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娇妾 75 旨意

《娇妾》75 旨意

作者:荔箫 字数:2678 书籍:娇妾

  是山上那个人射死了扎黎。

  这个念头在席临川心头萦绕不去,他竭力地试图思索清楚那人是谁,却一点思路都没有。

  军队在天初明时返回了营地,他刚入大帐,即有人呈上了战况。郑启已带兵与赫契主力交锋,就在离此地不远的翎堇山。

  “何将军呢?”他犹是这般问了一句,听得那人回禀说“半个时辰前已与大将军会合”才放下心来。

  摘了头盔扔在案上,席临川轻吁着气坐下来,余衡打量着他的神色,语带询问:“将军?”

  席临川摇一摇头:“没事。”

  “将军还在想扎黎的死?”余衡稍稍皱眉,见席临川点头默认,即道,“他是被我们的弓箭手射死的。”

  “不。”席临川失神地道。

  余衡又说:“末将检查过那支箭,是我们军中的箭。”

  是的,他也看到了。从箭羽颜色到箭杆材质再到箭簇长度,都是大夏军中用的箭,但是……

  那中箭的方向无法解释,还有上坡上那人。

  “只能是我们的人射死的他。”余衡笃信道,说着又一蹙眉,“否则还能有谁?”

  “你先出去。”席临川淡瞟他一眼,待余衡施礼告退,他径自起了身,一手拿着头回,往后帐去。

  前线大捷的消息传到长阳的时候,红衣已经能闭着眼睛往返于大悲寺与敦义坊之间了。

  起先绿袖是陪她去的,数日之后天气渐热,绿袖便说什么都不肯再出门,死死扒着床榻决绝道:“很热了!你不需要日日都去祈福的……佛祖肯定早就听到你的话了!”

  红衣便只好自己去。

  为何这样执拗她也解释不清,好像是习惯了,又好像是心里有个指南针,每到那个时候就一个劲地指着大悲寺的方向牵引着她去,让她不去就难受。

  或许……还有点自私的念头。

  如若因为她某一天没去而最终听到了战败的消息……

  红衣很清楚自己这点出息,万一当真出了这种事,就算她在理性上可以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和神鬼的说法没有关系”,但在心里,一定还是会忍不住地去想“如果坚持每天都去拜佛,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于是在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她去还愿也还得万分虔诚。

  夏季档的舞蹈已然排好,这回仍是以战为题,但将重心放在了军队凯旋后的喜悦上。布局与服饰以金色与红色为主,耀眼夺目地突出那种欣喜的心情,结尾处舞者的色调则多用蓝色与绿色,相对和平的颜色与表现农耕生活的动作,预示着自此之后再无战争、国泰民安。

  这舞,红衣绿袖与谨淑翁主反反复复修改了数次,最终全盘定下后三人简直想上一壶烈酒碰杯庆祝!

  场面恢弘!专业度高!立意正确!

  必定又能再让长阳城震撼一遍!

  另有一个因这场战事而出的改动:原是百份“自主申请”加二十份“主动邀请”,共一百二十份请柬;此次总数不变,但是变成了“六十加六十”。

  调整的原因还让人说不出话来——那六十份皆要邀请此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同庆凯旋。

  待从谨淑翁主处得知军队归来的大体时间后,这场演出的日子也就敲定了。

  他们大约六月上旬回来,回城之初大概会有很多宴席,包括宫宴和各位将军自设的宴席。

  于是这场演出的时间定在了六月廿三,一个不算太紧但也不算太晚的时间。既不搅扰旁的宴请,又能抓住这战争凯旋的热度。

  六月初八,长阳城门打开的刹那,一众将领觉得自己的耳朵又不太好了……

  郑启与何袤说笑着,偶尔见到有兴奋的人群冲破卫兵的阻拦涌到道上来,便让马走得更慢些,以免伤了人。

  一路上,席临川显得格外沉默,在这震耳欲聋的喊声响起时,也不再调侃抱怨了。

  “怎么了?”郑启扭过头睇一睇他,“身体不适?”

  “没有……”他摇头,斟酌片刻,犹豫着道,“舅舅,我想知道……这一战中,陛下可有安排什么人暗中相助?”

  “‘暗中’?”郑启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随口一问。”他敷衍着,掂量着分寸,将话点得更清楚了些,“我们不是一直有人潜在赫契?会不会有谁会接到陛下密令协助军队?比如……惊蛰?”

  “不会。”郑启断然道,看着他的面色,眉心蹙得更深,“打仗是两方军队的事,由将领做主,潜在暗处的人不会出来——你为何会问这些?见到什么了?”

