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世诺 第一百一十九章 草蜻蜓到乌头狼

《一世诺》第一百一十九章 草蜻蜓到乌头狼

作者:尘尽落 字数:1791 书籍:一世诺

  因要宴请友邦使臣, 故而此次宫宴定在大兴的九黎行宫。

  除夕上午,白菀陪同姜瓒在行宫接见了各国使臣。

  大楚幅员辽阔,临邦众多。

  五百年前, 这块土地上小国众多,纷争不断,太.祖皇帝揭竿起势,以雷霆之力荡平纷乱,一统中原立楚国。

  当年周边辽、陈、鲜卑三国, 还是它的附属, 如今楚国越发势弱,其余三国正值繁盛, 同呈鼎立之下, 三国渐渐露出觊觎的獠牙。

  而今, 明面上的战事几乎没有, 暗地里的小打小闹, 几家国主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还没到敞开算账的时候,因此也都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大楚新帝登基, 与楚接壤的辽陈两国, 以及最西南边的鲜卑, 都有派遣使臣前来恭贺, 还有不少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上贡, 勉强算得上是八方来朝, 还有当年中原雄主的威仪。

  只是这朝贺, 是真心还是假意, 还有待商榷。

  天色渐暗,月升起, 觥筹交错,宴正酣。

  白菀着一身华服,与姜瓒同坐高台,美貌的宫娥捧着瓜果点心在宴中穿行。

  她漫不经心地从高台望下去,堂下大殿正中摆着乐台,台上舞姬执薄纱轻舞,身姿曼妙,声乐靡靡中灯影交错,恍若天宫。

  白菀不看乐舞,反而兴致勃勃地,打量着底下辽国和鲜卑的使臣。

  辽国和鲜卑,原属同一支鲜卑游牧部落,后来政权分解,两方以湟水为界割裂,鲜卑旧部仍旧称鲜卑,分裂出来的耶律一族改称契丹,奉狼王天神,建辽国,自此各立为王,互不相认。

  辽人与鲜卑人,虽是同宗同族,但还是极好区分的,就这么看下去,辽国除却皇室贵族,随从将士普遍穿左衽圆领袍,髡发露顶。而鲜卑人,不论贵族仆人,则更爱辫发萦后,缀以珠贝,以金花为首饰。

  这两国人凑在一块儿,又爱鄙夷讥讽,相互比较,连面子都不愿意做的。

  宫娥呈了碟鹿筋福肉上来,清桐拿着玉箸布菜,白菀端起茶碗清口,又撇头去看另一边。

  陈国人又与形状粗犷的辽人鲜卑人,截然不同,这回来的似乎多是文官,个个身着长衫,眉清目秀,行为举止更具书卷气。

  居于大楚东南方向的陈国,原本就是大楚的一部分,约三百年前,异姓藩王叛变,于洞庭湖以东划土创陈国,自立为王。

  陈国地形崎岖,易守难攻,大楚曾屡次派兵收复不得,最终派出悍将强攻,也只能收其为附属,后来陈国渐盛,附属已有名无实,但陈国属水乡,水多地少,多年来历代陈国国君亦越发觊觎楚国中原沃土。

  白菀望着台下笑语酽酽的各国使臣,敛目陷入沉思,这三国,唯一的共通之处,都是恨不得将大楚一口吞噬。

  霍砚到底想借这三国的觊觎之心,做什么?

  耳畔声乐缭绕,她试图从纷乱中捋出一条线来。

  霍砚来得要稍晚些,他来时,恰好一曲舞罢,舞姬退场,他在飘落的花瓣中,一眼看见白菀,她面上还挂着庄重得体的浅笑,清亮的眸中却迷茫密布,一双柳眉紧锁。

  他穿过宴席,径直走向白菀身侧,他能察觉到姜瓒若有似无瞥过来的目光,但他并不放在心上。

  霍砚在她身后站定,顺着她的目光环视了整个大殿,漫不经心道:“娘娘在想什么?”

  白菀本已经陷入极深的思绪中,忽然听到霍砚的声音,好不容易摸到的线头,骤然消失。

  她有些泄气,摇头叹了一声,转而去问他:“怎么才来?席上有位置,你怎不过去?”

