淡然,全然看不出一丝被迫赋闲应有的郁郁之态。

  “公子,阿显从滁州来信了。”

  洪伯手持刚从信鸽腿上拆下的竹筒,在容翊身后站定,因为路上走得急,气息尚有些不稳。

  “说了什么?”

  容翊漫不经心地捻着鱼食,洒在花池子里,落下叮咚作响,池水泛起细密涟漪。红红黄黄各色锦鲤穿梭在荷叶下觅食,好不热闹。

  容翊的神情突然就有些落寞。

  得了容翊的允准,洪伯拆开封了蜡的竹筒,又除了信笺封口上的火漆,迎风展开。目光在纸面上扫过,说道:

  “阿显说他在怀仁堂发现穆四的踪迹,带兵前去捉拿,反被良庆重伤。

  还有,穆四对常千佛情根深种,被他鼓动,与金雁尘反目。目前看来,并未参与滁州民变之事,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信上的内容,有一多半是容翊早就知道的。之所以还要再传递一遍,是为了给有心的人看。

  信还是原来的信,火漆和封蜡却不知道被刮下又涂上过多少遍了。

  皇室和宁玉的相府里,养着大批的奇人异士,专门琢磨这些门道。

  “你看着这些鱼儿,多自在。它们终生所求,不过一口吃食。求的少了,心就轻松,就自在。”

  容翊看着脚下团团摇尾的彩鲤,淡声说道。

  “它也不自在。”洪伯道:“终生困囿一方窄小的花池里,不知江河,可怜得很。”

  容翊淡淡笑了笑,转过身来,微微抬手,便有侍立在月门下的青衣小童跑过来接了食钵,拿去清洗了。

  “洪伯还是这么会宽慰人。”

  他淡笑说道,从洪伯手中接了字卷来看过。

  方显比从前细心多了,不短的一封书信,没有任何可捉拿的把柄,词句推敲,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难为他了,挨了良庆砍一刀,怕要休养一阵子了。”

  “阿显长大了,不是从前那个孩子了。”洪伯如是感慨。

  容翊依旧笑。

  长大有什么好?他只在心里这样说。

  方显的姑姑方蕙仪嫁给他的堂兄容辉,他的两位姑姑又分别嫁给了方显的伯祖父和叔祖父,按照辈分来算,方显应该叫他一声叔叔。

  但他比方显大不了几岁,从小一处玩耍,方显拿他当兄弟,“阿翊”“阿翊”地叫着,从未将他当作一个长辈。

  他以前也是这样的。

  只不过后来,他担起了两家的担子,无论做什么都从一个大家长的方面去考虑,慢慢地,自然而然就将方显当作了一个晚辈来看待。

  方显正直,刚强,眼里揉不进沙子。这是好事,也不好。

  容翊想,反正朝中有他,军中有方严和方廉,后宫还有卿言,也够了。就让他照自己的性子活着吧。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情和好恶行事,不被世俗束缚了手脚,磨圆了心性,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他是不能够了,他希望方显能这样过一生。

  事实还是不能够。天天

  荒原一役之后,方显的言行明显起了大变化。

  容翊不知道他是关起门来,花了多长的时间才逼着自己接受那些光鲜下面的阴私与腌臜。

  总之方显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出现时,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会秉着自己的心意和原则做事的耿直将军了。

  他学会了权衡与妥协,愿意去做一些从前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事。就像洪伯说的,从一个孩子长成了一个大人。

  小孩子简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大人总有许多无可奈何。

  小孩子真诚,大人虚伪。

  他说:阿翊,原来你的心,这么苦。

  他苦吗?容翊不知道。

  他最苦的事,是他憧憬了无数次的大婚,牵手入洞房的却不是那个他心爱的女子,他还要笑得让所有人的都以为他快乐;最苦的是他一个人站在边北的城墙上吹着冷风,读着她写给他的最后一行字:阿翊,我要嫁人了。你好好的,活着回来。

  他活着回来了,只见到她坟头的青草。

  那时心里是怎样的感觉呢?万箭穿心不过如此,黄连不会比心更苦。只是时间过去太久,他都已经不太记得了。

  终究,还是护不住阿显一辈子。他有些失落地想。抬手掸一掸薄衫上的灰尘,提步往书房走去。

  雕花曲栏一重重,走转光影明复暗。

  红栏外是细雨和花丛,如春;他沉默地走在动荡的长廊里,却有一种秋日般的萧瑟。如同踩着时光和岁月,一步步回溯,将这一生都走尽。

  书房里案牍成堆。

  两整排酸枣木黑红漆书柜背墙而立,上面密匝匝地塞满了书,一眼看去,全是厚重的书脊。

  左手边的一面墙上砌了青砖格子,一整面墙全是格子,排放着他多年来搜集的各种孤本典籍,羊皮的,绢帛的,竹简的,残破发黄,有一种岁月老旧的伤感,被拾掇整齐,静静躺在幽暗的阴影里。

  说死气沉沉,像个垂垂老朽给自己备下的墓穴,看着怪难受的。

  方显倒是没觉得,他一向不爱想那么多。

  整个书房的色调都偏于暗沉,只在书桌一角供了一只羊脂白玉净瓶,盛了半瓶水,插放一只细柳。

  是这阴沉死气的房间里唯一一丝鲜活的颜色。

  容翊走到暗红书桌旁,卷了袖子,濡墨援笔,开始写奏折:

  “戴罪之人惶而上表:

  臣无能,自奉诏以来,日夜兢兢,殚思竭虑,不敢有怠。

  然经多方查探,戮力搜寻,仍不得贼子其踪。

  大将军显奉命入滁州安民,惊闻明宫之圣女穆典可安榻于常家堡之分药堂怀仁堂内。大将军率亲卫一十二人前往捉拿,无果,重伤而返。

  ……

  穆典可虽系明宫之人,然与金雁尘有隙已久。经查实,其于民变之中倒戈护民,有弃暗投明之意。罪臣窃以为……”

  他在信中将金、穆、常三人的纠葛详述一遍,七分是查实确认过的,三分系捏造,虚虚实实,拿捏正好。

  又力陈明宫实力之强悍,正面对敌或恐伤亡惨重,可采用招揽之策,分个击破。如上不允,则请调派兵力支持,以免一击不中,打草惊蛇……

  写完之后,又认真看过一遍。另取一本新的奏本,添减少许字,重新抄誊了一遍。字迹中规中矩,谨小慎微,几有懦懦之态,与先前的笔迹又大不同。

  他点了一只火折子,将最初的那本奏章扔进了铜鼎。

  橙红夹杂蓝焰的火舌呼呼卷上来,顷刻间将那幅笔力铿锵的墨迹舔个干净。

  抬手将奏折递给洪伯,温和嘱咐:“寻个恰当时候,递上去。”

  能以白衣之身,随时随地地上达天听,放眼整个朝中,也唯有容翊一人。

  刘颛在午饭后接到了容翊呈送上来的奏章。

  天气渐热,凤藻宫中早已摆上了冰盆,紫檀几上置着一只三足栖瑞兽錾金香炉,正袅袅熏着宣和帷香,和着冰盆里散发出的丝丝凉意,入鼻一股冷香幽韵。

  暑意尽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