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世诺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希望你能快乐起来(致谢张李丽)

《一世诺》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希望你能快乐起来(致谢张李丽)

作者:尘尽落 字数:1801 书籍:一世诺

  其时一阵风过,几片轻云遮了月,地上月影一暗,清光骤敛。

  常千佛看着穆典可尴尬神情,嘴角不觉扬起一抹笑意,说道:“就这样吹吹风也好。”

  两人又静静地坐了一阵。

  常千佛道:“小的时候,经常和素衣坐在合生堂的院子里看星星,爷爷教我们认天上的星辰,北斗星,牵牛星,还有太白星。”

  说着伸手一指:“你看,那就是太白。”

  穆典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漆黑的天幕上疏疏几星,正中央的一颗星子皎洁明亮,正是太白星。

  云散月出,水样的月光重新洒落下来,照在两人脸上,有一层淡淡柔和的光晕。

  穆典可问道:“素衣,是你的妹妹吗?”

  常千佛笑道:“是啊,素衣比我小五岁,今年一十五岁了,正好比你小了两岁。”

  穆典可纳惑道:“你怎么知道我多少岁?”

  话出口却觉问得多余了。常家堡素来情报通达,常千佛想知道她的事,叫人查一查便都一清二楚了。

  常千佛笑而不语。

  穆典可叫他看得有几分赧然,便又说道:“我听人说,常家堡的大小姐是研香制药的高手,原来她年纪竟这幺小么?”

  常千佛笑道:“素衣不爱针灸切脉,喜欢跟药草打交道。她于钻研药理一道有天赋,心思也专,入得便深些。说起研香制药,我比她也是颇有不如。”

  穆典可见常千佛提到妹妹时满目柔和,一脸愉悦的样子,不由得在心里羡慕起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娘来,轻声说道:“你一定很疼你妹妹吧?”

  常千佛笑道:“天下间,哪个兄长不疼爱自己的妹妹呢?我和素衣,打小没有父母在身边,自然得多疼惜她一些。”

  顿了顿说道:“其实穆大公子也很疼你。”

  若是不疼她,又怎会在自己性命攸关的时候,还担心金雁尘对她不好,想要带她一起走。

  抛开在穆沧平面前告密那件事,穆子建的确不曾亏待她。儿时那些宠爱和疼惜,也都是真的。

  穆典可小声道:“我知道。”

  常千佛抬手笼了笼穆典可被夜风吹乱的发丝,别在耳后。

  带着薄茧的手指触到耳廓,温热的触感让穆典可心中一悸,耳根处顿时泛起一片淡粉的胭脂色。

  下意识地身子往后侧了下,神情有些局促。

  常千佛意识到她的不安,移开手,神情里也有几分赧然:“抱歉,我一时…情不自禁。”

  不说还好,一说穆典可脸更红了。

  又是寂寂无言好一会。

  常千佛问道:“你会吹笛子吗?”

  穆典可点头。

  音律虽不能一通百通,到底也是相关的。她幼时学过琴,后来到了漠北,学胡琴,筚篥,上手便格外容易。笛子也会一些。

  常千佛道:“你等我一下。”

  起身飞快回屋,取了一管苦竹长笛来。那笛子做工考究,孔洞凿得细致圆润,打磨光滑,一看便知是好物。

  穆典可有些纳闷,同行一路,并未见常千佛随身带着笛子啊。

  常千佛解释道:“我去楼下煎药时,遇着一位做乐器

  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生意的客商,跟他买了这管笛子。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了。”

  穆典可道:“你总是送我东西。”

  常千佛笑道:“就当是回礼好了,你送我的书签,我很喜欢。”

  穆典可无端地又有些脸红,低头试吹了下两声,笛声透澈清亮,音色上佳。

  遂横笛低低地吹奏起来。

  下意识地吹了一首叫作《思故乡》的边关乡谣。说的是一个少小离家的游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此时父母亲朋皆不在,游子站在一片茫茫坟茔里,茫然四顾,举目无亲的凄凉心情。歌词是:

  思故乡,故乡在远方。

  寻故乡,故乡山水长。

  哀故乡,故乡回不去。

  望故乡,故乡在何方?

  曲调哀婉苍凉,叫她横笛娓娓诉来,俨然一片刻骨哀痛。

  常千佛静静地看着她横笛垂眉吹奏,心头泛起一针尖子的疼意,慢慢蔓延开来。双目幽深暗沉,尽是怜意。

  乐为心声。

  穆典可吹的是她压抑心中多年无人诉说的思乡之苦,是独身漂泊,无枝可依的孤独与彷徨。

  一经打开心扉,胸臆如潮水澎湃,不歇不止。

  曲调凄凄惨惨,越拔越高,大有凄厉之意。

  吹到这时,穆典可自己也觉察到了,敛了敛心神,正打算收音了,忽觉得手上一空,长笛被常千佛常千佛伸手夺去,接着她未吹完的曲调吹奏起来。

  笛声大气悠扬,一改方才的哀哀惨惨,听着竟有一种天地旷达,自由自在的况味。

  如浓夜散去,明日将出,令人胸臆顿开。

  穆典可在他的笛声中渐渐平静下来。

  一曲毕,常千佛放下笛子,说道:“我少时游历到关外,听人唱过这首乡遥。好听是好听,只是哀婉了些。”

  穆典可低了头,只是不说话。

  她是人人称道的神童,心气高傲,乃是狂傲惯了的。只是每每面对常千佛,总有一种俗物自惭的自卑心思。

  他的字,他的曲,他的心胸格局,都不是她所能比肩。

  常千佛接着说道:“我十岁那年,甘肃金城的黄河岸决堤,父亲下洪救人,不幸遇难。

  没过多久,母亲便离开我和素衣,到洛阳城外的尼庵里出了家。

  那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很难过,不明白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后来爷爷把我带到铜楼上,什么都没说,只让我每到难过的时候就到铜楼上坐一坐,吹一吹楼顶的风。

  我在铜楼顶上吹了一个月的风。看着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看着朝霞变晚。看洛阳城外山川莽莽,原野无际,终于想明白爷爷要对我说的话。

  相比起上万年的沧海桑田,日月变迁,我们的这一生实在是太短暂,太微不足道。而相比起这漫长的一生,那些曾经令我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痛苦其实也很短暂。它终将过去,终会消弥。

  所以无论如何,在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善待自己。能抓住的奋力去抓,失去的莫再伤怀。”

  他轻轻捧住她的脸,眼中疼痛未消,俱是深情:“典可,我真的希望你能快乐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