  霍砚从白菀桌上摸了颗葡萄,两指一挤,碧绿带紫的果肉便跳进口里,他慢悠悠地嚼着果肉,在她身侧空着的椅子上坐下。

  他没答她为何来得迟,反而道:“进门便瞧见娘娘皱着眉,疑心娘娘没得咱家伺候吃用不好,还是在娘娘跟前伺候着好些。”

  白菀还未说话,又见霍砚盯着她看,正要问他有何不妥,却撞进他一双深眸中,她有些口干舌燥,连声音也发哑:“葡萄甜吗?”

  “甜,”霍砚颔首。

  白菀闻言,便将果盘递到霍砚面前,弯着眸子,笑吟吟地望着他。

  霍砚垂首看了眼还挂着水珠的葡萄,又抬眸看向白菀红润润的唇,低笑:“咱家这儿也有。”

  白菀晃了晃自己葱白的指,眸中笑意更深:“可以吃到掌印亲手剥的葡萄吗?”

  凤冠映着灯火,璀璨耀眼,华贵非常,就连她眼睛也亮晶晶的,整个人光晕环绕,像是在发光。

  霍砚伸手接过果盘,眼睛却与白菀对视,眸光勾连下,指腹若有似无地抚过她的手,看她最敏感的耳朵尖瞬间红起来,才满意。

  他另取了个干净的碟子,慢悠悠地开始剥葡萄,剥好一颗便放在碟子里,将晶莹剔透的果肉一个个摆好。

  “娘娘将咱家使唤得越发得心应手了,”霍砚将剥好的一碟递给她。

  白菀叉起一颗放进嘴里,汁水爆开,甜丝丝的味道氲满口腔,她汲着口里的甜:“掌印剥的葡萄才甜。”

  霍砚探手取了她腰间的帕子擦手,又随后又自然而然的塞进自己袖笼里。

  “不及娘娘嘴甜,”他望着她灿若星辰的明眸,接过她藏在桌下,悄悄递过来的叉子,吃掉上面的葡萄,唇角浅浅勾起一抹弧度:“这味道做口脂也合适。”

  白菀避开他的眼,脸颊上有些发烫,她今日特意戴了他送的凤冠,只可惜其余配饰那日当着姜瓒的面赏给了清桐,无法在明面上穿戴给他看了。

  姜瓒虽与白菀并排坐,但位置离得远,从他的位置瞧过去,只看得见两人唇齿开合,并不能听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瞥了眼自己身侧的空席,这才是霍砚应该坐的位置。

  今日太后称病没来,白菀身侧的空席,原是太后的。

  但姜瓒看不见,不代表别人看不见。

  杨景初坐在白菀下首,几乎将两人并不算隐蔽的动作尽收入眼,她慌忙压制住心底的恐慌,佯装若无其事的环顾四周。

  四下看完,她勉强松了口气,原是她这位置巧妙,不论往前往后一点,都看不见台上的动静。

  她摁回快跳到嗓子眼的心,强迫自己收回眼,低头喝汤做掩饰,可她拿调羹的手,都在抖。

  “真没劲,看来看去都是些没骨头的歌舞。”

  本又有另一场乐舞要上,台下却突起骚乱,恰好打散了姜瓒的思绪,他顺着声音看过去,出声的是个女子,头戴琳琅金冠,一身佩环叮当,是辽国那位顶尊贵的东阳郡主。

  姜瓒笑道:“不知郡主想看什么?”

  白菀也循声看过去,只是在看清耶律馥的一瞬间,眉心下意识锁紧。

  这个东阳郡主,有点奇怪。

  耶律馥手中的短鞭,有一搭没一搭地敲在几案上,巴掌大的脸上,满是蛮横娇纵:“本郡主看腻了歌舞,不知楚皇可还有别的准备?”

  “郡主远道而来,有何祈愿,朕自当满足,”姜瓒笑得宽宥。

  照霍砚那心狠手辣的习性,真正的耶律馥必然不可能活到今天,底下那个显然是耶律骁找人假扮的,而耶律骁受命其出言挑衅,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再次激怒霍砚。

  能逼霍砚当众杀了“耶律馥”,那就再好不过了。

  姜瓒本就生得俊朗,如今四气通畅,眉目间郁色尽退,更显意气风发。

  “耶律馥”笑起来,她是明艳长相,面上笑意粲然,明媚如骄阳:“我们辽国不爱看什么歌舞,也陪你们看了这么久,如今,也该你们楚国儿郎陪我大辽勇士一较高下了吧?”