  席临川短声一喟,看一看两旁的人群与身后的将士,压音道:“我迟些告诉舅舅。”

  宫宴的日子仍旧定在三天后,也算是约定俗成了。

  此前的两日,倒是谁也没能闲着。细节的战况接二连三地呈进宣室殿中,将领们陆陆续续地觐见,然后,又有一道道封赏的旨意从宣室殿里传出。

  起初无甚特殊的,无非是给已封侯的将领加赐食邑,又另赐了两人侯位。

  而后来的一道旨意蓦地惊了全军——皇帝封席临川做了大司马。

  全称说下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而圣旨上又加了一句,让他统领全*权。

  一夜之间,席临川的风头盖过了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已多时的郑启!

  这旨意自然而然地在民间引起了更多的议论,少女们尤为激动地嘁嘁喳喳说个不停,这从前就声名显赫的骠骑将军如今彻底成了一个传奇。

  席临川倒是对这事……不怎么激动。

  上一世时已经历过一次,那次激动的感觉记忆犹新,反衬得这回兴味索然。

  偏生又是阖府都发自肺腑地向他道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弄得席临川直觉得自己这般从容自若很不合适,就寻着理由让自己也高兴起来:比上次早!早了将近一年!

  ——心里还是觉得就那么回事儿。

  当日傍晚,又一道旨意传出皇宫。

  这道旨意与先前的不太一样,似乎阵仗格外大些。

  两列宦官自皇城侧门行出,为首的一人捧着那卷黄色丝帛,身后数人则皆是两人一组,中间架着偌大的红漆木箱,箱子看上去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这场面引得周围驻足的百姓越来越多,亦不免有人低低议论起来:“这又是赐到哪个府的赏赐?”

  “必是给哪位将军的。”有人这样答道。

  这种事大抵是不多见的,于是消息传得极快,红衣绿袖正在竹韵馆前厅品茶歇着,就见十数个舞姬兴高采烈地往外跑……

  腹诽一句“看热闹不嫌事大”,红衣拽拽绿袖:“咱们也看看去?”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二人携手走出竹韵馆,顷刻就觉迎面袭来一股八卦味儿。

  ——锦红阁外,几个花枝招展的姑娘持着团扇低低议论着:“听说了么?那些个宦官,好像奔着这边来了。”

  “这一侧可没住什么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司马大将军、还有何将军……那可都在西边呢!”

  “谁知道呢?兴许有哪个这回刚立战功的将领呗!”

  二人一路都听着这样的猜测,到了平康坊门前左右一看,那些宦官正从北边的道上行来,步子齐缓地一直走到坊门口。

  她们觉得,这赏赐送进哪个坊也不能送进平康坊——平康坊可是红灯区。

  谁知,为首持着圣旨的那宦官,经过平康坊坊门时忽而拐了个直角,一睇将门口围得满满的“围观群众”,嗓音阴阳怪气:“让让——”

  众人带着几分错愕忙不迭地让开道来,待得他们走过去后,又默契地尾随在了后面。

  压低了声边议论边走,走着走着停了脚步,抬头看一看牌匾:竹韵馆。

  谨淑翁主也得了信,在婢子的簇拥下迎出门外,目光一触那黄色丝帛就忙不迭地拜了下去,山呼万岁。

  “翁主——”那宦官的声音拖得很长,听着让人直别扭,红衣在旁边嘴角抽搐着一哆嗦,想上前给他配个兰花指。

  “翁主这坊里——”他扫视那一众婢子一番,悠悠又道,“可有个良籍的舞姬?叫红衣——”

  红衣骤然一惊,这下可没心思给他配什么兰花指了。

  绿袖在她腰间一戳,道了声“快去”,红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从人群中挤了出去,屈膝下拜:“民女红衣。”

  “嗯——”那宦官满意地一点头,终于打开了那卷丝帛,话音悠长地念了起来,“上谕。赫契凶恶,交兵多年。今幸得天佑,予以猛将相助。大司马骠骑将军三战三捷,护家国安康……”

  红衣伏地静听着,越听越觉不解,简直觉得这圣旨传错了——夸席临川的话,读来给她听干什么?

  那宦官语中轻轻一顿,话锋一转:“然,骠骑将军已近弱冠之年,未有婚约。朕感念其功,特赐良籍女红衣予其为妾。妻室何人,可待父母之命……”

  仿佛蓦被惊雷劈中。

  红衣愕然不已间全然忘了礼数,张惶地抬起头,那宦官犹还念着:“赐红衣锦缎十匹、珍珠一斛、金银首饰……”

  再往后的话,她就听不进去了。只愣愣地看着那宦官的口型动个不停,尖细的话语伴随着耳边的嗡鸣一并赐入心底,如同符咒一般。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