  姜瓒闻言有些不悦,霍砚可没那么深重的家国大义,而且辽国武士一个个跟个熊似的,大楚于武力之上定然吃亏,这个“耶律馥”摆明了是要踩大楚的脸面。

  他看向不言不语的耶律骁,眼神中隐含警告。

  耶律骁却回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微不可查地示意“耶律馥”。

  “耶律馥”唇边笑意越发灿烂:“都说楚国女子温婉贤淑,本郡主就替擂台上最后的赢家求娶一位楚国女子吧。”

  姜瓒当即想到了霍砚的“对食”,清桐。

  心里暗赞耶律骁确实不蠢,这确实是激怒霍砚那阉贼最好的法子。

  如此一想,隐约那点不悦也随之消散。

  白菀看着他们一言一句,心里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耶律馥这话并没有多大错处,即便她是皇后,也没有拒绝的权利。

  果然,姜瓒紧接着便点点头,朗声笑道:“我大楚的姑娘,可不是这么好得的。”

  说罢,便挥手让人开擂台。

  白菀看着率先跃上擂台的辽国武士,身披狼皮虎背熊腰,心下止不住扑通扑通乱跳,那点不好的预感放大到极致。

  她下意识看向霍砚:“大楚的将士,会赢吧?”

  霍砚光明正大地从她碟子里又叉走一颗葡萄,嗤笑道:“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拿什么赢?”

  她无力地看向擂台,目光怔然,哪怕她很不想承认,但霍砚确实没说错,楚国重文抑武已久,连停滞近百年的武举,也是到先帝才重开,至今也没几个武状元。

  许是擂台上的辽国武士模样过于凶悍,楚国这边迟迟无人上擂应战,眼看着底下的辽国人喧闹得几乎要翻了天,一个身穿禁军服饰的男子被推上台。

  那人站在高大的辽国武士面前,确实瘦弱得跟小鸡崽似的,甚至走不过一招半式,被人掐着胳膊一抡,便晕头转向的滚下擂台。

  擂台上,赢得如此轻而易举的辽国武士振臂高呼,底下的辽国人士气高涨,端着酒碗用辽语嬉笑怒骂。

  “耶律馥”也轻蔑地笑起来:“这就是楚国的将士吗?如此不堪一击?”

  她音色清脆,讥诮的表情让人止不住生怒。

  席中有朝臣被激起怒火,指点着要几位武官上擂台,可这么多年下来,武官早已经是闲散职,多是荫官挂靠,连多走两步都打摆子,更别说上擂打架了。

  他们推拒着,没有拿得出手的武将,便只有附近守卫的禁卫军上擂,但无一不是一击即倒,毫无反抗的余地。

  一而再,再而三,连姜瓒的面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不住给耶律骁使眼色,让他适可而止。

  白菀揪心地看着一个个被打飞出去的侍卫,脑子里飞速想着法子,电光火石间,她看到了席中的杨景程。

  因各国使臣前来朝贺,故而西北没有战事,也不会起战事,杨景程便替父兄回京述职,正好赶在除夕前日进京。

  他坐在宴中,看着一个个被掀翻出去的禁军,面色阴沉如水,搭在膝上的双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霍砚本不想插手,这不利于他的计划,但白菀陡然看见杨景程那救星般的眼神,让他有些不悦。

  他召来元禄,与他耳语了几句。

  紧接着,便有一位红衣宦官,在杨景程忍无可忍站起来之前,一跃上台。

  白菀定睛一看,那不是前不久受伤的陈福又是谁?

  “陈福他伤好了?”她揣着乱跳的心,回头问霍砚。

  霍砚乜着她,双眸冷淡,口中还是那句:“死不了。”

  想想,又补了句:“他便是爬,也要爬来的。”

  白菀显然听不懂他的哑谜,一头雾水看着擂台。

  “一个太监?”

  自打上擂,便战无不胜的辽国武士,看到眼前身形羸弱的宦官,面露鄙夷,他嘟囔着半生不熟的楚话:“楚国这是没人了吗?此人如此瘦弱,恐怕会被我一拳打死的。”

  眼看着又有人上台,朝臣几乎要在心里破口大骂,还嫌不够丢人吗?

  可当他们看清上面站着的人时,竟然不约而同笑起来。

  霍砚手底下的太监,武力值可是得他真传的。

  陈福重伤未愈,他又着一身红衣,更显面色惨白,弱不禁风。

  他无视辽国人讥笑的话语,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

  这幅不可一世的样子,彻底激怒了台上的辽国武士,他咆哮着冲过去,铁锤似的双拳挥舞。

  他来得气势汹汹,举着拳朝人头上砸下来,却被陈福晃身避过,闪至其身后,阴白的双手成爪,死死扣住其臂膀,往回一扯一折,辽国武士的胳膊应声而断。

  一张脸血色尽退,咬牙将惨叫咽回腹中,辽国武士反手朝又闪身至跟前的陈福砸过去,却反而被他一脚踹下擂台。

  “耶律馥”气得脸色发红,她张嘴叫喊了几句,当即又有辽国武士跳上擂台,呼号着向陈福冲过去。

  耶律骁面色很不好看,他知道,有霍砚插手,这场擂台的赢家就不会是别人。

  这一计算是失败了。

  他叹了口气,朝“耶律馥”投去个眼神。

  等再一个辽国武士被踹下擂台后,再也没人上去了,唯有陈福孤身站在擂台上,四下一片寂静。

  陈福等了片刻,见再无人继续,才随意掸了掸衣袍,拱手:“承让。”

  “赏!”

  在热火朝天的欢笑声响起来前,一道舒朗的女声自高堂传来。

  众人不由得循声看去。

  高堂之上,坐着身着凤冠霞帔,笑容明媚似火的楚国皇后,国色天香,金尊玉贵,周身光霞遍布,贵气天成,凤仪天成。

  就连一旁,一身明黄的楚国皇帝,也在她那夺目的光辉下,失了颜色。

  陈福不疾不徐地回身,朝白菀行礼:“谢皇后娘娘赏。”

  “耶律馥”显然是不服气的,她冷笑着说:“本郡主说过,要为擂主择一位楚国女子为妻,不知哪位姑娘,愿嫁这位楚国儿郎?”

  她这话堪称恶毒,一个太监,宦官,阉人,如何算得上儿郎,又有哪个姑娘愿嫁给个阉人呢?

  陈福不卑不亢地回视耶律馥:“奴才并无娶妻之意。”

  白菀看着“耶律馥”的脸,心下一沉,终于明白她怪异在何处。

  她回头去看霍砚,那椅子空荡荡的,他已不见踪影。

  白菀无意识地咬唇,藏在袖下的手缓缓攥成拳,片刻后,复又笑起来,赶在“耶律馥”之前开口道:“我朝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陈内侍无父无母,本宫为国母,亦可暂代其职,他日若其有心悦之人,本宫自会代其求亲,就不劳郡主关心了。”

  陈福是霍砚干儿子,那白菀便算他干娘,这么一算,好像也没什么错漏。

  “耶律馥”被堵了嘴,悻悻然不再言语。

  待擂台被撤走,白菀又笑盈盈地,大方赏了后续被陈福揍趴的辽国武士。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还望郡主莫要介怀。”

  白菀唇边盈盈浅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大国风范显露无疑。

  宁国公远远看着白菀,耳畔听着朝臣对她的赞不绝口,面上满是与有荣焉,一旁的柳氏更是喜极而泣。

  他们的女儿,半年前还是个含羞带怯的小姑娘,如今,真正长成一国之母了。

  姜瓒又气又喜,气于这一计算是失败了,又喜于这太监救场及时,没让大楚的脸彻底丢光。

  为了缓解凝重的气氛,姜瓒大手一挥,将备好的烟火点燃。

  火树银花中,他看着朝臣簇拥着宁国公夫妇说话,他们面上噙着笑,眼里是藏不住的自豪。

  姜瓒突然想起宁国公答应他求亲时,与他说的话。

  那天宁国公在他面前撩袍下跪,佝着脊背,鬓边斑白刺眼,几乎泣不成声的说:“殿下,老臣只这一个女儿,如珠如宝的养大,若您哪日厌倦了,就给老臣送回来,老臣养她一辈子。”

  “皇上,臣妾身子疲惫,想回寝殿歇会儿,稍晚些再来与您守岁。”

  姜瓒正沉在思绪中,突然听见白菀的声音,他回过头,望着她满脸的倦容,鬼使神差地看向旁边霍砚的位置。

  那里空空荡荡,已不见人影。

  待他点头,白菀便缓步离开。

  姜瓒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在漫天烟火中氲入黑暗中,他陡然发觉,白菀确实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只是在他眼中蒙了尘。

  *

  白菀乘着步辇回到她在行宫的寝殿,直至宝珠和碧玉推门迎上来,她紧绷的脊背才陡然放松。

  脑子里铺天盖地的线索将她砸得有些晕眩,连带着身子也跟着摇晃,扶着门框才得以站稳。

  她咬着牙,灌了几口凉茶,用瞬间蔓延至全身的冰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白菀闭着眼,脑中一帧一帧回忆着宫宴上的所有。

  她想起“耶律馥”看她的眼神,里面没有恨,甚至满带陌生,就好像,她们两人不曾有过交集。

  这个“耶律馥”应该是个假的。

  忽然,她眼前浮现出姜瓒和耶律骁自以为不动声色交换的几个眼神,以及耶律馥频频看向耶律骁的眼。

  白菀陡然睁开眼,这暗流涌动的几个眼神,让她彻底看清了姜瓒和耶律骁之间的勾连。

  霍砚知道她和耶律骁的过往。

  耶律骁和姜瓒似乎达成了某种合作。

  耶律馥死了,又“死而复生”。

  霍砚手下的桑落,如今是姜瓒身边的御前女官。

  她从这破碎的线索中,摸到了那一根隐藏极深的线头,将霍砚的计划拼凑出个大概。

  霍家灭门于通敌叛国,所以,霍砚也要给姜家人挂上通敌叛国的帽子,他以天下为棋局,将他自己,甚至是她,也化做局中棋子。

  她如今才明白过来,霍砚为什么要杀明帝姜宏。

  因为姜宏在位一日,都不可能真正通敌叛国,他没有姜瓒那么捉襟见肘,没有姜瓒那么迫不及待的揽权。

  只有新帝登基,在他眼里,前有宦官乱权,后有镇国将军府拥兵自重,与此同时,霍砚又步步紧逼,肆意栽赃杀害朝廷命官。

  新帝为了稳权,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

  霍砚甚至不在意新帝是谁,因为不管是谁当皇帝,皇后都会是她,她和耶律骁的那点过往,早在他鼓掌之中。

  往远了猜,甚至有可能耶律骁回国后,能这么快当上太子,也有霍砚在内推波助澜。

  只有耶律骁当上太子,才会为了她重返楚国,姜瓒必然会向他释放善意。

  浮云山庙会上,霍砚早就知道耶律骁等人更改进京路线,故意带她与之偶遇,故意激怒耶律馥,让耶律馥对她心生敌意,从而迫使耶律骁因她,也因耶律斛在辽的掣肘,与姜瓒合作。

  眼前的耶律馥肯定是假的,她不否认霍砚对她的感情,霍砚容忍不了耶律馥屡屡朝她下手,所以,耶律馥肯定是个死人。

  而耶律骁为了他们谋划的事情继续下去,所以让耶律馥“起死回生”。

  因霍砚自己才是推动整件事情进展的核心,所以,他一定会当众再杀“耶律馥”一次。

  那么现在,耶律骁让“耶律馥”做的,就是再次激怒霍砚,让他忍无可忍,当众再杀她一次。

  耶律馥是耶律斛唯一的女儿,她死在楚国,死在霍砚手里,耶律斛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当即便会掀起两国战争。

  杨家人骁勇,此战胜负不定,所以,姜瓒或许会趁机透露西北的布防,即便他不会,霍砚也会引诱他非走这一步不可,届时镇国将军战败,杨家仅剩老弱妇孺,再不足为惧,同时,因战败,他也必须将霍砚投出去以平息耶律斛的怒火,至此,两个心腹大患皆除之。

  而耶律骁那边,应该会借耶律斛醉心报仇时,光速将其架空,彻底将权柄揽在自己手里,再在战中小使手段,耶律斛必然命陨沙场,他则可安坐明堂之上。

  而霍砚看似隐在幕后,实则将所有人一举一动都算计在其中。

  他手握东厂和司礼监,怎可能会轻而易举被姜瓒投给耶律斛泄愤呢,他会在最后,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将姜瓒通敌叛国的证据公之于众,让他和从前的霍家人一样,吊在城墙上,受尽唾骂,受尽折辱,最后痛苦万分的死去。

  知道当年霍家真相的人已经死绝了,他甚至没有办法替霍家人平反,他只能这样,用这种方式,告慰霍家的五十八条冤魂。

  白菀脊背一垮,脸色陡然煞白,她靠在椅背上,心间爬上密密麻麻的恐惧。

  霍砚这局棋下得太大,太可怕了。

  他就,是个疯子!

  “霍砚的寝殿在哪儿!”白菀猛然站起身。

  可她话音刚落,殿门同时被推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